第225章 衆卿選一個吧

這話雖然不錯,但是卻讓人不容易接受。

天下都是這個樣子,根本無從下手,如何去管。若是陛下處罰的重了,豈不是讓天下人都側目。

王崇古這時躬身道:“陛下,孟淮此人若不重處,將置百姓於何地?正如鄭大人剛纔所說,有功名的讀書人都會接受投獻田產。若是天下有功名的讀書人,多出幾個象孟淮這樣的人,豈不是要將大明天下攪的大亂!”

鄭冒急忙道:“陛下,這只是孟淮自己做下的事,並非別的讀書人也如此不知仁恕之道。此事只是個別,豈能將一杆子掃翻了一船人。”

朱載坖淡淡的道:“依你之見,是將這孟淮重懲以儆效尤?”

“正是,此人品德敗壞,不知道仁恕爲何物,丟了讀書人的良知。臣請陛下奪了他的功名,罰銀……百兩!”鄭冒建議道。

“侵佔他人田產,又將人逼死,難道就處罰的如此之輕?”朱載坖冷冷一笑道:“他的這位同鄉,也是朕之子民。一條命就這麼沒了,他難道就不能抵命嗎。”

左都御使周延這時站出來拱手道:“陛下不可,雖是孟淮逼死了人,可是人卻並非他親手所殺。奪功名、罰銀,都是應有之義。但是以殺人之罪使之抵命,便有些過了。”

朱載坖也不着急,只是淡淡的反問道:“周卿,你的意思是,若其他有功名的讀書人也做出這等事,便也只是如此處理嗎?此次只不過是王卿將事情報了上來,朕不信大明只有孟淮一人如此做。還有多少人做下類似之事,皆是朕所不知道的。若是不在少數,怕是大明危矣。”

周延立時住嘴,他感覺有些不對勁,陛下這是要脾氣發作了。再與陛下擡槓,只怕死的不夠快還是怎麼的。

“此也是臣所擔心之處,陛下可有妙策。”周延滑頭的很,否則也做不到這位置。

“有兩個方法解決。”朱載坖露出得逞的微笑道:“此事的根本,便是士紳與百姓爭利。所以,第一個,便是將這孟淮處斬,將其所侵佔的田產發還投獻人家。日後若有同類紛爭,便依此辦理。第二個,便是取消士紳免稅之制,使之一如普通百姓一般繳納賦稅。衆卿莫要以爲,此事是爲小事。於大明實爲性命交關之大事,不可輕忽,衆卿選一個吧。”

朱載坖這兩個選項,其實結果都一樣。第一個,只要有投獻便一定會有紛爭,結果一定對士紳不利。第二個,則是直接取消了士紳免稅,改爲納稅。說白了,第一個就是鈍刀子割肉,疼的時間長。第二個呢,就是給天下士紳一個痛快。

除了這兩個選項之外,便沒有第三個選項了。若有誰想要將水攪渾,朱載坖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衆大臣剛纔已經講了許多道理,但是到了現在,卻發現朱載坖用圖窮匕現,將所有大臣都給逼到了牆角。

現在就點明瞭,士紳免稅就是對百姓不利,這是根本矛盾。

徐階這時不能不說話了,他小心的道:“陛下,這士紳免稅自唐太宗創科舉之時,便有了。太祖一手建立大明,也隨前朝定下了這等規矩,這是祖制。若是因爲這一件案子,便將這等歷經數朝,且是祖制的規矩改了,是不是有些草率。”

朱載坖淡然道:“這祖制改的也不是一條兩條了,先帝在時,宗室和勳貴也都要繳納賦稅,甚至連俸祿都減半。朕是如何做的?朕可是將天下百官的俸祿都提升了上來,讓百官有個體面,也能免除窘境減少貪腐。怎麼到了士紳與百姓爭利之時,便不能改了?”

“自李唐以來,優待讀書人是不假。北宋年間,真宗曾賦詩道:‘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這本是激勵天下人讀書的,可不是讓讀書人與天下百姓爭利。書讀的好了,爲大明建功立業,朕自然讓他高官厚祿。若是讀書便爲與民爭利,則其心可誅!”

成國公朱希忠、英國公張溶、定國公徐延德三人也都在殿上,這時聽到朱載坖要讓士紳納稅,便同時出列。

“陛下心懷天下億兆生民,實乃仁義之聖君也!”朱希忠領頭,三人齊聲道。

張溶又接着道:“陛下所言之事,正中天下之弊端。先帝在時,便令勳貴與宗室一體納稅,而至天下士紳納稅之時,便爲嚴嵩一黨所害。其中起因,未必與此無關啊!”

徐延德也緊跟着道:“陛下所說極是,只勳貴與宗室納稅,我大明的歲入便增加了百萬兩銀子不止。這天下士紳之多,遠超勳貴和宗室之合,想必國用必會更加充足。若有災荒,朝廷便也不用再捉襟見肘。”

朱希忠則面向羣臣道:“諸位大人,大家都是輔佐陛下治理天下的股肱之臣。誰也不想治理河堤之時,無錢可用,硬生生看着大水淹沒百姓田地。誰也不想,在賑濟災荒之時,無糧可賑,而看着百姓易子而食。朝廷歲入充足,則百官行事也好做許多。陛下這是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我等與萬民爲江河小溪匯於海,而陛下則是甘霖普降。”

高拱也站出來道:“國祚綿長天下太平,天下讀書人才有一展抱負的機會。諸位大人,可明白其中的因果。”

呂本一看這形勢,便也表態道:“陛下爲大明中興之主,當不會錯。且陛下已經給百官加俸,又取消了高利貸,天下官員皆從中受益。有陛下這等仁智賢明之主,臣等幸何如之。雖有些許付出,也是臣民應盡之義也。”

徐階等於是定下了調子,而呂本則循循善誘,讓百官都知道好歹,莫要鬧事。

第569章 守不住了第261章 北海子岸邊第325章 捨不得了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60章 還請慎言第125章 豈可輕動第562章 你可記住了第218章 明鏡第174章 不會讓我入宮吧第526章 帕夏的話我會考慮第299章 莫庫總督第62章 怕你人單力薄第441章 虛與委蛇第351章 簡直該死第309章 靜待陛下主持公道第541章 倫敦陷落第187章 碰撞總是要來的第317章 擡頭三尺有陛下第173章 陷入生死之戰第88章 將來的軍官團第70章 想到同一處第281章 君王體面第480章 薩非王朝第103章 塞外風雲起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430章 你值多少第204章 癡人說夢第488章 亞穆納河邊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389章 我有辦法第28章 嗤之以鼻第453章 我要踩死他第291章 承德之會第497章 扎哈羅沃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604章 我選前者第422章 探索過的路線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414章 替東瀛人口做貢獻第107章 不許放過一人第392章 內附大明第409章 大般若長光第501章 和平的意願第87章 費了不少心的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116章 捅了馬蜂窩第430章 你值多少第461章 自豪之氣第606章 鯨吞第459章 天馬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58章 環環相扣第261章 北海子岸邊第506章 逃離殺戮場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70章 想到同一處第114章 殿下可要早拿主意第606章 鯨吞第218章 明鏡第322章 做官難道不好第457章 給大明製造一些麻煩第542章 向您表示敬意第329章 我要你幫我復仇第83章 全憑撞大運第407章 處境非常不好第141章 逃過這一劫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375章 一陣心慌第479章 大明工業第448章 打一場硬仗第529章 只有借你人頭了第502章 以後再還第434章 已經察覺第17章 殿下真黑啊第132章 我說你是第394章 滿滿載第95章 有備而來第240章 吐魯番汗國第537章 閣下可以去大明第212章 全軍上馬第312章 塊壘盡去第452章 兵臨城下第266章 巴爾雅特虎的計謀第578章 朕現在下旨第317章 擡頭三尺有陛下第141章 逃過這一劫第595章 羅斯人的英雄第483章 阿洪王國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600章 耶路撒冷城下第361章 當知因果第326章 雄心壯志第205章 正副總兵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第332章 京都落雪第258章 送君萬里西擊胡第283章 瓦解軍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