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4 《萬象》美哉

月前被李潼言語撩動,決定領銜大麴新編,薛懷義倒是興致勃勃。

不過他這段時間忙碌也是真的,別的不說,單單明堂最後這一點收尾工作,不管出了怎樣的小紕漏而貽誤神皇大禮,那是新編多少曲目都彌補不了的。

所以在那日確定此事,離開內教坊後,薛懷義便鮮有露面,偶爾使人來詢問一下編曲進度算是表示自己的關心,一直到今天才重回內教坊。

“雖知薛師要務繁忙,但久不相見,求教無門,實在讓守義多感彷徨,恐負相約。”

李潼闊步迎上,臉上擺出一副重逢的喜悅,心中卻在思忖。

前世雖然爲了討生活也不乏場面應付,可是來到這個世界,虛與委蛇成了保命之計,他這神情、思路脫節,彼此不相干擾的本領真是突飛猛進。

一張假笑的臉龐,蠢蠢欲動的心臟,虛僞的有時候就連他自己都難以自視。

“王之才趣可觀,我是知道的。才器之內的事務託付給你,又有什麼不放心。”

薛懷義哈哈一笑,除了那日常光鮮的僧衣之外,頭上還扣了一頂花色野馬皮的氈帽,看去有些不倫不類。

笑聲最能流露出一個人的真實情緒,李潼就很少張口大笑,無非淡淡一笑又或喜色隱露,不是愛此逼格,只是根本沒有充沛的情感去支持笑聲。

薛懷義的大笑聲在李潼聽來就是乾癟枯燥,全無渾厚飽滿。

不是他斤斤計較,要求人對他表裡如一,而是眼前這一大攤子事務全都建立在薛懷義這張虎皮上,其人真實心態如何直接影響到事情還能不能進行下去。

雖然察覺到薛懷義情緒的變化,李潼還是不動聲色,只認真向他交代大麴編制的進程,並順便將聞訊趕來的沈佺期向薛懷義介紹,言中很是誇讚了一番沈佺期在其中所做出的貢獻。

聽到大麴編制已經收尾,薛懷義神態明顯好看了許多,笑聲都變得更加中氣十足,特別在看到沈佺期居然也加入其中,臉上笑容更勝:“沈學士居然也爲大王延攬,這部新曲還有不誇美驚豔的道理?”

沈佺期久爲侍臣,薛懷義自然是認識他的,但也止於認識。

武週一朝,面首這個行業裡其實前後還是有很大不同。薛懷義得寵最早,他對武則天的意義也更大,除了伴侶之外,還是政治上一個得力助手,在武周革命過程中所發揮出的作用,很多都是無可取代的。

至於太醫沈南璆,則就只是一個單純的榻私玩物,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

更後期的張氏兄弟,與其說是男寵,不如說是人到老邁、追憶韶年的小玩具,順便挑撥局勢的小工具。

這當中,薛懷義的影響是最大的,但就是出身坊野,太過卑賤,即便再怎麼受寵,不會獲得士流接納依附。與張氏兄弟對比最明顯,張氏把持控鶴監,招攬大量文人士流,編撰《三教珠英》之類經典。而薛懷義則白馬寺主,豢養無賴,與士人之間幾乎沒有什麼接觸。

李潼着重渲染了一下沈佺期在大麴編制當中所發揮的作用,其實也是想加強這件事、包括自己在薛懷義心中的比重,他可以充當薛懷義與士人羣體之間的橋樑。

至不濟,混成一個點頭之交,這些人也能少謗議他幾句。薛懷義有沒有明確的政治抱負不重要,他既然身在此中且發揮其作用,這套邏輯就會在他身上產生效果。

對於薛懷義的誇讚,沈佺期還是比較受用的,但姿態也沒有表現的多熱切,見禮之後便表示要去忙自己的事情,不能留下來久陪。

“同往,同往!立事以來,我也無暇來望,也是好奇王等所制樂章究竟如何華美。”

說話間,薛懷義也大步前行,並對李潼目露嘉許:“沈學士文藝不凡,神皇陛下常作美誇,大王能引學士共事,實在讓人大有期待啊!”

李潼聞言只是一笑,愛美惡醜、人之本性,美好的操守總是讓人高看一眼,冷眼蔑之有時候恰恰是因爲心知做不到。比如他自己原本心境也是中正平和,但此前明知危機臨近卻只能無所事事于禁中,那種心境的崩壞實在難於形容。

一行人很快便抵達了內教坊的排演場地,一座四四方方的閣堂。這樣的場所不太適合搞什麼文藝匯演,古人的聲學知識是足夠,大抵還是內教坊不值得去鄭重經營,所以一切從於簡陋。

薛懷義到來之前,坊中就在進行排演,此際也無須重新佈置。隨着樂官一聲吩咐,諸舞樂伶人們便開始正式的演奏。

薛懷義還未辨曲調,在看到多達七八十人的器樂團隊,特別其中還有十多個腦殼光溜溜的胡僧,大概是倍感親切,眉眼大亮,讚不絕口:“王是真有趣才本領,能駕馭這麼多聲器之用,世道幾人能及。”

“還是沈學士趣藝驚人,守義不敢誇功。”

李潼又擡了沈佺期一句,他也是共事之後才瞭解,沈佺期除此前自陳官銜之外,另有一個六品直學士的兼職。

身兼多職在唐代也是常態,沈佺期所領數職都是清貴,可見其文藝之能也是深受武則天的欣賞。這一部《萬象》大麴能夠引到沈佺期加入,於李潼而言真的是幸運。

這大概也暗含一個低谷反彈的意思,倒黴太久了,總算有了些微波瀾起色。

樂聲響起,在場觀者俱都閉口不言。看到嗣雍王李守禮居然也端坐於琵琶部,薛懷義先是微微錯愕,然後又對李潼點點頭,大概是誇獎他們兄弟多才多藝。

《萬象》曲簿,主要還是由沈佺期並太樂署樂官們編制而成,這一點李潼也實在不敢居功。

整部大麴,前奏的散序部分便有十二遍之多,李潼原本還擔心會不會過於冗長以至於氛圍烘托不出,但沈佺期又解釋這散序十二遍還要供上官挑選,真正演奏的時候又要視場合與效果而作篩取,準備十二遍並不多。

如果不是時間太趕,按照整部大麴的框架模式,二十遍纔算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篇幅。

隨着四聲急促嘹亮的嘯聲,樂章逐漸鋪陳開來。別的不說,單單這先聲奪人的開場方式,就讓薛懷義精神爲之一振,張張嘴要說什麼,但綿密的樂曲隨之而來,瞬間將他涌到嘴邊的話又給堵了回去,閉上嘴認真傾聽。

散序十二遍,即便每一遍只有三五分鐘,通篇演奏下來也要小半個時辰。因此這一次排演只演奏了其中精華幾個片段。

隨着樂聲稍稍一頓,薛懷義脫下了頭頂的氈帽,光亮的頭皮都隱現潮紅,拍着臀下繩牀大聲道:“樂府這羣閒客,真該鞭打懲戒,若能早制如此華章,何必舊調久奏!”

只聽散序,他對這部大麴已經滿意至極,由之衍生出對樂府官員們更大的不滿。

早前不覺得如何,經永安王提醒後才知《聖壽樂》淵源,此前幾日硬着頭皮參加洛典,隨着那禮樂響起,更覺周遭惡意滿滿,勉強堅持下來,衣袍內裡都一片冷汗。若早早便能禮樂新定,他何至於受此煎熬!

此言一出,坐在另一側的沈佺期臉色已是一變,他歷事樂府多年,薛懷義不正是說的他?

“歌至!”

李潼擡手一指臺上,將衆人注意力稍作導引,並對沈佺期小作歉然。

大麴歌部,一般以節奏舒緩爲主,分爲多個片段進行,也最能體現一部大麴的主題。《萬象》大麴主題是什麼,自不必多言,歌太平、頌聖主,四平八穩,華辭迭興。

隨着歌起,沈佺期眉眼隱有舒展,思緒復又轉回眼前的表演。饒是在編曲過程中已經聽過許多遍,但此際歌聲響起,仍然忍不住感慨這曲辭文對工整、格式莊重,閉上眼細品其辭,龍紋鳳章紛至沓來,繁華壯美,令人心醉。

唯一一點遺憾,就是坐在中間的薛懷義不斷拍掌喝彩,實在大大擾人興致。

薛懷義自然難品章辭之妙,但臺上數部音聲歌者,多重疊唱、此起彼伏,那種宏大端莊的氛圍,他也真真切切感受得到,尤其心理因素的緣故,更覺這部大麴實在勝出《聖壽樂》舊章良多。

《萬象》歌頭是七言組詩一首,其後歌遍五七搭配,歌有六遍,最後則以四言歌行收尾。

“美啊!”

沈佺期這裡還在閉目賞辭,耳邊突然聽到一個突兀呼聲,嚇得身軀都震了一震,睜眼便見薛懷義已經興奮的臉色潮紅,兩眼更是死死盯住臺上。

此時大麴已經入破,沈佺期也忙不迭將視線投往臺上,便見四名綵衣舞者已是展臂舞袖,凌空而起,直匯臺中,大有凌波飛天姿態。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這一畫面,但此刻再見,沈佺期也是忍不住拍手:“美哉!”

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150 俱入彀中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154 宰相入刑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446 白刃不相饒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071 音聲細題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156 武氏羣英會0059 生人探幽0107 坊居閒趣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188 愛上一匹野馬0328 野狐宰相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123 兵事再興0077 永昌元年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286 竇七暴斃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317 尚方少監0330 給事真幹才0294 門人遇襲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091 恩賜瑞物0003 前途堪憂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204 誰都別惹我0289 竇七入彀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007 上陽宮官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212 獨不見,自惶恐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084 具位庸臣0146 好狗戀舊槽0307 南望老人星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324 寶藏仍未枯竭0108 等你長大0175 索性以身相許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270 兵入武氏邸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042 能奏《武媚娘》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