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6 祈求長生

薛懷義這一次示警,更讓李潼感受到丘神勣要斬草除根那種急迫決心,爲此甚至不惜出面威脅薛懷義。

由此也能看出丘神勣這個人真的是囂張到了一個臨界點,又或者自負大功與權重,認爲武則天離不開他。如此心性之下,事實自會給他一個答案。

這件事,李潼也只是按在心底。

眼下他好歹有了大酺這樣一個盼頭,否則真要返回仁智院閉門不出,組織構陷李旦的黑材料,準備拼個魚死網破了。儘管他也不知道在這大酺上能夠收到什麼,但想得多了也實在沒有什麼用。

時入年尾,不獨朝廷裡諸多大禮連番上演,民間各種節日也都紛紛到來。像是早前不久冬至日,太妃房氏還提出三王可以休學一日,在仁智院中小作慶賀。

但當時李潼滿腦子都是編制大麴的事情,時間越來越緊,哪有什麼過節的心情。就連李守禮這麼愛玩鬧,在心知有一個丘神勣在虎視眈眈窺望他們一家,都義正言辭表示一心向學、不肯閒戲,倒是讓嫡母房氏感動得眼淚汪汪,大嘆兒郎終於有了氣象可望。

臘月後也是禮日扎堆,內教坊這裡也是頻頻有召樂事情。如果僅僅只李潼兄弟倆,單單舞樂不齊便已經排練不下去了。不過有薛懷義在此,情況又有不同,無論人員如何緊缺,《萬象》大麴一應有關人等,內教坊還是不敢隨意拆分調派。

如是又過五六日,沈佺期走告言是諸舞樂挑選已經開始。內教坊衆人也都是排演純熟,在薛懷義帶領下,足足兩百餘人浩浩蕩蕩前往參選。

李守禮雖然也是樂部成員,但他畢竟嗣王身份,而舞樂選地則放在了司禮寺官署,不在大內中。在沒有明確詔令的情況,誰也不敢私自帶領他離開大內。

於是兄弟兩人便在內教坊中忐忑等待,一直到了午後,將近傍晚,僧衣飄飄的薛懷義闊步返回內教坊,一臉神采飛揚,大笑道:“大麴已過選定,來年人日明堂新奏!諸音聲還在司禮寺等待錄籍,因恐王等焦急,我先返告知!”

唐俗新年正月初七爲人日,聽到這話,李潼已是忍不住笑逐顏開,而李守禮更是已經大呼出聲:“成了,成了!巽奴,咱們做成了……”

但李潼還是敏銳注意到一個問題:“錄籍?”

“御前獻樂,內外樂者雲集,通行大內,自然要採錄名籍。”

薛懷義隨口回答道。

“可是我二兄同爲在部樂者,是否也要錄入?”

李潼心存忐忑的問道,可不要忙碌一場卻落空。

“王等自然無需,屆時自有宮使導引直入神宮,無需轉赴外廷,自然也不需籍名採問。”

薛懷義見李潼眉眼焦慮,便也猜到他在擔心什麼,拍着自己胸脯說道:“初見之際,我便道王,你我一義相通。人言我何,我自心知,唯一義存此不失。事外種種,不必多論,但此曲是我與王併力完成,當不會半道專美!”

他言之如此篤定,大義凜然,那也自然不是無緣無故。

一部大麴成或不成,還是小事。關鍵此中有涉獻經內容,這一部《大雲經義疏》,那是神皇密切關注,薛懷義也不敢私自決定。

他雖然愛出風頭,但也不至於沒了輕重,所以也向神皇提及此事,詢問可否。當然在請示的時候,也是難免對這部大麴極盡誇美,不想放過這樣一個大出風頭的機會。

神皇在聽過之後,主動表示讓三王當日到場列席,所以此際薛懷義纔敢拍着胸口表示自己有義氣。否則獻樂則可,是否引領三王出席,他是有些拿不準的,丘神勣的威脅多多少少還是給他留下一些影響。

這當中曲折,李潼自然不知,但見薛懷義如此義氣表態,心中的確感激良多,拉着李守禮並向薛懷義道謝。

“王是有心人,更難得趣才之外肯於任勞,諸事各存心底。勞累多日,想來疲極,今日之後,歸邸安養,以待來日獻樂!”

薛懷義又擡手去拍肩,表示鼓勵,落手卻覺手底一空,只見永安王已經軟軟委頓在地,臉色登時一變:“人來,人來!快快扶助大王!”

一陣雞飛狗跳後,當李潼再次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回到了仁智院自己居舍中。外間傳來嫡母房氏訓斥聲,大意責怪李光順等兩個兄長怎麼能讓幼弟勞心至斯,苦學也該有個尺度。

他這裡剛一動,榻側垂首抹淚的奶媽鄭金已經察覺到,俯首想要發問,李潼擡手錶示自己無礙。

他這次昏厥,還真不是身體虛弱的原因,生活環境好轉,自己也在有意的鍛鍊,身體已經健碩許多。心力耗損之餘,更多的還是心情從長期的極度緊張到驟然鬆懈,真是繃不住了。

身在絕境、沉浸數月之久,一絲希望看不到,只是危險越來越逼近,諸多鑽營努力,總算看到一線曙光。當中滋味,也實在難於言表。

李光順他們兩個,被娘娘劈頭蓋臉罵了一頓,但也總算口風很緊,沒有講出他們三弟不是因爲用心苦學、而是被舞樂戲弄累成這樣。

因爲這一插曲,房氏再怎麼希望三子能卓然成材,也不願讓他們再在年前到內文學館,甚至吩咐宮人收起少子房中所有筆墨書籍,只准他鹹魚安養。

這種待遇,也實在是讓李潼哭笑不得。不過大酺獻樂事情已經確定下來,年前年後這幾天,也真的沒有別的事情要操心。

晨昏問省之餘,便是拉着李守禮在李光順房間中練習各種時禮,務求到時能夠表現得無可挑剔。當然他也明白禮節錯不錯其實沒有什麼影響,跪得再怎麼標準端正,該死還得死,只是不想自己閒下來。

臘月自有儺戲傳統,娛神求恩。太妃房氏雖然謹慎度日,但對這一點卻是非常重視。李潼記憶中還有早年陋居冷宮,一家人插艾覆面的遊戲,是死去的少年李守義腦海中爲數不多鮮活歡快的畫面。

眼下房氏還不知真正的死機正在逐**近,只覺得處境越來越好。

因爲條件轉好,對於儺戲的準備也隆重得很,帶領宮人們準備各種器物道具,更是親筆刺血題寫盛傳於巴蜀的《長生咒》於素娟,讓李潼晝夜穿戴出入。

蜀中神仙範長生,道行深淺不說,名字就很吉利。所以蜀中也有小兒逢年身披長生袍的習俗,沾沾仙氣,無病無災。他們一家人在巴州待過一段時間,巴蜀相連,便也習此民俗。

民俗方面,不過求個心安吉祥。可是看到嫡母房氏刺自己的血去調墨,李潼還是大感吃不消,得虧這長生咒幾百字並不長,否則真怕還沒解決掉丘神勣這一威脅,娘娘房氏先爲自己禳災祛病就流乾血了。

這噱念之餘,那種暖暖的親情愛意也是讓李潼感念良多。他兩世爲人,真要講到心理年紀,其實跟現在的房氏都差不多,也不可能就在心裡把房氏當作母親對待,晨昏問省,還是禮節爲主。

但見房氏這一行爲,也的確讓他感受到在這冰冷宮牆內,親情對人心的慰藉。相守相伴幾個月的時間,他已經很能融入這個家庭中,不再覺得自己只是一個無根過客。

轉眼間,新年漸近,仁智院中也開始張燈結綵,添了許多節慶的氣氛。家人們出出入入多有笑臉,即便是李光順那種明知大禍又心思沉重的,也偶爾會露出一些由衷笑容,並樂得給小妹李幼娘牽馬悠遊。

除夕的前一天,有中使宦者來到仁智院,代表皇帝李旦看望他們一家。

“歲末更新,諸禮在設,大家恐難趁空暇禮問宗親,先恭問太妃體康,並問大王等安好。”

中官四十餘,自陳名爲曹維,看起來要比仁智院楊緒那一臉奸相有氣度得多,如果不是因爲頜下無須,李潼甚至還以爲對方或是學士之流。

由僕傭推及主人,李潼推想他那個四叔應該是氣度不差。

雖然同在禁中,但彼此卻少見面機會。他腦海中有關記憶,還是在幾年前新年似乎見過皇帝李旦一面,但有關記憶模糊凌亂,李潼偶爾思及,也拼湊不出李旦的清晰面貌。

不過每逢重大節日,中使來問,這種記憶是有。此前一家人處境寒陋,甚至每每中使來訪成了李守禮日常唸叨盼望的日子,因爲每每這時候,纔會有一些用物美器隨同送來。

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隨同中使而來的,有諸類衣食起居之用,甚至還有守歲、驅邪等所用的巨燭、沉香、桃符之類。如今仁智院處境轉好,東西未必是珍貴難求,但這品類諸多,簡繁俱在,可見備禮者是真的用心了。

有一點讓李潼比較意外,是中官曹維行至他面前,從禮盒中掏出幾卷經卷恭敬呈上,並說道:“年中厄事,大家有聞,後知大王安在脫厄,也是心懷大慰。並知大王有養生之趣,有樂道之心,併兼筆力少勁,手錄《內篇》諸卷,賞於大王養趣養生。”

李潼聽到這話,心情真是五味雜陳,乃至於隱有幾分慚愧。

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258 曲江盛會0063 明月暫未有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100 不望獨活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308 吾皇萬萬歲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082 武氏諸衆0240 少陵原逢故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028 禁宮異兆楔子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263 娘子隨戲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305 門牆生隙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446 白刃不相饒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057 命途何艱難0109 仗義屠狗輩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263 娘子隨戲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306 魏王不壽0099 宰相危矣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291 獻業求命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398 狄公出手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076 祈求長生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154 宰相入刑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