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7 永昌元年

對於這位四叔李旦,李潼的心境實在談不上光明,因爲就在此前不久,他還在仔細分析構陷四叔以作死的可行性。

這也談不上什麼小人心腸,真要平常心論,他其實對這些親戚們,如叔叔李旦、姑姑太平公主,乃至於武則天,其實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惡感。

內心日常吐槽,那是排遣壓力的一種方式。但若拔高自身姿態來評價,應該說這些人都是權力的囚徒與奴隸,身在帝國最高層,言則天下之主,但權力給他們帶來的幸福感真是微乎其微。

有一句調侃的話,有錢人的快樂你想象不到。身在這樣一個時空,身在這樣一個家門,親人們之間爾虞我詐、相愛相殺,這大概也是常人不能享受的樂趣。

人的心胸如何,大體與處境相關。李潼不敢自誇豁達之人,但如果不是被逼急了,他也不會主動的處心積慮加害別人。

天地何浩大,我獨不得出。身在這樣一個處境,還有人能夠自持中正平穩之心境,李潼只能表示佩服與敬重,但我做不到。直視並接受自己的缺點,這也談不上恬不知恥,只是聖賢難追。

皇帝李旦身處的處境,較之李潼只會更加險惡與侷促,年頭年尾都還要被他媽架着參與一系列顛覆自己大唐江山的活動,內心之苦悶也是可想而知。

但就身在這樣一個處境,還記得派人來探望他亡兄家眷。李潼也不得不感慨這個四叔真是有涵養的人,他自問自己是做不到,即便想得到但未必還有心情去兼顧,這就是人跟人的差距體現。

他上前一步,拜受中官代賜的道卷,並不乏真摯道:“請中使轉奏大家,守義庭下幼劣,病體薄性,竟累大家牽掛,並作案牘勞賞,愧不敢當,敬不敢辭,守此恩眷,長爲大家頌德祈告,願我親長福壽綿長,松柏之軀,越冬不凋,蘭芷之質,邪塵不染。”

這話說的也是真心,但如果真的事無避免,他還真不能保證自己會不會做一次邪塵,給他四叔一次寒冬暴雪的打擊。實在史書記載酷吏手段看着就瘮人,他真不能確定自己有沒有挺過酷刑的頑強意志。

所以只能盼望大家各守安好,你好我也好,笑看家門悍婦年華老去,歸於死寂。

中使在院中待了小半個時辰,遍問院中諸人,尤其執筆記下訴求,言是歸呈大家。但除了小妹李幼娘興致勃勃希望要些新奇禮物,其他諸人也都沒有什麼具體要求。

訴求當然是有的,比如說搞掉丘神勣,關鍵說出來也沒用。

對於這個溫厚知禮的小叔子,太妃房氏還是極有好感,甚至此前幾日就準備禮物,此際也請中使轉獻。比較起來,對於另一個小叔子李顯,房氏似乎就不怎麼看得開,偶爾中庭閒話有所言及,也都很快轉移話題,談都不願多談。

這裡又有一個小細節,那是李潼聽長兄李光順講起,就是一家被外逐前往巴州之際,李顯上書請給廢太子一家衣食,據李光順說當時他們父親李賢知此後是悲憤以致淚水橫流,只道不欲見他生歸。

這一點李潼倒是能想明白,因爲這事他們爺爺李治也幹過,就是魏王李泰被遠逐的時候,後來李泰盛年而夭,至死也沒能再歸權力中樞。

他們這個三叔當時大概也是志得意滿,以我爸爸李治爲榜樣,結果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淪落到要給閨女起名叫“李裹兒”的悽慘,甚至最初的流放地都是李泰待過的均州。

略過這一節,仁智院倒是也有一些其他的人際走動,譬如鳳閣轉司宮臺送來一些新的筆墨文具並文藝書籍,甚至那個直案王賀旺還親自執筆寫了一篇賀詞,大體是樂安王李光順勤於學業,大有長進云云。

李潼看到這封信倒是一樂,歐陽通那一鬧讓這些鳳閣官員們給了他們三王一些小重視,臨近年關還記得發張獎狀讓家長樂一樂。當然,他跟李守禮卻是沒有這個待遇了,但好歹也瞞下了他們逃學的劣跡。

房氏觀此書信,心情更是愉悅,但見信中無涉幼子,不免還是忿忿。畢竟在她看來,這小兒子才最出息,苦學到昏厥被送回家,那能是一般的刻苦?一點絮叨之言,倒讓李潼大汗。

除此之外,司宮並六尚主事宮官們也在年尾幾天次第來訪。

轉爲司燈的典直徐氏來的時候,又簡單傳遞了一些最近所蒐集的情報,其中與丘神勣有關一樁是秋官侍郎周興構陷范陽王李藹,謀其私邸轉送丘神勣之子。

李潼聽到這一消息,不免唏噓,只覺得他們李家宗王真是不值錢。這個李藹是魯王李靈夔的兒子,此前靠着賣親戚熬過了第一波的清洗,但還是沒能熬過下一波。

除此之外,另有一樁比較相關的,是殿中監歐陽通出爲萬州刺史,這是從中央紫袍大佬一腳蹬去重慶,貶謫無疑。

李潼不確定這一任命跟自己關係多大,是武則天還是其他人的意思。想想歐陽通這麼大年紀被外放這麼遠,辛苦是難免。

但此刻的他就算想幫也幫不上,也只能安慰自己,這位老先生暫時離開中樞也好,真待在中樞反而活不久。心裡盼其能熬得過貶謫的辛苦,未來得有相見之日,向他請教書道疑難,起碼有機會當面告訴對方,自己是感激他爲自己一家所做的爭取。

年時諸事,瑣細充實,時間很快就到了除夕守歲。這一夜仁智院也是一改往常落日即熄燈入眠的習慣,彩燈張掛於廊,廳中巨燭燃燒,一衆家人團聚在太妃房氏居舍中廳,說着一些討巧的吉祥話,一個個都是喜色盈盈。

饒是素來與家人不太親睦的張良媛,此刻席中也是偶作淺笑,間或追憶早年冷清,與太妃並鄭金等俱都眼眶泛紅,大有不勝唏噓之態,但講到未來,眉眼之間又泛起許多神采。

逢年過節,小孩子最是高興。入夜之後,整個仁智院便迴盪起小妹李幼娘歡快笑聲。這小娘子幼來悽苦,這一個新年對她來說真是全新體驗,裹着簇新的棉衣披裘,圓球一般直在廳中廊下打滾,間或嬌嗔控訴二兄又來戲她欺她。

李潼眯着眼,懷擁一個金絲小暖爐,像一個老幹部一樣軟偎圍榻,這邊聽房氏等長輩們唏噓絮叨,那邊則看着不着調的李守禮和李幼孃的嬉鬧,間或與長兄李光順閒聊幾句。

對於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個新年,他心裡沒有太大感觸,此際也不願多想前程如何,只盼望明年今日,一家人還能齊齊整整……這念頭也是有點不吉利,心裡呸了幾聲,只盼明年今日,高屋軟衾,無憂無慮。

不獨仁智院這裡,大內其他地方要更熱鬧,甚至就連千步閣禁軍哨崗都掛起了彩燈,沖淡了幾分肅殺,夜色下望去反有幾絲俏皮。

至於那座新建成的明堂,則更是華美的不得了,甚至就連最上方那鐵鳳都有燈火渲染,似展翅翱翔於天空中,一如那威風凜凜的神皇,俯瞰整座神都,凌駕於整個大唐之上。

夜中大內響起悠揚的鐘聲,宣告着萬象更新,新年已至。

仁智院已經有些精神懨懨的衆人,這會兒再振作起來,在內以太妃房氏爲首,在中庭以嗣王李守禮爲首,小作祈禱之禮。三王都未開邸,並無獨立家廟,他們亡父李賢如今還葬在巴州,聚土爲靈,莊重遙拜。

“可惜今年慈烏臺終究未成,盼明年今日,先王魂靈可得安所。”

太妃語調顫抖,講到這裡,又是難免清淚長流。

祭禮草草,之後一衆家人各自散去,只在中庭留下幾人續蠟添油,徹夜亮堂。

李潼返回居舍便解衣入眠,只覺剛剛打了一個瞌睡,迷迷糊糊中又被驚醒。外間諸多嘈雜聲浪,震得窗紗都頻頻顫動。

“外間什麼動靜?”

他揉着眉心從榻上坐起,自有宮婢匆忙上前加披裘袍。

“元旦賀新,外間諸相公正率羣臣入則天門、登神宮,想是禮聲……”

聽到這一回答,李潼愣了一愣,心中轉又有些可憐他的四叔李旦。

他這半年心境流轉,自覺涵養氣量實在不夠,料想自己如果待在李旦那個位置上,此刻也端坐於萬象神宮中,心態只怕是要崩成碎渣。李旦卻能咬牙硬熬下來,且一熬就是一二十年之久,也實在是常人所不及。

元日午後,皇城南面則天門響起山呼人聲,在宮室樓臺之間輾轉傳播,傳到仁智院已經完全分不清內容爲何。但李潼卻明白,這是武則天駕臨則天門,宣佈改元永昌。

即日開始,便是永昌元年,但這個永昌年號連一年也沒昌過去,年尾十一月,再次改元載初。

仁智院外大事頻頻,院內也多年節瑣細,幾天的光景眨眼而過,元月人日如期而來。

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069 大麴《萬象》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141 劫掠金吾衛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046 京華遊仙窟說幾句話0043 進學內文學館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280 寶利行社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177 大王才思敏捷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242 蜀女有才0106 禁中逆亂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258 曲江盛會0260 分頭入洞房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027 南衙北衙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053 誤我少王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047 向陽而行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371 爲王先驅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103 府佐諸衆0142 就怕有壞人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068 食心婢子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294 門人遇襲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017 兄弟殊異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010 悲慘的一家人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248 太平積忿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008 聖母神皇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110 託事獻命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159 皇孫李寶雨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376 紈絝衛府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191 少王竟知有我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100 不望獨活0229 心似雙絲網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221 窺望河西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263 娘子隨戲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