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

作爲吐蕃如今權勢最大,同時對唐作戰功業最高的大臣,實際的欽陵卻與許多人所聞所知大有不同。

大非川、承風嶺兩場大戰鑄就了欽陵在國內與國外的赫赫威名,甚至在軍事領域遠超其父兄。所以許多人也就想當然的認爲,欽陵內心應該對唐國充滿仇恨,有一種勢不兩立的決然氣概。

但事實上,大凡對欽陵稍有了解、或者夠資格接觸他的人,都能體會到這個人從骨子裡對大唐流露出來的那種敬仰與傾慕。

“國中論事,好做輕妄驚語,以其無知而小覷天下。龐然大物,所見止於一斑,便狂論強弱,奮言必勝,也實在是可笑!”

欽陵永遠記得,年輕時隨父入唐,道途所見隴右之富庶、長安之雄壯。當時的他已經忍不住從內心深處迸出懷疑,如此一個強大的帝國,真的是人力能夠築成?

“困居一隅者,不可語於天地之大!天下四極,你生人所見不過只是一鄉。男人胸懷大小,要用見聞撐起。此次入唐,雖然性命寄在別手,但身在唐國的見識,卻非你在蕃土能見。

世上的事物,人眼能見的,全都各有因由。我國人事淺薄,已經不能讓你的智力更進一步。該要讓你看一看,那更強更大的國度,他們的君主是如何管制其子民、治理其國家。”

老父雖然去世多年,但其言猶在耳邊,欽陵將此銘記於懷,並珍惜他在唐國爲質的每時每刻。不能理解他胸懷的人,是很難理解他當年的各種感受。

譬如你胸懷大志,想要創造一番偉大的事業,但對前路多有迷茫。但卻有那樣一個對象,它不只做到了你所設想的那番偉業,甚至成就比你窮極想象還要更偉大得多!

所以身在唐國爲質那幾年,欽陵也是窮其智力的汲取他在唐國能夠接觸到的一切,對他而言,這裡的每一樁人事、每一個道理,都有着極大的借鑑意義。

而越瞭解,欽陵就越震撼,他不再懷疑大唐這一份帝國基業究竟是不是人力能夠鑄就。因爲這是長達千數年以來,這一片天地中,人間所出現所有深具智慧的人共同努力所締造出的一個成果!

跟大唐相比,他們吐蕃既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不幸之處在於,早在遠唐之前,這片土地上便活躍着強大的國都與人事,並有文字將所有先人的智慧記錄下來,以供後人汲取借鑑。而那時他們吐蕃仍是一片蠻荒之地,甚至在松贊干布之前,仍是結繩記事的野蠻風俗。

幸運之處則在於,他們吐蕃並沒有一直野蠻下去,霸業崛起的基礎已經有了,而且身邊就有這樣一個霸業的完成體以供借鑑。

“創業並不難,凡我所見,俱爲我有,只要勇力不匱,就能一直獵取下去。但這並不值得誇耀,山林的野獸都有其領地、獵物,可一旦老弱下來,就會遭到驅逐、殺害。繼起者從頭開始,再作圈獵。但是終其世代,卻都不能開拓出這一片山林。看似山林的霸主,但卻只是被這一方天地拘禁起來的囚徒!”

講到這裡,欽陵擡手敲了敲腰際所懸、代表大論權位的符印,望着兒子凝聲道:“生而爲人,終究還是要異於禽獸,要像人一般活着。雅礱小子以爲我貪圖他的權位,那是小覷了我,也高看了他自己。既見識過天地之廣大,只有等而下之的人才會退守貪望那一處舊窠!”

不說外間之人對欽陵是如何看法,但就連其嫡子弓仁聽到這番話,都頗感心驚肉跳,垂首低聲道:“贊普終究是主上,還是不能失禮。”

聽到兒子這麼說,欽陵既有幾分失望,但也有幾分欣慰,嘆息道:“志向不足,沒關係,只要懂得敬畏,就不會犯出大錯。”

說話間,他又擡手指了指堂下翩然作舞的諸舞姬們,微笑道:“國人譏我熱衷唐人戲樂,只是一條慕唐的走狗,這就是小不可語大。唐國的強盛不止於一面,我不畏懼人言的滋擾、只擔心人事的艱難會消磨了我的志向,置備這些戲樂,則是爲了磨礪自己,不要因爲眼下所有便知足,諸事仍有進步的餘地。”

若這話從旁人口中說來,難免會讓人覺得不過只是給自己貪圖享樂尋找一個藉口,但言出於欽陵,卻給人一種野心勃勃、鬥志昂揚的氣概。

這一番話,欽陵也只在兒子面前說起,至於旁人會有多深的誤解、多刁鑽的非議,卻也不值得他去解釋什麼。無論那些人理不理解,擺在他們面前無非兩條路,要麼順服,要麼敗亡!

擁有這樣一位父親,對弓仁而言既是幸福,也是一種負擔。他也不能完全理解父親的雄心,又恐父親失望,索性不再繼續這個話題,轉而言道:“阿父此前傳信要提問的舌頭,人已經引到了伏俟城,是否要見一見?”

“把人帶上來吧。”

欽陵聞言後便點了點頭,及至兒子行出,便擡手吩咐堂中伶樂們轉奏新曲《洛陽女兒行》。

唐國的洛陽,他並沒有去過,這首盛寫神都繁華的詩傳入蕃國時,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只憾有辭無調,也不是他所知的燕樂故調,索性自己依照沙洲曲新作編擬,配辭歌唱。

此時閉眼聆聽自己編著的曲辭,欽陵心中自有一份滿足並淡淡的失落。

唐國雖然強大,但唐軍也並非戰無不勝,特別在青海附近取得兩場大勝後,除了真正戰略層面的大創舉,單純戰場上的碰撞取勝已經不能讓欽陵感到太多愉悅。

他深浸唐風,尤其享受那種方方面面都將唐國碾壓的滿足感。往年需要仰望的,盡皆匍匐足下,這是他始終鬥志昂揚的原因之一。

雖然有此雄心,但欽陵也明白憑其一己之力、終其一生也難完成這樣的偉業。他雖然是蕃國權傾一時的大論,但在這條道路上卻殊少同行,曲辭中所描繪的那神都風物,此生大概也很難親眼去領略一番。

弓仁離去不久,很快就引回一個三十出頭、形容憔悴的唐國年輕人。這年輕人雖然面貌上是唐人,可衣着打扮卻是蕃人模樣,大概是想憑此取悅蕃國貴人。

但也不知聽從了什麼人的指點,打扮的不倫不類,特別插在前腰的刀柄直抵胸前下巴附近,這在拜見貴人的時候,是極爲僭越冒失的行爲,因爲有雖是抽刀行刺之嫌。

入堂之前,弓仁劈手奪下那佩刀丟在了一側,但也懶得解釋禮儀問題。

那唐人只是一臉惶恐的連連哈腰致歉,及見弓仁行出數丈,才又壯着膽子舉步邁入堂中,可是眼見到堂中那種唐風濃郁的風格,以及正在表演歌舞的伶人們,他卻愣了一愣,繼而更加的不知所措。

欽陵並沒有第一時間接見那年輕人,及至一曲終了,才睜開眼、開口微笑道:“故人楊中郎子息何在?”

“卑……小、小民楊巳,叩見大論!多謝、多謝大論簡懷故誼,收留包庇窮途之人!”

那年輕人楊巳總算不失機靈,雖然早已經向當地蕃人請教拜見貴人的禮節,但到了堂上眼見如此,還是換上了唐人見禮的禮節。

欽陵垂首看了看他,微微頷首,卻又笑語道:“方纔所聞歌調,不知你國中是如何唱揚?與此際堂中所奏有何異同、優劣?”

入見之前,楊巳早已經想好了滿腹說辭,但卻沒想到甫一見面,欽陵問起的竟是這樣一個問題,頓時僵在了當場,過了好一會兒,才顫聲道:“小、小民幼學嚴謹,不近律呂,實在、實在不能辨……”

“這倒是有些遺憾了,舊年在宿唐國大內,你父楊中郎是我兵長,其人可是雅趣得很。還記得某年入春大酺,你父指我斥言,番邦蠻夷,能賞華國宮商?不准我靠近大殿,只能在廂左抱戈巡弋。”

欽陵眸光閃了一閃,繼續說道,語氣中沒有太多忿意,倒是緬懷居多。

然而這話聽在年輕人耳中,卻猶如驚雷一般,頓時驚懼顫抖,匍匐在地叩首乞饒。

欽陵見狀後則嘆息一聲,擺手道:“倒也不必如此驚懼,我與你父自然談不上什麼舊誼,但他仍記得將此故事面授兒郎,可見對我是有幾分懷念。你既然途窮來投,那就安心留下生活。今日招你來,是想問一問,何者窮困,竟逼得你弘農楊氏子弟奔逃遠鄉?”

年輕人楊巳匍匐在地,幾作窺望發現欽陵的確沒有要繼續追究的意思,忐忑心情才微微平緩,繼而便開始泣訴家族慘事。

年輕人出身弘農楊氏分支,其家門正牽連進幾個月前關內長安那場清洗,雖然沒有直接參與盜竊官庫的罪行中,但也在別的方面違抗了雍王幕府的規令,因此遭到屠戮。

當時這個楊巳正在隴右,得訊之後本來打算潛逃到神都尋求庇護,但不久後卻知雍王親率大軍西行,只道雍王是要對他們這些漏網之魚趕盡殺絕,萬念俱灰之下,自洮州翻山越嶺投向吐蕃。

此時講起家門慘事,自是滿口忿言,更對雍王這個劊子手怨毒咒罵。

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234 刑威如玩物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089 賢賢易色0188 愛上一匹野馬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090 家賊難防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223 軟飯香糯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188 愛上一匹野馬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507 中軍議事,諸將思歸0035 嬌花藏毒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035 嬌花藏毒0108 等你長大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223 軟飯香糯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089 賢賢易色0002 又一個才人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222 吐谷渾王族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040 內教坊伶人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106 禁中逆亂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350 艱難皇嗣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093 被甲登殿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095 東宮舊人0218 銀青光祿大夫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191 少王竟知有我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027 南衙北衙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246 細憐閒庭0108 等你長大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175 索性以身相許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