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新任知府(上)

縣衙後堂內,炕頭小機上,幾碟小菜,一壺老酒。沈默盤腿坐在李縣令對面,聽他一邊用筷子敲打出節奏,一邊淺吟低唱道:“夜來風雨匆匆,故園定是花無幾。愁多怨極,等閒孤負,一年芳意。柳困花慵,杏青梅小,對人容易。算好事長在,好花長見,元只是、人憔悴。”

沈默知道,他唱的乃是宋代程垓一首詞,詞牌名喚《水龍吟》,唱的是‘回首池南舊事,看花老眼,傷時清淚。’可謂滿腔心灰意懶的歸去之意,也算是歷代士人仕途受挫後的集體寫照了。

李縣令將整首詞唱完,端起酒盅一飲而盡。伸手拭去鬍鬚上沾着的酒液,這才無限失落道:“老夫已經寫好辭呈,明日便遞上去。”

“大人離致仕還早呢,爲何興起此等念頭?”沈默明知故問道。

“你可知道知府大人這幾日就要卸任?”李縣令渾無所覺道。

沈默點點頭。

李縣令又道:“你可知道新任知府就在城外,只等黃道吉日進城了?”沈默又點點頭。

只見李知縣滿臉落寞道:“老夫今年五十一,錯過這次機會,今生是休想再進一步了。”

沈默搖頭笑道:“不見得。”

“哦?拙言有何高見?”李縣令微微擡起眼皮道。

“有道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學生看來,這次先生沒有上去,卻是一件好事。”沈默微笑道。

“休要消遣我。”李縣令瞪他一眼道:“老夫往日對你不薄!”

“先生莫急,聽學生爲您分說。”沈默淡淡一笑道:“學生聽說朝廷要特設東南六省總督,統籌整體抗倭,請問先生可有此事?”

李縣令頗爲意外的看他一下,想不到這小子消息竟如此靈通,便微微點頭道:“據說是有此事,但陛下並未表態,因此設立與否還在兩說。”

“八成是要設的!”沈默篤定道:“先從東南局勢看,已經遠超過朝廷的預料。學生觀察去年全年的戰例,竟有八成以上是發生在兩省交界處。這說明倭寇已經抓住我大明衛所各自爲戰的弊病,專門在兩省交界處登陸,一旦遇到官兵主力便竄入鄰省,我軍卻只能隔省而嘆,無法追擊。所以設立總督,統一調兵,已經是勢在必行了。”

李縣令微微頷首,聽沈默繼續道:“再從朝廷近期的一系列人事任命看……去年年末,已經被定成死罪的福建都指揮僉事盧鏜出獄,仍以都司在福建備戰抗倭。與他同時論罪的李顯也得以起復,爲總兵官,在廣東備倭;臘月裡,廣東都指揮僉事俞大猷奉命帶兵北上,爲寧臺參將,負責浙東、蘇南平倭;正月裡,以能用兵聞名的南京兵部郎中譚綸,任台州知府;又有任環、湯克寬等驍勇善戰之輩,也從各地被調往東南……請問先生,這說明什麼?”這些消息,都是那日從沈老爺那裡看來的。錦衣衛的邸報真不是蓋的,幾乎事無鉅細,一一通報,只是繁複複雜,還得一條條挑出來。

李縣令坐直身子肅容道:“朝廷已經將抗倭視爲頭等大事,要集中我大明的精英良將,全力以赴的穩定東南局勢。”不知不覺中,李縣令已經用上了討教的語氣:“這麼說,新任紹興知府也必然精通用兵之道了?”

“是的,紹興府瀕臨大海,居於南北要衝,一旦全面抗倭,必然是戰略重鎮。”沈默緩緩點頭笑道:“我想問一句,先生懂兵法、會打仗嗎?”

此言一出,李縣令心中的鬱結登時冰消雪融,使勁摸着前額道:“有理有理,現時非比往常,一旦倭寇來襲,知府便有守土之責,老夫可擔不起這個責任。”說着嘿然笑道:“光想着五品官的位子了,卻忘了現在是什麼時候……拙言,我不如你啊。”

沈默搖頭笑道:“先生是當局者迷,學生是旁觀者清,算不得什麼的。”

這話讓李縣令十分舒服,想一想,他便鄭重其事道:“既然大明有事,我李雲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只要抗倭還未成功,這個縣令就一直當下去。”除了士大夫忠君愛國的情操之外,他這話裡也包含着幾多無奈……一旦真要開始全面抗倭,紹興地處戰場前沿,遞辭呈就等於臨陣脫逃,然後被逮進刑部大牢,身敗名裂,貽笑千年。

“大人高義!實乃晚生後輩之楷模。”沈默自然能體會他的心情,先是一臉欽佩的稱讚,馬屁之後便接着安慰道:“大人,國家有事,正是您建立功業之時,只要兢兢業業三五年,別說知府,就是布政使也不在話下。”戰爭是官員飛快晉升的階梯,對於純文官來說也是如此,當然前提是一直不犯錯誤,把上峰交代的事情辦好。

只見那李縣令搖頭笑道:“老夫不圖升遷,只求能爲抗倭大業出一份綿薄之力。”說着卻又按耐不住的問道:“我下一步該怎麼辦?”

“給新任知府大人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沈默輕聲道:“從此以後你們就是脣齒相依,一榮俱榮了……而且他既然身負重任而來,權柄自然重於一般知府,您應該首先調整好心態。”

李縣令點頭道:“不錯,具體呢?”人就是這樣,一旦信服之後,便容易產生依賴心理,懶得自己動腦子。

沈默心說‘可算繞到這了。’便一臉平靜道:“既然和府尊大人一損俱損,那他的麻煩大人就不能不管啊!”

“他有什麼麻煩?”李縣令說完便恍然道:“城外的難民!”

“先生英明,”沈默先讚一聲,又沉聲道:“府尊大人身負衆望,必然爲中樞矚目,一旦難民處置不當,難免會影響他在朝中大員心中的形象,他必然會對先生不快。”說着單拳輕輕一握道:“反之如果先生把這件事處理好了,讓府尊大人臉上貼了金,想必他一定會投桃報李的。”

李縣令面色陰晴不定的尋思片刻,終於沉聲道:“好吧,開倉放糧!”說着從座位上站起來道:“拙言你慢用,本官現在就出城面見府尊大人!”

“不是不合規矩嗎?”沈默一臉奇怪道。

“你都說是特殊事情了,也就顧不得那麼多了!”李縣令揮揮手,便快步往二堂去了。一面走還一面高聲下令道:“擊鼓升堂,本官有要事佈置!”

望着他匆匆離去的身影,沈默長舒口氣,他這番苦心勸說,其實不知是爲報答李縣令的知遇之恩,更重要的是,是他想幫幫城外的難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比如說殷小姐便從外埠調來了數船糧米,散發給難民;比如說長子每天從城上往下系飯糰子。而沈默認爲,他的方法纔是最有效的。

夾一筷子牛肉,細細的品嚐起來,他滿足的閉上了眼睛。

--------------------------------分割----------------------------

節前有點大忙忙的,不過更新還是不能少,今天還有兩章,票票啊……

第566章 走得夜路多,難免遇上鬼第861章 無題(上)第865章 返京(上)第372章 洞房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316章 一飲一啄第167章 不速之客第855章 公主的心(下)第844章 復東勝(下)第841章 西北望(下)第850章 倚天(中)第130節 特立獨行第510章 天堂與地獄第849章 峰與亭(下)第62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中)第742章 制勝之道(上)第397章 今天就按規矩辦第566章 走得夜路多,難免遇上鬼第三八四章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下)第447章 胡公子,你叔叔喊你回家吃飯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881章 火中取栗(下)第167章 不速之客第345章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第782章 凱旋(上)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下)第766章 宮車晏駕(中)第347章 是的,我愛你!第64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上)第854章 鍾金(中)第426章 大奸似忠第86節 老宅(中)第510章 天堂與地獄第846章 希望(中)第772章 言官們(下)第824章 不如歸去(中)第790章 京察大計(上)第845章 最長一冬(下)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上)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676章 歸鄉(上)第914章 日升隆(下)第903章 黃金(中)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中)第740章 龍南縣(下)第334章 延醫第258章 李郭同舟第9節 沈家大院(下)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348章 分配第373章 一個無趣的人和一個有趣的人第907章 見龍在野(上)第698章 援軍天降第78 九章 靈濟宮(中)第836章 三雞報曉(下)第429章 交代第446章 起航!!!第838章 大閱兵(中)第112節 府試(上)第156章 府學第361章 狼狽爲奸的父子倆第843章 射天狼(中)第736章 潤物無聲(下)第78 九章 靈濟宮(上)第779章 卷平岡(上)第8 九九章 江南(下)第41節 巧匠(中)第354章 四隻狼第722章 絕命書(上)第296章 汪倫酒第416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444章 紅袍第777章 西風勁(下)第93節 最後一課(下)第345章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第765章 大限(下)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中)第313章 陶公子的難言之隱第527章 相投第17節 濟仁堂(中)第610章 話別第162章 長子參軍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上)第502章 不愛紅袍愛藍袍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580章 反應第524章 煉丹第771章 尚書(下)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下)第775章 多事之秋(下)第830章 名師高徒(上)第542章 嚴世蕃的反擊第593章 大耳賊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48節 河中除樹(下)第一二八節第785章 內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