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攏之時!

伴隨着皇帝令下,這殿中頓時安靜下來,不過細微的嘈雜聲卻沒有根絕,不少文武都竊竊私語,討論着到底是什麼消息傳來了。

畢竟,兩王爭鋒這事,不管是已經站隊的,還是觀望的,都不好在這肅穆殿堂之中討論,況且聽着剛纔兩邊人的意思,已經明顯是針鋒相對,大有要藉着琅琊王這件事,好好鬥法的味道。

況且這事背後暗流不少,表面上是廣漢王與甘陵王對峙,但實際上是兩個權力集團的鬥爭,更不要說那琅琊王本身又代表着了另一派的宗室勢力,可謂複雜。

但其他文武官員其實並不想要摻和,因爲當今局勢已經夠複雜的了,正好這時來了個消息,隨說是朝會七聲鼓,顯然不是什麼好消息的,但至少能轉移一下話題。

“陳公,你說這次會是什麼事?”

文武官員裡面,有那大司農楊結,站在太僕陳永的邊上,小聲詢問着。

他們都是位列九卿之人,位於百官前列,不過由於當下這朝廷上漸漸顯露黨爭苗頭,帶來一連串的權利結構變化,九卿的權柄越發衰落,因而關注兩人的反而不多了,因而倒也沒有什麼人留神聽着。

況且,因爲陳止的原因,楊家、陳家親近也都是人盡皆知了。

不過,比起大半年前,陳永這位太僕、陳家的頂樑柱,卻顯得蒼老太多了,一雙眼睛都已經深深凹陷下去,彷彿蒼老了十歲一樣。

這是因爲他的兒子陳迭,不聽勸阻,參軍入蜀,結果因爲李家反叛,早就生死不知,基本上確認是折在其中了。

老年喪子之痛,便是陳永亦難以承受,若不是考慮到當今陳家還離不開自己,恐怕已經告老還鄉了。

不過,經此一事,陳永整個人卻越發顯得蒼老起來,朝中遇事也不怎麼積極,慢慢的受傷的權柄也就隨之黯淡下來,平時遇到了事,也就站着和楊結探討兩句,並不會牽涉其中。

這時聽得詢問,陳永輕輕搖頭道:“如今四方皆不安寧,北邊戰亂頻繁,還有匈奴在背後謀劃,南邊山民作亂,叛亂苗頭漸起,這西邊關中雖然安寧,但西域那裡卻時時有不利消息傳來,至於關中往南……那蜀中更是有李賊肆虐,此時再有戰亂,大概也就是這幾處吧。”

楊結點點頭,便道:“希望這事和幽州無關,否則你我怕是不得安寧了,如今兩王爭鋒,這勢頭是越發明顯了,兩邊都在拉攏,還有那張應,也來籠絡,我等現在置身事外,還能從容觀之,可一旦有個藉口被他們抓住,就可能會被牽扯進去啊。”

這兩個人,一個是陳止的泰山,一個是陳止的叔祖,若說能有什麼藉口被人同時抓住,也就是幽州代郡的事了。

好在他們也知道,這大半年以來,代郡始終埋頭髮展,同時開發出產,處處開闢商道,頗有幾分悶聲發大財的架勢,相信這次戰亂,和代郡關係應該不大。

不過,他們二人同樣也明白,距離王浚攻代的時候,應該是不遠了,最近與代郡的通信,都在不斷的傳達着這樣的局勢和消息——

王浚在整頓平州之後,調兵遣將明顯是要動手了,只是具體時間還沒定。

兩人這邊想着,已經有人入了殿中,當然不是過來傳訊的人,而是宮中侍衛,此人來到一名宦官耳邊,耳語了兩句之後,那宦官神色微變,似驚似怒,隨後也不耽擱,轉身邁步,走上臺階,來到了那中常侍莫安節的邊上,同樣也是耳語,隨後這位皇帝最爲新任的心腹大伴,也露出了驚訝之色,而後揮揮手,讓那小宦官下去,自己則邁着小碎步,側着身子,來到了皇帝身旁,卻不敢多行。

“怎麼了?”劉岱看出對方之意,便問了起來。

莫安節便道:“北邊出了兵事,此事因還未確認,不好當庭訴說。”

“北邊?”

劉岱很是錯愕。

廣漢王與甘陵王則是皺起眉頭。

張應、楊結、陳永卻同時心頭一跳,各有所思。

其餘衆人更是忍不住低聲議論,這殿堂之上,一時之間有顯得紛亂起來。

“肅靜!”

廣漢王提高了嗓門,喝止衆人議論,然後出列,來到了皇帝跟前,見禮說道:“既是兵家軍情,又於朝會中響鼓,那必是事關重大,不弱先散去朝會,召集重臣,先了解一番。”

“不錯,皇兄這是穩妥之言!”劉岱點點頭,“那就請皇兄與九卿重臣留下,於御書房中聽此事,餘下衆卿且先退朝,有什麼話,以後再談。”

“退朝!”

在劉岱的示意下,便有唱名宦官高聲傳令,衆臣行禮退去,他們之中,自然還有人想要上奏一二,但面對着宣武皇帝留下來的規矩,到底不敢挑戰,只能憋在心裡,同時也對那北地的戰事,生出好奇之意。

若說北方,可謂紛爭不斷,最讓人在意的就是冀州,因靠近京畿之地,難免讓人關注,而更北邊的幽州,聽說時常與胡人交戰,那也是頗爲引人注目的。

不知這次的事,到底是什麼個情況。

莫說他們,就是兩位郡王,其實也不知曉,因爲這消息是快馬傳遞回來的,只不過因爲冀州戰亂,幷州被匈奴佔據,傳驛皆不通暢,這才一直拖到現在,又因爲涉及重大,不得不在第一時間通報給上層知曉。

偏偏當時乃是朝會,按理說不好打斷,只是軍情如火,下面的人着實不敢耽擱,因爲交戰雙方再朝中,也有不小勢力,這消息在自己手中停留的時間太長,省得連責任都連帶着了,於是找了一個規矩,敲鼓通報。

所以,當這份軍情呈現在衆人面前,他們的表情可想而知。

“這冀州還沒平定,幽州居然又打起來了!還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主動跳起來的!”看完戰報之後,廣漢王當先說起,“他王浚在幽州、平州作威作福,此事朝中早有不滿,結果他還不知道收斂,居然貿然攻打代郡?簡直豈有此理!”說着,他看了一眼不遠處的陳永與楊結,這二人當下都是一臉震驚與擔憂之色。

九卿不管如何低調,到底掌握着一定的資源和權力,眼下幾王爭權,都需要拉攏盟友,像楊結、陳永這樣的,當然不想放過。

雖然剛剛得到消息,難免震驚,但到底是高屋建瓴的人物,廣漢王馬上就定下了心思,有了主意——

“這次機會,我不妨就利用起來,賣個人情給他們二人,王浚肯定是治不住的,朝廷現在連冀州都暫時抽不出手去,何況幽州?陳止肯定是要敗的,不過在他敗亡之前,我儘量做出偏袒和相助的意思,這陳止無關緊要,可大司農與太僕若是能爭取過來,則朝廷大勢重新在我!”

帶着這樣的念頭,他又朝着甘陵王看了過去。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問,匈奴短矣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四百三十九章 約定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殺予奪!第五十六章 爲民除害,只爭朝夕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勸諫反在謀中亂第五百章 打亂局面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籤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慕容與幽州世家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九百八十二章 光明大道,指導思想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說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可有道統可分善惡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龍崩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七百三十六章 紅有主,青攀階,聚衆成金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問廣寧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終章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八十六章 因兵而來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二十六章 求而不得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農納匠,減稅分地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族南下風將起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五百七十五章 獻策鮮卑者,其罪當誅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帶路黨先行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九十章 請看此物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二百八十三章 請長者賜名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計,陳止見囚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終章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陣非精兵,戰陣爲先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一百六十三章 聲東擊西 除夕快樂!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陽有敕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當時我就料到了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九百六十一章 談笑間炸裂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動,家丁成千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