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

洛陽朝堂,肅穆堂皇。

朝堂之上,正有一人侃侃而談——

“琅琊王請北上之事,決不可開,當下冀州局面本就複雜,但有江都王坐鎮,終究不會太亂,有個底線在,但若是在多一位郡王,到時候政出兩門,纔是真正混亂的開始。”

這人說完,便低下頭去,長鬚垂胸,頗有一點出塵、淡然的氣度。

這人正是張應,如今已經坐穩了,尚書令的位置,大權在握,又有大族撐腰,當然是意氣風發,即便如今朝堂之上,幾王爭雄,這宗室之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卻也讓那些身居要職的大員越發重要。

張應這位張家話事人,本來就是藉着廣漢王之手,掌了尚書事,鞏固了權力之後,正好迎來了幾位親王、郡王入京爭權的事,使得他一下就脫離了廣漢王的掌控,地位越發重要,自是神色不同了。

此時,是因爲朝廷接到了青州方面的奏疏,說是琅琊王知道冀州局面,有心想要過去相助,於是那位皇帝便拿出這件事討論。

琅琊王是什麼樣的人,其實朝廷上的衆臣多多少少知道,這位先帝最小的兒子,如今說是少年都頗爲勉強,正是愛玩鬧的時候,這兩年弄出了好幾次白龍魚服的事來,因此受了宗正斥責。

若說這位有心跑到戰亂的冀州玩耍一番,然後被時候發現,衆臣不會覺得意外,但說他主動想要去承擔責任,還要領兵相助江都王,那恐怕就沒有幾個人相信了。

所以只要一想,就知道這其實是青州方面,幾位宗室王族的態度,琅琊王只不過是一個幌子。

但青州的魯王等,並非沒有敵人,是以就有人出來反對,而張應對此也不支持,因爲他和江都王可是有聯繫的,如今江都王在冀州幹得本就不好,再來一夥宗室搶飯吃,那冀州真沒江都王什麼事了。

於是就有了眼前的這一幕。

等張應的一番話說完,在文武百官最前頭的廣漢王衝着他微微點頭,算是表示感謝。

兩人如今的關係可不算融洽了,對於算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尚書令,廣漢王本來是打算讓此人做個傳聲筒,來貫徹自己的意志,也算是個遮羞布,省的被人說是乾綱獨斷。

沒想到,卻被張應左右逢源、借力打力,一番操作下來,脫離了掌控,從原本的從屬關係,變成了合作關係,關係自然也冷淡了。

若不是張應還有心交善,而廣漢王也深知不能輕易樹敵,也難以將張應擼下去,怕是連這個冷淡的聯繫,都維持不住。

這時點頭致意,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畢竟,江都王和他廣漢王之間,雖然有一點小矛盾,但大體上是利益攸關的,畢竟江都王前往冀州,也是廣漢王首肯的,過去之後也在聯繫,還給出了幾次利處。

若非如此,只看江都王之前的那番表現,早就該灰溜溜的滾回來了,哪怕是宗室,也不例外。

自然不希望有人過去搗亂。

只是這邊張應的話剛剛落下來,便又有一人出列,居然是田曹尚書展期,這人依着一番禮儀,見過了皇帝之後,就道:“如今冀州的局面,可以說相當兇險了,若不是有幽州的大司馬震懾,恐怕這亂局都要波及司州和京城了,江都王固然用心用命,但那羯人賊匪着實狡猾,背後又有匈奴暗中支持,有越發做大的跡象,不可不防,若是能有人前往支援,也不失爲一個好主意。”

這話沒有明說,但顯然是在和張應唱反調,當即就讓張應的臉色有些難看了。

田曹尚書乃是尚書檯下的官職,爲他從屬,結果這個下屬卻敢出來,正大光明的和自己擡槓,這換到李朝歷代都絕不正常,只是就像他借外力,平衡了與廣漢王的關係一樣,隨着尚書檯的權柄大增,他個人威望的增長,慢慢成爲實權人物,必然會讓各方忌諱,於是就有手伸進來了。

展期也只是這個表象罷了,無非是急於表現忠心,這樣一來,就算再尚書檯爭權失利,但明確站隊之後,還是會有其他好處的,更何況,此舉說不定還能贏來名望——

已經有人開始造勢,說他張應乃是權臣了,那作爲屬下,直言犯上的反駁,豈不是還能有個不畏強權的名號?這就是資歷啊!

不過,張應同樣很清楚,現階段自己還真動不了展期,因爲他背後站着的,乃是一位親王……

這樣想着,張應目光微微移動,落到了廣漢王劉出身邊的那道身影上——

甘陵王劉袤。

甘陵王,乃是玄武帝劉敏所冊封的郡王,當朝的這位郡王,乃是先王兄長,宣武皇帝的二子,更是當今皇帝劉岱的皇叔,同樣也是廣漢王的叔父。

隨着廣漢王專權,朝中暗潮涌動,更隱隱有慫恿皇帝打壓太師廣漢王的跡象,在這種背景下,先後幾位宗室被引入京城,先後擔任了官職、軍職,以此來平衡廣漢王的影響力,防止他有更進一步的企圖。

實際上,這大半年以來,整個京城迎來了不止一位的宗親王者,卻好像走馬燈一樣的沉浮,經過一番波折之後,如今還留下來的,卻是不超過無人,其中權勢最大的,就是這兩位了——

廣漢王劉出與甘陵王劉袤。

但不同於坐太師之位,位於權利頂點,還處處插手的廣漢王,這位甘陵王乃爲少府,爲九卿之一,司掌頗雜,涉及衆多,是以與各方交好,無形之中也有大權,加上他的資歷、輩分,又懂得拉攏人,將城中其他幾位郡王隱隱籠絡,背後更代表着一個巨大的世家利益網絡,是以能與廣漢王分庭抗衡。

展期的話,無疑就是在這甘陵王的屬意下發出來的,此時朝他看過去的,可不止張應一人,幾乎滿朝文武的心思,都匯聚了過來。

都在想着,今日的這件事,要如何了結。

但就在此時,宮門之外,忽然有鼓聲響起,一連七下,聲音甚急!

而此聲落下,殿中羣臣面色皆變,知道這是宣武在朝時立下的規矩,指的是邊疆有戰事,軍情甚急,要趕着朝會稟報!

這聲音,讓始終沉默的皇帝劉岱都不由精神一振,立刻就宣人過來。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六百三十四章 參宿爲爪,白虎主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後一段城牆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四百零七章 不勞費心第四百五十章 關津、市肆、山澤,皆有稅哉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納傳譜,貧僧明法第九百八十二章 光明大道,指導思想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罰與軍爭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六百六十八章 都沒來!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動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動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四方嫌隙當用間!第五百七十五章 獻策鮮卑者,其罪當誅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學與財相伴,哪個爲真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文章,我要摸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動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休言權術,我自取之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後還有一物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來談玄正神仙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六十八章 此樓如何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六十九章 陳某爲你寫上一篇!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獨重民也!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將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十章 賭約與字第十六章 “佩服佩服”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九十章 請看此物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八百三十五章 後軍出擊,南路勢變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諸使皆來,卻不得入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諸評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