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居功至偉

朱棣拋磚引玉,其他人自然也就該表態了。

此番確實是解了朝廷燃眉之急,說白了,拿下暹羅,對朝廷來說,並非是利益的問題,追根問底,還是面子的事。

對於天朝上國,面子比天還大,這當然不是危言聳聽,人活一張臉嘛。

這種政策,一直爲後世嬉笑,殊不知所謂的面子,其實就是威懾力,當大明能展示它的富強之時,其他小國自然也就不敢輕易挑釁,這些‘小鄰居’‘小夥伴’最大的特點就是窮,人一窮,就不免容易鋌而走險,真要窮瘋了,什麼事做不出,光腳不怕穿鞋的,他若是在邊境尋釁,你能奈何,若是徵發大軍去打,他龜縮不出,依靠着崇山峻嶺,慢慢耗你個七七八八,而一旦你大軍退散,他立即出擊,掠奪你的州縣,教你首尾不能相顧,讓你焦頭爛額。

可是一旦告訴他,你惹我,那麼必定死定了,大爺我不差錢,也不差兵,這些人,自然也就安份老實,窮不是你的錯,可是你尋釁滋事,那就大錯特錯了。

本來此次,朝廷已做好加賦、調撥大軍的打算,如今倒好,一切都已省了,那郝風樓實在是居功至偉,誰也挑不出一個刺來。

率先發言的乃是金忠,金忠笑吟吟的道:“郝風樓此番破敵,微臣看了戰報,實在教人大開眼界,以五千之兵而破滅一國,真是始料不及。此等功績,也算是前古未有,便是黔寧王。怕也比不上。”

黔寧王便是沐英,當年沐英、藍玉奉命帶兵進雲南,大敗元軍,戰功彪炳,因而鎮守雲南,成爲大明柱石。

朱棣聽了,微微頜首點頭。他自詡自己要開太祖那樣的功業,那太祖最大的功業,不就是開創基業麼。因爲有沐英這些良將,鎮守四方,而如今自己有個郝風樓,亦是不遑多讓。

解縉微微一笑:“此戰爲朝廷解決了心腹大患。實乃曠世之功。不過眼下大局已定,微臣以爲,陛下理當未雨綢繆了。”

未雨綢繆,其實就是做好善後的工作,三軍的將士,要不要封賞?還有那暹羅的問題,要不要解決?

朱棣這興奮勁兒也漸漸的過去,倒也篤定起來。微微笑着看向左右:“太子,此事你怎麼看?”

朱高熾一聽解縉說要善後。便曉得解縉的心思了,他微微笑道:“父皇,這暹羅既是已是拿下,又聽說暹羅百官,紛紛願擁戴郝風樓爲國王,以兒臣愚見,這並無不妥,郝家乃是大明於西洋的定海神針,父皇莫非忘了當年交趾之亂麼?”

所謂交趾之亂,其實就是當年明軍佔領安南之後,安南各地發生了叛亂,一度讓安南的明軍焦頭爛額,此後朝廷命郝家鎮交趾,這才平息了叛亂,使交趾真正成爲大明的領土。

朱高熾的意思就是,郝家在西洋的聲望很大,想要定暹羅,非郝家坐鎮不可,否則交趾之亂,極有可能重演,這種藩外之國,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朝廷不能從中得益,反而維持的成本極高。

想想看,這等不毛之地,能榨出什麼油水出來?可是朝廷還得大量駐軍,一旦駐軍,就需要錢糧,大明的體制,這錢糧的調撥往往都必須經過國庫,也就是說,廣西、交趾徵的糧,想要直接送去暹羅,那是休想,必須得先送來金陵,待戶部這邊核算之後,再調撥前去暹羅,這一來一去,可就是數千裡的路程,這麼多糧食,需要多少民壯來輸送?民壯是徵發來的,這就意味着他們在這長達數月乃至於一年的時間裡不可能進行農耕,田裡少了人力,就意味着明年的糧食要減產,這還不算,他們在運糧的過程中,總需要吃喝,於是損耗就出來了。

像暹羅那等地方,損耗更是驚人,往往一萬石糧食,就有五千石被損耗掉,似暹羅那地方,怕能留下兩千石,就算是祖宗積德了。

其實某種程度來說,大明朝的體制,是絕不適合開疆拓土的,中央集權的體制,表面上看,好似是加強了對邊鎮的控制,同時解決了隋唐時藩鎮的問題,可也正因爲如此,因爲強幹弱枝,還有這變態的糧食供給制度,使得疆域的面積,已經無法繼續擴張下去。

而隋唐時則不然,隋唐那等節度使的制度,表面上,確實給王朝增加了隱患,因爲節度使幾乎就等同於地方上的土皇帝,他們自己徵糧,自己養兵,中途並沒有太多的損耗,更不必將糧食千辛萬苦送去京師,再從京師將糧食調撥回來,減去了這等不必要的損耗,自然而然,莫說是暹羅,便是打去了大食,也不成問題,因爲在這個過程之中,朝廷的作用,無非就是任命節度使而已。

生產力就擺在這裡,大明的體制已經到了極限,真想如控制雲南那般控制住暹羅,幾乎是天方夜譚。

因此,朱棣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太子朱高熾也明白,在座之人除了那‘混賬’的趙王都是人精,又有哪個不知這裡頭的蹊蹺。

暹羅置郡縣可以,收入囊中也不成問題,可是絕不可能,中央直轄,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自給自足。

可是要自給自足,那麼和藩鎮又有什麼區別,而且擺在大明君臣面前,又出現了一個問題,誰來鎮暹羅。

暹羅那兒,已經給出了答案,以吾泰爲首的百官,紛紛請郝風樓主持大局。

而大明君臣之中,如太子,如解縉,似乎也都有意請郝風樓去維持暹羅的局面。

這顯然是有預謀的,他們的謀劃很是簡單,將號封了推出來,一方面這傢伙功高蓋主,如今反正是賞無可賞,越是一致推舉他,說不準,可以引起天子的猜忌,而天子本就多疑,一旦對郝風樓有所忌憚,這郝風樓就完了。

而另一方面,假若當真郝風樓爲暹羅王,那就更有意思了,你既是暹羅王,這錦衣衛指揮使必定要換人,想繼續留在京師,也絕無可能,從此之後,老老實實蹲在那暹羅玩你的泥巴去,那兒畢竟是幾千裡的地方,大家眼不見爲淨。

這纔是朱高熾和解縉乃至於金忠等人的想法,一個暹羅,對他們來說無足輕重,若是能以一個暹羅困住郝風樓,這個買賣怎麼看都怎麼划算。

只要郝風樓不在京師,那麼太子的地位,自是固若金湯,一個趙王,是斷然不可能動搖的,至於以後的事,都可等到太子殿下登基之後再說,到了那時,太子定鼎天下,要剪除一個郝家,豈不是易如反掌。

…………………………………………………

朱棣顯然也在踟躇,一方面,他對郝風樓頗有依賴,而另一方面,他也深知,無論太子還是解縉這些人,說的都沒有錯,郝風樓定了暹羅,可是這暹羅終究是個燙手山芋,想要長治久安,就非讓郝風樓留在暹羅不可。

他一時猶豫,卻也不知如何處置纔好。

倒是那刑部尚書周力帆卻也看出了一點端倪,心知太子和解縉這些人的如意算盤,周力帆乃是郝風樓死黨,更加明白,這趙王黨的核心就是郝風樓,沒了他,莫說是在京師立足,他們這些羽翼,怕早就被人家剪除乾淨了。

爲了自己,周力帆也必須據理力爭,只是他一個刑部尚書,如何爭得過太子,索性道:“陛下何不如速召郝風樓覲見,他終究是大功之臣,免不了要入京,論功行賞,至於如何封賞,還有暹羅後續事宜,可以從長計議,想來暹羅初定,暫時也沒有什麼隱患。”

周力帆的目的,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撐到郝風樓入京,至於其他,都等郝風樓到了京師再說。

朱棣頜首點頭,道:“就這麼辦,諸卿所言,都有道理,郝風樓大功於朝,朕自要親自召見,予以重賞,傳旨,立即召郝風樓入京,太子,郝風樓入京時,你去迎接吧。”

如此功臣,自然不能輕慢,只是讓太子去迎接郝風樓,就顯然有些過火了。

可是朱高熾卻並沒有半分不肯的樣子,反而笑吟吟的道:“兒臣遵旨。”

朱棣長身而起,笑起來:“不管怎麼說,郝風樓了卻了朕心裡一樁大事,可見這世上無難事,就怕有心人,這郝風樓便是有心之人,正因爲他的赤膽忠心,這爲朝廷效命,才屢建奇功,這句話諸卿要謹記,宮門抄也要記錄朕的這句話,這邸報,要傳諸天下,讓朕的那些文武百官們好生看看。好啦,朕已乏了,諸卿告退吧。”

……………………

第428章 人非聖賢第110章 你該死第527章 殺第882章 謝恩第642章 雪恥第39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3章 是可忍 孰不可忍第247章 坑的是你第440章 完美補刀第637章 責任重大第651章 兄弟即手足第372章 萬人空巷第802章 母慈子孝第632章 晴天霹靂第352章 燒殺第150章 陛下請看第384章 千金之子第307章 怒了第383章 基業第482章 滿城盡是神經病第574章 其實這是屠戮第585章 不世功勳第590章 東山再起第469章 欺人太甚第99章 吾兒爲天子第632章 晴天霹靂第842章 情比金堅第564章 北平無戰事第19章 燕山左衛親軍第301章 雄霸一方第42章 你很囂張嘛第485章 勝者爲王第806章 英雄惜英雄第194章 吐氣揚眉第467章 徐皇后的智慧第803章 御旨第497章 看什麼看 就是你第483章 人生得意第528章 碾碎第621章 收網第782章 光復第685章 財閥崛起第580章 你死我才能活第40章 錦衣衛百戶第595章 風光得意第723章 欽差第401章 萬國來朝第88章 反擊第564章 北平無戰事第571章 置之死地第741章 爭梨第712章 恩旨第750章 報仇雪恨第25章 憂國憂民第778章 攻越廣州第339章 遠大前程第265章 御駕第468章 約法三章第525章 骨肉第919章 九死一生第652章 郝家天下第398章 夠了第459章 廠衛大亂鬥第926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483章 震動天下第153章 重賞第328章 死不足惜第697章 大局已定第291章 帝心第71章 何罪之有第869章 天子駕崩第342章 禍起蕭牆第791章 放馬過來吧第553章 御駕第310章 魚死網破第135章 重任第143章 記住你了第228章 殺氣沖天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12章 鉅艦第267章 喜上加喜第504章 你去死吧第260章 大功一件第439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60章 大功一件第589章 錚錚傲骨第458章 步步緊逼第486章 伴君如虎第700章 地主家真沒餘糧了第538章 瘋狂第272章 永無寧日第850章 完勝第646章 龍潭虎穴第760章 鈍刀子割肉第78章 寒心第289章 老虎打不着第601章 人心難測第929章 拼命第542章 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