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仇人見面

這年頭,成了名想躲都沒處躲,這衛中的同僚也得知了此事,紛紛來打聽,也有人來套關係的,有人來請夏元吉作詞的,甚至還有伶人親自登門造訪,非要見一見這位‘貴人’。

夏元吉焦頭爛額,他倒確實是個君子,並沒有那麼多圓滑,雖然主政一方,也有狡黠的一面,可人家帶着笑臉來,固然是拉下臉來拒絕,紛紛擋駕,卻還是有點兒吃不消了。衛裡的一些書吏乃至於博士都取笑他,說他如今已是花樓裡的‘狀元公’,不曉得多少人對他牽腸掛肚。

這纔是最致命的,這‘狀元公’三個字對於夏元吉的身份,實在是莫大的侮辱,如今他雖爲小吏,可終究還曾是部堂,又是君子,和這花樓戲院扯上關係,實在是難以擡頭,可偏偏人家只是善意的玩笑,夏元吉竟是發作不得。

人嘛,總是會漸漸習慣,慢慢的,夏元吉雖還是對那些人不冷不熱,卻還是一些苦苦求告的一些甜頭,偶爾有什麼詩詞,也會送去刊印,那兒自也會送了銀錢來,他拿的心安理得。

只是數月下來,卻是真真嚇壞了他,不知不覺,他竟攢了紋銀近千兩,這千兩紋銀對於他這兩袖清風的部堂來說,絕不是小數目,這還是他並不熱衷此道的緣故,若是當真卯足了勁頭去作詩詞,怕是再翻幾番也不在話下,都說諒山富甲天下,看來還真是如此。也難怪這諒山充斥了詩詞歌賦的氣氛,便是幾個蹩腳的同僚,也隔三差五在公務閒暇之餘要憋出那麼幾句詞來。說來說去,還是這黃白之物起了效果。

夏元吉突然有些覺得可笑了,無論是朝廷還是聖賢,提倡的都是教化,可是歷朝歷代教化了這麼多年,也未見什麼功效,該愚昧的還是愚昧。目不識丁者依舊目不識丁,讀書人讀書,爲的不過是一塊敲門磚。和教化又有什麼關係。反倒這諒山,以利相誘,倒是教化起來了,不但起來了。還很成功。

在這裡。有一種非常濃郁的讀書氣氛,夏元吉往來之間,極少遇到白丁,甚至是他走在大街上,遇到一些貨郎,也是捧着一本書看,自然,那種書多半是一些雜談野史罷了。可是人家識字,看的也津津有味。也有人搖頭晃腦背四書五經的,多半是對現狀不滿意,希望在做工閒暇之餘,多讀些書,爲自己將來謀個好的出路。

這裡白日熱鬧,夜裡更熱鬧,靠着衛裡不遠有條鎮南街,一到夜裡,便是燈火通明,各種吃食都有,連綿數裡的長街上,竟有來自於各地的小吃,而且極爲正宗,大抵是因爲來這裡謀出路的人有來自於江浙,也有川桂、兩廣等地的人,不只如此,還有大食人、倭人、暹羅、呂宋、佛齊甚至是崑崙奴,大家聚在這裡,如今做吃食收成都不錯,因而許多人便拿出自己看家本事,將自己家鄉的特產做出來拿出來販賣,因而琳琅滿目,單單那做餅的,便有上百種,都是沿街叫賣吆喝,吸引客人。

這裡夜間潮熱,因而許多人睡的遲,許多人白日做工,夜裡便禁不住犯餓,因而都免不了邀上一些好友,在這攤子這兒,尋那矮凳坐下,等那攤販子做了各種煎煮油炸的各種吃食上來,酒水自然也有,從南到北,乃至於倭人的清酒也都有售,大家聚在一起,雖是油污多了一些,也不以爲意,吃着小食,喝着酒水,說一些玩笑話和見聞,其中不乏是危言聳聽之類的東西,也免不了有幾句吹噓,卻也是無比愜意。

夏元吉被人邀了幾次,後來自己掙了銀子,於情於理,都不能不回請了,於是也會請人來,一來二去,便離不開這種市井的生活了,否則一到夜裡,肚子便犯餓,又無心睡眠,斷的是難受無比,漸漸的,他便每日都出來,或是和同僚,或是和幾個認識的好友,上至官人,下到販夫走卒,他竟都認識了一些。

接觸了這些人,夏元吉一開始是沉默寡言之人,所謂君子惜字如金,可漸漸的,他竟也能和攤販說幾句玩笑話,微醉之後,發幾句牢騷。

今日他們尋的還是一個江西人的攤子,吃的是豆花和幾碟茴香,教人熬了一鍋粥,又是半罈子黃酒,同坐的都是江西人,有做買賣的,也有一個讀書人,姓楊,單名一個景字,這位楊先生舉業不成,實在考不中,便發了狠,索性便離鄉去,本來是受了一個同鄉舉薦,到廣西一個知府那兒做入幕之賓,結果在那兒很不快活,人家只是礙着人情才用了他,對他不冷不熱,他聽說諒山這兒好,便來了,如今在一個學堂裡教書,薪水不錯,也很清閒,不過他是鐵桿的陳學黨,其實和夏元吉在學問上並不投機,只是敬重夏元吉的品德,因而願意和他深交,用他的話來說,這便叫君子和而不同,管你認同不認同我,大家各爲其主,平時也極少說學問上的事。

夏元吉也喜歡他,是因爲此人頗爲耿直,待人至誠,他漸漸的在諒山磨礪,竟許多時候忘了自己在朝堂中的事,反而喜歡了諒山的生活,雖有時爲自己的際遇哀嘆幾句,可有時又覺得自己是陶淵明,那陶淵明是隱於山林之間,自己是大隱隱於市,享受這江湖之樂。

幾杯黃酒下肚,楊景紅了臉,便不由說起學堂裡的事,說哪個學生不用功,又說發現了個家貧的,懸樑刺股,一心要上進,若是年末考得好,他無論如何,也要想法子舉薦他去考陳學書院,考不中,諒山書院也成。

夏元吉便說自己公務上的事,不知不覺,就說到了海防候。

這滿桌子四五人,無論是讀書的還是商賈,一說到海防候便熱切了,那楊景不禁道:“據說是宮中傳召,海防候立即入京覲見,入京侯爺已抵了諒山,盤桓幾日,怕就要北上,哎,我看此去啊,未必是好事。”

夏元吉微笑:“這又何以見得?”

夏元吉當初,就是彈劾郝風樓,才落到如此下場,可是現在,對着郝風樓,他的心情複雜,他有時想到,沒有郝風樓那傢伙,想必就沒有諒山,沒有諒山,就不會有這麼多人豐衣足食,沒有這麼多人讀書,沒有這麼多人一日勞作之餘,坐在這熙熙攘攘的長街上,一盞盞的燈籠連綿數裡,無數攤販和貨郎的沿街叫賣,大家愜意的坐在這裡,滿足口舌之慾的同時,享受這等的輕鬆。

楊景冷笑,道:“何以見得?夏先生是貴人,難道這些話,還需挑破麼?侯爺立了大功這是沒錯,可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此間的事,還需言明麼?”

夏元吉只是捋須,微笑不言,他也有些預感,怕是此次,郝風樓入京,就是算賬的時候,可到底是誰和誰算賬,就說不清了,朝中相互傾軋,看上去學術之爭,是奪嫡之鬥,其實說穿了,是權柄爭鬥,情況無論對誰,都不甚樂觀。

往大里說,這何嘗又不是,諒山的這些人,與那江浙的那些人在生活方式,在習性和利益方面的爭鬥呢,有人贏了,就沒有諒山,有人輸了,就可能諒山的生活方式推廣出去。

自己……是站在哪一邊呢?夏元吉說不清,他總是覺得自己讀過的聖賢書想必是不會錯的,可是諒山這諸多可愛的人,諸多可愛的事物,卻讓他突然覺得有些難以割捨,這種莫名的情愫,連他自己都不禁失笑,自己眼下不過是個犯官,如今忝爲小吏,實在是沒有資格,關心這個。

他端起酒來,吃了一杯,邊上那商賈,卻興致勃勃和楊景說開了,無非是說祿國公府新近出了什麼仁政,暹羅那兒攻佔之後,生意如何有了起色,楊景也咕噥着道:“現在暹羅那兒建了許多學堂,我那學堂裡也有諸多先生鼓譟,說是要去暹羅教書,光大咱們陳學,說實在的,老夫也有此意,諒山雖好,可人終究要找一些有益的事去做,老夫平時教授學生,要如何如何,自己豈能……”

正說着,卻有一輛馬車過來,馬車附近,又有四五個魚服的兵丁,這些兵丁一看便是神機衛的,馬車停下,卻有人踩着高凳下來,此人眉清目秀,一身剪裁極好的圓領長衫,身材修長,使得整個人俊秀挺拔,大家不免朝他看去,夏元吉卻是愕然,他認出了來人——郝風樓。

夏元吉萬萬想不到,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在這樣的地方,和這個‘夙敵’再會,他深深看着這個傢伙,郝風樓並沒有顯露出勝利者的得意非凡,而是在幾個滿是警惕的護衛擁簇下,走了過來,旋即到夏元吉面前,抱拳行了個禮:“夏部堂,一別數月,別來無恙麼?”

……………

第429章 殺一儆百第372章 萬人空巷第867章 護駕還是勤王第284章 秋後算賬第881章 覲見母后第892章 有仇報仇第925章 交心第569章 火燒了眉毛第193章 破甲第872章 親上加親第39章 重賞第756章 鐵騎第215章 殺人難 不殺人更難第368章 好大喜功第826章 公忠體國第694章 誰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07章 怒了第397章 悲慘世界第177章 拿命來第267章 喜上加喜第645章 算總賬第259章 斬殺殆盡第415章 龍顏大悅第41章 俺不要和你做冤家第477章 聖裁第756章 欽命第245章 瘋狂的趙王第726章 危矣第377章 朝野震動第819章 一決生死第695章 垂死掙扎第199章 遠征第431章 滿門皆貴第479章 以儆效尤第826章 公忠體國第559章 變天了第241章 殺殺殺第130章 牽連甚廣第651章 兄弟即手足第52章 報仇雪恨第233章 不顧一切第544章 你不信就是死第399章 罄竹難書第530章 名動天下第898章 攤牌第358章 敲斷你的骨頭第563章 要好好的第886章 一本萬利第485章 勝者爲王第640章 王子第512章 定海神針第600章 他鄉遇故知第716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767章 南方明珠第688章 基業成矣第153章 重賞第396章 生殺第630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48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881章 覲見母后第198章 受益匪淺第263章 轟動第662章 征服天堂第938章 仁義無雙第833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779章 娘娘千歲第200章 天賜良機第757章 雞同鴨講第122章 儲位第328章 死不足惜第85章 家大業大第377章 朝野震動第230章 瘋了第747章 碎屍萬段第814章 不能忍了第740章 夫人外交第48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47章 錦衣衛殺人了第767章 南方明珠第139章 郝風樓的基石第563章 要好好的第582章 兵敗如山倒第130章 牽連甚廣第933章 就在今日第346章 神威第610章 趙王奪嫡第474章 反告第171章 事兒攤上你了第756章 欽命第249章 放火第480章 妖言第813章 定國公入京第175章 皇子不軌第791章 聖心第763章 鋌而走險第100章 衝我來第841章 天子的抉擇第825章 國難思良將第702章 暖閣覲見第303章 咄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