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誇下海口

金陵。

近來太平無事,似乎京師之中少了個‘禍害’,大家自然相安無事。

諒山那兒,距離金陵實在遙遠,而緊接着,卻不曾想到那兒很快就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暹羅之事已經上奏,諸多交趾土司已是義憤填膺的上了奏書,無非就是一個字,戰!顯然這件事在土司們眼裡尤爲嚴重,因而態度極爲強硬。

自然,郝家的意思纔是關鍵,而碌國公的奏書也已送到,碌國公的意思也很明確,請朝廷發兵。

本來邊境上的些許衝突可謂不知凡幾,大家習以爲常,這種事總是有的,可只是因爲些許摩擦就大動干戈,顯然對於朝中諸公來說,實在有那麼點兒匪夷所思,因而反對的聲浪不少,尤其是以內閣最是激烈。

這倒不是解縉人等爲反對郝風樓而故意爲之,實在是朝廷沒錢了。

沒有錢,拿什麼大動干戈?一旦動兵,數十萬人調動,不知糜費多少錢糧,況且那暹羅多林莽,有大小城鎮數百,大軍深入,沒有數年之功,哪裡能拿下暹羅?這暹羅的國力相較當年的安南還要強盛一些,解縉敏銳的感覺到,郝家在這其中必定有所圖謀,至於圖謀的是什麼,他雖是不知,卻也不願意讓郝家如願。

倒是戶部那兒聽到一點風聲,說是這兩年,朝廷大肆操練新軍,郝家獲利不菲,究其原因。無非是新軍的火銃、彈丸之類,爲了省卻麻煩,往往都是向諒山訂購。這數年來。糜費高達數百萬之多,戶部那兒早已不堪重負,屢有不滿。只是陛下既已下旨,無奈何被那郝家宰割,卻也只能放任。

解縉猛地醒悟,難怪那些個土司,還有那郝家。有如此大的動作,多半是爲了圖利而已,朝廷動兵。所需糜費不知幾何,假若自金陵調撥,路途遙遠,實屬浪費。而聽聞諒山那兒的許多物資都是堆積如山。這些人打的莫不是藉此大發橫財的主意?

想到這裡,解縉並沒有急於把消息放出去,而是先試探一二。

如今就在這暖閣,幾個內閣學士,還有各部的部堂都到了。

坐在這裡,唯一礙眼的怕就是那刑部尚書周力帆了,大家刻意的與周力帆保持距離,而作爲刑部尚書。許多事,周力帆本本就沒有任何發言權。因此坐在這裡,很有幾分重在參與的意味。

可是周力帆卻是不以爲意,自從經歷了上一次的變故,周力帆心理清楚,蛇鼠兩端必死無疑,既然如此,那麼不妨安安心心的做他的陳學先鋒罷,近來他讀了許多陳學的書,和趙王走得也頗近,態度不言自明,在別人眼裡,卻有點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意味。

朱棣近日的精神還算不錯,此時他高坐御案之後,口裡和大臣們說了幾句閒話,緊接着,朱棣的目光一閃,進入了主題,道:“暹羅之事,諸卿怎麼看?”

解縉不做聲,倒是有人繃不住了。

夏元吉如今已從兵部調任戶部,如今任戶部尚書一職,自從進了這戶部,他可謂是殫精竭力,一絲不敢懈怠,只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一年來不知遭了多少罪,受了多少苦。

現在朝廷又要大動干戈,他當然是不肯的,而解縉也料到戶部的反彈最是激烈,解縉很想知道陛下對此事的看法,自然不願做這出頭鳥,就等這位德高望重的夏公站出來反對。

夏元吉正色道:“陛下,微臣以爲,萬萬不可,暹羅在交趾與我大明雖有摩擦,可是是非曲直尚且還沒有定論,況且暹羅乃我大明藩國……”

“咳咳……”一旁的周力帆突然插了一句:“安南當年也是我大明藩國……”

夏元吉臉色一冷,卻不理會:“再者,朝廷錢糧不足,拿什麼來進兵,這幾年,國庫年年虧空,歲歲捉襟見肘,本就難以維持,若是再用兵,既使這四鄰側目,朝廷這邊也難以承擔,還請陛下明察。”

朱棣微笑,道:“是麼?夏卿所言不是沒有道理,其他人呢?”

大家紛紛表態,自是不肯的多,唯有解縉依舊高坐,並不吭聲。

周力帆道:“陛下,臣卻以爲,若是恣意縱容,不免讓人輕視,暹羅人畏威而不懷德,若是放任,遲早變本加厲。”

“唔……”朱棣頜首點頭,其實郝風樓突然在諒山鬧起來的時候,朱棣就明白,郝風樓的懷柔政策已經失敗,這是要打算鋌而走險了,只是真要動兵,卻不免讓朱棣也有些動搖,這事兒太大,牽涉到的事實在不小。

朱棣沉吟道:“可是碌國公在奏書中說,交趾上下已是同仇敵愾,若是糧秣不足,交趾有識之士願自籌軍餉,資助軍用……”

解縉猛地捕捉到了什麼,那眼眸不由閃動一下,這郝家好大的口氣,難道他就不怕他們做了第二個沈萬三麼?資助朝廷軍需不足,他們有幾個膽子?

卻又聽朱棣道:“他們已下了軍令狀,說是三月之內便可大功告成,其實所費軍需委實不多……”

夏元吉不由震怒,忍不住道:“三月拿暹羅,未免太過可笑,微臣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即便是交趾,亦是曠日持久,交趾軍馬不過數萬,加上郝家的護衛,亦不過五萬而已,一旦進兵,糧草先行,大軍開拔,單單準備,短短三月亦未必能敲定,何來的三月大功告成,這必定是他們先誇下海口,到時戰事一起,朝廷拖下了水,何日終戰,誰又說得清,微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這郝家前幾年,大發橫財,都是因爲朝廷連年征戰的緣故,現如今他們這是想要故技重施罷了,陛下,如今四海昇平,何必要妄動刀兵,以微臣愚見,暹羅之事,只需委欽差一員,申飭即可,郝家於國固然有功,可是日漸驕橫,朝廷也不能坐視不理。”

朱棣的臉色不由微變。

其實夏元吉若是好聲好氣,朱棣本就有些猶豫不定,或許事情還有挽回的餘地,可是暹羅之事本就是朱棣暗中託付郝風樓,郝風樓纔有如此動作,可是在夏元吉口裡,郝家竟如此不堪,這不免讓朱棣生出反感。

朱棣冷笑:“是麼?可是朕倒是信他,既然碌國公要試,那麼就不妨一試罷,諸卿,朕意已決,爾等退下。”

意思就是告訴大家,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你們說什麼也是沒用。

朱棣的態度突然強硬,卻是打了所有人措手不及。

…………………………………………………

解縉人等從暖閣出來,夏元吉臉色很不好看,追上解縉,道:“解公,陛下這是何意,莫非當真信那郝風樓的鬼話?”

解縉含笑道:“你看,有人吃了這麼多虧,可是到現在依舊還是不長記性。”

這話很是嚴厲,頗有些指桑罵槐的意思,夏元吉臉色鐵青,想要發作。

解縉揹着手,卻是道:“爲何屢屢朝中有人與郝風樓相爭,可是到了最後卻往往功虧於潰,夏公沒有想過麼?”

“解公的意思是……”

解縉嘆口氣:“無它,只是我們都忽視了郝風樓這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正因爲他是錦衣衛指揮使,所以纔有我們所不知的機密,甚至與陛下分享了許多的秘密,聖意難測,這是對我們,而不是對郝風樓,郝風樓的優勢就在於此,就比如這一次,交趾那邊突然鬧得不可開交,郝家爲何如此強硬,非要出兵不可?難道只是因爲他們貪圖私利,又或者是一時衝動麼?我看不是,這或許就是陛下的心思,只不過是借了郝家之口說了出來而已,夏部堂明白了麼?所以有時候,咱們是非戰之罪,並非是我們不如郝風樓,而是這郝風樓的背後就是天子,天下可有做臣子的,胳膊扭得過大腿的麼?”

夏元吉驚訝地道:“解公的意思是,這是天子的意思,可……”

解縉神情落寞,其實有些道理,他現在纔想明白,於是他微微一笑,道:“天子神機莫測,豈是你我能夠猜度,所以咱們還是放任自流吧,噢,話又說回來,有些時候,人誇下了海口未必是什麼好事,你越是阻攔他越是反受其害,反倒不如讓他誇下這海口,咱們隔岸觀火,拭目以待,且要看看,他拿什麼大功告成。”

夏元吉似有所悟,卻還是有些不甘:“只是……戶部……”

解縉淡淡的道:“戶部沒有錢糧,那就沒有,巧婦尚且難爲無米之炊,真要沒有,拿不出來,又能如何?要大動干戈的是什麼,誇下海口的又是他們,這些事自然該他們去頭痛。”(未完待續。。)

第360章 口能殺人第525章 骨肉第102章 誰和你開玩笑第822章 請降第163章 不堪一擊第61章 兩虎相爭第33章 南京 南京第835章 慾壑難填第788章 在誅之列第230章 瘋了第476章 關鍵時刻第261章 奇貨可居第681章 千年未有之變局第411章 吾皇萬歲萬歲第827章 兵鋒第659章 誇下海口第753章 以一當十第2章 落地鳳凰第921章 孺子可教第601章 人心難測第899章 自尋死路第279章 捲土重來第271章 豪氣干雲第319章 心頭大石落地第783章 破城第526章 必勝第807章 人中龍鳳第197章 封賞第490章 捋起袖子拼命第47章 打第453章 君如猛虎第487章 喧賓奪主第164章 發達了第588章 腐朽的是人心第929章 拼命第39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2章 原來只是縮頭烏龜第743章 成大事者第893章 開天闢地第770章 天殺的第74章 原來如此第483章 震動天下第389章 蓄勢待發第480章 奉天殿對質第35章 從龍第858章 忠勇可勝第262章 郝家的諒山第556章 這下震驚了第859章 人如何勝天第603章 風緊扯呼第801章 天子見疑第474章 同心同德第215章 殺人難 不殺人更難第697章 大局已定第624章 廷議爭鋒第311章 給我一個公道第539章 娶第217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705章 彌足珍貴的大禮第469章 金刀龍袍第749章 逃出生天三更已畢求月票第474章 反告第434章 放手一搏雙倍月票求支持第136章 做大事第703章 他們都老了第35章 從龍第297章 四縣之地第304章 豈有此理第932章 死戰第901章 不寒而慄第355章 觸怒龍顏第13章 靖難功臣第512章 定海神針第355章 觸怒龍顏第469章 金刀龍袍第101章 格殺勿論第447章 幸福來的太快第106章 陛下聖裁第44章 出大事了第4章 入選第860章 你賭不起第45章 聖心難測第498章 不死則不休第74章 原來如此第77章 輸不起的是你第769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86章 唯我獨智第438章 殺無赦第331章 巨大的利益第27章 轟動第829章 戰功彪炳第八百七十一 誰和你講道理第196章 旗開得勝第84章 此處不留爺第934章 一往無前第14章 先下手爲強第399章 罄竹難書第364章 生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