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豬一樣的隊友

肅王朱瑛大笑之後,便閒庭散步一般,在殿中踱了幾步,雖是個絡腮鬍子的大漢,可是那舉止,卻頗有幾分儒雅風采。

他踱步之後,旋即停下,手指那御史,隨即呵斥道:“汝是何人,安敢出此狂言。”

他這話氣勢十足,宛如文君附體,一聲棒喝,咬文嚼字,還真有幾分不同尋常的氣質。

只是……

大家只是覺得,這話有那麼點兒怪異。

須知在大明朝,也要書面用語和尋常用語的,讀書人愛掉書袋子,所以會之乎者也幾句,不過大多數正常人,即便是在這朝中說話,大多數要嘛自稱微臣,或者你我他之類,比如朱棣,就愛稱自己爲俺,說起話來,再直白不過,斷不可能用汝之類的詞兒。

可是這位肅王,卻是文氣十足,架子也大,一句汝是何人,居高臨下,後一句安敢出此狂言,便將氣勢張開,讓人不敢直視。

這御史只得道:“下官都察院南京道御史周章。”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身份擺在這裡,對這肅王,卻還是需要客氣。

朱瑛聽罷,禁不住又是狂笑,他這狂笑之聲,讓人有點兒聽得發昏。

朱瑛大喝:“哈哈……吾以爲御史言官,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你且靜聽:昔日建文登基、奸佞盈朝,國亂歲凶,四方擾攘,殘暴生靈。只因廟堂之上。朽木爲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萬幸當今陛下奮起,起兵靖難,誅殺奸黨,定鼎天下。這才安住了社稷,使宗廟得以保全,朱允文這小子。實乃亡國之君也,大明基業,差點毀在這小子手裡,你既爲御史。豈會不知?爲何要牽強附會。胡言亂語;叔侄固然有情,可是這朱允文,乃不肖之子,千刀萬剮,亦不足惜。如何還能建藩封王?亡國之君,理當受戮,你卻處處維護於他,卻是何意?莫非你和齊泰、方孝孺人等。俱是亂臣賊子麼?”

朱瑛說的振振有詞,爲何配合自己的語氣。有時絡腮鬍子震得簌簌作抖,有時握緊拳頭,作義憤填膺之狀,再加上這氣勢如虹的高論,使人側目。

周章的臉色,變了!

何止是他,那滿朝的文武,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

大家滿是不可思議的看着朱瑛,一個個露出深思,或者是奇異之狀。

反倒是那些個宗室,絕大多數抖擻精神,肅王厲害啊,口舌之辯,本不是宗室們的長項,幸好,出了一個肅王朱瑛,太祖皇帝生了這麼多個兒子,他孃的就數這位肅王有那麼點兒意思了。

你看那周章人等,哪個不是臉色驟變,看來這番高論,也使他望而卻步,讓他心驚膽戰了。

於是許多人的眉梢,都露出那麼點兒喜色,一個個搖頭晃腦,咀嚼着肅王的話,怎麼聽,怎麼覺得貼切。

……………………………………………………

大殿中陷入了沉默,落針可聞。

朱瑛沒有聽到掌聲,沒有聽到歡呼,可是他負着手,卻如凱旋的將軍,此時他的心情,只有兩個字——痛快,所謂脣槍舌劍,大抵就是如此了,朱瑛是很不屑那些匹夫的,仗劍殺人,算什麼厲害,孤王以筆爲刀,以口爲劍,專做誅心之事,這檔次,自是比許多人要高了無數倍。

他的眼睛,在殿中逡巡,在尋找人們臉上的敬佩,他一直覺得,自己作爲宗室,既寫的一手好字,又有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實在有點不太容易,龍生九子,九子有別,太祖他老人家也不容易,生出來的兒子,不是沉湎酒色,就是喊打喊殺之輩,唯獨自己,卻是超脫了這些俗物,將來必定如流星一般璀璨,使天下之人、後世之輩,再不敢對老朱家的種,產生輕蔑之心。

他的目光,看到了郝風樓,朱瑛對郝風樓的印象其實不錯,那一次在北鎮府司相見,雖然一別之後,沒有一續前緣,不過他覺得這小夥子挺精神,人也不錯,下次,少不得還要和他打一些交道。

只是他哪裡知道,郝風樓現在腦子嗡嗡作響,就恨不得用腦袋去撞一邊的殿柱,郝風樓深深的後悔,後悔當初,不該勸陛下召藩王入京,這羣酒囊飯袋,果然都是豬一樣的隊友……

這一次……真的被坑了。

有這種情緒的,何止是郝風樓,那高踞御案之後的朱棣,又何嘗不是恨不能吐血三升,這個傢伙……胡說八道啊。

朱棣心裡,不知罵了這肅王朱瑛,多少句廢物,只是這傢伙,話已出口,覆水難收,朱棣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沉默了。

果然……

那些個大臣,一個個露出了喜色,那周章,先是愕然,這個愕然,絕不是被肅王朱瑛的氣勢嚇倒,也不是被朱瑛的話語屈服,只是因爲周章很難想象,這位肅王爺,爲何要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是給自己遞刀子,再把自己的胸脯挺起來,讓自己來捅啊。

但凡遇到這種事,周章的原則都很簡單,雖然他是斯文人,可是不捅白不捅,對方如此‘情深意切’,自己還有什麼好扭捏的。

周章立即道:“殿下所言,微臣?有一句不明白。”

朱瑛卻不知這裡的玄機,忍不住道:“但問無妨。”

周章抓着頜下一小撮山羊鬚,眯着眼,目露精光,卻是道:“奸臣賊子,已經伏誅,可是與長孫殿下何干?”

朱瑛怒道:“自然有干係,若不是他昏聵,卻爲何會奸賊盈朝?”

周章笑了,一字一句的道:“可是當年,陛下靖難之時,所發的檄文,卻不是這樣說的,陛下所言的是,長孫乃賢明之君,勤政愛民,諸多舉措,使天下歸心。奈何朝中有奸賊齊泰人等,歪曲聖意,因此奉太祖遺命,起兵靖難,匡扶天下,保全宗室。肅王之意,莫非是說,陛下當年的檄文,並非當年的本意了?”

“這個……這個……”朱瑛有點糊塗了。

他哪裡知道,這裡頭牽涉的,是合法和正統性的問題,也是一個極爲至關重要的名分問題,歷朝歷代,最講究的就是名分,當年朱棣是舉着靖難大旗得的天下,當年靖難的時候,可是說好了的,王叔入京,是爲了砍死那些糊弄皇帝的奸臣,只是因爲後來天子不知所蹤,所以當今永樂天子,才勉爲其難,稱孤道寡。

可是你朱瑛方纔放出高論之時,倒是痛快了,卻是把真話說了出來,如此一來,豈不是說,當年建文天子,是昏君。而燕王的本意,也不只是清君側,說不準,連這昏君也一併幹掉,好教他自己做皇帝麼?

有些事,大家都知道,可是你不能說,正如那皇帝的新衣一樣,大家都在睜着眼睛裝糊塗,你朱瑛偏偏要做那個戳穿這新衣的孩子,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

“既然如此,那麼當年,爲何是靖難,爲何是清君側,爲何是奉太祖遺命?若是長孫殿下當年,當真昏聵,那麼索性,不如天下有德者居之,直接剷除昏君,豈不是好?”

看着目瞪口呆的朱瑛,周章只是冷笑,旋即周章拜倒在地,朗聲道:“陛下,肅王之言,實乃大不敬也,微臣不忍耳聞,如此言論,竟也敢喧囂於奉天殿之上,卻是何故?還請陛下,立即降下明旨,嚴懲肅王,以正視聽。”

朱瑛忍不住大叫:“你……你……你這是什麼意思,本王哪裡……”

朱棣撫額,真真是無言以對,可是現在,他唯一想做的,就是讓這十三弟,立即住嘴,否則以這傢伙的德行,天知道還會說出什麼大逆不道的話,於是立即呵斥:“肅王朱瑛,休要胡言亂語,朕念你與朕同胞之義,且輕饒你一次,你若再敢胡言亂語,朕必定嚴懲不貸,還不快快退下!”

朱瑛一聽,真是肺都氣炸了,眼看無數人奚落看他,咬牙切齒,只是天子有言,他卻不敢造次,只得乖乖退回班中。

見朱瑛罷休,朱棣纔好不容易鬆了口氣,此時他怒氣沖天,便禁不住狠狠的瞪郝風樓一眼。

他其實一點都不怪朱瑛,不怪這些荒唐的宗室,宗室的德行,他多少知道一些,最可恨的,就是郝風樓這傢伙了。就是這傢伙出的餿主意,如今不但壞了事,還差點牽涉到了另一個更致命的政治問題,待今日朝覲之後,定要想辦法,好好敲打一下。

……………………………………

第820章 廣西收復第885章 不知者不怪第556章 這下震驚了第6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01章 披荊斬棘第732章 螢火之蟲第343章 錦衣衛辦差第838章 運籌帷幄第630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462章 算賬第154章 升官第560章 太子垮了第801章 天子見疑第292章 王侯第637章 責任重大第37章 一箭雙鵰第112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48章 爲什麼打人第794章 刺刀見紅第716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849章 決鬥第909章 萬象更新第620章 辦一件大事第254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595章 風光得意第709章 西洋之事 託付於卿第68章 瘋了第335章 你再說一遍第909章 萬象更新第522章 拭目以待第144章 魚死網破第845章 全勝第158章 欺人太甚第751章 回家第708章 其罪當誅第48章 爲什麼打人第137章 築城第735章 所有人都要死第761章 瘋狂第381章 託付重任第436章 決戰紫禁城(二)第474章 同心同德第497章 看什麼看 就是你第516章 賞賜第631章 朕的好兒子啊第508章 可怕的女人第474章 骨肉第261章 奇貨可居第738章 ;定南王第367章 造船第596章 一鳴驚人第674章 驚喜第880章 然而本王已經看穿了一切第436章 決戰紫禁城(二)第240章 升任指揮使僉事第388章 屍骨無存第687章 聖意第482章 痛下殺手第507章 郝家軍第631章 朕的好兒子啊第483章 人生得意第279章 捲土重來第456章 禍起蕭牆第592章 背後的背後第227章 舉一反三第406章 殺氣騰騰第875章 你真不是東西第536章 纏綿第467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448章 交趾王第272章 永無寧日第753章 以一當十第483章 震動天下第603章 風緊扯呼第356章 爲君分憂第617章 郝大人出擊第844章 瞞天過海第382章 榮華富貴第386章 還是不夠專業第480章 妖言第484章 誰家天下第415章 龍顏大悅第170章 麒麟兒第478章 永世不得翻身第910章 六部尚書第192章 決一勝負第205章 宮中火起第901章 不寒而慄第489章 朝覲第265章 御駕第724章 榮辱與共,生死相依第75章 太監很瘋狂第189章 是騾子還是馬,該登場了第234章 敢動真格第204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843章 騙局第76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189章 是騾子還是馬,該登場了第298章 人心不可測第930章 御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