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絕地大反擊

此時的漢王,早就沒有了此前的囂張跋扈,如今倒像是個可憐蟲,只是不斷的磕頭認錯。

沙場之上,漢王的表現,或許還有幾分硬氣,可是自從進京,成了皇子,成了藩王,享受了榮華富貴,每日都溫柔鄉之中,夜夜笙歌,朱高煦早沒了從前的英雄氣概。

而他哪裡會知道,他越是如此沒有骨氣,朱棣越是怒不可遏。

謀反的是他,求饒的也是他,這個兒子,是真正的傷了朱棣的心了。

朱棣氣得發抖,他漸漸冷靜下來,重新坐回御椅上,目光深沉,卻是平淡道:“朱高煦,你是朕的兒子,靖難之時,也是功勳卓著,今日你向朕求饒……朕……”朱棣深吸一口氣,繼續道:“朕豈肯加害於你,可是你太糊塗了,犯下如此滔天之罪,還指望活麼?是以至此,你何必要如此。這件事……朕意已決……來人,傳朕旨意:漢王大逆不道,人神共憤,爲天地所不容,他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自己的父兄,可恨,可恨,可恨!”

說到這裡的時候,朱棣的身軀又開始顫抖,眼裡竟是不禁閃動着淚花,嘴皮子顫的厲害,以至於連接下來的話一時也說不出了。

好不容易長長的吐了口氣,朱棣繼續道:“明正典刑吧,一切按律處置,不要網開一面,大理寺那兒,擬定章程,按謀逆大罪來辦……”

這句話如晴天霹靂,頓時滿殿譁然。

文武大臣包括宗室俱都露出驚詫之色,他們萬萬想不到,原本以爲至多圈禁或者廢爲庶人的漢王,竟是當真按律處置。假若如此,那可就真的是身首異處了?

曾幾何時,這漢王如此得寵,可是誰曾料到,天家會如此無情?

只是有幾個人。俱都是面無表情,似乎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比如朱允文,他的臉色平靜,並沒有爲此動容,卻彷彿漢王的生死。與他全無干系。

再就有紀綱,其實許多人不明白陛下爲何如此,可是紀綱卻是知道,他深知陛下雖然有些喜怒無常,可是骨子裡,卻是真性情的人。一個真性情的人,往往愛恨分明,當年有多愛護漢王,今日心裡,對漢王就有多大的怨恨,如今龍顏震怒,做出這個決定。早在紀綱的預料之中。

紀綱終於鬆了口氣,如今…………大局已定了。

此時此刻,太子朱高熾坐不住了,連忙出班,痛苦流涕:“父皇……漢王雖有過失,可是兒臣身爲兄長,亦是難辭其咎……懇請……”

朱棣冷冷的看着朱高熾一眼,卻是斷然喝道:“太子,你就不必摻和了,朕說過。朕意已決,此事,休要再提……”

朱高熾走了個過場,卻也懂得見好就收,只得垂淚不語。一副沉痛之色。

朱棣此時的心情,已經涼透了,他看着臉色蒼白,瑟瑟作抖的朱高煦,眼中的厭惡之色更重了幾分,最後朱棣的目光,落在了紀綱身上,朱棣慢悠悠的道:“紀綱,此番你立了大功,朕自然重重有賞,至於這賞賜,朕還要思量思量,若非是你,這蕭牆禍起,少不得要惹起兵禍,朕一向賞罰分明,斷不會虧待了你。”

紀綱振奮精神,忙道:“微臣職責所在,理所應當,不敢居功,陛下謬讚,微臣慚愧。”

朱棣似是倦了,或者說整個人的情緒,已經壞到了極點,以至於那假作的欣賞之色,都沒有顯露出來,只是揮揮手:“既如此,那麼……就散朝吧,諸卿乏了,朕也乏了……你們會累,朕也會累,朕累了,累了……”

這宛如猛虎一般,永遠都看似龍精虎猛的朱棣,今日卻出奇的沮喪,揮淚斬漢王,朱允文這邊,又不遂願,人生挫敗如此,即便是他,也再難有鬥志。

衆臣聽罷,如蒙大赦,不管如何,今日的朝會,對於絕大多數朝廷命官,都是最好的結果,漢王徹底完了,再無鹹魚翻身的可能,今後太子必定固若金湯,正合他們立嫡以長的心思。至於朱允文,若是能建藩封王,那自是再好不過,即便是某些人認爲這樣不妥當,可是決不會有人跳出來反對,理由很簡單,這位建文天子,曾善待讀書人,再加上被篡奪了君位,在讀書人心裡,既有某種同情弱者的情緒,又對他心存感激。

又或者說,大家都是極爲理智之人,都知道建文再想登基,已經難如登天,可是留着這個人,善待這個人,卻有很大的用處,因爲建文有許多‘德政’,留下他,才能告訴當今或者往後的當權者,讀書人要的是什麼。

於是排山倒海一般的聲浪起伏連綿:“吾皇萬歲,臣等告退……”

而朱棣的眼眸中,透露出來的,只有深深的悲哀和疲倦。

他甚至心中有些自嘲,或許今日……就是報應吧,是對叔侄相殘的報應,又或者是……

正在這時,卻有一個聲音很不合時宜的出現:“且慢!”

所有人的目光,都朝這突兀的聲源處看去。

顯然,此舉是極爲不妥當的,這是奉天殿,不是青樓酒肆,一切都有規矩,哪有你說且慢就有且慢的道理。

可是此時,聲音的主人非但沒有覺得不妥,反而更加堅定的道:“微臣有事要奏,懇請陛下恩准,聽微臣一言。”

說話的……是郝風樓。

於是有人驚愕,有人冷笑,有人若有所思。

驚愕者,是覺得郝風樓這個傢伙雖然膽大包天,可是卻在這個場合,來這麼一句,實在有點不太明智。冷笑者則等待着看笑話,此時天子,定是心情不好,郝風樓這時候去撞這槍口,不是找死?若有所思者,卻不禁在思量,這個傢伙,到底故弄什麼玄虛,到底有什麼意圖?

朱棣撫案,神情依舊沮喪,打量出班的郝風樓,此時的他,實在沒有什麼精神,去陪郝風樓玩任何把戲,想到這個傢伙,此前信誓旦旦,現如今把事情辦砸,朱棣有點氣不打一處來,冷冷一笑:“有什麼事,容後再說,朕的話,郝愛卿莫非沒有聽清楚麼?朕乏了,朕累了,退朝!”

朱棣的心情,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從頭到尾,都是你這傢伙出的餿主意,否則事情還可以拖一拖,如今事情到這個地步,覆水難收,還能說什麼?

朱棣說罷,長身而起,拂袖邊走。

許多人看着拜倒在殿中的郝風樓,見天子怒斥,眼中都不禁露出嘲弄之色。

這個郝風樓,最善巧言令色,不過……這一次,似乎他運氣不好,只怕將來,要有苦頭吃了。

……………………………………………

乾寧宮庭院深處。

一個小太監,氣喘吁吁的在長廊和花圃之中碎步急走。

人影抵達乾寧宮的左殿淑芳樓,外頭早有一個老太監在這兒焦灼等待。

小太監立即上前,這老太監見了他,也是急衝衝的迎面過去。

一陣密語之後,老太監頓時嚇得面無人色,旋即,整個人不禁打了個激靈。他怒氣沖天,狠狠一巴掌打在這小太監身上。

小太監吃痛,打了個趔趄,連忙拜倒,口稱該死。

老太監不再看他,飛快進入淑芳樓。

樓裡點了許多的燈,燈光搖曳,燭火通明。

徐皇后臉色鎮定自若,手裡抱着茶盞,輕抿茶沿。

幾個貴婦不敢做聲,俱都陪坐在兩側。

從一大清早,大家就在這兒候着消息,每一個人,無論懷着什麼心思,可是眼下,卻都露出幾分焦灼之色。

見了老太監來,徐皇后故作鎮定,鳳眸流轉,顯得漫不經心,只是淡淡道:“奉天殿,有了消息?”

老太監跪下,磕頭,身軀在顫抖,毫不猶豫,才哽咽的道:“陛下有旨,王子犯法,與民罪同,漢王謀逆大案,罪無可赦……”

鐺……

手中的茶盞落地,在地上立即打了個滾,落在了老太監的腦袋邊。

茶水潑的絨毛的地毯到處都是。

徐皇后的臉色有些僵硬,她深深的呼吸,昂着頭,胸口起伏几下,似乎在盡力剋制自己的情緒。

長袖一擺,徐皇后道:“退下,所有人統統退下……”

貴婦、宮人、內官聽罷,不敢怠慢,紛紛起身,告辭出去。

燈火通明樓宇之中,待人走了個乾淨,那不曾有絲毫波動的鳳眸,終於抑制不住,瞬間便被淚水淹沒。

徐皇后的身軀在顫抖,抖動的連茶几和座椅也不禁格格作響。這母儀天下的萬金之軀,再也不能剋制,伏案痛哭……

………………………………

第一章送到,非常嚴肅的說,老虎這個月,可能要悲劇了,或許,大家想要藉此,來敲打一下老虎吧,哎……

第118章 大功告成第610章 趙王奪嫡第564章 北平無戰事第754章 天策府第856章 噩夢第399章 罄竹難書第812章 該死第866章 殺第75章 太監很瘋狂第647章 說翻臉就翻臉第286章 招誰惹誰了第534章 天子召問第902章 亂局第20章 你知道的太多第518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740章 夫人外交第424章 真命天子第755章 百廢待舉第281章 勢不可擋第553章 御駕第756章 欽命第402章 天降神物第488章 君辱臣死第878章 結義金蘭第714章 這個世界真的瘋了第47章 打第245章 瘋狂的趙王第670章 喜迎王師第620章 辦一件大事第483章 震動天下第937章 蒼生爲念第824章 仗義死節第262章 郝家的諒山第121章 聖駕第699章 爆炸式的發展第304章 豈有此理第495章 死活勿論第376章 南疆明珠第932章 死戰第549章 死中求活第355章 觸怒龍顏第632章 晴天霹靂第49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277章 你們完了第309章 有怨抱怨、有仇報仇第372章 萬人空巷第128章 天子臨危第804章 誠實做人徐副將第39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8章 香餑餑第75章 太監很瘋狂第287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80章 重逢第392章 滅門第26章 靖難高於一切第426章 周禮第116章 真相第346章 神威第17章 面見燕王第107章 不類齊民第616章 殺機畢露第136章 做大事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815章 下詔獄第387章 天要亡你第389章 蓄勢待發第482章 全城圍捕第41章 俺不要和你做冤家第268章 聖駕第790章 萬衆一心第186章 唯我獨智第473章 漢王垮了第379章 天子垂憐第120章 辭歲第564章 北平無戰事第482章 全城圍捕第314章 有人要完第609章 龍湖之鬥第901章 不寒而慄第76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48章 爲什麼打人第436章 決戰紫禁城(二)第44章 出大事了第576章 告捷第103章 搶人第721章 金陵 金陵第484章 伏法第872章 親上加親第631章 朕的好兒子啊第15章 動手第690章 窮生奸計第444章 無法挽回第617章 郝大人出擊第629章 孤家寡人第543章 宮闈第904章 天下有德者居之嗎第423章 此番重賞第699章 爆炸式的發展第927章 婦人之仁第559章 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