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天降神物

兩日之後,細雨照舊如飄絮一樣在粼粼湖面上。

龍江這兒的棧橋碼頭早已裝飾一新,引來無數的官吏百姓圍看。

太子朱高熾穿着蟒服,一大清早就來了。

朱高熾今日格外精神煥發,父皇命自己負責接待,看上去是個不討好的差事,在這背後,卻有更深的用意。而這個用意,分明是暗示他這個太子,可以拿出來見人了。

拿出來示人很是重要,因爲這是朱高熾的軟肋,想想看,假若後世某偶像派天皇巨星生了個奇醜無比的兒子,必定是不願出來示人的,而朱棣生的英武,本就給人一種英姿勃發之感,偏偏有了這麼個手無縛雞之力略帶殘疾的兒子,其心思可想而知。

而如今,父皇終於肯教自己在這種場合出現,當着天下人和藩使們的面,露了一會臉。

爲此,他特意穿着勁身的蟒服,頭戴銀冠,走路慢吞吞,掩飾自己的肥碩和腿腳的不便。

只是雖然兩個時辰之前,已有快馬傳報,說是船隊就要到了,可是在綵棚之中左等右等,總是不見來,朱高熾不禁有幾分惱怒,卻還是耐着火氣。

與之同來的還有解縉和金幼孜以及胡儼,楊榮和楊士奇本也準了來,可惜這二人只推說不適,乖乖去內閣裡辦公去了。

對此,朱高熾有些不悅,倒是解縉笑吟吟的道:“殿下,這二楊對殿下倒是頗爲敬重。只是心裡不免有幾分顧慮……”

朱高熾吃了口茶,卻是淡淡一笑:“本宮當然知道,人心隔肚皮嘛。不過想全君臣應有之義,恪守臣道,可是……儲君也是君,這裡無人,本宮和解先生說幾句敞開心扉的話,本宮這幾年,實在是看透了。這儲君沒個君樣,雖然父皇日益看重,可心裡總是七上八下。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解縉臉色蒼白,連忙道:“殿下,慎言!”

朱高熾微微一笑:“這棚裡只有你我二人,附近都是本宮心腹。他們也聽不見。有什麼可慎言的?解先生,多虧了你,沒有你日夜在父皇面前美言,本宮未必能有今日,這兩年如履薄冰,心真是涼透了,多少人明着說太子是未來天子,可是個個謹慎慎微。遇到了本宮,連打個招呼都不敢……”

解縉默然聽着朱高熾的牢騷。心裡七上八下,好不容易聽到外面有人道:“來了,來了。”

朱高熾頓時正容,扶了扶衣冠,闊步出去。

這一出去,便聽到無數的驚歎聲,而朱高熾的臉上,也頓時錯愕。以至於連這儀表也顧不上了。

就在那寬敞的河道上,兩岸是數以千計的潛伏呼喊着號子,拖拉着一艘大船,徐徐朝這上游而來。

只是這大船,實在讓人驚詫,十幾丈的船身,足有六七層樓之高,長近四十丈,船身裸露出一半,宛如島嶼在河中游動,尤其是那桅杆,即便沒有張起風帆,可是竟也堪比船身,使人擡眸看去,生出渺小之感。

其實假若是後世之人,或許不能體會到這種雄偉之感,可是在這大明朝,眼看宛如宮殿的大船漂浮於河道之上,驚詫之情,可想而知。

沿岸的僧俗百姓,官員皁隸,都忍不住倒吸涼氣,那黝黑的船身上,船艙連綿,甲板上還堆積着不易腐爛的貨物,船上烏壓壓的水手站在了船舷上,與這大船相比,宛如黑點一般。

朱高熾的下巴都要落下來,事實上在此之前,解縉就曾說過,郝風樓誇口造船,必定造不出什麼大船出來,到時候定是拿一些小船來敷衍其事。

假若只是單純帶了那些小船來,宮中或許不會有什麼微詞,可是一旦有了比對,這萬里之外的蠻國尚且如此,而你郝風樓自己誇口要造船,可是和人家一比,卻如螢蟲與日月爭輝,眼下又是萬國使節來朝,朝廷的臉面,還能在麼?

陛下最要的便是臉面,被這使節們嘲笑,軍民們驚歎於小小蠻國的船隻雄偉,反觀大明,卻是灰頭土臉,以陛下的好勝之心,必定要勃然大怒,若是這時候,再落井下石,背後踹這郝風樓一腳,郝風樓即便不獲罪,可是在陛下心目中的份量,只怕……要磨滅了個乾淨。

朱高熾原本只以爲,這種微末小技,對付郝風樓這種羽翼豐滿的傢伙,怕是沒什麼用處。

可是現在……朱高熾猛地眼前一亮。他明白了,郝風樓這一次……死定了!

那大船終於停住,緊接着搭上了棧板,朱高熾打起了精神,連忙上去相迎。

船上走下許多人來,有黑不溜秋的崑崙奴,也有那穿着大明絲綢,滿是富態的大食人,大食人眼窩很深,鼻子高聳,乍看之下,先是讓朱高熾略帶幾分驚奇,可是旋即,他露出笑容,領着大小官吏,上了前去。

不經意的時候,朱高熾深深的看了一眼尾隨其後的解縉一眼,壓低聲音道:“大食人的船,實在教人驚歎,來的爲何只是一艘?”

解縉道:“據聞是船隻太大,縴夫不足,只好分批拉來。”

朱高熾笑了:“得傳出話去,讓大家都來看看這稀罕的大船,獨樂樂不如衆樂樂,讓大家瞧瞧世面也好。”

解縉微微一笑:“殿下放心,早已安排好了,微臣有幾個朋友,只要他們來,這南京城的人都要來。”

朱高熾莞爾一笑,沒有再說什麼,堆着笑,已朝過了棧橋迎面而來的大食人那邊去了。

…………………………………

整個南京震撼了。

這南京城裡頭,一般的讀書人,往往都是科舉,而後做官,若是科舉不成,就繼續讀書,直到中試爲止。還有一些,屢屢名落孫山,自暴自棄,索性改投別業。

可是總有那麼幾個讀書人,未必就肯走這兩條路,他們既不科舉,也不去經營其他的生業,反而每日遊手好閒,結社談玄。

建文之後,風氣開始變得開放了一些,對讀書人的管束也不再那麼嚴格,甚至某種意義來說,還有那麼點點的縱容,蓋因爲皇帝老子身居宮中,誰認識你哪根蔥,所謂鞭長莫及。而內閣到六部,再到各個衙門,這些官員,多是讀書人出身,自然不會對‘後進’進行打壓。否則便是捅了馬蜂窩,少不得受士林抨擊幾句。

於是乎,只要你不要太過離譜,讀書人都沒人管的,自此,結社的現象就死灰復燃了,一羣讀書人湊在一起,尋個幽雅之所,隔三差五湊在一起,或是作詩,或是論史,好不輕鬆。

而這麼一批人總會有佼佼者,這些佼佼者便是名士,他們總是社中最出彩的那麼幾位,最是吸引人的眼球,自然,他們的學問也必定要好,品德也要足以令人敬重,這種人物,莫說是尋常的讀書人,即便是在朝爲官之人,見了他也是佩服。

王賓和王逵就是這樣的人物,他們乃是江右少有的名士,風噪一時,做了諸多的詩詞,深受士林的好評,幾乎走在哪裡,都有無數人倒履相迎,更難得可貴的是,他們還是山人,這山人可不是隨意叫的,所謂山人就是隱士,也就是不願出士做官之人,有這樣的好學問,卻不肯做官,視名利爲糞土,這樣的品行,更是叫人爲之傾倒。

於是,所有人都能與這樣的人結交爲榮,即便是內閣和翰林裡的人物,也偶爾會請他們去府邸中坐一坐,偷了半天的浮閒,談古論今。

而之所以京師震動,問題便出在了這裡,這兩位仁兄一起結伴去了龍江。

龍江其實並不是什麼好地方,那兒只是近郊,雖然南京不斷擴展,早已不只是城內的規模,城外亦有諸多屋舍,可是龍江還是太偏了,除了一些泥腿子,去那兒做活,一般的才子佳人,自是絕不肯去的。

王賓和王逵不但去了那兒,居然還爲一艘海船所震撼,隨後,他們在那兒作下了一首詩詞,稱讚了幾句大船,竟還流連忘返,竟是不肯回城。

這段佳話是否誇張,只怕誰也說不清楚,不過這些事蹟,早在讀書人的圈子裡瘋傳,於是乎,許多人便勾起了好奇心,反正也不遠,閒着又是閒着,去看看也好。

大家成羣結隊,彼此相邀,便興致勃勃,紛紛往龍江那兒去了,那龍江上,停泊的大船越來越多,竟是差點堵塞了河道,而那兒本就沒什麼風景名勝,讀書人對此,自然不會有什麼興致,這注意力,自然而然便轉到了令他們震撼的大船身上。

……………………………………

第780章 可憐的女人第471章 皇帝震怒第99章 吾兒爲天子第887章 我是王莽第351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832章 父子相見第712章 恩旨第233章 不顧一切第751章 回家第225章 天子駕臨第301章 雄霸一方第277章 你們完了第285章 武曲下凡塵第135章 重任第884章 皆爲利來第139章 郝風樓的基石第518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866章 殺第895章 新的世界第311章 給我一個公道第814章 不能忍了第32章 好厲害的手段第803章 御旨第148章 皇帝的最後決定第811章 自古忠臣多良苦第343章 錦衣衛辦差第29章 我們的目標是……第730章 不眠之夜第255章 神武衛功勳卓着第398章 夠了第229章 放馬過來第377章 朝野震動第286章 招誰惹誰了第914章 沒心沒肺第91章 給你一個說法第417章 誓不爲人第366章 人上之人第112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27章 轟動第615章 國本動搖第822章 請降第802章 母慈子孝第202章 喋血第471章 皇帝震怒第714章 這個世界真的瘋了第12章 原來只是縮頭烏龜第93章 我敢造次第660章 虎口拔牙第335章 你再說一遍第554章 重賞第873章 咱們走着瞧第544章 你不信就是死第644章 摧枯拉朽第177章 拿命來第815章 下詔獄第223章 父子之爭第325章 有殺氣第756章 欽命第698章 釜底抽薪第461章 瘋狂第147章 力挽狂瀾第349章 公道第289章 老虎打不着第789章 總動員第374章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第915章 天子之怒第419章 基業第406章 殺氣騰騰第6章 笨蛋和聰明人的區別第299章 土皇帝第840章 朋友啊朋友第614章 大旗第158章 欺人太甚第224章 搬山之術第853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473章 天大的事第353章 悉聽尊便第308章 忍無可忍第798章 潰敗第164章 發達了第352章 燒殺第606章 天大的家業第750章 報仇雪恨第60章 搶班爭權第204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254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660章 虎口拔牙第84章 此處不留爺第343章 錦衣衛辦差第73章 三頭六臂第184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833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52章 陛下有旨第285章 武曲下凡塵第190章 國之利器第541章 繼續胡說八道第765章 退無可退第538章 瘋狂第80章 重逢第395章 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