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萬國來朝

解縉這番話,實在教人遍體生寒,明則是誇獎,暗中卻是居心叵測,只要陛下生出些許猜忌之心,那郝風樓便要碎屍萬段。

其實所有人都聽出瞭解縉的弦外之音,胡儼和金幼孜人等聽了,暗中不由點頭,對解縉愈發佩服。

可是楊榮、楊士奇二人,就未必有這麼輕鬆了,解縉大智若愚,雖然在大勢上,未必比這二人看的清楚,可是論起被人拍人搬磚,卻實在是非同凡響。

今日這解縉能動郝風樓,誰能保證,明日同樣的方法不會用在自己身上。

所以楊榮和楊士奇都是氣定神閒,呼吸均勻,彷彿解縉不過是一句稀鬆平常的話,可是那眸中掠過的厲色卻還是出賣了他們。

閣中陷入了沉默,解縉哂然一笑:“是了,陛下,微臣又想起一件事來。”

解縉相當聰明的開始轉移這個問題,因爲他明顯感覺到朱棣的面容一沉,露出不悅之色,這就意味着,郝風樓這個傢伙在朱棣面前,還有幾分份量,斷不可能是三言兩語,就會對郝風樓乃至於整個郝家生出疑心,所以他只是輕輕點撥一下,給朱棣一點印象,便將話題挪開。

解縉笑道:“大食的船隊過兩日就要到達,據聞已到了江口,如今已徵了數千縴夫,松江府那邊,已來了奏報,大抵上也就這幾日功夫,不過據說……”

朱棣的心神已經從交趾那邊拉了回來,解縉的話並沒有在他心中起什麼效果。因爲一直以來,郝風樓都和他有私信來往,眼下郝風樓平了叛。本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朱棣不是昏聵之主,當然知道,將在外均有所不受的道理,太祖在的時候,他在北平出塞攻打北元,更知戰機和人心瞬息萬變。根本就容不得奏報。

可是解縉那一番話,終究還在他的心底留下了那麼一丁點的印象,他自是揮之不去想。可是這句話,依舊還是牢牢記在他的心裡。

此刻朱棣笑了,這帶幾分古銅的肌膚舒展開來:“哦?大食人到了?他們到了也好,朕聽說他們身材高大、膚色白皙。唔。和鄭和有些像,鄭和似乎和他們有幾分機緣。”

朱棣露出輕鬆之態,任何人都明白,天子是不願過問交趾的事了,於是都沒有深究,解縉也似是打趣似得道:“是啊,大食人和我們確實不同,說來也怪。據聞這大食人身材高大,皮膚白皙。可是他們的船工,有不少崑崙奴,這些崑崙奴則是身材矮小,皮膚黝黑,站在一起,實在教人冷峻不禁。”

他這一說,大家便各自想象,許多人不由笑了。

朱棣道:“崑崙奴朕也看過,太祖在的時候,有藩國入貢,就有許多這樣隨使的奴僕,由此可見,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朕聽說他們是萬里之外來的,想不到這汪洋之外,竟還有人煙,朕倒是想碧波萬里,去瞧瞧新鮮。可惜啊,不成……”解決了交趾,朱棣的心情輕鬆,忍不住開了一句玩笑:“朕若是走了,這便是置江山社稷於不顧,愧對祖宗了。”

衆人便跟着一起笑。

解縉亦是莞爾,道:“還有這麼一件事,微臣聽說,此番大食人的船,當真是巨大,松江知府來報,說是宛如山巒疊起,百艘大船的桅杆林立,如奇峰矗立,微臣便在想,這山一樣的船隻,莫不是有誇大之詞,倒是想隨太子殿下去見識一二。”

朱棣一聽到船,像是觸動到了心事,他抿嘴撫案,沉吟道:“去吧,都去看看,權當是瞧瞧稀罕。”

解縉連忙道:“陛下聖明。”

他的居心自是再明顯不過了,大食人就是他請來的,而大食人的造船技藝,本就處在這個時代的巔峰,早在唐宋時,這些大食人便製造大船,橫行於地中海、印度洋,更有一些大膽的,漂洋過海,來到當時的盛唐,由此可見,這大食人的造船技藝,早已純熟無比。

解縉當然相信,大明也能造出媲美大食船隊的船來,只是可惜,這需要糜費許多時間,同時需要大量的紋銀,無數的人力物力,假若是龍江船廠,有個三五年功夫,或許能成,可是現在不過七八個月功夫,交趾那邊,是必定造不出來的。

這一次,只怕那郝風樓,要倒黴了。

解縉已經將郝風樓視爲了對手,再不是等閒視之,若郝風樓還是從前的小人物,他或許只是看那麼幾眼,一巴掌便將此人拍死。可是現在,經過幾次挫折,解縉深深感覺到,收拾郝風樓絕不是一蹴而就,反正他不急,徐徐圖之,就如溫水煮青蛙,待到時機成熟,再一鼓而定。

說到了藩使入貢的事,大家都變得輕鬆起來,不管怎麼說,今年其他的未必順利,可是自陛下登基,藩使入貢的事卻是無比順暢,各國慕名而來,料來能重現太祖時的盛況,無論是天子還是他們這些臣子,都是與有榮焉。

所以朱棣今日出奇的健談,也很是輕鬆,其他人順着竿子往上爬,金幼孜便講起了一個趣事:“說來也是有趣,那西洋呂宋等國紛紛入朝,鴻臚寺那邊洗塵接風,上了酒菜一百七十三盤,自是美味佳餚、山珍海味,誰知酒席一散,鴻臚寺那邊一清點,酒菜倒是沒出什麼岔子,可是那菜盤和酒器,卻是少了七十多件,鴻臚寺卿樑大人勃然大怒,只說是小吏無狀,將他們痛打一頓,這些小吏自然不肯認,死活說不敢,倒是後來,倒是有人出來,說是看着許多使節酒足飯飽,冠帽、衣袖裡鼓鼓囊囊,後來一查,才曉得原來這些使節見官窯瓷器精美,吃過了酒菜,便偷偷往懷裡和袖裡揣上,哈……樑大人聽了目瞪口呆,結果又把那些小吏打了一頓。”

衆人聽了不由疑惑,便是朱棣也來了興趣,道:“既然不是小吏拿的,爲何還要再大,即便是這些小吏疏失,讓使節將瓷碟偷了去,可是此前就已打過,也算是折罪,卻不知爲何。”

金幼孜賣了個關子,結果沒繃住,自個兒倒是笑起來,最後只得道:“後來有人問起,這樑大人才道,他奉旨迎接藩使,結果鴻臚寺的東西失竊,什麼人都可以偷,偏偏番使不能偷,若是傳出去,豈不是成了笑話?所以無論是誰偷的,都不能認使節所爲,於是只好讓那些小吏吃吃苦頭,將這黑鍋背了。否則番使行竊,還偷到了鴻臚寺,這打的不是番使的臉,便是我大明,老臉也沒處擱了。”

在座幾個頓時笑岔了氣,解縉忍不住道:“這個樑棘卿倒是有點意思,這稀泥和的,平時見他呆頭呆腦,想不到也有這樣的急智。”

衆人都笑了。

朱棣也跟着呵呵笑了兩句,卻又板着臉:“話又說回來,那些個番使,也不能一味的縱容,今日縱容他們偷竊瓷碟,明日豈不是上房揭瓦?恩威並施纔是,自然,朝廷的面子還是要顧的,臉面、臉面啊,這臉面虛無縹緲,如夢似幻,卻又實實在在,沒了不成。番人可以不要臉,他們窮嘛,你看山野樵夫,會顧什麼臉面麼?要臉面的都是士紳,是讀書人,知曉了大義,家有積財,才肯張羅錦衣,纔在乎功名。倉稟足而知儀禮,便是這個道理。”

解縉忙順着朱棣的話道:“陛下所言發人深省,其實近來,總有人抨擊朝廷待那番使太過,幾個年輕的御使,咋咋呼呼的,微臣也是這樣說的,這體面既是貼金,也不是貼金,土蠻番邦可以不要臉,天朝上國能不要麼?禮儀之邦啊,不得已而爲之啊。”

朱棣道:“罷,再說下去,倒顯得是自辯了,這事也是好的,說明咱們大明的瓷器精緻嘛,至於那些個番使,叫人告誡一下,讓他們不可胡來,只是幾個瓷碟,自是無傷大雅,可下次若是再滋生事端,可就不好瞧了,朕也不會一味縱容。再命人送一些瓷器去,就說是宮中賞賜。”

衆人便都應下,心情愉快的起身告退。

朱棣揮揮手,待這些人統統走了。

朱棣卻顯得有幾分落寂,沉吟着看了案牘上的奏書,忍不住道:“來人。”

一個內官躬身而來:“奴婢在。”

朱棣道:“發份旨意,讓郝風樓進京吧,他的父親就不必召了,讓他就地安撫交趾百姓,去了這麼久,說實話,朕啊,也知道他難,這邊造船,那邊平叛,工部那些人,一個個說什麼船造不出來,沒有三年斷不可能見到現船,朕起初不信,可是現在一思量,人家三年造不出,憑什麼讓郝風樓一年半載就把船造出來,況且糜費這麼大,他郝家就真的擔得起?擔不起就算了,這船不造也罷,朕明年的時候,重建龍江船廠吧。”

………………

第713章 恩榮第162章 吾皇萬歲第475章 萬衆一心第637章 責任重大第702章 暖閣覲見第178章 你無處可逃了第898章 攤牌第305章 欺人太甚第46章 激動不激動第687章 聖意第702章 暖閣覲見第55章 歡迎來搞第388章 屍骨無存第288章 丘八們瘋了第804章 誠實做人徐副將第726章 危矣第484章 伏法第927章 婦人之仁第475章 萬衆一心第909章 萬象更新第436章 決戰紫禁城(二)第531章 壯士第717章 天命第672章 西洋華人的保護者第846章 出擊第517章 誰與爭鋒第496章 殘酷真相第911章 不是東西第141章 打擂臺第647章 說翻臉就翻臉第6章 笨蛋和聰明人的區別第922章 殺無赦第397章 悲慘世界第715章 得力干將第337章 煥然一新第508章 可怕的女人第869章 天子駕崩第512章 定海神針第311章 給我一個公道第933章 就在今日第728章 吾皇萬歲第61章 兩虎相爭第132章 鐵證第316章 茲事體大第741章 爭梨第137章 築城第316章 茲事體大第38章 論功行賞第738章 ;定南王第883章 宏圖大志第749章 逃出生天第370章 郝家的崛起第369章 火中取栗第440章 完美補刀第891章 惡人第486章 無情無義第805章 調虎離山第859章 人如何勝天第482章 全城圍捕第464章 你配嗎第425章 流官與土司第51章 無錢百事哀第814章 不能忍了第134章 可怕啊,人心第241章 殺殺殺第693章 斯文掃地第601章 人心難測第801章 天子見疑第191章 拿身家性命奉陪到底第893章 開天闢地第477章 天家無情第277章 你們完了第640章 富貴逼人第589章 錚錚傲骨第609章 龍湖之鬥第106章 陛下聖裁第480章 奉天殿對質第74章 原來如此第375章 空前繁榮第170章 麒麟兒第469章 欺人太甚第163章 不堪一擊第794章 刺刀見紅第401章 萬國來朝第415章 龍顏大悅第544章 你不信就是死第26章 靖難高於一切第477章 天家無情第12章 原來只是縮頭烏龜第587章 宮中佳婿第653章 敢爲天下先第472章 建文天子第473章 漢王垮了第647章 說翻臉就翻臉第138章 大事大辦第188章 拼了第321章 死不罷休第250章 你惹錯人了第480章 妖言第423章 此番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