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入主柏林

冬天的柏林非常寒冷,颳了幾天的風,終於看到了皚皚白雪,艾伯特喜歡雪景,但這些日子總是提不起興趣,雖然他早就料到會有今天,但閣員們剛剛讀那封電文的時候,心裡還是有些自感悲憐。他的政府已經已經湊不出足夠的軍隊與國民軍抗衡了,別說抗衡,就連搗亂的能力都已喪失。

他推開那扇關閉了多日的窗子,長長地嘆一口氣,開始認真欣賞室外的雪景。

房頂上那層白雪,象厚厚的棉絮;地面那層白雪,象純潔的美玉;樹枝上那層白雪,象神話故事中的銀花;這樣的畫面,很美,很純淨,也很迷人,但也好象少了點什麼。少了點什麼呢?他想不起來,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閣員們又來了,問他明天的會議還如期進行不,他想了想,說還是開,他想有個交待,或是聽聽大家的想法。於是,閣員們就悄悄地關上門走了。這時,艾伯特才發現,雪地上其實缺少的是人,是一羣羣天真活潑、你追我趕的孩子,如果雪地上有了人,那就真的象童話意境了。多好看的雪,他自言自語。

第二天上午的國會照常進行,但內閣成員的發言卻並不積極,艾伯特心想,這些人今天應該會大談特談,高談闊論,或談政綱如何頹廢,或指責總統如何無能等等,但是,這樣的情象沒有發生。蛇死不死尾,虎死不倒威,作爲一任總統,艾伯特顯得特別輕鬆自然,他覺得自己還是應該最後一次廣開言路,他猜想,而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可能會有人對他說真話。

會議仍然進行得有條不紊,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次倒閣會,但該走的程序一個都沒有落下,唯有一個最爲敏感的話題別人不好提,只能讓艾伯特本人先開口。總統是當不下去了,總得有個姿態吧。最後,艾伯特還是自己提出來了,他說想聽聽國會是什麼態度。

前來開會的大都是這一屆的內閣成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都是艾伯特曾經十分信任的左膀右臂或是當時的社會各屆名流。這些人現在個個都諱莫如深,有的隔岸觀火,有的深表同情,有的暗自竊喜,有的等待觀望,但最終的表態卻驚人的一致。最後艾伯特只得接受現實,同意表決結果,辭去總統一職。

上屆總統的卸任按常理說是要有繼任者的,這項議程因爲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只能是先下而後補選繼任者。國會成員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希望有人站起來進行總統提名,這時,有人大膽地站起來擁戴埃裡克?埃德里安,並簡單地闡述了提名的理由。

可是,就一個參選名額肯定是不符合競選要求的,那麼,還得有一到兩個人蔘選,供國民們投票,於是,便出現了兩位自告奮勇的內閣成員同時參選。

艾德里安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個情況,非常高興,立即電傳各地堅定的支持者迅速造勢,並以電文的形式向全國的民衆發表競選綱領,並承諾在任期內,交給人民一個繁榮、穩定、團結、和睦、公平、富強的德國。各地的支持者在演講中神采飛揚,激情澎湃,盡一切努力爲艾德里安的競選營造積極氛圍,整個過程熱烈歡快,所有民衆莫不熱血沸騰。短短几天的時間裡,支持埃裡克?艾德里安的人越來越多,人們舉着橫幅,喊着口號,一致願意爲這位年輕的未來總統投上神聖而寶貴的一票。

與此同時,波茨坦的接收工作已經完成,各集團軍全面休整,施萊謝爾的降兵大都編入各個部隊,一時間,國民軍更是聲威大振,鬥志昂揚。

按照艾德里安事先提出的“四個務必”,波茨坦在戰火中基本保存完好,尤其是那些登記在冊的古蹟和著名建築更是毫髮未損。老百姓回到了他們自己的家,新的生活讓他們又有了盼頭,尤其是國民軍主動地幫他們重建家園,更是讓他們對新的政府充滿了期待。

一大早,國民軍就在幫助波茨坦的市民們清掃大街,那些損毀嚴重的牆體和門窗也都獲得了恢復,整個波茨坦重現了生機。

全國各地的名流很快就在柏林匯齊,可見全國上下久亂思穩之心有多麼地迫切。

由社會各屆組成的臨時內閣對計票進行了監督,埃裡克?艾德里安衆望所歸,毫無懸念地高票當選。這個結果由臨時內閣迅速向全國通電宣佈,並由當選總統埃裡克?艾德里安擇日發表就職演說。

遠在漢諾威的艾德里安同時收到了當選的電文,但他表現得氣定神閒、榮而不驕。其實這一切都彷彿在他的計劃之中,他之所以氣定神閒,完全不是因爲大事塵埃落定,而是這個命運多舛的社會大亂以後必得大治,他必須面對所有的困難,帶着德國走出困境,實現在他大選之前發出的政治綱領。

當所有的人,包括希爾娜和希爾娜的親人們都在向他表示祝賀時,艾德里安不由得在心裡悄悄說:“槍桿子裡出政權,果然是至理名言!”當然,艾德里安手裡握着的兵權,和已經迫近柏林的國民軍大部隊也是有一定影響力的,但絕大多數還是因爲他的治國綱領以及他所團結的那一幫人爲他的站票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艾伯特站在潔白的雪地上,出奇地平靜,他沒有氣極敗壞,卻反而如釋重負。迎接他的審判會怎麼樣,他沒有多想,只覺得什麼都放開了,從沒有過的輕鬆感,這種感覺非常好。

11月5日凌晨,一夜未眠的艾德里安和內閣總理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帶着一部份他提名的政府官員分乘三趟專列趕到了柏林。

柏林城外,國民軍三軍齊集,坦克、裝甲車、重炮、步兵方隊等依次在一望無際的雪地裡整齊列隊,接受當選總統艾德里安的檢閱。按照新政府的安排,上午十時進行入城式,所以,大部隊也算是一次大型演練。艾德里安非常平易近人,不停地向大家招手致意,並在講話中讚揚他們爲國家和人民做出的重大貢獻。

十時整,浩浩蕩蕩的國民軍衣着整潔、刀槍林立、步伐穩健、昂首挺胸、戰旗飄揚、在軍樂聲中秩序井然地往城內開拔。艾德里安端坐在一輛嶄新的本茨敞篷車上,不停地向沿途民衆招手致意。

艾德里安的總統府設立在當初的皇子行宮,這裡是他離開德國政治舞臺的最後一站,把這裡選作他的總統府,無疑是在展示他的高調回歸。

就職演講在新的總統府進行,一份由勃勞希契草擬,施特雷澤曼校正的就職演講稿足足有十幾頁,艾德里安一口氣將稿子唸完,抑揚頓挫,慷慨激昂,獲得了全場的熱烈鼓掌。

第353章 德地中海三軍演習第385章 命門第337章 營救第114章 外交部高規格訪美第145章 傘兵第179章 希佩爾的咆哮第93章 埃裡克心中的海軍限制底線第451章 華沙爭奪戰(七)第60章 對柏林形成包圍第220章 蘇伊士第215章 密接支援第349章 送托特上天(4000字,不分了)第280章 資源第379章 擴軍招來鷹第378章 啓動巴巴羅薩計劃第90章 幕僚長第17章 聲西擊東第114章 外交部高規格訪美第141章 軍售第78章 巴黎行動第152章 德奸第116章 到處要錢第265章 1920型第1裝甲師第156章 班貝格(二)第8章 煽動翅膀的惡果第215章 密接支援第256章 Z-21S護衛艦第175章 德奧本一家第347 代理第102章 忙中偷閒第273章 德國被希臘打上門第384章 勃勞希契被革第355章 展示肌肉第90章 幕僚長第63章 內戰(三)第271章 民族自強演講轟動世界第118章 橡膠來路第94章 亞爾馬?沙赫特第202章 231步兵師(聽說你們喜歡打打殺殺?)第451章 華沙爭奪戰(七)第4章 履帶運輸車登場第391章 戰略儲備局第196章 合併大浪潮第142章 德、法建交聯合公告第201章 跨越式發展的弊端(爲打賞加更)第376章 凱塞林幫海軍第73章 法國的態度第292章 巨龍終會覺醒第48章 弗裡茨·哈伯第363章 技能激活:請求火力打擊第183章 漢莎1號第274章 德法再修條約(感謝瓦洛蘭的統治者的打賞)第229章 丹麥繼承權第252章 凱末爾買航母(感謝開心雄軍的打賞)第261章 南斯拉夫並德危機第208章 2165高地(五)第167章 國防(二)第338章 不買賬的空軍第354章 德美危機第342章 廓清環宇(四)第415章 全都抓起來第106章 願爲洛林開戰第408章 希爾娜的勸阻第235章 攝心的國防陸空軍第386章 黃金組合(一)第418章 豪賭第68章 埃爾溫·蓋哈德第170章 太貴買不起第40章 暴動第450章 華爭奪戰(六)第297章 多元化後勤概念第409章 始亂第355章 展示肌肉第168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425章 武裝武裝武裝第122章 攪局第410章 日本動手第124章 洛林危機(一)第372章 國防傾斜第195章 實用至上第383章 德國的底蘊(第二更,求推薦票、月票、打賞)第290章 華夏的周第149章 老舊戰艦第5章 戈爾利採戰役第30章 結案第131章 捷克獨立宣言第36章 陸軍軍購大會(三)第310章 保加利亞站隊第159章 德國影響力第167章 國防(二)第426章 未清的蘇聯第370章 德國絕不俯首第249章 萊因哈特·舍爾第221章 心腹愛將第173章 德國航空巨頭第235章 攝心的國防陸空軍第7章 能源危機第36章 陸軍軍購大會(三)第432章 不老興登堡(因屏蔽430和431,補發後面的)第459章 華沙爭奪戰(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