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別怪朕狠

李存想要跟金國開戰!

聰明人全都看出來了。

比如李綱。

比如宇文黃中。

比如趙鼎。

比如秦檜。

比如劉彥宗。

比如高慶裔。

比如剛剛被李存從廣南西路調來的宋江和吳用。

再比如其他聰明人。

這並不難猜測。

李存掌控局勢的能力已經沒有人會去質疑了。

如此一來,還會出現,彷彿所有人都想跟金國開戰的一幕,那肯定就是李存這個皇帝想跟金國開戰了。

至於李存爲什麼想要跟金國開戰,可能除了陳箍桶等李存的最親近的謀士以外,別人恐怕就難以知曉了。

但這些聰明人敢肯定,絕不會是因爲李存想爲原遼人報仇,或是因爲蕭普賢女跪舔了李存幾次,李存就會做出這麼重大的決定。

這其中必然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而帝王的意志,肯定不會因爲高慶裔這個外人的幾句勸諫之言,就發生改變。

長話短說。

最終,李存下令,將高慶裔扣下,烏歇割掉鼻子,給完顏阿骨打帶回去一封信:

「北遼乃朕所滅,北遼所有燕、雲、平、上京、中京、遼西六路合該我大幹所有。兩朝之事,若不互相容會,須至爭戰。夫如是,則豈惟菑危轉甚,更恐生靈枉罹塗炭,是以俟雅報。你我兩家交鋒爭戰,以傷生民,寧若酌中兩便爲計,可再遣使來商議。果能如此,其於貴朝,非止社稷久享安全,更獲兩下益固歡和,爲天下之幸甚,豈不美哉!律正嚴凝,佇膺多福。今因烏歇出言不遜,割鼻以示警告,另有渤海人高慶裔百般刁難,被朕扣下管教,專奉書披述,不宣。」

聰明人是猜到了,李存準備跟金國幹一下。

但是,就連聰明人都沒有想到,李存會強硬到這種地步。

金國的兩個使臣,一個被扣押,一個被割鼻遣返,而且割鼻遣返的還是女真人。

關鍵,雖然李存在信中說了,金國要想兩國和平共處,可以再派使臣來好好商量一下,但在李存已經亮明自己如此強硬的態度之後,金國得拿出什麼樣的條件,纔會讓李存坐下來跟金國談和平共處的事?

首先,金人期待的歲幣啊、就把李存限制在燕京這一小片啊什麼的,肯定是不可能了。

李存至少要雲地九州和平灤營三州,至於上京路、中京路和遼西可能倒是可以商量一下,畢竟,李存要是把這三塊地方也要了,那麼基本上就等於是將女真人給打回老家去了。

對於李存所要的苛刻條件,同樣是剛剛強勢崛起的完顏阿骨打,有可能忍氣吞聲,再派使臣來商談兩國和平共處的條約嗎?

應該不會。

如果完顏阿骨打忍下了這波,那金國就失去對國內國外各方勢力的威懾,進而就會內憂外患不止。

所以完顏阿骨打應該不會忍的。

最終的結果,有很大可能就會像李存給完顏阿骨打的信中所說的那樣「兩朝之事,若不互相容會,須至爭戰」。

散朝後,劉彥宗和韓昉一邊思考他們這位新皇帝爲什麼要發動這場戰爭、一邊往外走。

還不等兩人走出萬歲殿,就有人來報,說有大量的燕民聚集到皇宮外,請求參軍入伍,要上戰場跟金人交戰。

這一瞬間,劉彥宗終於知道他們這位新皇帝爲什麼要跟金國開戰了!

「原來陛下在下一盤大棋!」

……

劉彥宗猜得沒錯,李存確實是在下一盤大棋。

事還得從李存跟耶律大石和蕭乾的交易說起。

李存答應,

只要耶律大石和蕭幹交出居庸關、古北口和鬆亭關,就讓耶律大石和蕭幹帶走願意跟他們走的人,不論番漢。

按說,在這種情況下,李存應該制定一些得民心的政策,挽留一下燕民,畢竟,人口可是一個國家的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李存不僅沒有頒佈挽留燕民的政策,還趁機頒佈了改服令和留頭令以及改漢令。

改服令,顧名思義,就是所有人,不論番漢,全都改左紉爲右紉。

左衽,一般指中原以外的番族的裝束。

而漢人的服飾則一直以來都保持着右衽。

所以右衽成了漢族的象徵符號之一。

留頭令,全稱是留頭髮令。

胡人喜歡剃頭。

而漢族講究的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所以讓這些番族留頭髮,也是他們歸順漢族的一種表現。

必須得說明的是,留頭令也真是留頭令,也就是,只有留頭髮,才能留腦袋,無緣無故剃頭髮的,是真要被大幹朝廷砍頭的。

改漢令是將燕地的所有文字全部改成漢字。

在這一條上,李存雖然沒有喪心病狂的將所有遼國的文字都給毀了,但也是準備將燕民能見到的文字全都改成了漢字,遼國的文字不許再出現,否則重罰不赦。

李存的這三條命令一下,頓時就引起了大量的原遼國人的不滿,尤其是以契丹人和奚人爲最。

可以說,要不是李存開了一個口子,允許接受不了這些律法的人在一個月後跟着耶律大石和蕭幹離開,這三條法律沒準會引起大規模的暴亂。

如今,大規模的暴亂倒是還沒有發生,但是卻有大量的契丹人和奚人包括不少別的種族的人準備跟着耶律大石和蕭幹離開。

——爲防止耶律大石和蕭幹趁機率衆暴起奪取燕京,李存不允許耶律大石和蕭幹串聯(兩人目前還是被李存軟禁的狀態),李存只是承諾,一個月後會給燕地的人一個自己作出選擇的機會。

從之前的形勢上來看,如果沒有意外發生,應該會有不少人跟着耶律大石和蕭幹一塊離開。

可就在這個時候,李存發動了對金國的戰爭。

想要找將你們從北邊打到南邊、又從東邊打到西邊、挖你們祖墳、搶你們女人的女真人報仇嗎?

想的話,就只能留下來,我李存帶着你們報仇,跟耶律大石和蕭幹離開,可能就沒有報仇的機會了。

而想要留下來找女真人報仇,就得主動接受我李存的改服令、留頭令和改漢令。

我李存沒有強迫任何人,我只不過就是給了那些真想要找女真人報仇雪恨的原遼人一個機會,和給了那些搖擺不定的原遼人留下來的藉口。

當然了,我李存最大的目的還是,將內部矛盾轉爲外部矛盾,使燕地這裡的人團結在我李存的統治之下。

說穿了,我李存是既想漢化番人,又不想逼反番人。

如此一來,我李存就只能給這些番人找一個讓他們可以委曲求全的理由。

而爲了報仇,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忍了常人所不能忍,更何況是區區換一種衣服、留頭髮和習慣漢字?

……

前不久剛被金人大敗的塔塔兒部,得知大幹王朝跟金國交惡,即將開戰了,其可汗蔑古真·帖烈惕遣使臣來燕京拜見李存,商量兩家結盟共同對抗金國一事。

塔塔兒部,又稱韃靼部,它是蒙古興起以前漠北地區人數衆多、強大、富有的民族,該部共有七萬戶,整體實力很強。

塔塔兒部目前的

地盤緊挨着大定府(即原來的遼中京),在喀喇沁旗一帶,他們早先臣服於遼國,但一直跟遼國處於敵對的狀態。

現在,金國取代遼國成爲草原新的霸主,自然也想將塔塔兒部征服,畢竟,兩家捱得實在是太近了,而塔塔兒部的口碑又十分不好。

——塔塔兒部基本上就是草原上的強盜,他們以好動刀子而著稱,他們天性中充滿了仇恨、憤怒和嫉妒,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屠殺和搶劫,公平的說,跟塔塔兒部相比,女真人都算是文明人了。

這種情況下,不征服塔塔兒部,金人肯定是寢食難安。

而塔塔兒部也看出來了,金人這次是動真格的,纔想試着跟新崛起的大幹王朝聯合起來,打敗金國。

得知塔塔兒部派遣使者來訪,李存很罕見的沒有叫現在負責燕地這裡外交的韓昉去接待,而是讓宋江和吳用去接待。

對此,韓昉納悶不已。

要知道,宋江和吳用到了燕京以後,李存只是給了宋江封了一個敷文閣直學士,給吳用封了一個敷文閣侍制,並沒有給他們什麼具體職務。

而宋江和吳用兩人到了燕京以後,每日就是在燕京城裡四處閒逛,並不像多受重用的樣子,遠沒有像其他從南邊來的官員那樣被李存放進要害部位擔任要職。

可納悶歸納悶,韓昉還是在第一時間派了兩個翻譯給宋江和吳用。

宋江和吳用很快就去接了帖烈惕遣來的塔塔兒部的使者也就是帖烈惕的弟弟汗蔑古真·不魯恢和一個叫烏東的渤海人。

跟韓昉將烏歇和高慶裔安置在望京館不同,宋江和吳用直接就將不魯恢和烏東給接到了燕京城中的使館,並盛情的招待了不魯恢和烏東。

燕京城由於居住着最多的漢人,又緊挨着大宋王朝,使其商業非常發達。

燕京城中酒樓茶樓鱗次櫛比,許多商家都通宵營業,大街小巷裡,到處都有小酒館、瓦舍勾欄。

尤其是契丹人和奚人居住的皇城一帶,豪華且高檔。

而往來的契丹人和奚人身上,無不穿金戴銀,腰繫玉帶,身穿毛色光鮮靚麗的貂裘,一看就闊綽無比。

還有契丹和奚人中的貴婦,奶大腰圓,哪像塔塔兒部中的女人,一個個乾癟至極,就像老斑鳩似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看得不魯恢和烏東目不銜接,眼中賊光亂閃。

不魯恢用不是太流利的漢語說:「真不愧是大遼最富饒的地方,到處都是富人。」

宋江微笑道:「富饒得只有契丹人和奚人,他們畢竟統治了這片草原二百多年,家家戶戶腰纏萬貫,牛羊成羣。」

不魯恢有些不解的問:「你們漢人既然打敗了契丹人和奚人,爲何還要讓他們擁有這些財富?」

宋江彷彿是遇到知音一般,跟不魯恢和烏東說:「我亦是恁地覺得的,故而向我家皇帝建議,將契丹人和奚人的財富全部剝奪,可我家皇帝乃仁義之君,不願做這落井下石之事。」

不魯恢和烏東聽言,眼中不屑之色一閃而逝,很顯然,他們對於李存的這種婦人之仁很不以爲然。

吳用接過宋江的話說:「不僅如此,我家皇帝還答應願意離開燕地的契丹人和奚人可以帶着他們的財富離開。」

「?」

不魯恢和烏東一下子就變得感興趣起來。

烏東不動聲色的問:「你家皇帝真的如此大方?」

吳用不高興的說:「騙你二人作甚,七日後,你們放眼所見的這些契丹人和奚人中,將有很大一部分帶着他們積累了二百多年的財富從古北口離開。」

接着,宋江和吳用就你一言我一語的將契丹人和奚人離開的前因後果跟不魯恢

和烏東說了。

末了,在烏東小心謹慎的跟宋江和吳用確認契丹人和奚人真會帶着他們的全部身家離開時,吳用隨口說了一句:「我朝也不是真的一點未留。」

不魯恢和烏東聽言,不禁露出了失望之色。

吳用彷彿沒有看見不魯恢和烏東的失望一般,繼續自顧自的說:「恁地多戶契丹人和奚人過境,我朝豈會不擔心,他們突然暴起攻打我朝城市或關隘,故而我朝只允許離開的契丹人和奚人各帶五百戰馬、五百張弓、五百馬刀,其餘契丹人和奚人必須要將戰馬和兵器留下,否則我朝便不讓其離開。」

不魯恢和烏東一聽契丹人和奚人留下得只是戰馬和兵器,差點沒有樂出聲來。

兩人連忙又小心翼翼的跟宋江和吳用確認了一些細節。

次日,在不魯恢和烏東的反覆催促和賄賂下,宋江只能勉爲其難的爲他們申請提前覲見。

在宋江的努力下,李存改變初衷,提前見了不魯恢和烏東。

聽完了不魯恢和烏東的請求,李存表示大幹王朝可以跟塔塔兒部結盟對抗金國,並很乾脆的就給塔塔兒部出了一份很有誠意的盟約。

另外,李存還主動表示,兩家可以互通有無,比如塔塔兒部可以拿戰馬、牛羊、毛皮什麼的來跟大幹王朝交換糧食、茶酒及其他物品,甚至大幹王朝還可以在鬆亭關外搞一個榷場,讓雙方進行大規模的交易。

本來只是來談一塊對付金國的不魯恢和烏東,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收穫,他們高興極了,對李存千恩萬謝。

其實也不怪不魯恢和烏東會如此高興,實在是,自從金國滅了遼國以後,塔塔兒部就失去了獲得糧食和生活用品的穩定渠道,這使得塔塔兒部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如今,大幹王朝願意給塔塔兒部提供這樣的渠道,不魯恢和烏東怎麼可能不高興?

李存也沒有跟不魯恢和烏東聊太多,只是表示他們如果還有什麼訴求,可以跟宋江說,而且,他們如果願意,可以在燕京多待幾天。

不想,不魯恢和烏東表示,他們今天就想將這個好消息帶回塔塔兒部,並表示他們以後還會再來覲見陛下的。

李存也沒有挽留不魯恢和烏東,只是讓宋江和吳用幫自己送一送他們。

等不魯恢和烏東離開後,李存看着不魯恢和烏東的背影悠悠地一嘆,然後收回目光,喃喃自語:「別怪朕狠,要怪就只怪,朕給你們活路,你們不走啊。」

……

……

第三百七十章 伐金統帥——岳飛!第四十四章 解渴纔是最重要的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構改名爲“李構”(求月票!)第四十九章 公審第三章 亂世來了第七十七章 伏擊第二十一章 吃了?吃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孤勇者第三百四十四章 趙構的新妃嬪與李存的初磨合第四百一十章 拆長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存十一年前佈下的棋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耶律大石:李存就沒想過讓你我活着離開第三百六十三章 已然開啓的工業革命第六十四章 北上第四百章 給天下美人一個家第二百零六章 幹宋的藉口有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存對趙構的報復(求月票!)第三十八章 二害相權取其輕第一百二十二章 方臘:包康,你罵誰?!第二百零二章 李存:李清照你好大的膽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李存:女真敢跟朕要歲幣?!第二百二十九章 汴梁城破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潤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存:我狐假虎威?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存:盤絲洞,朕來了第一百零八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零八章 入金國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三章 已然開啓的工業革命第一百零二章 驚蟄,微風第一百四十九章 童貫:別打,有事好商量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路上見聞(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一章 李清照的情夫恁地豪傑?!第一百一十章 我家大小姐尚紅第二十三章 出征第九十六章 方臘:我擁兵萬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存對趙構的報復(求月票!)第一章 造反大會第八十二章 我幫你插個隊第一百六十一章 吳國公真風流也第一百二十二章 方臘:包康,你罵誰?!第七十九章 新人第九十七章 天命?!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妃陳妙貞第一百二十九章 疾風知勁草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存很爽第一百五十章 王黼:李存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東京汴梁城破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須有(求月票!)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存:我就要玩這麼大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紅姑:他纔是魔鬼第三百九十九章 被李存戴了綠帽子第五十二章 今晚我要打十個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聲大噪的岳飛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送帝姬(新年快樂!)第百七十六章 岳雲:長公主的腚大不第九章 好伙食能頂半個指導員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存:盤絲洞,朕來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被李存戴了綠帽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狗咬狗第二百零三章 怨婦李清照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藥師的下場再衝一波!!!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桓“進大觀園”第八十一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十三章 出征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李清照的情夫恁地豪傑?!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存離古一帝又進了一步第一百零七章 反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妻憑夫貴第二百一十章 趙佶最後的掙扎第四百零九章 舞娘第二十二章 見過弟妹第一百零六章 最後的倔強第四十四章 解渴纔是最重要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藥師的下場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地道的趙構(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八章 狗咬狗第二百二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七十三章 凱旋第七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佶:我大宋已立於不敗之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國的優勢第三百二十章 朕很看好你們(求月票!)第二百八十四章 孤勇者第一十九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蒼天饒過誰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國的優勢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存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尼姑?那更好玩了第二百五十章 李清照和趙明誠再相見第二百六十五章 也就比皇后差一點點第五十四章 羨慕嫉妒恨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獄”的兩個小宮女(求月票!)第三百八十八章 牛嚼牡丹第五十三章 日日當新郎夜夜換新娘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路上見聞(求月票!)第三百八十八章 牛嚼牡丹第三百二十五章 錢貴妃:官家,臣妾真不能再懷孕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見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