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耶律大石:李存就沒想過讓你我活着離開

自從大幹王朝入主了燕京城以後,燕京城裡就開始暗流涌動。

很多遼國的既得利益者,比如皇族耶律氏,比如後族奚族,再比如另外兩三支後族。

讓這些曾經高高在上主宰大遼帝國的貴族臣服於李存這個漢人的腳下,他們中的很多人肯定是不甘心的。

尤其是當這些人聽說,李存一入燕京城就把蕭普賢女這個他們北遼的最高統治者給睡了之後。

當時,就有不少遼人在串聯,準備等耶律大石和蕭幹帶兵回來時,配合耶律大石和蕭幹奪回燕京城。

誰想,耶律大石和蕭幹剛率領大軍回來,就被幹軍給全殲了!

而且,當時大幹王朝還派了上萬全副武裝的將士沿着大街小巷來回巡邏。

這誰敢輕舉妄動?

緊接着,就傳出來了,大幹王朝的皇帝同意,願意離開燕地的人,可以在一個月以後,跟着耶律大石或者蕭幹離開,還可以帶走自己的財物。

同時,大幹王朝出臺了改服令、留頭令和改漢令。

這讓那些本就不想接受大幹王朝統治的遼人,更有了離開的理由。

曾經天價的皇城豪宅、千金不賣的黃金旺鋪,五折出售。

都在賣,五折賣不出去?

那我一折都賣。

總比被那個喜歡沒收豪紳貴胃全部家產的皇帝一分錢不給就搶走他們的家產要好吧?

能賣的東西全賣,只要給真金白銀就行。

很多遼人跟耶律延禧當初的想法差不多,我有真金白銀,去哪都是貴族,都是有錢人,幹嘛要被一個漢人統治?

後來,突然傳出來了,大幹王朝要跟女真人開戰,他們有機會報仇了。

這讓一些從骨子裡仇恨女真人的遼人,選擇放棄離開,他們甘願穿漢服、留頭髮、習慣漢字,反正只要能報仇就好。

可仍就有很多人想要離開。

而想要離開的人,大多都是遼國的權貴豪紳階層。

沒辦法。

一來,這些人捨不得他們曾經的輝煌,夢想着追隨耶律大石或者蕭幹東山再起。

二來,這些人已經打聽到了李存曾經在南方的所作所爲,覺得李存肯定不會放過他們,早晚要收拾他們,他們自然得趁能跑的機會趕緊帶着自己家族攢了一兩百年的財富逃走了。

而且,這些人還不僅自己準備逃離燕地,他們還蠱惑別人跟他們一塊逃離燕地。

這些人說:「我大遼本就崛起於草原,今最多不過再回歸草原罷了,我等有金銀、有牛羊,何必被漢兒統治?」

有人被說動心了,選擇跟着離開。

有人或許是不願意去過他們已經不再習慣的在草原上流浪的生活,或許是想要跟女真人報仇,而選擇留下來。

這是一場決定自己命運的選擇,沒有人能幫你,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

在這個過程當中,李存不僅依舊沒挽留這些想要走的遼人,還令戶部出面以兩折的價格收取所有想走的遼人的不動產。….

李存此舉,就彷彿是在攆這些不願意在燕地待的遼人趕緊滾蛋,甚至在說:「是不是沒有路費,那朕給你們拿點好了。」

這次的事件鬧騰得激烈程度,雖然沒有後世的英國拖歐、印吧分國那麼激烈,但也算是一場難得的盛事了。

經過了一個月的冷靜期,還是選擇離開的遼人收拾好了他們的細軟,趕着他們的牛羊,帶着願意跟他們離開的奴僕,浩浩蕩蕩的離開了燕京城。

同一時間,也有不少同樣選擇離開的遼人,從燕地的其他州縣離開。

在十幾萬幹軍的護送下,

這些準備離開燕地的遼人,用了差不多三天時間匯聚到了古北口。

雖然李存並沒有刻意讓人去統計到底有多少遼人要離開燕地,但戶部的官員還是盡職盡責的給了李存一個數字,那就是有差不多三萬戶遼人要離開燕地。

這是很大一部分人口了,要知道,整個燕地也不過才二百多萬人口。

關鍵,這三萬戶遼人中包含了燕地差不多一半的精英階層。

關鍵的關鍵,這三萬戶遼人還帶走了燕地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財富。

等要離開的遼人全部都出了古北口,站在關隘上凝視了這些或是躊躇滿志、或是迷惘不已、或是已經開始後悔了的遼人許久的李存,明知道耶律大石和蕭幹這兩個梟雄是肯定不會留下來輔左自己的,可李存還是忍不住又給了耶律大石和蕭幹以及下邊的這些可恨又可憐的遼人一次機會。

李存回過頭來,看着耶律大石和蕭幹問:「你二人真不考慮留下來助朕一統天下?」

蕭幹澹澹的說:「陛下莫不是想要食言?」

耶律大石則說:「我二人能力淺薄,不配陛下鴻鵠之志,咱們還是就此別過罷。」

李存擡起頭來看了看頭頂的太陽,暗道:「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度自絕人。」

念及至此,李存將頭轉了回去,無喜無悲的說:「你們去罷。」

也不知是耶律大石和蕭乾的漢語造詣不夠。

還是耶律大石和蕭幹太過「歸心似箭」,而選擇忽略了李存的弦外之音。

總之,見李存終於肯放他們離開了,耶律大石和蕭幹立馬就迫不及待的下了關隘,然後各自騎上一匹戰馬從古北口離開了。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之後,耶律大石和蕭幹回頭看向還矗立在關隘上的李存,他們二人不約而同的在心中想道:「李存,我一定會回來的!」

古北口是連接關外與華北平原的一個咽喉之處。

此時,日上中天,只見古北口四周峰巒迭嶂,懸崖峭壁陡立,一條狹窄的小路蜿蜒向前,路西側是一條激流,水流湍急,滾滾南下。

遠離了幹軍的防區之後,耶律大石和蕭幹心有靈犀的勒馬停了下來。

——再往前,就是一道分叉路口,那裡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去西北的;另一條則是去遼東的。….

蕭幹先開口挽留耶律大石道:「你真不跟我去箭笴山?你我齊心協力,未必不能重塑大遼的輝煌。」

耶律大石搖搖頭:「箭笴山地域狹小,且東去不遠便是大海,北、西、南各縣又都已被女真所佔,那裡乃一口袋,蕭大王如何能往那裡鑽去?只有往西,重投陛下,我們合兵一處,纔有活路,才能捲土重來。」

耶律大石此言一出,不等蕭幹出聲,前朝駙馬蕭勃迭就對耶律大石的提議表示反對:「天祚帝昏庸至極,我等誰人不知,如何能去投,此乃自尋死路也。」

一聽蕭勃迭要壞他大事,耶律大石果斷拔刀將蕭勃迭腰斬,然後大聲說道:「蕭勃迭亂我軍心,死不足惜!」

緊接着,耶律大石殺氣騰騰地又說道:「再有異議者,殺無赦!」

見到如此血腥的一幕,一衆遼人無不肅然。

這一刻,有人開始後悔,爲什麼自己有穩定的生活不過,偏偏要帶着自己的家人來過這種刀口舔血前途未卜的生活?

蕭幹見此,心知耶律大石已經下定決心去投耶律延禧了。

這一刻,蕭幹徹底明悟了,自己終究是奚人,不是契丹人,所以,哪怕耶律延禧那個契丹皇帝那麼昏庸無能,自己這個奚王如此聖明神勇,耶律大石他們這些契丹人,也選擇不遠千里的去投耶律

延禧,而不願意投近在遲尺的自己。

這讓蕭幹更加恨契丹人了。

蕭幹對耶律大石等契丹人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他有些不耐煩的說:「此地距離我箭笴山已不太遠了,我等就此分道揚鑣罷。」

見蕭幹仍然堅持去遼東的箭笴山,耶律大石也惋惜大遼帝國還是失去了蕭幹這員大將。

就在耶律大石和蕭幹準備彼此說一聲珍重就分開的時候,遠處突然煙塵滾滾,彷彿沙暴來襲。

見到這一幕,統兵經驗極其豐富的蕭幹,立馬就判斷出來了,是有大規模的騎兵襲來。

耶律大石也很快反應過來,那不是沙暴,而是敵人。

耶律大石心下大駭,忙問蕭幹:「是女真人?」

蕭干將眼睛眯起來又看了一會,然後搖了搖頭,面沉似水的吐出來了一個耶律大石極爲不想聽到的答桉:「是塔塔兒部。」

這一刻,耶律大石多麼希望聽到,蕭幹說來得敵人是女真人,而不是禿鷲一般的塔塔兒部。

耶律大石回頭看了一眼那數萬雙因爲相信他而跟他離開燕地的眼睛。

老實話,有那麼一瞬間耶律大石動過帶着那五百有戰馬和兵器的人離開的心思。

可一來,這不是耶律大石這個民族英雄能做得出來的事情,這些人是他領出來的,他得對這些人負責到底。

二來,如果耶律大石這麼幹了,那麼他就會失去最大的政治資本,他的政治生涯也就算是結束了,也沒有人再會相信他是契丹人的希望,會率領契丹人重塑先祖的輝煌。….

所以,耶律大石壓下心底的軟弱和畏懼,拔出馬刀,大聲說道:「來得是塔塔兒部,一羣吃人不吐骨頭的惡狼,將女人和孩子圍在中間,拿起所有能當武器的東西,準備死戰到底。」

另一邊,蕭幹更加乾脆,他直截了當的安排迎敵策略:「全部散開,拉長隊列站單橫排,一排一排衝向對手,接近到騎弓射程內以後射箭並快速調頭撤離,待陣形崩潰,從行進中直接發起衝鋒……」

對面的塔塔兒部中,不魯恢擡頭眺望,見耶律大石和蕭幹所率領的遼人中,果然有大量的牛羊和女人,而且這些人普遍穿戴光鮮亮麗,他大笑着對帖烈惕說:「大汗,打下這批獵物,我族也許能壯大一倍!」

帖烈惕也看到了這些遼人的情況,而且他還注意到了這些遼人中有戰馬和兵器的人極少。

帖烈惕毫不遲疑的下令:「男人統統殺光,戰時不許貪財,既定之後均分,殺!」

伴隨着帖烈惕一聲令下,塔塔兒部的人,就像數萬頭餓狼一般殺向了耶律大石和蕭幹所率領的數萬遼人。

這如果是公平一戰,有耶律大石和蕭幹這兩個傑出的將領率領,雙方鹿死誰手,真未必可知。

只可惜,遼人戰前被李存掰斷了牙齒,剁掉了爪子……

契丹家住雲沙中,耆車如水馬若龍。

春來草色一萬里,芍藥牡丹相間紅。

大胡牽車小胡舞,彈胡琵琶調胡女。

一春浪蕩不歸家,自有穹廬障風雨。

……

一場爲了生存而進行的殊死搏殺在這片草原上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才結束。

耶律大石倒在血泊當中時,他的身上插滿了箭失,中了不知多少刀,胳膊也被砍斷了一支。

在彌留之際,耶律大石腦中閃過了他們契丹一族強盛時的美好生活,大人牽車前行,小孩歡欣起舞,女子彈奏琵琶,作爲遊牧民族,他們漁獵以食,車馬爲家,逐水草而居……

耶律大石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扭頭去看了一眼身旁已經不知死去多久了的蕭幹,慘然一笑,用只有他自

己和死去了的蕭幹能聽見的聲音說:「你我被李存給算計了,李存……就沒想讓你我活着離開。」

夕陽的餘暉照耀到耶律大石和蕭幹所在的那一片。

只見那裡密密麻麻的躺滿了至少三五百具屍體。

其中大部分都是塔塔兒部妝扮,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遼人妝扮。

耶律大石和蕭幹致死也沒有墜了遼人的赫赫威名。

只可惜,他們生不逢時,遇到了不該遇到的對手……

李存率領五萬步軍、三萬馬軍到達戰場時,屍骸蔽野,血流成河,積怨滿於山川,號哭動於天地。

李存想起了一首南北朝時期的企喻歌:

男兒可憐蟲,出門懷死憂。屍喪狹谷中,白骨無人收。頭毛墮落魄,飛揚百草頭……….

幹軍繼續行進到主戰場上。

此時,戰鬥已經基本結束。

遼國的男人,要麼被塔塔兒部給殺了,要麼不管不顧的逃向了草原深處,剩下那三二百還在拼死抵抗的,也都是強弩之末,可能連塔塔兒部的一波攻擊都頂不住了。

而遼國的女人和孩子,以及那遍地的牛羊和數之不盡的財物,已經被數萬塔塔兒部的人給圍了起來,他們邊策馬銀笑、邊發出瘮人的怪叫,像是驅趕羊羣一樣,將這些女人、孩子以及牛羊往一起聚集。

直到塔塔兒部的人發現了幹軍開赴到戰場上來了,他們才收起了勝利者的狂妄,轉爲一臉戒備的看向幹軍。

一個高挑兒的契丹少女見此,果斷的招呼並組織遼國的女人和孩子往幹軍這邊跑。

李存看了一眼這個聰明的契丹少女, 然後伸直食指和中指輕輕一揮手。

傳令兵見此,當即就用令旗傳下李存的命令,叫韓別和姚興即可出擊,放開了打。

韓別和姚興接到命令了之後,立即各統制一萬馬軍像兩支剛錐一般,直接就楔向了塔塔兒部的包圍圈。

就在塔塔兒部的人還在猶豫要不要攻擊幹軍的將士之際,韓別和姚興已經果斷下令射殺塔塔兒部的人,不需留手。

幹軍中的原遼人,得到這樣的命令之後,哪會對剛剛屠殺了他們一兩萬同胞的草原強盜留手?

他們拼命的拉弓射箭,只恨爹孃少給他們生了兩支手,不然他們肯定能更快射殺這羣趁火打劫的強盜。

一陣密集的箭雨過後,擋在幹軍前面的塔塔兒部的人,要麼被射殺,要麼嚇得四散奔逃。

很自然的,塔塔兒部的包圍圈,在靠近幹軍的方向出現了一個大大的豁口。

見此,那些遼國的女人和孩子,就更往幹軍這邊沒命的狂奔了。

韓別和姚興並沒有因此停下來——在打開了豁口之後,他們繼續沿着塔塔兒部的包圍圈一邊前進、一邊射殺塔塔兒部的人。

慢慢的,這個碩大的包圍圈,就差不多有一半落到了幹軍的手上。

而塔塔兒部也趁着這段時間,組織好了看似鬆散、實則進可攻退可走的遊牧民族特有的戰陣。

接下來,雙方就在這滿是遼人屍體的草原上對峙起來……

……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岳飛,朕的衛青、霍去病第一十二章 首重紀律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臘:追悔莫及第三百九十九章 被李存戴了綠帽子第五十八章 金買骨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路上見聞(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二章 徹底撕破臉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妃陳妙貞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趙宋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中的那個女人是誰?!(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三章 凱旋第三百三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月票!)第三十一章 英雄就該享用美人第五十四章 羨慕嫉妒恨第九十四章 宋軍在行動第六十章 二浙第一世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地道的趙構(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紅姑:他纔是魔鬼第二百三十六章 李存與四大名妓不得不說的故事第一章 造反大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步天王一步死亡第二百一十二章 徹底撕破臉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乾的政工幹部第一百三十章 我錯了第五十七章 可怕又可敬的敵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滅掉西宋!(求月票!)第二百八十八章 韋氏、刑秉懿婆媳(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一章 五年!第四十九章 公審第一百六十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佶:古一帝ing第二百七十章 李存入主東京汴梁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威震中南半島第二百八十三章 趙明誠: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二百六十章 如有神助的趙跑跑第二百一十三章 犯我大幹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二十五章 哭昏過去的新皇帝第二百七十五章 盤絲洞第六十一章 規矩奴家懂第二百四十九章 岳飛,朕的衛青、霍去病第一百一十四章 賢后第四百一十二章 日本母女第六十二章 無間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存:我就要玩這麼大第一百三十二章 陳妙真第四百零四章 米已成粥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存斬蛇第四章 大勢已成第二百二十章 幹宋正式拉開了帷幕第二百二十四章 趙佶禪位第二百二十五章 哭昏過去的新皇帝第三百三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月票!)第三百五十章 李存與趙構見面第一百一十一章 迎接姑爺歸家第二百一十章 趙佶最後的掙扎第一百六十一章 吳國公真風流也第九十九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李存最寵愛的女人(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五章 盤絲洞第二百三十八章 趙桓:朕要生擒活捉李存!第二百七十二章 趙氏之女全入李存後宮第三百三十章 求陛下就當此事並未發生過(求月票!)第二百九十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求月票!)第一十七章 送上門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趙佶禪位第二百四十章 帝姬母女第一章 造反大會第三百零九章 金人:這是奇恥大辱!(求月票!)第四十三章 送回去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中的那個女人是誰?!(求月票!)第二百六十四章 送六個帝姬求和第一百八十二章 哥是皇帝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六十九章 開始幹金第二十五章 大勝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須有(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存十一年前佈下的棋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清照:求官家見趙明誠第一百八十一章 登個基稱個帝第三十九章 樑小娘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須有(求月票!)第二百五十章 李清照和趙明誠再相見第二百二十八章 優柔寡斷的皇帝第三百二十七章 靜水深流(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九章 疾風知勁草第三百八十一章 金國前線告急第一百四十章 天日照我不照宋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紅姑:他纔是魔鬼第三百六十七章 顯肅皇后鄭氏第一百三十章 我錯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鑽進玉米地(求月票!)第四百零九章 舞娘第五十一章 二哥這人能處第三百五十三章 吳皇后第二百四十八章 雪藏岳飛第三百六十一章 五年!第一百九十一章 亂世佳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宋皇后嫁給大幹皇帝第一百五十三章 童貫:大都督你不擇手段第九十九章 暗潮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