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旅行

世界那麼大,總得去看看。弘曆和弘晝這兩兄弟帶着各自的老婆組成了整個大清朝含金量最高的旅行團,假扮成高門大戶的紈絝子弟(這個弘晝在行)出遊的狀態,晃晃蕩蕩的往南去了。

爲了避免被認出來他們儘量避開了諸如天津這樣比較大的城鎮,這樣地方的官員多數是進京面過聖的,太容易暴露目標,所以他們一般選擇保定這樣的二三線城鎮,風土人情也是很不錯的嘛!

對於弘曆弘晝兩兄弟來說,雖然在皇帝登基以後很少出京了,但是在身爲皇子的時候確實沒少出去幫着先帝辦事情。真正沒出過遠門的,不過是景嫺和額林布和她們的貼身丫頭吧。至於那些身手不凡的隨扈們,天南海北的,人家哪裡沒去過呢?

因着隊伍裡的兩位中年婦女看着什麼都新鮮,並在艾氏兄弟的慫恿和縱容下(出門在外就姓艾了)成功激發出了少女心,衣着打扮什麼的也越來越年輕化,看着粉嫩可愛的東西根本就沒有抵抗力。天曉得爲什麼明明是正妻的二人到了中年卻喜歡上了淡粉這樣妾室標配的顏色。再加上兩人這麼多年皇室秘方的滋潤調養,看上去也就是三十出頭的熟女,根本不像是五六十歲的老婦。

這天剛抵達一個叫做永城的小鎮,聽說幾天之後就是鎮上最大的兩戶人家辦酒席,但凡是鎮上的人都可以去吃流水席,弘晝就邁不動步了。流水席啊……他還沒吃過呢,他四哥就是摳門,都不辦流水席。至於京城裡的其他人家,好像也沒辦過流水席的說,真是摳門。他也不想想,京城裡多少人口,流水席誰家辦得起?也只有這樣人口少又有大戶人家的地方纔辦得起這樣奢侈豪華的流水席吧。

因爲要停留在此地,他們就派了個善於打聽的侍衛去了牙行,租了一個乾淨又夠大的院子,連人帶車就都住進去了。至於爲什麼不樂意包一個客棧?人家嫌棄客棧裡的東西不乾淨,吃的東西又不合心意……是的,這個大清最尊貴的旅行團同時也是人員配備最齊全的旅行團,衣食住行,全都能由團員內部解決。四個主子,帶了一個二十餘人的團隊,想來也是沒誰了。

院子找好了,早有各司其職的人去打掃屋子,整理鋪蓋。景嫺同額林布只需要在旁邊看着稍微動動口就行了。至於那兩位大爺,那就更是端坐在堂前,喝着蓋碗茶,擎等着享受就行了。

離着流水席開席還有幾天的時間,四個人閒下來就惦記着要去周圍溜達溜達。於是着人去打聽了這附近是否有值得遊玩的地方。此地屬於歸德府的轄區,所以還算有不少的名勝古蹟,風景什麼的也可以看看。但是女人出行麼,風景名勝都是其次,關鍵還是在於購物。

此地雖然不比江南地區繁華,但是對於景嫺和額林布這兩個見慣了好東西的人來說,精緻奢華都是其次,關鍵是新奇。所以每到一處她二人就經常結伴出去“淘寶”。都說自古高手在民間,每每總能碰上合心意的物件,這個時候隨行的弘曆、弘晝兩兄弟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殺價什麼的,簡直不要太爽哦!不過,弘曆是習慣使然,弘晝是覺着好玩。

這天,額林布和景嫺正沿着一條滿是古董鋪子的街道溜達。永城這地方離着商丘不遠,買賣古董的生意很多,但多是從地裡挖出來的,良莠不齊,還有點犯忌諱。倒是有一家藥鋪裡有許多“龍骨”也就是甲骨文在出售,倒是極大的滿足了弘曆的購買慾。逛了一圈沒買到什麼的女士們覺着沒意思了,想找點新奇的吃食換換口味。

我們大家都知道,所謂宮廷宴席,其實多是豬肉和雞鴨,海魚都很少見,就是怕主子們想吃冬天的西瓜夏天的甘蔗,時不時的來點幺蛾子,管事們要是弄不來,那可真的是要挨板子掉腦袋的。

可是,東西再好吃,吃這麼多年也膩味了,真不如這山野鄉味來得招人喜歡。用英明神武的太上皇的話說,我們反正是出來遊玩的,也沒有一定要到哪裡,走哪算哪,逛吃逛吃逛吃,豈不美哉。

臨走的時候扔給藥鋪夥計半錢銀子,弘曆問:“你們這裡可有些拿得出手的吃食?”藥鋪的小夥計驚喜的接過銀子,掂量一下,半錢銀子對於他這樣光學徒還沒工錢拿的小夥計來說可是不小的收入。於是極其熱情的開始介紹本地特色小吃了。

“說到我們永城縣的小吃,最有名的要數毛家滷菜。過兩天要辦流水席的人家裡,就有毛家的席面,他家的小兒子娶新娘子咧!說起這毛家的滷菜,那可是有年頭了。聽老一輩人傳下來的話說,隋朝的時候就有我們永城縣,在那時,永城縣城就出現了毛氏滷菜。”小夥計見這幾位貴客聽的都挺有滋味的,繼續興致勃勃的介紹。

“據傳說,宋□□趙匡胤一次命太師來永城察民情。縣太爺就用本地最好的吃食招待,將本地名吃毛家滷雞和滷牛肉擺上了宴席。那位太師大人吃過以後,認爲其風味獨特,便讚賞一番。縣太爺後來又以毛氏滷雞、滷牛肉爲禮送給了太師大人。太師把從永城帶來的禮品供到皇宮。待皇帝和娘娘用膳時,看到滷雞、滷牛肉,頓感香味撲鼻,一吃又是爛而不膩,於是讚不絕口。太師在一旁解釋:“這是永城縣人毛氏滷製的。”皇上大喜,當即就把這毛氏滷雞、滷牛肉列入永城供皇上的貢品。從此以後毛家的滷貨就賣的更好咯……”

小夥計介紹的起勁兒,卻沒發現弘曆幾人都憋着笑呢。給皇帝的吃食哪能這麼輕易的就送進去,還太師在旁邊解釋,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都是給誰立的?帝后二人同桌吃飯,還帶上太師,還吃着太師從鄉野小城帶回來的滷味,簡直能評上最美皇室家庭了!

“這毛家和你是什麼關係?你經常吃他家的滷味嗎?你這小夥計知道的還挺多啊!”弘晝忍不住要調┳戲一下這個年紀還沒有他大孫子大的小孩子了。

“這個……這不是茶館裡的說書的先生都這麼講麼!”小夥計撓撓頭,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哪是能吃得起毛氏滷味的人哪!我連最次一檔的雜貨都買不起呢!不過每天從他家鋪子前頭走過的時候,那味道……”小夥計說着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可見是真香。

額林布看不慣弘晝戲弄小孩子,白了他一眼,有點好奇的問道:“這一份滷味是個什麼價位?”滷味而已,能貴到哪裡去?

“一兩銀子三兩肉。”小夥計肉疼的說到,“如果是牛肉的話,還會更貴一些。”在農耕社會,牛可是極其稀罕的勞動力。

事先說明一下,這些年大清的經濟雖然有一些騰飛,但是物價是沒有太大變化的。那麼,一兩銀子的購買力是怎樣的呢?例一:乾隆十二年,北京內城西北角太平湖東(新街口),七間半85兩,相當於現在12750元。例二:乾隆十三年,北京內城新簾子衚衕(長安街南,新華門與和平門之間),四間瓦房70兩,相當於現在10500元。例三:乾隆十六年,天津丁予範在劉家衚衕二道街買了一塊地,蓋了一處四合院,這四合院佔地近一畝,蓋了10間房,連買地帶蓋房,花了180兩銀子。

綜上所述,這十斤肉都能買一套房子了你說貴不貴?怪不得辦得起流水席,想來他家滷味的主要消費羣應該也不會是本地人。

“聽你說的這麼邪乎,爺們還真得去那個什麼毛氏滷味店去看看了。”弘晝一搖扇子,“四哥四嫂,咱們走吧!”做了一個請的姿勢,把弘曆夫婦讓出了藥鋪,一行人奔着毛家滷味的店面就去了。

毛家滷味的生意果然很紅火,不僅有滷味店,旁邊甚至還開了一個飯店和一個客棧,專供那些慕名而來的客人居住品嚐。滷味店門口支着一隻大鍋,裡頭燉的都是一些雜貨,雞頭鴨頭大骨頭之類富貴人家看不上的邊角料,賣給普通的人家改善伙食。雖然是邊角餘料,但是滷湯的香味卻是不打折扣的,遠遠的就能味道那勾人的味道。

雖然來的人不多,但是多是趕着馬車,穿着綾羅綢緞,模樣大多是管家一類的人,三五十斤的買,有些還帶着缸端上車,似乎是可以久存的。弘曆一行四人,剛站到滷味店的門口就有小二吆喝着接待。

聽說他們是要在店裡用餐,立馬就把人引到邊上的飯店裡去,要了一個二樓的包間,點了一些招牌滷味並同小菜,幾人就坐下用餐。滷味……怎麼說呢,香是挺香的,但是也很佔分量,就如同額林布和景嫺這樣的小胃口,吃一些也就飽了。剛剛過來的時候,景嫺早就注意到一家首飾鋪子似乎挺大的,吃飽了飯,也不管正在喝酒聊天的弘曆弘晝兩兄弟,拉上額林布就去逛鋪子了。

誰知道剛邁出毛氏飯店,就聽得有人說,“哎呦,二位夫人,這是往哪裡去啊?小可護送二位夫人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