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二)

在林楓看來,稅、吏、兵、商四條變革措施,分別屬於政治、經濟、軍事三大範疇,基本上概括了南唐當前亟需改變的地方,也是推動南唐進一步強盛最直接有效的突破口。

李景遂唸完了,現場一場靜寂,所有的人都在品味這些措施。李景遂環視一遍,見無人主動說話,張口說道:

“現在,我們逐步討論決議第一條措施,利商。我南唐自成立以來大戰寥寥,承平日久,平安穩定的國內外環境有利於商業發展,目前,商稅已經佔據我大唐整體稅收的六成,增長速度驚人。陛下與我等商量時,也認爲商業是提升國力的終南捷徑。我相信,商業發展爲大家日常生活所帶來的便利,諸位均已深有體會。不知各位對我南唐利商舉措有何意見?”

先商後農,先兵後吏,先易後難,這也是林楓與李璟、李景遂昨日商議時定下的策略。

“老臣認同。”本來前段時間就要致仕歸鄉的司空李建勳率先說道,“聽齊王一講,老臣心裡大致一算,僅老臣書房裡就有來自我大唐三十四州中十六州的物產,雖然其中好多並非老臣掏錢所購,但可一窺我大唐物產之豐盛,商業之發達。”

老大臣暗示自己受賄的幽默話語頓時引起了現場一陣輕鬆的笑聲。

“老臣贊同。”司徒周宗接着說道。周家本來就是因商而富可敵國的大家族,自然對這一政策十分擁護。

“臣等贊同。”其他大臣也紛紛點頭同意。整個南唐,因爲鼓勵商業,再加上京城物價較高,每一個朝廷大臣家裡或直接或間接都參與到了各類生意當中,將其作爲家族資金來源,自然都無甚反對意見。

“還有不同意見嗎?”李景遂笑着詢問。

“小臣有點看法。”一個穿着青色官袍的小官,有點戰戰兢兢地說道,正是廖居素,他從一開始就開始思謀利商的弊端,籌措着言語,努力了半天,終於積攢夠了說話的勇氣。

咦,這個八九品芝麻小官是誰啊?衆人裡面,除了林楓等少數幾人能猜到他是廖居素外,其他所有人均不認識他。

“你應該就是林楓竭力推薦的校書郎廖居素,請講。”李景遂臉色溫和,用微笑的眼神鼓勵廖居素大膽地說。

“小臣認爲發展商業固然利國利民。但自古以來,逐利乃商人之本性,商業發展至極端,會認爲天下無不可賣之物,甚至是家國天下。秦朝呂不韋以一商人之身直至控制秦國朝政就是例證。此外,利可使人狂,商業當中違法之舉怕是再所難免,如果不對商業發展加以引導,引得天下庶民百姓皆棄農奔商,社會風氣必會日漸逐利趨壞,恐對我朝穩定不利。”廖居素開始還有些拘謹,但越說越流利。

果然有眼光、有見地、有膽略。林楓心中暗贊,不愧是以身死諫的忠臣啊。這些觀點說起來並不新鮮出衆,但第一次以卑微之身出席如此大場面就敢無懼直諫,的確是一心爲國啊。

“廖大人所慮極是。請林議郎解說後續措施。”李景遂指向了林楓。聽到李景遂的認可,現場已經有好多人在後悔開口太晚了,以前太習慣了按官職大小依次發言發態,不承想這次讓一個九品小官給搶了頭彩。

林楓再次起身,微笑着說道:“廖大人考慮周全。這些弊端陛下和齊王已經思慮,命小人籌想後續措施。以林某的理解,廖大人所指有二,一是對商者的約束,二是對商業的約束。

自古以來,已成趨勢者,堵不如疏。林楓現提出幾個想法,僅供各位大人蔘考。一是在全國推行市易法的同時,推行信用法。對每一位商人的商業信用行爲由當地衙門記錄在案,造假、欺詐等違法行爲除依法懲戒外,將事件皆記錄入信用記錄,定時彙總,佈告天下,揚其善者,懲其惡者,讓善者暢行天下,讓惡者寸步難行。

二是推行商爵法。對於商者支持辦學、建農田水利工程、資助貧困百姓等慈善之舉進行適當的減稅獎勵,同時可根據捐資的多少授予無實職榮譽性的爵位,有爵位的商人可以享受見官不拜等榮譽。

三則是一個大致思路,尚未完全確定。陛下和齊王有意在對外開疆拓土之中,引入商者和商業的力量,以未來的預期爲支付方式,讓有實力的商者參與到軍糧籌措、軍資、軍械等環節。”

“此議不妥。商者,唯利是圖之徒也,豈可輕易授爵?更何況,戰爭乃國之大事,豈可將國之徵戰寄託在一班小人身上?不妥!不妥!”說話者是樞密使副使李徵古,他性子比較沉穩,在初始之時沒有出頭,這一次感覺自己終於抓住了林楓的把柄,起身說道。

說完,他得意地四周環視,發現有不少人比較認可他的說法,皆在輕輕點頭,心中更是大定。

“李大人,莫急。林議郎只是先述說思路。下面,我們按照議事規則,一次一個議題。先說信用法。大家意見如何?”李景遂出來繼續主持大局。

“此法善。人無信不能行也,下官認爲不僅應該在商業上推行信用法,甚至可以擴大到日常所有行爲上。”蕭儼站起來說道。

頓時,一片贊同聲響起。

林楓仔細觀察着場中人的細微表情,心中卻在暗歎,信用是個大問題啊。信用問題看似不起眼,但卻是這個社會的根基之一和無形黏着劑之一,也往往是多米諾骨牌式長鏈環節的第一張。一旦一個國家和社會從上到下都開始不講信用,一切都將加速度向深淵滑去,任誰都不可能挽回。

在林楓的眼裡,中國曆朝歷代一直在新朝建立—鼎盛發展—陷入停滯—迅速崩潰—戰亂疊起—新朝建立的慣性循環中輪迴,一旦走入後半程的墜落階段,任什麼樣的英雄才傑也不可能獨立阻擋住一艘巨船的沉沒,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中國社會自始自終就沒有建立起必不可少的安全繩索和糾錯機制。信用應該是其中的一道安全繩索。

就從商業開始吧,讓信用成爲南唐商業蓬勃發展中最顯著的特徵吧!林楓在心裡暗暗發誓。

第十八章 走,到刺史府去!第一百零七章 未竟的戰事第五十七章 大唐科學院構想(四)第三十九章 模擬演習第四十九章 就依此議!第八十四章 不對等談判第七十五章 手令拿來!第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的協議第五十章 都是文化人第十四章 你們應該立大志第八十三章 偶然因素第七卷 鏖戰 第三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天時間第二十四章 北上!北上!第六卷 爲政 第四章 特戰總結第十三章 唱響激情第六十三章 殺!殺!殺!第六十六章 齊王探訪第二十七章 大唐新村(二)第八十九章 三件實事第六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四十八章 刺殺(一)第四十一章 清流關之爭第五十二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六十三章 不是流言的流言第二十九章 妖僧復至第五十八章 謝謝兄弟們!第三十五章 巧遇第一百二十二章 屍山血海(一)第十一章 家庭會議第六十一章 驅民攻城第八十九章 三件實事第三十六章 開業前夕第七十五章 民與國第六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一)第十七章 海外飛地第七十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四十章 打出自己的戰爭節奏第二十六章 求婚第八十五章 第一次約會第四十章 就從這裡開始!第一百零六章 垃圾戰爭第五十章 刺殺(三)第七十章 衝動的懲罰第四章 投名狀第八十章 南方困境(一)第五十一章 刀之盟約(一)第十五章 強烈地震第五十七章 強國三疏(二)第二十章 無處可逃第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九)第七十二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第四十一章 我要辭官第九十二章 噩夢之初(二)第十二章 梯狀防禦第十四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七卷 鏖戰 第三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十四章 解州騎戰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股東大會(一)第八十五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一)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尊重第八十四章 重整旗鼓第一百二十八章 衆志成城(二)第九十八章 兵圍福州第六章 大杯具與小杯具第二十六章 厚積方能勃發第八十一章 南方困境(二)第四十四章 再下一城(一)第二十一章 請借牛角號一用第六十章 老將出馬第五十七章 天下客商大會(四)第十三章 再見周娥皇第四十六章 超級市場(三)第三十一章 酒酣處(一)第六十八章 怒髮衝冠第一百三十八章 恩蔭和貳臣第二十二章 篝火晚會(一)第五十三章 環城賽第九十五章 神人處處有(一)第三十七章 你可是怕了?第二十七章 給你們上一課第一百三十六章 狼嘯鷹翔第六十章 權利論第七十章 處處碰壁的變革第六章 大杯具與小杯具第十五章 貨幣戰爭(一)第八十一章 想不想掙個勳爵?第十六章 大招聘(二)第九十九章 禁軍比武(一)第二十七章 給你們上一課第八十七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七)第九章 原版黃袍加身第十一章 真理越辯越明第四十六章 到底是誰黑誰啊?第十七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十四章 打假記第三十六章 軟實力第二十八章 商業競爭第四十六章 再放你一馬第三十四章 隱匿和泅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