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無路可逃

韋支遇看看西邊的斜陽,吩咐大軍就地休息。同時命親兵把幾位將領叫來,商量戰事。

圍着一堆篝火,幾個將領愁容而滿。周圍歇息的士卒,也都軍紀不整。

白遇子道:“宋軍三路大軍向北合圍,打了幾仗,我們退到黃羊平,再向北可沒有退路了。狄青十萬大軍,我們着實不能抵擋,當快快尋找出路纔是。”

韋支遇拿着一根樹枝,撥弄着篝火,沉聲道:“向西是大漠,黃河邊數百里,又有張玉的數萬大軍阻截,走不的。向東則是宋軍河東路,還有楊遂攔截,同樣去不得。其實只有向北一條路,進地斤澤。”

白遇子道:“宋軍在地斤澤駐有大軍,這個時候部族也不接納我們,怎麼去?”

韋支遇無奈地搖了搖頭:“不然怎麼辦?現在想投降,只怕宋軍也不接納。”

白遇子沉默了一會,道:“其實我們入安慶澤的時候,就是一條死路。有什麼辦法?四面都被宋軍圍住,只有這一條死路。到了現在,死並不可怕,只是可憐了這些士卒。”

此次宋軍進攻異常堅決,就連安慶澤的牧民,大多也被當作亂賊殺死。軍紀一旦放開,宋軍的戰鬥力反而顯現出來,根本不是党項軍能抵擋的。過了幾戰,只能望風而逃。到了黃羊平,党項殘軍已經退無可退,周邊都是大漠。只有向北百多裡,是地斤澤,宋軍已經等在了那裡。

看着四周的黑暗,韋支遇一時間腦子一片空白。怎麼辦?冰冷的現實讓人心裡發寒。

南方百多裡外,狄青坐在火堆旁,一邊烤火,一邊喝酒。軍中幾位將領坐在一邊,低聲商量着最近的戰事。旁邊的士卒在宰殺牛羊,歡聲笑語。

一路北來,狄青傳下軍令,凡是安慶澤和黃羊平不肯歸降的党項人,全是亂賊,格殺勿論。大軍迅速北進,党項軍一觸即潰,很快佔領了安慶澤。

這是一個小部落,青壯大多被殺,只剩下婦人孩子,各自躲在僅剩的帳篷角落,看着宋軍。狄在這裡,宋軍不敢傷害婦人孩子性命,只是分食牛羊,大口飲酒。

和斌道:“党項殘賊只剩下萬把人,一路北趁,很快就沒有退路了。這一戰,應該用不了多少日子了。不知道桃花開時,我們能不能回到京城。”

盧政道:“党項人已是籠中鳥,甕中鱉,還能折騰幾時?聽說朝中已經準備錢糧,要迎接我們大軍回京了。党項爲禍數十年,今日一朝去休!”

幾個將領一起笑,大口喝酒。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是豐收前的喜悅。

狄青看着篝火,沒有說話,心中一種說不出的味道。從小卒到樞密使,狄青是禁軍的傳奇。在京城做樞密使的時候,經常有禁軍士卒和京城遊手閒人,特意到自己上朝的路上看一看,視爲他們的偶象。此次帶兵滅了党項,可以說是軍事生涯的巔峰。但他心裡,卻總覺得有些不舒服。

端起碗喝了一大口酒,狄青看着跳動的篝火,暗暗嘆口氣。沒有辦法,時代變了,自己這樣的將領已經不再是朝廷需要的。以這樣一場大勝謝幕,對於自己,或許是一種安慰吧。此次党項戰事,狄青自己都感覺得出來,這支軍隊不適合大規模戰事。實際上除了靈州一戰,也沒有大戰。

想起這幾年的經歷,想起禁軍的整訓,想起自己在軍校的日子,狄青不勝唏噓。一個時代,就以這樣的方式落幕,另一個時代正式開啓。狄青不知道,這一戰後朝廷會怎麼安排自己,想來是高官厚祿,但不會再安排實權職務了。

最後一戰,狄青痛下決心,以重兵出擊,一定要把這股党項殘軍剿滅,更多是一種紀念,紀念這一場戰事。其實那兩萬殘軍,又有什麼大作爲?

自己屬下的將領,雖然這幾年錯過了禁軍整訓的最佳時刻,一部分人也不適合新的軍隊,但也有適合新軍制的。比如北邊的賈逵,他本就爲人沉穩,心思縝密,新軍制下反而能發揮長處。他們的未來,只能夠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火上的羊熟了,和斌撕下一條羊腿,交給狄青:“太尉,這裡的羊肉最是鮮美,且嘗一嘗!”

狄青接了羊腿在手,咬了一口,點頭道:“果然是好肉。越是向北,牧民越是稀少,明日大軍向北急行,尾追殘賊。他們進入安慶澤已經有七八日,從打的這幾仗看,糧草已經不多。我們追得緊一些,讓他們沒有喘息的機會,一舉擊滅!從鎮戎軍出兵到現在六個月,該有個完結了。”

和斌笑道:“党項殘賊已是日暮途窮,引頸待戳。我隨太尉多年,這一仗算是最痛快!”

狄青笑了笑:“多立些軍功,等到回到京城,有無窮好處。以後想再有這種機會,只怕不多了。”

和斌道:“太尉說哪裡話,北邊還有契丹,大戰無數。我們正當壯年,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

狄青沒有說話。對於這些將領來說,四五十歲年紀,確實是建功立業的好時候。可狄青不一樣,做過了樞密使,早早登上了人生巔峰,後面的生活就會了無趣味。

和斌爲人精細,在軍校中學得也好,只是在這支禁軍中只能如此。換一個環境,他的未來還真地說不好。說不定跟賈逵一樣,特別適合新的軍制也說不定。

看着天上明亮的星星,狄青突然覺得自己變得多愁善感起來。以前的無邊豪氣,竟然就在這半年戰事中被消磨得乾乾淨淨。實際上這半年來,沒有敗仗,大軍連戰連勝,一路高歌猛進地滅掉了党項。可作爲統帥,狄青總覺得差了一口氣,讓他胸中豪氣無法舒展。

痛飲了一大口酒,猛地咬了一口肉,狄青坐在火堆旁,有些不甘,有些無奈。

賈逵下了馬,匆匆進帥帳,看着桌子上的地圖。幾個小參謀,正在地圖上標着敵我旗子。賈逵看了一遍,指着南邊黃羊平道:“党項殘賊的駐營地,查得清楚嗎?”

一個參謀道:“回太尉,這兩日軍中便廣派偵騎,都查得清楚了。殘賊人數,估計現在還剩下一萬兩千餘人。他們軍中的糧草已經不多,加上黃羊平的党項牧民逃亡,他們無處徵集糧草。”

賈逵點了點頭:“南邊狄太尉三路大軍已經開始合圍,他們惟一的出路,就是到地斤澤來。這最後一仗,看來是要落到我們身上了。殘賊軍中,馬匹多不多?”

參謀道:“與狄太尉連續幾戰,党項軍中已沒有多少馬匹,估計六七成的人沒有馬。”

賈逵道:“好。早則明日,晚則後日,兩軍就要相遇了。這一仗,要乾淨漂亮!”

第102章 奇風異俗第118章 新政失敗第85章 內亂第52章 準備攻城第39章 壟斷漲價第99章 破靈州第111章 都是小錢第140章 用人換地第51章 戰俘就是戰俘第175章 逃跑第24章 新知縣第135章 大戰在即第157章 長久之計第96章 免稅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9章 葉縣第25章 窮治地方第117章 大主顧第208章 基礎不牢第214章 保護價收糧第81章 合議第86章 逝者已矣第194章 要強硬第71章 關鍵第一戰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77章 小社會第110章 要好處第14章 陣前殺將第224章 回鄉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70章 商場開業第225章 新與舊第139章 求而不得第8章 制硝第86章 地方龍蛇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73章 形勢突變第2章 腳店和酒樓第149章 農事第261章 戰機不能失第51章 戰俘就是戰俘第73章 在商言商第66章 三州賣酒第18章 買空賣空第33章 悔不當初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235章 突破口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17章 自尋出路第55章 傳頌天下第2章 入宮第188章 大勝第28章 三路齊出第8章 擦邊球第131章 邊打邊談第148章 人選第206章 不自知第42章 故人屬下第58章 糧草到了第190章 重立規矩第70章 喜憂參半第193章 會員制第225章 大戰將至第36章 集議第139章 善後第28章 難題第3章 比不得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145章 不得要領第152章 讓你衣錦還鄉第141章 傳言第129章 處處不同第92章 育種爲主第86章 連夜攻城第12章 意外之喜第37章 接待第85章 物是人非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86章 多學多煉第30章 殺人者死第76章 天生神將第51章 進逼甘州第95章 絕路第44章 新與舊第57章 荒唐手段第21章 眼見爲實第65章 胸有成竹第28章 三路齊出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22章 大勝?第235章 先鋒南下第12章 打就大打第156章 不去管了第85章 物是人非第112章 武進士第67章 無法可想第114章 富弼第160章 出人意料第65章 生事第27章 再留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