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燒了之

沈大郎手裡拿着魚骨,不住地舔上面的汁水。見到宋四公不緊不慢地回來,急忙起身問道:“四公可算回來了。你去了這半日,可曾查探出了什麼?”

宋四公坐到桌邊,面色平靜,對沈大郎道:“這裡我們待不得了。你們收拾一下,這便就走。”

沈大郎吃了一驚,急忙問道:“四公,這卻是爲何?馬大官人雖然對我們冷淡了些,但在這裡終究是有吃有住,強似到處奔波。等上幾日風聲不那麼緊了,我們兄弟隨着四公做些買賣,多少好日子!”

宋四公嘆了口氣:“本來永城這裡,臨着汴河,極是熱鬧。這一帶又夾在兩河之間,人戶稀少,便於隱藏行跡,我是想在這裡住下來的。奈何馬蒙那廝不把我放在眼裡,只怕還有壞心思。適才我跟着那個婦人,到了碼頭那裡,看着進旁邊巡檢寨裡去了。你們知道,我在東京城是犯了案的,那婦人進巡檢寨還能夠幹什麼?只好一走了之。你們放心,此番我們到酇縣,沿着渦河去揚州。我這裡有金有銀,一路上儘管快活。等到了那裡,離得京城遠了,什麼好日子沒有!”

沈大郎幾個人窮得狠了,聽說有好日子過,自然千肯萬肯。當下收拾了東西,隨着宋四公一起出了屋子。放眼看周圍蘆葦遍地,不知向哪裡去,不由有些茫然。

這裡的那個老尼一直在屋裡唸佛,自宋四公幾人到這裡,都沒有露過面。此時幾人鬧出動靜來,老尼依然在屋裡,專心念佛。若不是宋四公聽到裡面唸佛的聲音,都懷疑屋裡是不是有這麼個人。

看了看周圍,沈大郎對宋四公道:“四公,我們就這樣走了?”

說完,用手指了指屋裡,示意有個老尼在裡面,說不定正在看着幾人呢。

宋四公回頭看了一眼,面無表情,沉聲道:“一會你到柴房裡點把火,把這裡燒成白地。若是我們就這樣走了,必然會引起馬蒙疑心,燒了一了百了!”

聽了這話,沈大郎不由打了個哆嗦。往常他也跟兄弟幹過無本買賣,但這樣一言不合就殺人放火的事情,卻從來沒做過。以前看宋四公是個乾瘦老頭,話語不多,還有些輕視他,卻沒想到如此心狠。

宋四公面色陰沉,人一旦換一個方向想事情,很多不好的想法就被勾起來。想起自己初到亳州,柴節級介紹到馬蒙這裡,一件連着一件,宋四公越想越是覺得,這幾個廝鳥只怕從一開始就沒安好心。

宋四公這種江湖老手,一旦發起狠來,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當下收拾了自己包袱,讓沈大郎三人到柴房裡面,就點起一把火來,順手把房門堵了。

程縣尉帶了手下的弓手,繞開大路,按着譚二孃指的方向,一路向馬家的佛庵而來。正在荒地裡一腳深一腳淺趕路的時候,前面的弓手突然叫起來:“縣尉,你看那邊起火,不正是我們要去的地方?”

程縣尉看了一眼,叫聲:“不好!這裡只有那一戶人家,我們速去救火!”

有了火光指引,程縣尉一行快了許多,不多時趕到了佛庵在的地方。只見火光大盛,小小草菴早成了火海,根本靠近不得。

幾個弓手手忙腳亂救火,卻根本無濟於事。一個弓手道:“也不知道里面有沒有人,火這樣大,只怕是活不成了。唉,早不早,晚不晚,偏偏這個時候失火。”

程縣尉陰着臉,也不說話,只是四處觀看。他的眼尖,一眼看出蘆葦中有人走過的痕譜,忙吩咐衆弓手:“留個人在這裡看着火,其他人隨我到那邊追追看。譚二孃說這裡住了四條大漢,這火起來,沒道理他們不救火。這個情形,十之八九是逃走了!”

說完,帶了幾個弓手,向宋四公幾人逃走的方向追去。

譚二孃在巡檢寨裡坐立難安,心裡只怕馬大官人怪罪自己逃出來,耽誤了收拾佛庵那裡。她是個老實婦人,很多事情理不明白,到現在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到底發生了什麼都稀裡糊塗。

杜中宵讓金書召找了幾個巡檢寨小軍官的妻子陪着譚二孃,留在寨子裡,不許她回去。譚二孃神不守舍,一直覺得心慌慌的。

直等了一兩個時辰,程縣尉才急匆匆地返了回來。

到了杜中宵面前拱手行禮,程縣尉氣忽忽地道:“我們去得遲了,那處佛庵起了大火,直燒成一片白地。那幾個昨日到的漢子,早已逃走。我帶了追了兩裡地,不見他們的蹤跡。怕官人焦急,便吩咐幾個弓手追下去,我先回到寨子裡來。”

杜中宵問道:“佛庵裡還有一個老尼,那裡起火,她如何了?”

程縣尉嘆了口氣:“那樣大火,哪裡還有人能逃出來?老尼只怕已經葬身火海。”

聽了這話,杜中宵不由皺起眉頭。這纔多少工夫,又發生一樁命案,事情越鬧越大了。來回踱了一會步,杜中宵轉身吩咐金書召:“孔目,不需等了,速讓馬蒙來巡檢寨!”

金書召應諾,想了一想,問道:“是派士卒捉他前來麼?”

杜中宵擺了擺手:“不必。只說今日清點人戶,讓他到巡檢寨裡來問話。只要人到了這裡,自然隨便我們處置。他莊裡丁壯不少,貿然派人去只派會起衝突。”

金書召應諾,急急出去安排。

想了想,杜中宵又對程縣尉道:“那三人逃走,火很可能是他們放的。你立即安排人,守住這一帶的汴河渡口,不許他們逃到河對岸去。再行文酇縣,嚴格盤查,不要走了他們。這一帶沒什麼人家,他們躲又能躲到哪裡去?拿住這三人,很多事情就好做了。”

程縣尉領命,帶着人去了。這一帶是永城管轄,鄉間的耆長弓手,都隸程縣尉名下。

吩咐罷,杜中宵在案几後面坐下,一個人發呆。把整個事情仔細理了一遍,還是有些無奈。幾件案子都是圍繞馬蒙,僅憑直覺,就知道馬蒙很可能是這一帶違法犯罪的核心人物。但壞就壞在,所有案子都沒有與他有關的直接證據。陶十七案不說,陸虞侯一死,沒有證人,又過去多年,關鍵人物譚二孃又迷迷糊糊,只要馬蒙咬死是生意糾紛,奈何不了他。佛庵那裡擺明了是馬蒙窩藏逃犯,偏偏又沒拿住人,馬蒙可以一推三不知。沒有證據,你能奈何得這個鄉間土豪?

這種混跡三教九流的憊懶人物,哪裡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第90章 月餅第125章 規劃第203章 給錢第184章 兩翼夾擊第133章 送來的軍功第234章 狄青南下第124章 衝突第225章 大戰將至第39章 古礦洞第209章 編制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139章 善後第164章 戰還是降?第128章 夜談第16章 生意興隆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65章 強行收錢第88章 左右爲難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55章 玩具第2章 腳店和酒樓第80章 柳暗花明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10章 愛信不信第46章 遊學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82章 鍊鋼第87章 先利其器第245章 越次入對第213章 新與舊第26章 圍堵第172章 擔憂第25章 此何人哉第87章 進城第159章 新軍北上第96章 歸順第10章 愛信不信第84章 兄弟相見第102章 投降第199章 軍校第146章 貢品第24章 大軍集結第30章 兵臨城下第147章 大亂將起第230章 南下不易第117章 苦寒之地第149章 人員安排第87章 大同來使第77章 禍福自招第59章 兩軍會師第178章 富國強兵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210章 整軍之制第29章 過界第129章 提拔第3章 新家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4章 仗勢欺人第11章 党項收人第147章 曾經的上司第104章 終於降了第126章 細作第81章 親征第35章 防守反擊第92章 舊人去向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66章 力求全殲第48章 邀賞第64章 謀劃第134章 獻城第17章 出戰第9章 酒糟蒸酒第25章 欽差試炮第85章 內亂第18章 無路可走第119章 小火慢燉第31章 炒鋼第119章 小火慢燉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233章 大國遊戲第199章 軍校第49章 明哲保身第2章 城狐社鼠第23章 會師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126章 行會第175章 張岊東來第18章 買空賣空第39章 兩難第206章 不自知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145章 沒有準備第29章 再次自薦第68章 別出心裁第32章 首戰潰敗第80章 洞房花燭夜第169章 攻佔柳中第252章 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