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波折

報過了對馬蒙審理的結果,金書召偷眼看杜中宵,心中不由忐忑。

杜中宵不說話,只是用手指輕敲着案几,過了好一會,才道:“就這些?如此說來,所有的案子馬蒙都不知情,是被別人連累的。好,他事情做得好,你們查得也好!”

金書召嘆了口氣:“不瞞官人,我們也覺得馬蒙那廝沒一句實話,但查來查去,既無人證,也無物證。只有一個譚二孃,還雜七雜八說不清楚,是以——”

杜中宵一拍案几:“不須說了。你行文州里,陶十七確認無疑是報仇而殺陸虞侯。至於當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慢慢再查。爲報父仇而殺人,此案不能斷得草率,先報大理寺,且等着吧。還有,即使按譚二孃口供,馬蒙也有借勢騙錢的嫌疑。他又扣了譚二孃數年,既無文契,也無約定,對了,是不是還佔了那個婦人的身子?要想無事回家,他還是先把當年的人證再找出來,縣裡再行審過!”

金書召低聲道:“譚二孃被馬蒙佔住一兩年,後來許是過得膩了,才送到佛庵去。”

杜中宵冷哼一聲:“既然沒有文契,在他家非奴非妾,馬蒙***子,縣裡就放手不管了?把馬蒙關到縣裡牢房,着永城知縣和縣尉,審明當年被騙陶家藥材的案子。其他的事情,慢慢再查!”

金書召應諾,微嘆了口氣,轉身出去,與尚在巡檢寨的程縣尉商議。

這個結果是杜中宵早就預料到的,但真正送到了自己面前,還是有些無法接受。幾件大案,數條人命,查來查去,卻跟最關鍵的人無關。這樣的結果,杜中宵無法向自己交待。

做了官是不是就可以爲所欲爲?杜中宵嘆了口氣,當然不是。哪怕做的是好事,依然要受到各種客觀條件的制約,做不得快意事。別說這個時代,杜中宵前世,他家附近還有父子稱霸數鄉一二十年,最後從鄰市調集力量才滅了的呢,這個年代更加不要提。

杜中宵查過,馬蒙本人並沒有什麼後臺,家裡也沒有人當官,無權無勢。但他做牙人這麼多年,各種手段用盡,積攢了無數錢財。手中有錢,人又會來事,跟州縣的很多公吏都糾纏不清。查馬蒙,很多公吏都會牽連其中,這纔是沒有辦法的,查起案來處處被人掣肘。程縣尉便就爲此苦惱,馬蒙一抓到,一舉一動便就隨時被人泄露出去,哪裡去找證據。

出了官廳,杜中宵喚了柴信來,問他:“這一帶斥鹵遍地,自古產硝。我讓你派人出去,查清此地年產硝多少,可有結果?我要在這裡做大事,只是缺錢使用,總要想個來錢的法子。”

柴信叉手:“回官人,小的派人四處走訪了一下,一日收毛硝兩百斤不難。只是分散各鄉,收集不易,需要人手。若是有本錢,刮硝的人家多了,翻上幾番也有可能。”

杜中宵笑道:“官家做事,要什麼本錢!只要產硝就好,先收上來,幾月之後給錢就是。”

柴信不知道杜中宵說的是什麼意思,站在一邊默不作聲。

還能是什麼意思?當然是打白條。依這個年代的行政作風,杜中宵肯打白條已經算是不錯,如果日後把白條兌現,還是好官呢。

墾荒是要本錢的,僅憑永城這一年的錢糧怎麼能夠?要想做大,必須要有其他的財源。

從馬蒙的案子就可以看出來,地方勢力盤根錯節,想動他們談何容易。你要按着法律來,他們可以用各種手段,讓你怎麼查都死無對證。只有打破這種勢力格局,才能真正把案子查清楚。

這些日子,杜中宵除了監督查馬蒙的案子,大多心思都花在了賺錢的點子上。辦法想了無數,比如繼續釀酒,比如用土法制肥皂,諸如此類,最後發現要麼不切實際,要麼自己記不清方法。最後,還是把心思動到火藥上來。制黑火藥,讓杜中宵現在做到制槍制炮自然不可能,但用來制煙火總是不錯。

周圍數州河流縱橫,鹽鹼地很多,自古以來就產硝石,天然具有這個條件。

永城縣牢裡,馬蒙看着程縣尉恨恨離去,嘴角出現笑意。對看牢房的牢子道:“節級,這兩日被幾個撮鳥押在巡檢寨,無酒無肉,嘴裡淡出個鳥來。行個方便,我出去用些酒肉,不等日落就回來。”

牢子陳陽連連搖頭:“哥哥莫要胡來!你看縣尉臉色,陰得要滴出水來,怎麼敢放你出去?且等過幾日,風聲沒有那麼緊了,你只管逍遙。若要酒肉,我派人買了回來,你在這裡吃便是。”

馬蒙看了看牢房,皺着眉頭道:“這腌臢地方,如何吃得下,如何處得下!”

陳陽道:“現在州縣官員都惱得很,哥哥且擔待吧。一會我喚幾個人來,給哥哥收拾一番。”

馬蒙見陳陽執意不肯,只好算了,口中道:“買酒肉時,順便喚個姐兒來唱曲。我這幾日派州城來的幾個撮鳥折騰得狠了,好不容易到了自己地方,自該放鬆享樂。”

陳陽答應,吩咐個下屬,去喚熟悉的劉賽賽。

這些事情這些人做得熟了,混不在意,頃刻間便就安排妥當。這些地方上的城狐社鼠,都是經常犯事的,不時會被官員抓到衙門裡來。官員是外人,該打便打,該罰便罰,哪怕是有收受賄賂的,苦頭也不會讓他們少吃了。他們便跟看守牢房的公吏差役勾結在一起,到了牢裡,便跟回到自己家一樣。

馬蒙的案子是杜中宵和縣裡的官員看得緊,不然一到牢裡,馬蒙便就出去了。吃吃喝喝,酒飽飯足回來亮個相就是。這都是地方的日常,人人皆知,獨獨瞞過縣裡的幾位官員。有的官員不想惹事,哪怕知道了,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任他們去了。

所以州縣一旦確定了犯人的罪行,第一件事就是發配到其他州軍去。甚至一有大案,便就押到鄰近州縣審理,便就是這個道理。在這些人的地盤上,想查清楚委實太難。馬蒙此案,是因爲不管查什麼,全都無人證無物證,僵在這裡,只好押在縣裡牢房。

不大一會,有牢子來收拾了牢房,又買來了酒菜,讓馬蒙享用。喝不兩杯,縣裡唱曲的行首劉賽賽抱着琵琶來,就在牢房裡坐了,吚吚呀呀唱曲給馬蒙解悶。

正在馬蒙快活的時候,他莊的彭主管到了牢裡,唱諾問候。

馬蒙放下碗,斜着眼睛看着彭主管道:“宋四公那廝,燒了我庵堂,帶着贓物不知逃向何方。你們查了幾日,可有他的蹤跡沒有?這廝身上不少金銀,必要取了來!”

彭主管道:“官人,宋四公在酇縣外面,會合了幾個同夥,害了隨他來的幾個人的性命,已逃得不知去向。聽說那幾個同夥來自揚州,想是已逃到那裡去了。”

第122章 倒黴鬼第79章 有進有出第29章 讓你吃雞第191章 集議第92章 杖責第23章 全力應戰第105章 加工難題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3章 同年重逢第61章 于闐商人第222章 戰事關鍵第55章 內附第2章 入宮第31章 你想錯了第38章 試槍第113章 創業維艱第249章 內賊第174章 誓死不降第29章 夜戰第87章 軌道第123章 新家第57章 靜候時機第74章 挑撥第183章 針鋒相對第96章 好土第55章 自尋煩惱第18章 審案第68章 有好酒第99章 破靈州第17章 波折第86章 塵埃落定第41章 張馳有度第229章 如果勝了呢?第21章 員外請客第56章 心生去意第143章 拉攏第120章 不問從前第14章 不管事的縣令第159章 分而治之第147章 曾經的上司第198章 定調第99章 鐵路留念第53章 升遷第71章 何去何從第96章 貨物有別第183章 針鋒相對第13章 關鍵證人第26章 圍堵第31章 競爭第100章 兩使相遇第38章 民豈能與官鬥第123章 不要鬧事第7章 御史臺案第86章 連夜攻城第41章 阻力重重第81章 合議第36章 窮則獨善其身第29章 再次自薦第60章 聞風而至第96章 免稅第192章 二使前來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119章 故人蒙難第121章 在此一舉第42章 債券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7章 御史臺案第53章 推而廣之第35章 古之龍泉第21章 員外請客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93章 三碗不倒第30章 換酒而已第48章 高朋滿座第26章 突發大案第12章 施粥第108章 賞功第262章 一攻一守第243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下)第35章 來客第135章 伊州獻城第90章 別有任用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46章 工業種子第57章 掛麪第7章 自己想辦法第94章 誰不缺油?第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83章 衆官請客第61章 真真假假第69章 南線出兵第194章 要強硬第2章 入宮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65章 胸有成竹第15章 初具規模第182章 細作第41章 新奇吃法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84章 兄弟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