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臨行之言

遇仙樓二樓,杜中宵和王安石相對而座。桌上叫了幾個菜來,邊上一壺酒。

酒過三巡,王安石道:“中丞一直說葉縣難管,不知難在哪裡呢?”

杜中宵道:“其實,說難管也不對。只是那裡的工廠,是這幾年出現的,其他地方沒有,官員去了沒有經驗而已。說難,就是因爲沒有見過這些。簡單,工廠是這幾年出現的,不管是工廠主,還是在裡面做工的工人,任由官府給他定規矩。”

王安石想了想道:“不知現在的工廠,跟以前的場務有何不同?需要如此鄭重其事?”

杜中宵道:“不能說不同,而是因爲數量、市場,發生了根本變化。葉縣的工廠,是隨着鐵監的發展而出現並發展起來的。跟原來的場務比,有幾個不一樣的地方。第一,他們是從鐵監買原料,再自己加工一些,生產出貨物賣出去。進來原料的價錢,跟賣出去的貨物的價錢的差價,是他們獲利的來源。再一個是,工廠裡一般有機器,使用機器生產。工廠的價值,大多是由他們擁有的機器決定的。還有一點工廠是僱傭人生產,給僱來的人發薪俸,其餘不管。其中要注意的有兩點,一是他們買進零件和半成品,賣出去成品,兩者間的差價對工廠來說致關重要。還有一點,工人是僱傭來的,只付錢,不管其餘。”

王安石想了好一會,覺得確實跟以前的場務有區別。但感覺上說,差別並沒有杜中宵說的那麼大。

杜中宵道:“所以開辦工廠,有兩個條件。一是要買到零件和半成品,再一個要有銷售市場,這兩者缺一不可。之所以工廠取集在葉縣,便是因爲旁邊的鐵監提供了這兩樣。鐵監要銷售貨物,成品和零件的產能是不匹配的,其實由於機器多是專用,也無法匹配。多出來的零件只好賣出去,不然機器就只能閒在那裡,相對來說不經濟了。旁邊的工廠,便就藉着助這些零件,生產鐵監並不生產的東西。而鐵監貨物對外銷售,吸引來了全國的客商,又形成了現成的市場。”

王安石點頭:“這兩樣東西,倒確實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杜中宵道:“當然,只要葉州那裡的鐵監辦的紅火,開的又早,賺的錢多,幾乎一應俱全。其他地方再建鐵監,很多就沒有必要再建了。葉縣的工廠重要,還因爲另外一個原因,規模。大量的工廠聚集一地,天下人人皆知。到這裡來,就能買到某類貨物,讓他們的貨物不愁賣。隨着鐵路連通天下,葉縣處於鐵路線的要地,交通方便,便於銷售天下。所以只要朝廷措施得力,那裡的工廠應該越來越多才是。”

聽了這話,王安石不由笑了笑:“能多到多少?終究只是一州之地。”

杜中宵道:“多到多少,現在可不好說。若是那裡能把天下的機器生產佔住,數額相當驚人。工業產生財富的能力,可不是農業可比的。將來有一天,那裡的商稅超過開封府,也不是不敢想。”

王安石吃了驚:“開封府首善之地,豈是其他地方可想?”

杜中宵道:“開封府商稅多,無非是人口多,天下的官吏公卿聚集此處,有錢人多。市面上的店鋪賣貨物給這些人,自然也就多,是以商稅收的多。葉縣那裡,市場可是天下。天封府的人口再多,能夠跟天下比?要不了多久,葉州商稅超過開封府,沒有什麼奇怪的。”

其實開封府這幾年,藉着鐵路修建,作爲天下鐵路的中心,得到了很大發展。由於地處要津,這裡也開了一些工廠,不過跟葉縣那裡無法相比就是了。如若不然,現在葉縣就超過開封府了。

王安石知道葉縣商稅不少,但若說比過開封府,卻無法想象。現在葉縣的工廠,由於沒有相應的管理措施,收稅不多。特別是許多地方還有收實務稅的傳統,貨幣又不足,導致官府得到的好處很少。

見王安石還是疑惑,杜中宵道:“你此去葉州,最重要的就是把工廠管起來。一是管錢,怎麼從他們那裡收稅最合適。現在一般都是收住稅和過稅,大宗貨物各州各縣置場,工廠不適合。他們從鐵監裡買原料和零件,實際無法收稅。賣出貨物,不在貨場,若不是走鐵路,也無法收稅。”

王安石道:“若是如此,直接派人按他們生產的貨物收稅,總該行了。”

杜中宵搖了搖頭:“工廠日常總不能派人常駐那裡。再者說了,貨物賣出去,價錢不一,有的賺錢多,有的賺錢少。買原料和零件,價錢也是變的,所以沒那麼簡單。此事其實非常複雜,一時間根本無法說清楚。只有你到了那裡,知道了工廠怎麼經營和生產,怎麼發賣貨物,怎麼賺錢,依據他們的實際情況想出收稅的辦法來。既不漏了朝廷稅收,也不要影響工廠發展。”

王安石點了點頭:“看起來,此事並不容易。中丞一時間說不清楚,這樣的事情可是不多。”

杜中宵道:“確實如此。一時之間,我也想不出萬全辦法,怎麼收工廠的稅,又難讓他們健康迅速地發展。新的東西出來,總要有仁能之士,花上一段時間,才能一切順利。最要緊的是,既要收稅,還要讓工廠一定賺到錢,越開越多才好。”

說完,與王安石喝了一杯酒。放下酒杯,道:“等到天下錢引統一由朝廷發行,鐵監的貨物全部收錢引的時候,才能看出來,現在鐵監這些工廠對朝廷有多重要。以後天下錢糧,越來越多會從鐵監和民間工廠收,田稅不似從前重要了。所以工廠如何,對以後越來越重要。”

王安石嘆了口氣:“自從中丞到京西路營田,這幾年天下變化着實是大。朝廷的錢糧,越來越多地從官辦場務、營田務、商場之類的來,再不似從前了。我熟悉了這些,卻纔知道原來有葉縣這種地方,原來還可以開工廠。才知道現在許多地方,種田都用上機器了,比以前強了許多。”

杜中宵道:“介甫,這個世界已經變了,許多事情不再似從前。對內,有了工廠,有了鐵路,這幾年變得厲害。對外,似這次狄青攻靈州,僅因爲行動遲緩,今日便朝論紛然。而十幾年前,數十萬大軍對党項無可奈何,又怎麼樣呢?似我們這些人,正當壯年,必須跟上變化。如若不然,十幾年後,便會在朝廷中格格不入,那個時候就尷尬了。”

王安石道:“我也如此想。看今日朝上,對於党項戰事,大臣們多是因爲劉幾獲勝,韓琦大軍圍甘州,纔對狄青行軍不滿。至於這仗到底該怎麼打,就連兩府大臣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包括文相公,對於前線的戰事,都不能理得明白,實在讓人唏噓。”

文彥博剛過五十歲,正是壯年,本應該諸事精通。但此次党項戰事,暴露出來,他對於軍事一竅不通。只是他腦子清楚,韓琦和劉幾的勝利,讓他知道該要取什麼策略。

現在朝臣,大多不都是這樣嗎?新的事務,有多少人能夠迅速接受?隨着形勢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不上形勢。杜中宵這些人,登第十幾年,三四十歲的年紀,即將要登上歷史舞臺了。

王安石一直在東南爲官,錯過了鐵監發展最快的幾年,對於工業所知不多,算是他的短板。但他腦子清楚,熟知民情,此次到葉州去,如果做得好了,以後前途無量。

對於葉州,杜中宵覺得有許多事做,但一時之間,也無法跟王安石一一交待。一任三年,他這三年間,如果能把工廠管得明白,形成制度,就已經了不起了。

第184章 文武殊途第171章 初敗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30章 換酒而已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23章 會師第92章 鄭重其事第133章 回鄉第111章 鐵甲第7章 自己想辦法第10章 愛信不信第19章 牙人爲主第66章 給錢第140章 重逢第193章 會員制第92章 育種爲主第67章 帶你看炮第91章 沒有出路第3章 比不得第129章 提拔第66章 自作聰明第30章 京西營田第122章 見面第133章 回鄉第41章 阻力重重第7章 審案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35章 風雨欲來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192章 銀錢兩清第25章 地斤澤第205章 抓人第73章 內部牽制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65章 提前反攻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40章 兩軍對峙第83章 霹靂車來了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99章 科學的勝利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229章 軍制變了第103章 爭議第66章 屬官第112章 武進士第34章 面比肉貴第69章 打出去第120章 遠方來客第98章 只取朔州第179章 戰前嚴令第68章 別出心裁第150章 破城第64章 聖心難測第15章 難得良機第68章 稀罕物第147章 初戰告捷第95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57章 靜候時機第120章 遠方來客第29章 夜戰第8章 制硝第22章 分別對待第16章 好大的雪第105章 寶貨第266章 清洗第168章 安撫第258章 出首第20章 莫多管閒事第47章 隨你喜歡第89章 知州門客第214章 保護價收糧第126章 輸不起第70章 試炮第18章 互相推諉第130章 交接第164章 戰還是降?第46章 分道揚鑣第130章 普遍貧窮第180章 奇人第78章 仙人跳第69章 各有算盤第91章 爭鬥第93章 死路一條第2章 夜襲第64章 聖心難測第105章 突破第242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上)第79章 破幽州第13章 聲東擊西第121章 在此一舉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192章 銀錢兩清第155章 兩難第129章 由他去吧第75章 自尋退路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140章 用人換地第127章 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