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伊州

走在星星峽裡,趙滋擡頭看着兩邊的山壁,道:“此處雖然險峻,但算不上什麼天險,更不要說這裡並不是必經之路,南北都可以繞過去,爲何被稱爲進入西域的門戶?”

陳希志道:“將軍,這裡比不得中原。地廣人稀,周圍無法籌措糧草,多待一天都是難事。便如這處星星峽,雖然是進西域的門戶,卻並沒有關城,只有幾戶人家。只有在兩國交戰時,這裡纔會駐紮些軍隊,只要擋住敵人幾日,就是了不起的事了。”

趙滋點頭:“這樣說倒也對。走其他的地方繞過去,無不要多走數百里,糧草難運,就非常划不來了。過了此處,就進入伊州境內,不知何處有駐軍?”

陳希志道:“此地到伊州,還有三四百里路之遙,前面二百里內都沒什麼人戶。伊州城外一百里的時候,纔會有驛站,算是真正到伊州了。”

宋軍前邊控制最遠的地方,就是星星峽,向西再無駐軍。趙滋帶的三千軍隊,是在前開路,後面的宋軍維持補給。居延到伊州一千五六百里,這麼長的補給線,耗費浩繁,可不是簡單的事。趙滋一軍共五萬人,最多隻有一兩萬人可以到伊州,其餘的人補給。

此次進軍伊州,是真正的孤軍深入,要不是西域沒有強大勢力,實際上是一次冒險。真正能支撐趙滋的,是後邊數萬的党項人修路隊伍。鐵路前行,補給錢越來越短,纔是支撐伊州大軍的根本。

這條鐵路太過靠北,一年的修路時間不長,大多都花在了等待上。當然,如果在中原,修路不會像這裡這麼容易,一路向前鋪就可以。修這條進西域的鐵路,最重要的事情是有路了,質量並不重要。

過了星星峽,一天就出了馬鬃山,前面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黃沙戈壁。

趙滋看着,不由皺起眉頭:“又是黃沙,一望無際,進西域還真不是容易事!”

陳希志無奈地道:“若不是如此,豈能中原一亂,西域便丟。党項得了河西數郡,曾經攻到過伊州城下,沒多少日子,便就退回去了。不是打不過,而是糧草運輸太過艱難。”

趙滋點了點頭。如果沒有鐵路,這種地方自己根本來不了。從河州到這裡,已經三千餘里,靠人扛馬馱,怎麼能夠支撐數萬大軍?通了鐵路,數千裡的距離才變得不重要了。

又走數日,終於走於漫天黃沙,前面看見了村鎮。趙滋精神一振,對陳希志道:“前面已經有了人家,是不是就要到伊州城下了?”

陳希志搖頭:“還有一百餘里吧。依我們現在速度,估計還要兩日。不過有了村鎮,前面也就有了人家,不似前邊的日子。將軍,西域比不得中原,人口極是稀少,村鎮很是少見。”

趙滋道:“直娘賊,這樣一走一二十日,路上不見幾個人煙,日子實在難熬得很。以前只看商隊賺錢,卻不想他們路上的日子這麼難。以後通了鐵路就好了,不再似這般日子。”

說着,到了村鎮,原來只有三戶人家,引北邊天山的雪水種地。到了這裡,便就進入天山範圍,天山上流下來的河流,是百姓種地的水源。

前衛早已控制這裡,趙滋帶着大軍駐紮,晚上喝了一餐酒,美美睡了一覺。

第二日一早,全軍的士氣明顯高了許多,繼續前行,向百里外的伊州城而去。

又行兩日,路上人煙明顯稠密起來,甚至還碰到了一處草市。趙滋有些精疲力竭的感覺時,陳希志指着前方道:“將軍且看,那處城池就是伊州城了!”

趙滋打起精神,擡頭看前方,就見前方冒出一座城的影子來。城並不高大,還有些破敗,離得遠了看得不十分清楚。這城已有數百年,唐朝退出西域後,經歷了許多風雨。

心中振奮,趙滋大喝一聲:“諸軍加快速度,到了前面伊州,好好歇息一番!”

一時全軍應諾,氣勢震天,行軍的速度明顯快了許多。

前鋒早已經到了城下,在城外列陣,城中的人見了,一時滿城雞飛狗跳。不多時,有人出來,問了來的軍隊的來歷,不由長出了一口氣:“城主年初就到京城朝貢,數月前就說要獻城,不想直到今天,才見到王帥!剛纔城上看見,還以爲不知哪裡勢力,前來攻城呢!”

說完,飛快地跑進城裡,把大宋王師到來的消息,傳遍全城。

陳希志入京,此時在城中管事的,是他的兒子陳朋遠。得了消息,急忙帶了一衆官吏,集合了本城的耆老人等,帶了酒肉,迎出城來。在城外列好,就見到趙滋和陳希志並馬而來。

陳遠朋上前,拱手道:“在下陳遠朋,不知來的可是大宋王師?”

趙滋道:“正是。我是趙滋,大宋定遠軍都指揮使,奉朝命,特來駐防伊州!”

陳希志上前,道:“城主已經決定,留在京城,不回伊州來了。賢侄,你可收拾家產,隨着我去京城,與父親一起生活。此地的防務,以後便就交給朝廷軍隊好了。”

陳遠朋撫額:“如此最好!兩個月前,我就聽說父親留在了京城,會有宋軍前來接防。只是苦苦等了幾個月,一直不見人來,看看天涼了,還以爲消息錯了呢。”

這些人留在塞外孤城早已過了百年,對於朝廷的禮儀全不知曉。趙滋騎在馬上,看陳希志和陳遠朋在那裡敘舊,老大不耐,道:“少城主,還不上來接了聖旨!”

陳遠朋這纔想起此事,向陳希志告了罪,上前恭恭敬敬接了聖旨。而後帶着城中官吏和耆老,迎接趙滋大軍的到來。上前奉了酒,請趙滋帶着大軍入城。

趙滋看這些官吏,衣服晦暗,而且格式各不統一,有的甚至十分破舊,心中便就明白,這不是什麼富庶繁華之地。此地能夠獨立,一是條件艱苦,再一個原因,自然就是商路不通了。

雖然如此,剛剛離了居延縣的趙滋還是很高興,帶着中軍一千餘人,進了伊州城內。

一進城,看街兩邊房子破舊,路上行人稀少,趙滋便就知道,此處真不是什麼繁華之地。此城是唐時舊城,當時造得不小,現在城中人口稀少,顯得空蕩蕩的。在趙滋看來,除了有城牆,伊州還不如中原的一處鎮子。不管是人口,還是市井,都小而且破敗。難怪陳希明寧願放棄城主不做,留在京城裡做個富貴員外。如果是自己,只怕也會做同樣的選擇。

第110章 要好處第100章 兩使相遇第34章 面比肉貴第63章 葉縣第101章 各懷心事第80章 新婚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92章 鄭重其事第31章 良好兵源第71章 錯位第226章 進退兩難第33章 使者第98章 必死之局第188章 妙計第169章 你有手段嗎?第38章 進山第48章 溼法鍊銅第115章 契丹相爭第28章 也是狗官第262章 一攻一守第74章 出乎意料第38章 試槍第7章 糟白酒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145章 康員外的煩惱第67章 無法可想第8章 派人第67章 意外第130章 大包圍圈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45章 乾寧軍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1章 驚天大案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16章 毛遂自薦第182章 擒賊擒王第30章 換酒而已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117章 苦寒之地第44章 奇兵第24章 劫富濟貧第7章 自己想辦法第116章 全力向西第179章 戰前嚴令第147章 初戰告捷第264章 大勝第90章 十三郎第71章 試槍第79章 得償所願第64章 謀劃第4章 新的形勢第137章 再回幽州第229章 如果勝了呢?第5章 往何處去?第95章 絕路第202章 動物園第40章 兩軍對峙第60章 目標黑水城第45章 葉縣改革第96章 貨物有別第191章 集議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75章 進擊第25章 栽培第66章 給錢第13章 聲東擊西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155章 看你像賊第56章 心生去意第16章 一燒了之第102章 拿人第201章 兩隻老虎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30章 京西營田第177章 分進南北第62章 心累第188章 大勝第163章 夜議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203章 不期而遇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76章 無冕之王第99章 破靈州第170章 圍城第140章 給你們出路第53章 分兵第142章 今非昔比第92章 鄭重其事第114章 獻城第171章 初敗第201章 只去拿人第171章 主戰第80章 另起爐竈第19章 鐵錘砸開硬核桃第184章 文武殊途第204章 赴考第108章 想法不同第80章 另起爐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