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兩件大事

辭別衆人,杜中宵回到住處。院子裡一株桃花,剛剛抖出骨朵,在陽光下的微風中顫抖。杜中宵看着桃樹,微微伸了個懶腰,暗暗嘆了一口氣。

在河曲路待了一年了,杜中宵感覺得出來,包括自己,很多人的心理變化很大。這一年時間,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而且冬天漫長,一年中幾乎一半時間做不了事,人很容易懈怠。

從十月到三月,幾乎半年的時間無法做事,很多事情就耽擱下來。如果不是半年的冬天,河曲路現在絕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什麼事情都停滯。去年敗了党項,形勢一片大好,本可以借勢略作修整之後,四面出擊。結果緊隨而來的是人員替換,全軍整改,很多人麻木了。

直到現在,河曲路纔剛剛緩過氣來,可以做一些事情。可看現在情形,下面人員的心態,十分地不樂觀。新來的富弼,一心想着重新搞出一場大勝,而其他人就沒有這個心氣了。

小青從屋裡面出來,對杜中宵行禮:“官人,今日前面送了幾尾大魚,說是什麼黃河開河魚。我紅燒了一尾,官人嘗一嘗。”

杜中宵道:“真是難爲了你。開河魚是這一帶的名菜,味道肥美,而無土腥氣,你也嘗一嘗。”

說完,到了屋裡,小青已經擺好碗筷,杜中宵坐下吃飯。

來了幾個月,杜中宵慢慢習慣了身邊有小青的生活。每日裡都是她在做飯,收拾屋裡,比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舒服了許多。至於其他事情,現在沒有多餘時間考慮。

開河魚,就是黃河冰消,河裡捕出來的魚,以鯉魚爲佳。此時黃河水多,裡面魚鱉衆多,基本隨時可以食用,價格不貴。勝州城裡,除了冬天的那幾個月,魚蝦一類一直是供應不斷。

經過一個冬天沒有進食,開河魚完全沒有常見的土腥味,味道砍實不錯。

吃過了飯,杜中宵坐在書房小憩。

房外微風輕拂,沒有了寒意,帶着春天的溫暖。料峭當中,已經有了蜂蝶忙碌。春天的陽光灑滿大地,春風帶着溫暖的氣息,拂過世間的一切。

到了下午,杜中宵醒來,在書房裡看了一會書。看看天色不早,叫過士卒,道:“去請富副使和張副使,今夜我請他們飲酒。對了,商場對面王普的店裡,最近生意怎麼樣?”

士卒道:“回節帥,自從勝州里的營田人員分駐各地,城裡便不似以前熱鬧了。王普的店生意還是不錯,不過不似從前。現在生意雖好,卻不似以前那樣一座難求。”

杜中宵點頭道:“正常做生意,不就是這個樣子?前面城裡人多的時候,本就不太正常。好,今夜便請兩位副使到他店裡飲酒,你先派人去定個位子。”

士卒應諾,轉身出去了。杜中宵起身,到了前面官衙,會合富弼和張昇,出了衙門。

此時正是初春時節,一切都好似大夢醒來一般,城裡行人極多。有四處遊逛的,也有到處訪親探友的。藉着明媚春光,盡情揮灑這愜意時光。

到了王普店前,他早已等在門外,急忙把杜中宵和富弼、張昇三人領入店裡。二樓閣子裡坐定,杜中宵要了一桌酒菜,王普自己去準備。

飲了茶,杜中宵道:“現在已是三月,河曲路草色泛青,進入春天了。去年初大勝,而後就是全軍整訓,一直忙到秋天。到了秋天,萬物蕭索,想做什麼也做不成。好不容易等來了春天,今年本路要做什麼大事,應該早早規劃纔是。”

富弼道:“節帥說的是。去年初大勝之後,党項求和,佔了黑水城,之後再無大事。將近半年的冬天,實在太過漫長,我看本路將帥,大多有些懈怠。”

張昇道:“當然如此。這幾個月,除了武都軍城正常,其他地方,都是苦挨。現在黃河冰解,草色泛青,滿城歡喜。不只是百姓,就是軍中,人員的精神都跟前幾個月明顯不同。”

杜中宵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總要經歷過纔好。以前本朝所佔的地方,最北不過河東,又能夠有多北?大家習慣了一年四季,按部就班做事。河曲路這裡不同,已經到了陰山之下,可以算是極北之地了。初到這裡,大家自然手足無措,受到影響也是正常。”

正在這時,王普帶着小廝上了酒菜,行了個禮,便就退去。張昇倒了酒,杜中宵領着飲了三巡,便就各自飲酒。三人用餐,是爲了說些統帥的閒話,酒並不重要。

吃了幾口菜,杜中宵道:“今年的事情,在我看來,最要緊的是兩件。”

張昇道:“還請節帥明言。今日官衙裡說的,有些大了,在下聽得並不仔細。”

杜中宵道:“契丹和党項兩國,依我估計,今年不會有什麼大事。當然,我們駐守邊路,首先就是防着兩國。防是要防着,但本路的事務,卻不能依照他們來做。兩件要緊的事,一是進西域。此事最重要的,是陳希明進京,朝廷跟他怎麼說。此是大事,我們做邊臣的,不好過於插嘴。”

富弼道:“節帥節制一路,西域事務,本就該多管一些。你自己放手,朝廷未必領情。”

杜中宵搖了搖頭:“副使,話雖然如此說,但多說了未必有好處。在我看來,對於陳希明來說,朝廷最好就讓他留在京城裡,不要回去了。伊州纔多大?數千戶人家而已,實在是個小地方。但是鐵路一旦通到那裡,可就完全不同了。光鐵路用到的人員,加上車站做各種事情的,就要數千戶。如果再加上各種做生意的人家,各種雜七雜八的人員,伊州一下就成了數萬戶之地。土著的幾千戶,面對數萬戶人家,再加上趙滋的大軍,其實少數。這種時候,有一個城主,有無數礙難之處。但這話我怎麼說?只能靠朝廷去說,把陳希明的權力,給他變現,讓他在京城裡做個財主便了。”

富弼道:“此話不方便跟陳希明說,可以跟朝廷講明——”

杜中宵聽了就笑:“副使,跟朝廷也不好講的。現在陳希明未入京,朝廷也不知如何安排。我先提出此事,朝廷受到約束且不說,跟陳希明談起來就不好說話。”

陳昇道:“節帥顧慮得是對的。誰知道陳希明入京,跟聖上講什麼?還是由他們去。”

杜中宵點頭:“不錯,此事只能看陳希明自己,我們不好說什麼。除了伊州,本路還有一件大事。”

富弼道:“不知還有什麼事?看節帥意思,其事不小。”

杜中宵道:“是啊,此事不小。去年副使未來,不知營田廂軍事務。自順化渡一戰後,原來的營田廂軍分拆,現在的軍中,只有幾千人還是原來人馬。新補進來的人,雖然人多,但卻少了幾年磨練。我說句泄氣的話,現在河曲路大軍,還遠遠達不到去年兵馬的戰力。特別是,中低級的將領,遠沒有以前營田廂軍能達到的水平。趁着天氣轉暖了,帥府要多組織幾次有力的演練,鍛鍊將領。”

富弼和張昇緩緩點頭,沒有說話。他們兩人都是後來調來,並不知道前邊的事務。現在的軍隊,在這兩人眼裡已是很強,什麼將領不行,甚至不知從何說起。

第14章 交涉第44章 閒情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33章 泄秘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119章 小火慢燉第84章 議降第15章 攻城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54章 相持第206章 閒話党項第45章 時移世易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257章 偶遇第74章 挑撥第125章 遊街第69章 志同道合第98章 只取朔州第77章 小社會第246章 議事第52章 若即若離第146章 貢品第149章 農事第81章 出鐵第157章 拿人第28章 當要大變第94章 針鋒相對第59章 巧遇第136章 初戰第244章 緊急進京第75章 一潰千里第118章 投降第46章 人心惶惶第194章 截斷歸途第173章 大軍聚集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27章 冤家路窄第235章 先鋒南下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76章 吃好住好第78章 期貨第38章 向東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115章 錢糧有了第76章 靈州城第98章 無事生非第48章 雙刃劍第54章 相持第130章 沒有不同第131章 邊打邊談第19章 攻破曲陽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58章 臨行之言第125章 無差別打擊第69章 打出去第128章 夜談第11章 決戰第59章 順手牽羊第69章 打出去第195章 意外之喜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86章 以工代賑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38章 試槍第71章 關鍵第一戰第80章 洞房花燭夜第63章 長見識第37章 熟人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70章 試炮第1章 疾風暴雨第49章 明哲保身第153章 鬼谷口第44章 奇兵第74章 出乎意料第35章 風雨欲來第69章 打出去第252章 初戰第187章 關鍵一戰第5章 生意人家第25章 栽培第43章 意外之喜第96章 好土第92章 不買別動第67章 生意第9章 培根固本第175章 逃跑第121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77章 早做準備第51章 三本冊子第123章 年前時節第141章 北進第123章 廣種棉花第18章 遊騎第90章 別有任用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93章 工農並舉第69章 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