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長見識

看了一會,三人落座,金三道:“等到火車開車時,殿直知會一聲,小的長長見識。”

三人正說話間,小廝上了酒菜來,道:“客官,小店的菜,許多都是從京城裡運來的,別處可是沒有。本地產的上好羊肉,旁邊黃河裡的魚,俱都鮮美無比,慢慢享用。”

說完,行個禮,轉身離去。

剛纔金三隻是吩咐上桌好菜來,沒有吩咐上什麼。此時看桌上,多是自己沒有見過的。一盤清清爽爽的芹菜炒肉,一份炸酥肉,一盤烤鴨子,一條松鼠桂魚,一盤脆口鮮藕,還有一盤小蔥拌豆腐。

看着桌上的菜,金三不由愣住。自己是富貴員外,什麼好東西沒有吃過?但這樣的菜,卻見都沒有見過。不知該從哪裡下手,金三對楊三文道:“殿直,這裡菜色小的沒有見過,不知有什麼名堂?”

楊三文拿起筷子,指着芹菜炒肉道:“這是用好肉切成絲,與香芹一起炒了,又美味,又爽口。中原現在喜歡這樣炒菜,特別喜歡肉和菜一起炒。有這樣一道菜,才見體面。”

金三點了點頭,問道:“敢問這菜有什麼奇特?爲何不是把肉煮了,與菜分開?”

楊三文笑道:“因爲這裡是中原,怎麼能吃得那麼粗俗!上好的豬肉,煮了有什麼味道!莫要小看了這道菜,要有便宜又好的豆油,日常才能吃到。非是中原之地,想吃還沒有呢!”

金三道:“爲何要用豆油?麻油不行嗎?我們西域,麻油盡多,可比中原便宜。”

楊三文道:“麻油是煎,豆油是炒,不一樣的。我一武夫,只能說一說之間的區別,其餘如何說得清楚?你今日吃上一次,便知不同。那一道烤鴨,是用肥美鴨子,果木數個時辰烤成,香酥可口。炸的酥肉,選的是肥肉相間的好豬肉,裏了麪粉炸制而成,吃起來既爽口又香美。這條魚可不簡單了,是用上好的黃河鯉魚,先炸成形,再淋芡汁。外酥裡嫩,既有魚的鮮香,芡汁又酸酸甜甜。藕是襄州運來,西域縱然有,卻沒有這樣甜美可口。最後這一道小蔥拌豆腐,蔥是幷州來的香蔥,豆腐是新鮮出來的嫩豆腐,淋以京城產的醬汁,西域之地是絕對吃不到的。”

豆腐在中原也剛剛流行,就連河西都見不到,更不要說西域。這最簡單的一道菜,卻是讓金三最迷惑的一道菜。其他的他知道楊三文說的是什麼,豆腐卻實在不知道是什麼。

斟了酒,三人飲了兩杯。金三和任澤幾樣菜吃了一遍,連連讚不絕口。都道只有中原之地,纔會吃得如此精緻,不負上國之稱。

酒過三巡,金三問楊三文:“殿直,外面許多客人,都是來這裡看火車的嗎?”

楊三文搖頭:“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從中原坐火車過來,看了做什麼。或有少許外來商人,纔會如員外一般,過來看看火車。他們在這裡,是看自己的貨物有沒有裝車,什麼時候發出去。或者看自己運來的貨物,什麼時候到了車站,什麼時候能夠運走。所以二樓有茶館,有的生意人成天坐在這裡。”

金三點頭,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人是看自己貨物的。聚集的人多了,這裡還成爲商人談生意和交流信息的地方,所以生意特別興隆。當作旅遊景點來看火的人有,客人裡只是少數。

這裡是官酒樓,勝州的錢袋子,能看到貨場的只此一家。外來商人想看火車,考察商業環境,杜中宵都會派個士卒帶着來這裡。士卒落頓吃喝,酒樓多了一筆收入,兩得其便。金三和任澤又不是什麼重要人物,不是如此,怎麼會一遞書狀,杜中宵就派了人來。

三人正飲酒間,突然聽見外面有人喊:“快,快,外面火車要開了,看是幾號!”

金三聽見,急忙起身,趴到窗邊,口中道:“火車要開了,我們快來看!”

任澤急忙站起,到金三身邊,一起看外面的火車。楊三文端起杯,仰頭把杯中的酒喝乾,夾了塊魚肉吃了,才起身到了兩人身後。

只見外面一列火車前面冒出白汽,有人把裝車的人喝退,不住揮動小旗。過不多時,就聽見一聲汽笛長鳴,那喘氣的火車慢慢前行,速度越來越快。等到出了車站,已如風馳電掣一般。

金三看得目瞪口呆。那是許多車廂連在一起,除了最前面喘氣的,都滿滿裝了貨物。前幾節裡面都是黑黑的,金三並不認識那是煤炭。勝州這裡到處都是煤,而且品質優良,火車一直到幷州,都是用的勝州的煤。後面幾節大多都是裝運的牲畜,雖然這個季節不該賣羊,活牛活馬輸入中原的可是不少。還有幾節都是箱子包裹,也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麼。

車廂上刷有巨大的數字,就是外面喊的幾號。商人向中原發貨,車站給他們回執,上面只有裝貨的車廂,並不能具體到什麼時候發車,他們只能自己來看。

直到火車不見了影子,金三和任澤兩人趴在窗邊,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楊三文道:“火車已經去得遠了,兩位員外,不如回去用些酒菜。再發幾車,下個時辰就該是河濱發的到這裡來。看過了發車,一會再看看火車進站,就不虛此行了。”

金三和任澤兩人回到桌邊,一起呆呆坐着,還沒有從剛纔的震撼中緩過神來。好一會,金三對楊三文道:“殿直,似這樣的車,一天可以發出幾趟?多少時間到京城?”

楊三文道:“一天發多少趟可說不準,多的時候日夜不停,有三四十列呢。少的時候,也有十幾列的。此地到京城兩千餘里,需用五天時間。”

金三嚇了一跳:“我的天!聽說火車可以路上不停,如此算來,一個時辰豈不可奔馳二三十里!”

楊三文道:“員外算得錯了。火車一個時辰可行五六十里,路上只需加水加煤,可以不停。不過現在到京城只有一條鐵路,爲防兩車相撞,多花一倍時間。若是如兩京之間,修成兩條鐵路,只需兩三日就可以到京城了。勝州是河曲要地,聽說朝廷有意,再修一條路。”

金三與任澤視一眼,不敢相信:“兩千餘里,這樣鐵鋪就的路,上國還要再修一條?天哪,那車上裝的貨物,若是馱運,要多少駱駝馬匹!以後販運貨物,只要運到這裡,去京城豈不甚是容易?”

楊三文道:“當然容易!火車運花不了幾個錢,貴重貨物,這運費可以不算。”

金三點了點頭:“哦——原來如此!那以後只要販運貨物到這裡,就可以跟中原做生意了!不知上國有沒有意在這裡開榷場,許外國人做生意?”

楊三文道:“員外以爲外面坐着那麼多人是幹什麼的?許多就是跟番邦做生意。你們若是販貨物到中原,不需要運到這裡,數月之後鐵路就通到河州了,運那裡即可。”

金三道:“如此說,西域貿易,豈不是應在河州?”

楊三文道:“當然不是,運到那裡上火車,只是爲你們省上千里路途。不管人還是物,必須在勝州交書狀,才能上火車。不入中原,是另一回事。”

勝州是進入中原的大門,只有在這裡得到允許,才能進入內地。除了管理人,防刺探軍情,還要對貨物收稅。用後世的話說,這裡是海關,外來貨物要收關稅的。

作爲河曲路的中心之地,勝州爲番商提供種種便利,當然不是免費的。有了鐵路,這一帶人口稀少發展農業的必要性不大,墾田只是鞏固邊疆,跟前朝屯田戍兵不一樣。現在的軍糧,完全可以從內地調運過來。營田務到底是種田還是放牧,要看哪個經濟上有優勢。

至於修復線,朝廷只是有官員提議而已,勝州軍民自然想,人人如此傳說。實際由於地形複雜,代價過高,這複線可沒那麼容易修起來。

第82章 鍊鋼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246章 議事第23章 割韭菜第99章 奚人降了第21章 逃出生天第29章 過界第106章 殺人越貨第186章 刺刀戰第60章 交鋒第53章 技術狂人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235章 先鋒南下第227章 利器第245章 越次入對第144章 不許殺人第4章 新的形勢第77章 先關起來第106章 故人重逢第67章 帶你看炮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92章 育種爲主第12章 意外之喜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59章 地方矛盾第26章 突發大案第17章 自尋出路第228章 奇怪的軍隊第210章 當戰則戰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160章 應有盡有第62章 分兵而進第37章 僵局第97章 軍人本該不怕死第187章 關鍵一戰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136章 學校第260章 內亂第61章 時間不等人第56章 依山而陣第39章 壟斷漲價第194章 南下人口第6章 糟民第19章 各有門路第40章 模範村莊第46章 初戰告捷第96章 出陣第142章 旅遊團第104章 海商第149章 農事第33章 泄秘第155章 降了第53章 技術狂人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100章 入城難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114章 富弼第73章 各想出路第138章 佈置第14章 去葉縣第195章 畢昇後人第23章 可曾讀書?第82章 亂起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10章 不賣給你第113章 創業維艱第36章 集議第208章 基礎不牢第123章 新家第27章 一命換一命第181章 開店第27章 一命換一命第57章 喜事第125章 党項商人第67章 無法可想第6章 做個什麼樣的官第91章 攜手致富第126章 細作第63章 獵物第152章 裝車的辦法第35章 怎麼切換?第18章 互相推諉第13章 關鍵證人第86章 逝者已矣第136章 堅守原地第144章 異人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28章 當要大變第65章 胸有成竹第141章 抑配車票第143章 亂起第134章 不原諒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120章 遠方來客第1章 投其所好第2章 夜襲第85章 四散而逃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159章 分而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