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觀軍

清晨天氣涼爽,路邊的草路上掛着露水,吃飽了的鳥兒在樹上唱歌。

杜中宵和趙瑜等人騎馬,沿着來路回山中去。昨天大軍已經展開,接下來的幾天,將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練,其中一部分使用實彈。這樣一次演練,用的軍火,吃的糧草都不是小數。營田務廂軍有營田務支撐,還有常平司和鐵監撥來的實物,才能夠支撐。

進入演練區域,就見到山間高地有大大小小的營帳,規格整齊,甚是嚴整。

趙瑜道:“看軍容如何,先看營帳。提舉手下的營田廂軍,佈置有法,紀律嚴明,非其他地方的廂軍可比。對了,看這裡的帳篷整齊劃一,與常見的軍帳不同,不知有何特異之處?”

杜中宵道:“廂軍比不得禁軍,日子過得緊,從帥篷到普通士卒的睡帳,都是油布制的。這幾年營田務種了不少棉花,時間長了,終於長出適合的品種,這兩年種了許多。除了製成衣務之外,一些粗布塗油之後拿來做了軍帳。凡是軍中所用,有幾種規格,全部統一。紮營的方法是人人皆學的,各種不同的規格一切皆有步驟。陣地按營劃定,各營安排屬下駐紮,佈置營帳。營級的帳篷一個樣子,下面的都、隊等等都是一樣,只是組成的數目有別。士卒睡帳以十人爲準,制式一樣,各自佈置。”

趙瑜點頭:“看來要點還是一切皆有條例,整整齊齊。”

此時的軍帳,高級的自然是皮帳,其次是氈帳,都價錢不菲。油布便宜,但性能有效,正規軍一般不用的。營田廂軍因爲有棉布,製得特別厚重,塗油之後做軍帳,也能夠防風防雨。裡面的襯布同樣是棉的,舒適性還能過得去。與皮和氈相比,油布的保養相對容易,軍中大量使用。

趙瑜是帶着任務來的,見了杜中宵後,前來觀看演練,先觀軍容。這是一支軍隊的臉面,也能表現出一支軍隊的氣質。營田廂軍最大的特點就是整齊。營房材料相同,制式統一,只是各級規模不同。營級及以上,因爲有指揮部,是單獨一種制式,同樣制式、不同數目的營帳組合而成。營級以下,則只有辦公帳篷、休息帳篷和伙房帳篷三種形式,除了規模,幾乎完全相同

特別整齊、特別有規矩、軍容嚴整,是趙瑜對營田廂軍的第一觀感。這種軍隊是他從沒見過的。參軍多年,軍紀森嚴的軍隊趙瑜見得多了,有的營帳,一見就有一種肅殺之氣。人到了跟前,自然而然連話都不敢大聲說。營田廂軍不同,在整齊的紀律下,有一種輕鬆的氛圍,讓人不會感到那樣壓抑。

越過後勤輜重和後衛部隊,到了中軍,要不了多久,便到了杜中宵的帥帳。

帥帳的制式與一般的指揮帳篷相同,不過是由多組組合而成,看似沒有章法,其實分佈都有自己的道理。便於集中,同樣便於散開,也方便軍情的上通下達。幾組帳篷看起來一樣,不是這裡的人,根本分不清哪裡主帳。趙瑜見了,忍不住心中一猜,那組人員進進出出的特別忙碌的,應該杜中宵的主帳了。

沒想到杜中宵並沒有帶趙瑜去那裡,而是帶到了另一組帳篷,口中說道:“在不遠處,有專門待客的帳篷。鈐轄前來觀軍,便就不要到那裡去了。我吩咐人爲你安排睡帳,可先派隨從去收拾一番,演練時要在這裡住上幾天。我們先去帥帳,看看現在情形如何了。”

說完,杜中宵吩咐一邊的軍需官李復圭,給趙瑜安排住處。加入廂軍後,李復圭兼任了常平司的主勾當公事,事情都是由下面的官吏做,他主要負責營田廂軍的物資和後勤。

進了帥帳,趙瑜才發現裡面非常開闊。與一般的帥帳不同,盡頭是杜中宵的帥案,特別闊大,上面擺滿了軍令及各種文書,中間攤開一種地圖。帥案一邊,還有一張小的几案,不用問,是幫杜中宵處理公事的最親密人員。中間不似一般帥帳空曠,而是放一張巨大的桌子,一端鋪着地圖,另一端是個沙盤。兩邊的位子大多有案,而不是隻設座次,看來這裡一般不升帳。

平常帥帳最大的用處,一是軍官聚飲,同時商量軍情,制度上就是將領定期會餐。另一個作用,就是升帳,要麼佈置軍令,要麼處罰屬下。前線軍帳裡,若是沒有砍過幾個人頭,沒有打過軍棍,就會讓人覺得是很怪異。這處帥帳,看來只能商議軍情,會餐、處罰都不合適。

劉幾和楊畋各自到了案旁,看擺在上面的文書。軍隊已經展開,一天的時間軍情變化很大,許多事情要他們處理。杜中宵到帥案略看了看,便吩咐一邊的士卒,去泡茶來。

到離門的不遠的空曠處,杜中宵與趙瑜坐了,道:“鈐轄,營田廂軍全部出動,規模非同小可,諸事雜亂,多擔待些。劉鈐轄和楊鈐轄處理事務,我們坐着喝茶,說些閒話。”

趙瑜忙道無防,道:“提舉,聽說營田廂軍兩萬餘人,敢問全部到了山中麼?”

杜中宵道:“那倒是沒有,此次演練還有其他事情,需要人去。此次進入山中演練的,約有一萬多人,主要軍官全部到了。演練主要是將領和統兵官,士卒倒在其次。”

營田廂軍的數量現在很敏感。上次竇舜卿到了後,經過了幾次揀汰,最後剩下兩萬三千多人。整個架構都在,不過營一級多是架子,只有軍官和骨幹,普通士兵很少。基本是每旅有一營齊裝滿員,其他只存架構。基層軍官除了上級看中的接任者,其餘都是輪換。炮兵和騎兵的專業兵種,除了輜重後勤經過了一定的減員,倒是沒有變化。三衙直屬的上四軍,每軍不過三四十指揮,營田廂軍過兩萬人就太多了。位列管軍的捧日開武和龍神衛兩位都指揮使,轄下兵馬不過三五萬人,營田廂軍人數這麼多,杜中宵這個提舉就太過惹眼。除非邊疆帥臣,屬下統領幾十萬兵馬。

上了茶來,趙瑜喝了之後讚道:“提舉這裡好茶。自從信陽軍改蒸青爲炒青,製出來的茶葉格外出色,成了貢茶之後,京城許多富貴人家也這樣喝了。上次我陛辭面聖,賞的便是上品信陽軍茶。”

杜中宵道:“軍中一切簡便,哪個耐煩把團茶細細研了喝?對了,前些日子信陽軍制了一種發過酵的紅茶出來,也是散茶,別有一番風味。一會我吩咐士卒,給鈐轄包一些帶回去。”

趙瑜急忙謝過。這種新生事物要想推廣開來,得看是哪裡制的,是哪些人在用。京西路的營田務和常平司這些年財政充裕,製出了許多新式貨物,通行天下,深得人們贊眷。他們製出來的茶,又是兩個衙門日常飲用的,自然就得到了其他人的認可。從最開始的綠茶賣不上價錢,到現在開始詳細分類,明前綠茶的價錢儘快漲上去,已經遠貴於市面上的團茶了。

那邊劉幾和楊畋處理了公務,一起過來坐着喝茶,說些閒話。

趙瑜道:“我來之前,京中重臣和將領議論,南方儂智高亂子越來越多,波及數州,想讓楊鈐轄重回荊湖路領兵,準備南下平亂。聖上不許,以天章閣待制任顓知潭州,那裡本是要鈐轄去的。”

楊畋拱手:“在下備位領軍,但憑朝廷差遣。以前在荊湖時,僥倖平賊,今時已不同往日。任待制何等人物?他去知潭州,遠勝於我。”

潭州是是荊湖南路首州,也是進剿儂智高的大本營。前些日子天章閣待制任顓上任,一路坐火車到江陵,從那裡經鼎州到潭州。路上沒有停留,杜中宵等人沒有與他相見。

楊畋本就是在荊湖路平蠻立功,現在廣南蠻亂,朝中當然就有人想起了他。不過現在的局勢,杜中宵曾多次上書,願帶廂軍南下剿賊,皇帝便讓楊畋留了下來。

杜中宵感覺得出來,皇帝對廣南事務的安排已經大致定型。主帥必然是狄青,不知道他會從陝西路帶多少人馬。自己的營田廂軍作爲補充,如有必要,可能會配合狄青南下。儂智高攻廣州不下,在秋天之前必然會回廣西路,不然就會面臨被各處到來的兵馬包圍的危險。到時內外夾攻,神仙也難救他。

大隊兵馬南下,主攻方向必然是廣西路。現在火車通到江陵府,之後一路水路,交通十分便捷。如果自己作爲狄青的附屬,很有可能,與他在潭州分兵,過五嶺沿端州入廣東,斷儂智高後路。

如果不是有這樣的計劃,楊畋很可能已經被調走,到地方籌備戰爭事務了。這樣的安排,杜中宵覺提有些失望。自己只是輔助,斷的是儂智高的後路而不是他的歸路,運氣不好打不上打仗,營田廂軍的戰力難以發揮出來。不過只要參加戰事,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第42章 聚飲第54章 贊助者第39章 雜談第212章 物是人非第31章 競爭第67章 無法可想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67章 數路齊出第43章 戰前聚議第72章 不務虛名第15章 意外收穫第11章 決戰第150章 都不容易第29章 夜戰第123章 廣種棉花第90章 別有任用第16章 用刑第110章 三岔口第131章 邊打邊談第55章 自尋煩惱第116章 疑惑第97章 各取所需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4章 三項任務第175章 逃跑第92章 舊人去向第121章 家事第177章 分進南北第113章 分岐第186章 刺刀戰第61章 力敵第54章 炮轟甘州第126章 故人敘舊第31章 大軍南下第167章 猴戲第69章 什麼都要基礎第206章 不自知第234章 泄密第65章 強行收錢第141章 傳言第175章 逃跑第160章 應有盡有第54章 爭端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114章 種地一條龍第177章 分進南北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208章 基礎不牢第273章 封賞第14章 隱情第79章 由遠及近第12章 已陷死地第16章 佈置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177章 早做準備第80章 洞房花燭夜第33章 家事第148章 楊家將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第111章 石州第108章 賞功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87章 既要面子也要裡子第68章 別出心裁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18章 審案第203章 不期而遇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55章 自尋煩惱第155章 降了第30章 換酒而已第152章 恰逢其時第67章 我來了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30章 兵臨城下第155章 販魚第86章 逝者已矣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76章 人心惶惶第62章 新奇第133章 兩件大事第33章 各個突破第44章 奇兵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11章 攤派差役第63章 葉縣第4章 仗勢欺人第114章 種地一條龍第184章 文武殊途第154章 再見陶十七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72章 不等了第159章 分而治之第113章 虧了第47章 京城居不易第118章 賽馬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112章 調回京城第182章 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