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新式軍器

喝了會茶,杜中宵問道:“你們在忙什麼新機器?”

郭諮道:“前些日子,提舉讓鐵監想辦法,造個批量產火槍子彈的機器出來。我們商量一下,火槍用鉛子太貴了一些。鉛可用來鑄錢,雖然比銅便宜許多,終是貴重之物。是以想着以鐵代鉛,何不直接做鐵製的子彈?這些日子設計了一套機器,能把鋼筋按量裁截,之後墩壓成圓,而後進行幾步研磨,而成爲鋼球。現在做的雖然粗糙了些,但也比鉛丸更加精。”

杜中宵睜着眼睛,聽郭諮講完,有些不敢相信地問道:“你們能夠批量製造鐵子彈了?”

郭諮點頭:“不錯,不但可以制鐵子彈,而且價錢極爲便宜。現在軍中再發火槍,沒有必要去把射出子彈撿回來了。又不能重製,又不值什麼錢。對了,按新的製法,以後炮彈也可如此製造,不過不是冷墩出來,還是鑄造成坯,不過可以研磨,精度強了許多。”

杜中宵連連點頭,沒想到郭諮還幹成了這件事。以前軍中火槍用鉛子彈,太過貴重,有錢如營田務也不敢放開來用。很從士卒集訓幾個月,並不曾放過幾槍。改成了鐵子彈,能夠用機器大規模製造,成本不知道降低了多少。軍中可以放開使用進行訓練,連撿廢子彈也沒有太大意思了。

其實杜中宵自己也可以把批量製造子彈的機器設計出來,無非是定量裁切模鍛,而後研磨,都能夠實現機械製造。不過太耗精力,杜中宵事務纏身,已經沒有心思在這上面了。

槍炮的使用成本降下來,一切就跟以前不同了。大規模作戰的時候,火槍兵帶的子彈增多,進攻和防守的時候可以多開幾槍。更不要說平時,有事就放一槍,比冷兵器時代方便太多。

說起了火槍,杜中宵道:“那去年讓你們製造槍管內有膛線的火槍,現在做得如何?製出來帶膛線的槍我也見過,射的準度依然不盡如人意,離得遠了便沒有準頭。”

郭諮道:“提舉,此事我們用了許多心思,槍管裡的膛線改了無數次,現在基本定了。不過說到射的準度,不只是跟槍管有關,跟子彈也有關。一是彈形,再一個是裝彈和發槍的時候,槍管與子彈之間必須密閉才行。我們想了許多辦法,一一都試過,認爲除了槍管里加膛線,子彈還要改變形狀。如同箭頭一樣前邊是尖頭,後邊粗壯,如同弩用的矢箭一般纔可以。現在的辦法,是前邊用鋼頭,後邊用一個鉛製的託,緊緊嵌合在一起。發槍時,鉛託與膛線相合,可以不漏氣,出去如箭,不至於歪了準頭。”

杜中宵愣了一會,才道:“如此一來,子彈打到人的身上,後邊的鉛託豈不變形?變形之後,更加難以從人體中取出。比以前的鉛丸,對人傷害更大。”

郭諮想想,搖了搖頭:“此事我們倒沒有試過,不過提舉說得有道理。前些日子採礦的地方有豺狼野豬害人,曾經用這槍去打過,着實鉛託會變形。”

這還用問嗎,前邊鋼頭堅硬,後邊的鉛託是軟的,打中之後必然變形,傷口增大。而且傷口是不規則的形狀,中槍的人受到的傷害厲害多了。

有膛線的是狙擊槍,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科技,杜中宵只要知道膛線的概念,就會要求手下的人制造。以現的技術,加了膛線之後,子彈與槍管的配合精度更高,裝填不便。而對於火槍兵來說,最重要的是發射速度,與敵相接之前能發射幾槍。多射一兩槍,就可以取得巨大優勢。所以膛線步槍只有精確射擊的狙擊手使用,火槍兵用的依然是滑膛槍。

郭諮心思靈巧,對於發明創造天然有一種熱情,也有這方面的特長。與杜中宵不同,郭諮的心思在武器上,一心要製做幾種戰略武器,打破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優勢。除了帶膛線的步槍和子彈,以及大批量製造的鐵子彈,這幾個月還花了許多心思在炮上,一一向杜中宵說明。

知道了射程與威力的關鍵,是彈與槍管要密閉,火藥氣體漏得越少越好,便在這方面下功夫。新制的炮彈,後面也加了木託,用木託與炮管密閉。原理跟子彈加鉛託一樣,不過火炮是淺射傷害,與火槍不同,炮彈着地之後要求滾動,所以依然是圓形的。

說到這裡,郭諮道:“下官以爲,其實炮彈後面加鉛託或銅託也未嘗不可,只是價錢高了些。普通的實心彈倒也罷了,如開花彈,因爲出去之後會炸,打得越準越好。此時如果炮管有膛線,用鉛託與膛線相合,算好開花的時間,直接打過敵人頭上,可以如子彈一樣,不用圓形,而成錐形。”

杜中宵道:“要能這樣,必須要有信得過的引信。不然炸得早了,炸得晚了,纔沒有用處。”

郭諮道:“我們鐵監裡新進了一個年輕人,名爲張潛。他本是饒州人,見到提舉讓那裡用鐵從膽水中鍊銅,覺得甚是新奇,特投到鐵監來。此人甚是聰慧,又耕讀傳家,學校裡十分出色,分到了十七郎的手下。張潛對各種藥物煉成新藥極是感興趣,就是提舉稱的化學——”

杜中宵道:“以一物化一物,此丹家所常爲,五代時道士譚峭制《化書》,正是此意。我們把這視爲一門學問,自然該稱化學。那個張潛,制了什麼出來?”

郭諮道:“此人用心於火藥,制了新式的藥捻出來。爲一管,中貯特製的火藥,燃燒穩定,如香刻般可以計時。我們試了許多種物事用來制管,最後發現山中產的一種幹木最合適。爲一細管,中間裝特製的火藥,發射時裝入物制的開花彈裡。炮兵只要算好距離,計算出時間,可以截藥捻爲合適長度。此時向目標發炮,算得準了,可以在落地時開花,威力尤大。”

杜中宵點了點頭,一時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底火的要求很高,杜中宵連原理都不知道,要不然製出底火來,這幫人就能推動進入後裝槍時代了。大炮更要說,一旦是爆炸傷人,完全是兩種東西。

聽了郭諮的介紹,杜中宵道:“沒想到幾個月時間,你們制了這麼多新奇之物出來。如此一來,打仗跟我以前想的就大不一樣了。還好把軍隊拉到鐵監來演練,不然豈不又錯過?既然到了這裡,你們有閒也可到軍中看一看,結合實際的樣子,改進軍器。”

郭諮點頭答應,又道:“提舉,既是全軍演練,可不可以試一試無敵霹靂車?我們對這車子又做了許多改變,減少了零件,加了軍器,威力極大。我上報朝廷,樞密院極是看重。言這車若大行於天下,對上北方騎兵,再無不勝之理!”

杜中宵笑着搖了搖頭:“知監,我從來沒有懷疑那車有用,也知道騎兵與之相對,必然會被碾爲肉泥。但是,怎麼運呢?那樣大車,只能靠鐵路運到別處,靠自己跑,一二十里還可以勉強支撐,再遠就斷然不行了。又要加煤,又要加水,前線怎麼打仗?”

郭諮忙道:“提舉,這些沒有什麼。我們試過了,車內裝滿,縱橫五里不在話下!以戰場之小,五里之內當者必死,攻無不破,這好處就值得用了!”

杜中宵連連點頭:“我知道你說的都是對的,我也不懷疑。但爲什麼不用,我給你說清楚吧。一是用蒸汽機,這車子必然小不了,除非平地,有溝壑便無法逾越,一般的橋樑也無法通行。如此一來戰場上的用處就有限,只能在正面對敵時用,強過鐵甲騎兵而已。再一個,這種車價錢極是高昂,軍中如果成規模,耗費的錢數目太大。不止如此,平時還要保養,比養人養馬貴得多了。最要緊的,用這種車子,不管是駕車的人,還是在車上面做戰的人,都要專業人才。要專門學過,專門訓練過纔可以,比優秀騎兵更加難得。車上如果有十人,給其維修保養的只怕要數倍其數,這些都要讀書認字有技術纔可以。貴了,錢還可以解決,哪裡找那麼多專業人才去?人只要稍微不熟,戰場上趴窩,就難辦了。知監,此物將來必將大行於天下戰場,你多用心是對的。不過,在學校普及之前,沒有那麼多人才,軍中不敢用啊。”

無敵霹靂車再改進就是坦克了,杜中宵當然知道用處很大。但蒸汽機工作不持久,戰場機動的能力不強,限制了其使用。冷兵器時代,用這種方式正面破敵,性價比實在太低了。而無法機動,就失去了坦克最大的功能,無法機動拉扯敵方陣線,擊敗之後無法追敵,這機器就成了雞脅。更不要說這樣的車,其操作人員和整套的保障,都需要專業人才,這個時代最缺的就是人才。

與周邊國家相比較,哪怕不算鐵監這些工廠,宋朝也富裕,屬於有錢的國家。可用霹靂車,在軍隊上如此花錢,還是太過分了。等到後邊人才培養體系形成,軍隊更加專業化,如此堆錢砸人,倒也不是不可以。那個時候,在北方大草原上,鋪天蓋地的裝甲車輛推過去,什麼騎兵都擋不住。

杜中宵現在想的是南下打儂智高,這車既無法運,前線也無法用,軍中怎麼可能裝備?郭諮研究可以,花些錢也應該,急着讓軍隊使用就過於心急了。

第112章 大生意第158章 暫且忍耐第141章 平安不便宜第268章 備戰第141章 傳言第49章 明哲保身第9章 鑄門炮吧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43章 戰前聚議第158章 暫且忍耐第153章 有人來,有人走第31章 良好兵源第21章 員外請客第21章 逃出生天第125章 規劃第198章 定期儲蓄第146章 貢品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182章 細作第48章 慶功第83章 攻城受挫第39章 兩難第189章 被圍第94章 錢堆出來的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19章 應募者第130章 普遍貧窮第12章 已陷死地第19章 走訪民間第11章 心煩氣躁第111章 都是小錢第39章 雜談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35章 防守反擊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149章 伊州第194章 截斷歸途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65章 天賜良機第174章 打探第129章 取朔州第123章 超期不贖第18章 遊騎第8章 制硝第56章 身邊人第238章 營田務的作用第180章 勸君熟讀封建論第208章 奇才第87章 既要面子也要裡子第33章 臣願出征第98章 只取朔州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133章 大戰在即第49章 免死第78章 期貨第197章 不歡而散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44章 閒情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36章 收錢第48章 溼法鍊銅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87章 大同來使第232章 重賞之下第66章 反殺第14章 不管事的縣令第68章 有好酒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251章 援軍來了第12章 要搶佔先機第117章 襄洛鐵路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227章 利器第51章 三本冊子第153章 各有前程第135章 不爲他人做嫁衣第23章 全力應戰第80章 新婚第33章 舊人重逢第212章 通車了第184章 兩翼夾擊第65章 介紹進學第270章 讓一讓如何?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157章 拿人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230章 南下不易第103章 杖斃第56章 人多糧少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98章 回京奏事第150章 都不容易第59章 巧遇第27章 一命換一命第186章 刺刀戰第80章 洞房花燭夜第135章 大戰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