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常平判官

盧革年少成名,十幾歲的時候得到了知州馬亮的賞識,參加發解試,馬亮特意叮囑通判讓盧革過發解試。盧革聽說了此事,以得私薦爲恥,沒有參加。下一屆進士及第,年僅十六歲。

這個人很奇怪,少年進士,升官不算慢,政績也好,但從來沒有得到越級提拔的機會,也沒有入館閣,也沒有做京官,一直都在地方任知州。現在四十多歲,爲官近三十年,還是知州資歷。絕大部分官員如果沒有朝中重臣賞識,大約一生就是如此了。

前幾年在廣南西路知龔州的時候,盧革遇到一次蠻亂,全路震動。他曾經提醒安撫使杜杞,廣西地少人貧,數州不如中原一大縣,應該即早修繕城池,調防兵馬,防備蠻人作亂。當時沒有得到重視,今年儂智高事發,顯出他當時的先見之明,來做常平判官是受到重用了。

杜中宵幾人迎了盧革進來,分賓主落座,問了路上辛苦,杜中宵道:“你來得正好。自建常平司以來,這幾年都是與營田務合署辦公。這兩年常平司發展起來,不比從前,正商議要建自己官廨。只是放在哪裡,是襄州,還是唐州、鄧州,一直定不下來。你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官廨定下來。”

盧革拱手:“提舉,以京西路論,首州應該是河南府,第一大城該是洛陽城。常平作爲監司,主管錢糧工商,與其他監司職責並不相同,何不設於北路?”

杜中宵知道他說的是洛陽,對他道:“洛陽爲西京,除轉運使同,其他監司也皆有官衙。而且那裡有西京分司,雖然不理事,高官衆多。管錢糧工商更加易受這些人的話語影響,離遠一些好。再者現在常平司在北邊數路事務,都是委河南府通判代管,也算有衙門了。”

通判與知州不同,是真正的朝廷派出官員,而且一手監察一手錢糧,職責正跟監司對上。幾個監司委派地方官做事,首選通判,其次纔是幕職官。常平司初建,官吏不足,北路幾州事務,都是由河南府的通判代管的。杜中宵完全放權,鐵監以北,除了本司的條例公文和通行事務,日常事務一概不插手。

河南府作爲西京所在,與其他地方不同,一向是兩員通判,一治留守司事,一治河南府事。兩員通判資歷要求都高,必須是知州資歷,一任相當於知州一任。而且治河南府事的府通判,與籤判有分工,不管理城內事務,只管屬下郊縣。此時的府通判是孫長卿,代管常平司北路事務。

聽了此話,盧革道:“不設於河南府,那只有一個地方可設,就是襄州。鄧州雖然也是大州,但火車是過其轄境新野,並不從城裡過,有些不合適了。襄州雖然偏南,但地方富庶,又通火車,是前朝山南東道所在,不是其他地方可比。不過,其實還有一個地方,就是鐵監。”

杜中宵點了點頭:“是啊,除了襄州和洛陽,現在最合適的地方就是鐵監所在了。那裡跟其他的場監不同,治下人口衆多,而且富庶,又是幾條鐵路的交匯地,我也委決不下。”

當時設立鐵監的時候,本是選的偏遠山區,但有了煤和鐵,那裡迅速發展起來。又有幾條鐵路在那裡交匯,交通便利,反而成了京西路最繁華的地方之一。真正較真起來,那裡的經濟腹地太小,以後的發展必然受到限制,不利於作爲掌管一路的衙門所在。但現在衙門本就簡陋,選在那裡又有什麼不可以?

商議了一會,杜中宵對張昷之和盧革道:“這樣吧,現在南方儂智高作亂,朝廷秋後必然派兵。我們這裡的營田廂軍是離那裡最近的大膽兵馬,當爲朝廷分憂。這一個月各軍士卒俱已招齊,我便帶他們到鐵監去,進行整訓。營田務的事務,交給張主事。常平司的事管,便交給盧判官。盧判官可到襄州設常平司的官衙,將來是做判官用,還是提舉用,再議吧。”

盧革拱手:“下官初來,諸般事務俱不熟悉,如何就敢接此重擔?此次出京,聖上和宰相都再三叮囑,常平司管一路錢糧工商,一年經手的錢無數,一定要做好。現在京西路的錢糧對朝廷特別重要,一旦這裡有失,天下的許多事就無法辦了。”

杜中宵道:“無妨,邊做邊學就好。常平司諸般事務,都有條例,有合適的官吏,很快就會了。這幾個月,我一直整訓廂軍,常平司還不是好好的?樊城到鐵監有火車,有緊急事務,一日可達。你每隔一個月,到鐵監見我,有事商量就好。”

盧革沒有辦法,只好拱手道:“如此,下官就只好勉強先如此。以後有了事,到鐵監見提舉,莫要嫌我羅嗦。委實出京的時候,聖上和宰相再三叮囑。”

此時是龐籍獨相,權威很重,沒人敢把他的話不當一回事,杜中宵也不敢。鐵監交通便利,不管是南邊的襄州,還是北邊的洛陽,都有鐵路相通,一日可達,在那裡耽誤不了事。正是如此,杜中宵才決定帶廂軍到那裡整訓,同時協調南北事務。

以前顯不出來,常平司設儲蓄所和錢引務後,裡面的存款直接展現了京西路的發展成果。朝廷本來多是從京西路調運實物,現在錢的數額在那裡,看得更重。現在錢引,可是有本錢,跟現錢掛鉤的,儲蓄所幾千萬貫的數目,特別扎眼。只是朝廷還沒想出動用存款的辦法,只能看着就是了。

前幾年王堯臣做三司使的時候,曾經統計過錢糧。現在朝廷每年收入約一億幾千萬貫石匹,支出也大約此事,基本收支相抵。天下的大工程,主要是鐵路的修建,全部是由京西路負擔。如果把這些折成現錢,京西路的分量就更重了。其中營田務和常平司的收入,早已經遠遠超出了轉運使司的稅賦。主管兩項的杜中宵,地位水漲船高,早就不是前幾年那個資歷不足只能帶權的官員了。

去年開始,朝廷仿京西路制度,推廣常平司,先設在京東和淮南兩路。這兩個地方不在前線,地方經濟較發達,又在黃河以北,與京西路有相似之處。京東路仿京西柏亭監的例子,重建萊蕪監,只是因爲人才和技術不足,還沒有發展起來。淮南路看着眼饞,從今年起要求京東路把徐州劃歸他們,各方牽扯朝廷還沒有同意。除此之外,兩路常平司下的商場都開設起來,一切制度學京西路,迅速見到了利益。最近謀劃,在開封府也設立常平司,加上京西路聯結起來,通買通賣。

對於杜中宵來說,營田務和常平司都已經發展成熟,制度基本完備,做日常事務沒大意思,心思轉到了軍事上。雖然朝廷盯得緊,地方看得重,大多數權力他還是放下去了。

第87章 末路第55章 自尋煩惱第131章 賊性難改第190章 進佔疏勒第85章 內亂第234章 狄青南下第72章 數字嚇人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56章 依山而陣第46章 分道揚鑣第145章 沒有準備第74章 兩個拳頭第236章 同年再會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156章 有些茫然第114章 難以捉摸第54章 崇政殿演武第142章 巧遇第85章 物是人非第12章 打就大打第51章 大敗第123章 新家第64章 不嚇你們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65章 生事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252章 初戰第126章 行會第210章 整軍之制第29章 夜戰第203章 一切都變了第168章 安撫第61章 真真假假第50章 困難第15章 我要考進士第67章 生意第85章 四散而逃第91章 沒有出路第114章 富弼第108章 想法不同第99章 朝政第180章 奇人第181章 焉耆第86章 以工代賑第71章 試槍第59章 地方矛盾第2章 入宮第128章 模範農戶第137章 再回幽州第42章 吃個痛快第101章 慶功宴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81章 親征第88章 何去何從第121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18章 韃靼人第57章 靜候時機第120章 謹慎爲上第76章 天生神將第96章 出陣第96章 免稅第191章 集議第97章 無敵霹靂車第56章 買書第232章 重賞之下第43章 自有人買第199章 打虎隊第97章 各取所需第195章 畢昇後人第27章 再留無益第188章 風雲匯聚第103章 爭議第127章 三方牽扯第99章 奚人降了第22章 大勝?第48章 邀賞第21章 嚇了一跳第83章 霹靂車來了第263章 初勝第96章 好土第204章 萬事新奇第20章 結冰了第23章 全力應戰第51章 各有封賞第86章 塵埃落定第120章 遠方來客第61章 力敵第68章 反攻第148章 各尋退路吧第102章 投降第61章 力敵第59章 要學好第105章 面對第56章 依山而陣第22章 實驗第30章 京西營田第165章 首戰告捷第200章 何不參軍第153章 窮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