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

教閱廂軍衙門旁邊的院子裡,十三郎和姚守信對面而坐,另兩邊是楊文廣和趙滋。

十三郎吃口酒,拿個田螺囁了一口,扔下道:“現在軍中編制已經定了,營田廂軍編成一軍,除提舉之外,楊鈐轄爲正軍主,劉鈐轄爲同軍主,不知道還要不要補入虞候之類,我們四個,我是騎兵主,姚教頭是炮兵主,你們兩個各是師主。跟我們以前想的,可是大大不同。還有一個師主,還不知道是誰。”

趙滋道:“我和楊都監都沒有什麼,無非還是帶步兵。倒是你們兩個,是前所未有之制,到底管些什麼,我們還是沒有搞太清楚。軍中各炮營、騎營,都有自己指揮,上面有長官,你們怎麼管?”

十三郎道:“前幾日不是說得清楚,旅中各編列一營炮兵一營騎兵這些都是歸我們管的。只有到了戰時,纔會編進旅中去,我們派人隨同旅主一起作戰。”

楊文廣道:“到那時候,到底是誰管誰?你們職級高過旅主,總不能到時聽他的。”

姚守信道:“沒有那麼複雜,真正讓一旅出擊,朝廷必然指派主將,自然是都聽主將的。如果只是一旅出擊,隨同的炮營和騎營自然聽旅主的,我們不過是派人過去隨同指導而已。”

楊文廣點了點頭,又問道:“可平時步兵裡,也有騎兵和炮兵,那又歸誰管?”

姚守信道:“凡是軍中的炮,都歸我管。同樣軍中的騎兵,都歸十三哥管。不過那些編列到步軍中的,炮和馬歸我們管,炮手和騎手歸步兵的統兵官管,其實就是一起管。”

楊文廣和越滋一起搖了搖頭,都覺得現在軍中管理太亂了,一時要怎麼去適應?他們都是曾經帶兵打過仗的人,習慣了統兵官掌管一切,在營中說一不二。現在則層級衆多,還有多個專業系統,專業軍官受統兵官和上層的雙級領導,不再像從前那麼簡明瞭。

十三郎舉起杯道:“喝酒,喝酒!反正編制條例已經發下來了,回去慢慢研究就是。我手下一共就九營騎兵,現在連馬都不全,人就更加不要說了。什麼時候齊裝滿員,還是沒有影的事。”

騎兵是裝配和人缺得最多的,以營田務的實力,怎麼可能拿得出近萬騎兵的裝備?其他可以,馬是沒有辦法的,近萬騎兵放在天下也是戰略力量了,三衙禁軍出動都肉疼,更何況是營田務。杜中宵用了無數辦法,營田廂軍可堪用於騎兵馬匹,到現在也不過不足兩千匹。這還是有自己的馬場,多年繁衍下來的結果。當然有專門馬場,隨着時間的推移,馬種的改良,後邊繁衍速度會越來越快,只是杜中宵等不到而已。陳勤在河東路做得不錯,已經成了火山軍周圍數州馬場的管理官員,這些年培育出了數萬匹馬。不過真正品性優良,品質穩定的馬種,是前年才行成,現在還不能大規模使用。

十三郎軍中十人以上用一匹馬,他能保證訓練就非常不容易,其他不能想太多。

喝了會酒,姚守信道:“其實現在這個樣子,最難的是我炮兵。有鐵監在那裡,軍中炮不缺,從上到下,幾乎一應俱全。雖然虎蹲炮之類,分到了步兵營中,管理和作戰章程,卻依然是我們編寫,平時也要經常巡視。至於旅以上用的大炮,那就更加複雜了。都說炮兵中的使臣和效用多,但以前卻沒想到會跟騎兵有一樣的編制,哪裡會想到這麼多人?現在看來還是人少了。”

шωш .тtκan .C〇

趙滋道:“罷了,人少又如何?現在軍中有學校,各類技術兵種,教頭、教師一應俱全,選人去學就是。我們這些步兵,設什麼一二三等兵,還要求有一定數量的效用,纔是真難。”

姚守信搖着頭笑:“都監,你們一樣有學校,還有專門教導的軍隊呢,有什麼不好學的?倒是炮兵可不那麼容易,幾年時間,能學的人基本都選出來了,軍中再難選到人了。惟今之計,只能從駐軍所在的州軍選人,還不知道有沒有人來。”

十三郎聽得不耐煩,道:“你們說來說去,都是小事。我騎兵呢?騎兵可只是騎馬打仗,身體是有要求的。九營的編制,營田廂軍滿打滿算,除了被你們選走的使臣,效用,全部選一遍,也只有五千人的樣子。剩下的人,我到哪裡找去?這裡是京西南路,已近荊湖,不是沿邊三路,哪裡有人來?”

說完,舉着杯子只是跟幾人喝酒。

騎兵確實最難,不但是沒有馬,騎士也有要求。廂軍本就是被禁軍揀選過的,要求放低,十個人裡面也選不出一個騎兵來。來到京西路數年,以前的少年很多都長大了,而且日子豐裕,身高明顯比父輩們要高一些。饒是如此,十三郎的騎兵還是差了近一半,他自己都不知道要到哪裡去補足。

步兵的編制改變最大,楊文廣和趙滋兩人非常不適應。但其實他們人員不缺,還有富餘,只要按前些日子的揀遠結果,把編制補足即可。至於缺的使臣和效用,反正有學校,選優秀的人去學習就是。倒是炮兵和騎兵不易,人員缺就是缺,想補也沒有兵員,只能絞盡腦汁想辦法。

騎兵給在身高和體力,這是硬條件,選不出來就是選不出來。除了普通騎兵,鐵甲騎兵缺人更加厲害。有鐵監支持,杜中宵按着軍中編制,早就制了鐵甲備在那裡,還有富餘,但沒那麼多人穿。達到鐵甲騎兵要求的馬匹就更少了,這幾年選來選去,也就是能組成兩三百人的規模。

炮兵則要求智力,同樣沒有辦法。不是辦了學校,人進去就了就能學出來。營田務教育還沒有大規模普及,要學成炮兵,既要能夠讀書認字,還要有學書算的能力。這個年代,算賬的人好找,能正兒八經學那些機械和幾何知識的人,實在稀缺得很。作爲軍中一切優先的炮兵,姚守信這幾年在軍中把人員全部揀選遍了,適合做炮兵的幾乎全選走,還優給錢糧,也只能做到如此。進一步增加,就只能夠從社會上廣招人才,剩下的時間不多,不知道到時有多少人能學出來。

技術兵種比普通兵員精貴,便是如此。每一個人都是選出來,經過專業培訓的,少了可不是隨便能補上的。楊文廣和趙滋悉的是軍官,十三郎和趙滋則連一般的兵員都悉。

全部營田務廂軍,整編成一軍,下設三個師。名字是按照春秋戰國時來的,內容早已不同。那時一軍幾千人,過萬人已不得了,現在則奔着五萬人去了。全部配齊,能夠對一國造成巨大威脅。當然杜中宵也沒有能力配齊,真正齊整的是三個步兵師,配套的炮兵和騎兵都缺少許多。偏偏對於新軍隊來說,炮兵和騎兵是戰略兵種,會極大影響戰鬥力,只能邊打邊配。

楊畋和劉幾做軍主,杜中宵以提舉身份,擔任的實際是帥臣。真正出兵,帥臣應該有自己的司令部和參謀人員,及其他的輜重、情報、法紀等等其他人員,現在他一概沒有。沒有辦法,一切初興,只能先暫時理一個能夠適戰時的框回出來。

第109章 人人有書讀第10章 愛信不信第35章 風雨欲來第124章 郊外探查第190章 進佔疏勒第66章 自作聰明第91章 攜手致富第148章 各尋退路吧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161章 兵進伊州第81章 親征第39章 兩難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18章 威力驚人第7章 審案第16章 複雜的地方第49章 因地制宜第135章 大戰在即第168章 安撫第118章 普通人第112章 慶功第202章 動物園第138章 查糧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21章 員外請客第60章 無商不富第88章 左右爲難第12章 意外之喜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9章 上元觀燈第101章 陛下,降不降!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121章 家事第190章 無路可退第17章 破城第8章 賈逵出兵第141章 且先等等第10章 不賣給你第140章 重逢第130章 商路第120章 不問從前第121章 蠻荒之地第28章 也是狗官第81章 故人來第21章 員外請客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53章 分兵第175章 張岊東來第69章 打出去第81章 故人來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25章 窮治地方第65章 提前反攻第69章 各有算盤第69章 南線出兵第102章 拿人第83章 霹靂車來了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16章 生意興隆第104章 海商第247章 劉淮相親第35章 工廠的不一樣第93章 一切都很新奇第47章 京城居不易第110章 要好處第5章 中招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134章 釜底抽薪第84章 實在聽不懂第49章 草棉第77章 諸事不同第122章 見面第125章 提攜舊人第124章 衝突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119章 使節第197章 不歡而散第13章 殺良冒功第44章 債券第37章 白紙做畫第32章 火炮對決第7章 糟白酒第86章 多學多煉第74章 鄰居登門第124章 密商第18章 無路可走第167章 猴戲第229章 如果勝了呢?第117章 苦寒之地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116章 如何安置第15章 初具規模第66章 酬功第200章 時移世易第6章 偶遇第67章 意外第49章 圍殲第272章 諸使慶功第91章 大勝惹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