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妙計

到了大路上,十三郎對謝二姐道:“那狗員外說了,不要你錢,讓你回家。你家在哪裡?我們送你回去。天時不早,我們還要趕路。”

謝二姐道:“我如何敢回家?賣身契還在潘員外家裡,你們走了,他必然到我家裡找人。”

十三郎道:“剛纔他已經說了,放你回家,如何還會去拿人?”

謝二姐笑笑,低聲道:“哥哥好癡——他是被你打得怕了,才如此說。此事告到衙門,衙門也不會認的。只有離了本縣,他找不到人,才能脫出魔掌。等到期限過了,就不再怕他了。”

見十三郎沉思不語,一邊的陳碩看不下去,道:“既如此,姐姐便隨我們回去,在姚家嫂嫂那裡住些日子。等到無事了,再加家豈不是好。”

十三郎一拍手:“正是如此!我怎麼剛纔沒有想到?”

其餘幾人一起笑。看看天色不早,怕生枝節,急急一起上路。未到襄州已經天黑,便在鹿門山下歇了一宿,第二天直到日落時分,纔回了營田務。

到了家裡,姚二哥讓妻子暫歇一歇,讓人去喚了弟弟姚守信來,自去鎮上買酒菜。衆人出力,幫他把妻子接了回來,自該設酒謝過十三郎幾個人。

在院中葡萄架下,點了盆炭火衆人圍着坐了,姚守信聽着衆人講此去的情形。

聽完,姚守信不由皺起眉頭:“哎呀不好,你們此番只怕惹了禍了!若是能夠用強,我早就帶人打上潘員外家門了!他手裡有契約,你們領了人回來,豈不要吃上官司?”

十三郎道:“哥哥,不妨事的。我打那老狗的時候,周圍的人都聽得清楚,他自己說把人各自放回家裡,不要錢了。許多證人,他還能賴掉?”

姚守信苦笑:“教頭,你也知道,他是被人打了才說出這些話來,如何作得數?到了衙門,他只要說是被你逼迫,纔不得不答應脫身,你說衙門會不會把那些話當真?”

十三郎隨在杜中宵身邊,雖然一向覺着這些官司吏事不合自己心意,向來不用心,但終究是這幾年見得多了。姚守信一說,他便覺得在理。自己動手打人,只怕官人也不會護着自己。

沉默了一會,十三郎問姚守信:“如此,哥哥有什麼主意?”

姚守信想了想,道:“已經如此了,只好將錯就錯下去。要想不吃官司,只好麻煩提舉官人。”

這話正合十三郎心信,這麼多年,自己還沒見過杜中宵被什麼事難住。急忙問道:“哥哥有什麼主意?只要能避過官司,提舉必定幫我!”

姚守信道:“我若是有主意,又何必去勞煩提舉官人?我是說,只能讓提舉出面,他必然會有辦法讓你們不去吃官司。什麼辦法,只有提舉官人才知道。”

十三郎聽了不由爲難:“此次按不住性子,不合打了人,若是告訴提舉,只怕要責斥我。”

姚守信道:“都到了這個地步,你還怕責罵麼?真要瞞着官人,事發起來,其他衙門到營田務來拿人,提舉就不只是責罵你了!此事我有個計較,你們看行與不行。教頭,你明日一定要向提舉說明,到底是怎麼回事,當時做了什麼,要明明白白,不可有絲毫隱瞞。我讓嫂嫂和那個謝二姐,尋個機會,去說與夫人知道。夫人心善,必然不許衙門把人抓回去,此事就十拿九穩了。”

十三郎一拍手:“此計大妙!如果有夫人出面,天大難處,官人也必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商議停當,謝二郎買了酒菜回來,衆人喝酒吃肉,爲姚二哥夫妻團聚慶祝。天大的事,只要有夫人出面,杜中宵就無法推辭,總能夠過去,自己何必擔心。

在教閱廂軍中,炮兵和騎兵是兩個貴重兵種,杜中宵眼中的重視程度,炮兵還在騎兵之上。姚守信在操炮和炮兵指揮上有天分,又本是廂軍軍官,作爲炮兵的教官和指揮官,非常受杜中宵器重。十三郎同樣是騎兵的教官和指揮官,隨着杜中宵近十年了,完全是自己人。此次闖了禍,兩人也不太擔心。

一個鄉下員外,兩個女使,算得了什麼大事?十三郎是還手,打了人幾拳怎麼了?一路監司什麼樣的地位?還擺不平這種小事。

此次去的,除了當事人姚二哥,全是騎兵和炮兵的小軍官,在廂軍裡高人一等,不是尋常人可比。

宋朝軍中除了統兵官,以及普通軍員之外,還有大量的中間階級,一般分使臣和效用兩種。使臣自不必說,有官職,但因爲各種原因,不是軍官,手下一個人都沒有,只當普通士兵使用。效用則是自願投充,到軍中效力的,文武皆有。他們或者是勇武過人,或者是有特殊才能,與普通士兵不同。效用一般不刺字,錢糧俸祿遠高於軍員,有特殊作用,有些類似於後的士官。

宋朝軍法森嚴,但實際執行時重賞薄罰,犯了錯不一定會被追究,但立了功就重賞。這種後果就是打幾仗,軍中會出現大量的小軍官,無法給他們安排職位。跟党項數年戰爭,現在西北禁軍中就大量存在這種不帶兵的小官,通稱使臣。氾濫到有的精兵隊伍,全部都是軍官,經常做尖刀或敢死隊使用。

教閱廂軍當中,騎兵和炮兵作爲貴重兵種,除少數非戰鬥人員之外,其餘幾乎全爲使臣和效用。炮兵中使臣多,騎兵中效用多,作爲沒有上過戰陣的軍隊,比例高得嚇人。

指揮炮兵和騎兵的姚守信和十三郎,平時在軍中就高人一等,地位在其他步兵指揮官之上。日常形成的習慣,炮兵和騎兵中的小軍官都自視甚高,一般軍官不敢幹的事情,他們就敢幹。真出了事情,杜中宵也會迴護。這兩個兵種,在教閱廂軍中是軍中的貴族。有這種地位,十三郎一說,就有一羣人跟着他去了。一般的教閱廂軍,沒有他們這個膽子。

姚守信作爲炮兵的教練和指揮官,地位僅在幾位高級統兵官之下,平時除了楊文廣和趙滋兩位帶兵都監,其他人都在他之下。他家出了這種事情,在軍中本來就有許多人不服。此次回來,除了姚守信覺得麻煩外,其他人都是興高采烈,自覺做了該做的事,爲廂軍露了臉。

WWW▲ttκan▲¢O

在姚二的院子裡,幾人高呼酣飲,直到深夜才散去。

宜城縣,潘員外回到家裡招呼了莊客,又請了幾個鄉里據傳有武藝的人,到處尋找十三郎等人。找來找去找不到,打聽到已經離了縣境,一紙狀子告到了縣衙裡。

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20章 官哪第108章 勸降第67章 無法可想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188章 大勝第51章 進逼甘州第118章 賽馬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24章 抓人第62章 新奇第5章 刁難第75章 大軍到來第96章 新米第63章 欠債還錢第20章 農民舉人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82章 日暮途窮第154章 降不降?第91章 爭鬥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55章 玩具第61章 于闐商人第79章 由遠及近第79章 剪羊毛第40章 壟斷經營第30章 京西營田第142章 旅遊團第79章 剪羊毛第11章 墾田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273章 封賞第8章 約期舉事第116章 好時機第78章 期貨第88章 談判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159章 大軍西進第140章 用人換地第60章 交鋒第142章 商路第78章 作戰當勇第137章 什麼教育?第78章 重炮第21章 嚇了一跳第141章 平安不便宜第102章 奇風異俗第96章 出陣第36章 收錢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82章 霹靂車第99章 朝政第164章 過去不須提起第73章 在商言商第90章 別有任用第14章 陣前殺將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219章 打獵第224章 炮的威力第188章 妙計第117章 無路可逃第121章 家事第79章 得償所願第18章 買空賣空第102章 投降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155章 機宜司第26章 合作第63章 欠債還錢第186章 刺刀戰第72章 比刀第76章 人心惶惶第12章 徵役第50章 沒有展開第129章 取朔州第150章 陳勤當官第68章 別出心裁第152章 重甲守城第36章 獻城第180章 勸君熟讀封建論第102章 這是小的?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5章 中招第4章 應對第217章 是東是西?第158章 百貨商場第67章 帶你看炮第14章 交涉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80章 柳暗花明第202章 離去第86章 地方龍蛇第58章 鐵監第17章 言過其實第132章 不服打過第102章 坐車第183章 專業化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166章 兵臨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