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集議

見衆人不說話,杜中宵對徐克道:“主管,商場是做生意的,你說一說。一日立契須經保人,二是立契時用押金,不能完成則立多少數額的違約金,哪具合適一些?”

徐克起身拱手:“回提舉,依小的這些日子主管商場,覺得保人和押金兩種辦法各有好處,不能偏費。有忠誠勤儉之人慾做生意,苦無本錢,有些人脈,可以讓人做保。像商場,下面找商戶的時候,最開始就是讓營田務做保,貸錢給村社。後面慢慢從貨款中扣些錢,做爲押金,便不須保人了。有那本錢雄厚的外地商人,本地哪裡找保人?就讓他們交押金,一樣做生意。不過,不管哪種辦法,立契時最好能明寫違約金。如若不寫,一旦違約只能按損失數額來賠償。這裡有個確數?空打無數官司。”

張士安道:“做生意有本錢有利息,有市價,如何算不出來損失確數?”

徐克拱手:“提刑,便以學生管的商場來舉例子。商場與廣南來的某個商人議定,讓他販些南海珍珠來,何日到,多少數量,都有確數。時限到了,或者貨物拖延時日,或者數量不夠,契約寫不清楚便就難論賠償數額。我們也是經多了這種事,得提舉指點,現在商契都明定違約金。晚到一日罰多少錢,數量短少罰多少錢,都有明契,少了許多紛爭。”

馬尋心裡清楚,杜中宵現在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爲十三郎等人從宜城縣搶了人。宜城縣令已經打聽到了是營田務的人乾的,狀子遞到州里。馬尋是毛詩出身,不是進士,官場上本就被另眼看待,官職又低於杜中宵,不好強到那裡拿人,一時猶豫不決。杜中宵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是給馬尋個臺階下。

馬尋精於法律,豈能不知道這裡面的漏洞?十三郎搶人在前,訂契約條例在後,法不前溯,按道理是管不到這案子的。但只要新條例出來,可以讓縣令決斷,依情按新法論處,這在地方官的權限之內。心中有計較,馬尋基本不參與討論,自己等三位監司主管官議出結果執行就好。

周沆沉吟良久,道:“若是訂立契約時,明寫違約要賠償錢數,倒也有許多好處。怕只怕,有的商人貪圖好處,會故意違約。如商場買賣貨物,訂契約時,市價若干,寫明違約賠多少罰金。而運貨物到地方的時候,市價漲了,違約反賺得多,商人便就違約。治地方明法令,淳風俗,發生這種事情,就敗壞風俗了。此事要多斟酌,不能只因爲衙門容易辦案,就如此做。”

地方官對案件有一定的裁量權,必須依法斷案,但可以依情裁處,上下無異議即可。一個原因就是治理地方,不只是執行朝廷法律,還有教化地方的職責,兩者並無輕重之別。對案件是從嚴從重,還是薄罰,一個標準就是能不能教化地方,所謂淳風俗。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依地方風俗法外斷案,就是鄉原體例。州縣官員與路級監司的官員不同,也與後世有別。他們不但是朝廷派出治理地方的,對朝廷也代表着地方。對百姓代表着朝廷,對朝廷則代表着地方百姓,一方面是朝廷律法,另一方面是鄉原體例。鄉原體例不是地方法規,地方法規是朝廷律法的一部分,此時稱一州一縣條例。鄉原體例是地方風俗習慣,遇到了不合地方常理人情的案件,地方請願要求更改結果,就是依據於此。

周沆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訂立契約時明訂違約金,商人在違約能夠得到好處的時候,自然會選擇違約。如此一來,會養成漠視契約,不誠信的風俗,違背了治理原則。

杜中宵道:“副使,商人做生意,本來就是逐利。任何一單生意,都是有風險的,風險多大,雙方各自承擔多少,就在契約裡表現出來。如何表現?一方違約賠罰金若干,另一方違約賠罰金若干,這個數額就是各自估計的風險。當時估計錯了,後來又有何話說?若講如此不誠信,以後不與此家做生意好了。”

周沆想起了想,點頭道:“如此說也有道理。不過民間人身契,又有許多不便處。”

杜中宵道:“人身契反而好辦得多。百姓賣身爲奴者,無不是走投無路,不得不如此。朝廷當愛護百姓,約束主人不得苛待奴僕,契約自然傾向賣身者。賣身者要贖,主人本就不該阻攔,是也不是?”

周沆和張士安點頭:“自該如此。”

杜中宵道:“那就好辦了。立約時有期限,若是提前贖人,只需把典身錢分攤到時日裡,把以後日子的錢還給主人就是。當然,贖身之後主人家或要僱新人,需要時日,便可商量,是多做些日子,等主人再僱了人來才走,還是交些罰金。這個日子要定下來,最多一個月,罰金也不能多。”

杜中宵是按他熟悉的工廠工人辭職來算的,提前一個月辭職不算違約,實在等不及給賠償。這個年代的奴僕其實就是僱傭工人,依然是朝廷編戶,人身權利得到保護。不過這個條件,對於奴僕過於寬鬆。

張士安道:“提舉,若是如此定,對於賣身人來說,契約期限便就可有可無,全無約束。提前贖身時,還是要跟主家商議,雙方議定纔好。只要讓主人家不虧錢,誰還會強留人不成?”

杜中宵道:“怎麼不會強留人?提刑,便以此次姚守信嫂嫂來說,那員外不許贖身,強留在家,就是貪圖她的姿色,而不是貪圖她在家裡做活。遇到這種,不強立期限可是不行。”

見其他人不說話,杜中宵道:“要不這樣,爲了讓賣身人有約束,可以提高罰金數額。剩下還有多少日子,把典身錢攤在裡面,多收一倍,如何?”

周沆和張士安沉吟很久,一時決斷不下。他們同意了,這就成了附近數州的地方條例,一定要執行的。加入違約條款,並不違反朝廷律令,只是作爲補充,這幾個就可以決定。今天同意了,以後是要負相應責任的,兩人必須仔細掂量。

杜中宵一定要加入違約條款,賣身爲奴的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在工廠裡做工的工人。他們以後的契約,還要加入工作時間,加入休假制度,一些相應的福利保障,甚至教育條款。

與歐洲不同,唐宋時期奴隸制度的瓦解,被僱傭者地位的提高,是由官方主導的,伴隨着儒學的復興。此時的學術思潮,對天下治亂看得很重,一有亂起,首先會被認爲德政不修,逼起民亂。對於造反者的態度,大多是隻誅首惡,不問協從。嚴厲鎮壓的盜賊重法,只適於部分地區。

這種社會條件下,血汗工廠根本開不下去,朝廷法律不允許,社會道德同樣不允許。

總體上講,血汗工廠只會相對提高利潤,並不會絕對提高。普遍是血汗工廠,工廠主並不會得到超額利潤,只有一部分是血汗工廠時,工廠主纔會得到超額利潤。在超額利潤的刺激下,其他工廠也會向血汗工廠靠攏,超額利潤慢慢消失。壓榨出來的勞動財富,是整個社會的福利。從整體上講,勞動者沒有得到應得的報酬,也就沒有消費能力,不利於市場發展。內部市場無法發育,只能過度依賴外部市場,帝國主義不斷擴充殖民地。從殖民地掠奪資源,同時做爲工業產品的傾銷市場。

這種模式下,對外擴張只能是佔領殖民地,而不是擴大領土。殖民地可以提供資源和市場,內部市場不完善,領土擴張是不划算的。歐洲國家在強盛之後,殖民地幾乎完全丟失,是他們發展路經決定的。

西方世界,不能依賴殖民地的美國和德國,反而培育了內部市場,在工業發展上領先。而殖民地廣大的幾個國家,工業很快被美德後來居上,說明了殖民地是有毒的蛋糕。

杜中宵的做法,是一邊發展工業,一邊培育內部市場,本就不允許血汗工廠存在。以內部市場爲根本,才能長久,中國的市場足夠大了。宋朝內部市場能夠統一,比多少殖民地都有價值得多。不但是整個社會得利,工業也有了動力,可以快速前行。

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74章 鍊鋼第112章 慶功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149章 農事第103章 爭議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15章 意外收穫第90章 十三郎第144章 異人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108章 勸降第172章 擔憂第86章 逝者已矣第176章 錢荒第77章 禍福自招第10章 不賣給你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第108章 商業旺地第18章 遊騎第29章 夜戰第61章 力敵第18章 遊騎第144章 做大事情第95章 絕路第229章 如果勝了呢?第29章 奏對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61章 心驚肉跳第116章 全力向西第29章 去不去?第27章 知己知彼第27章 一命換一命第187章 人財兩失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20章 莫多管閒事第39章 兩難第197章 鴉兒看第113章 分岐第138章 進退不得第43章 戰前聚議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156章 兩說第235章 先鋒南下第40章 兩軍對峙第13章 關鍵證人第13章 聲東擊西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57章 怎麼軍改?第117章 牢城營第19章 齊射最好第55章 自尋煩惱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98章 必死之局第60章 交鋒第209章 難題第27章 冤家路窄第89章 知州門客第117章 大開眼界第75章 大軍到來第64章 自投羅網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113章 大勢所趨第188章 妙計第90章 狼狽爲奸第155章 看你像賊第80章 長嘯卻胡騎第243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下)第47章 不念舊惡第73章 形勢突變第57章 靜候時機第60章 你想做官嗎?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5章 刁難第250章 兵臨城下第238章 營田務的作用第44章 閒情第78章 党項來人第33章 悔不當初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194章 南下人口第149章 伊州第84章 窮途末路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37章 白紙做畫第114章 富弼第23章 物是人非第54章 爭端第128章 剛剛好第76章 無冕之王第91章 同年閒談第101章 好心第80章 新婚第11章 攤派差役第149章 農事第46章 人心惶惶第103章 不湊巧第92章 舊人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