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軍中封建

查看了何三郎的傷勢,杜中宵直起身,看着進來的大漢,道:“你就是雷都頭?”

雷都頭叉手,昂然道:“末將雷縱,見過提舉!”

杜中宵點了點頭,回到案後坐下,對雷縱道:“說吧,因何打罵士卒?幾十軍棍,可是把這位何三郎打得狠了。我看過傷勢,不養上二三十日,只怕難好。”

雷縱叉手:“回提舉,這廝是末將管下,不聽吩咐。末將訓斥,他公然頂嘴,目無軍法。軍紀不嚴怎麼能夠作戰?末將對他略施薄懲,讓他知道軍法厲害!”

杜中宵聽了,不由皺起眉頭:“你口口聲聲軍法,我且問你,軍中可允許勒索士卒財物?”

雷縱叉手:“回提舉,自然不許!末將雖然好口腹之慾,卻不貪部下錢財!”

看着雷縱,又看了看一邊躺在地上的何三郎,杜中宵皺了會眉頭,道:“今日之事,何三郎已經仔細講過。我現在講一遍,雷都頭,你覺得哪裡與事實不符,儘管指出來。”

雷縱叉手,高聲稱諾。

“昨日夜裡,你們訓練完畢之後,你與幾位將領飲酒。因有酒無肉,命何三郎與其他幾個兵士,出去獵幾隻雞兔回來下酒,可有此事?”

雷縱稱是。

杜中宵又道:“何三郎回你,這裡是軍營,又是夜裡,哪裡能夠打到獵物。你對他講,你只要肉來下酒,他們是獵來還是買來,概不過問。但半個時辰之內,沒有肉在桌上,便就軍法行事。可有此事?”

雷縱叉手稱是。

杜中宵又道:“何三郎等人沒有辦法,只好湊錢,到鎮上去買了兩隻雞。回去之後,讓你從軍中撥些錢出來,付他們的雞錢。是也不是?”

雷縱道:“提舉,軍中錢糧是供給士卒的,末將雖是都頭,也不敢動用!”

看着雷縱,杜中宵有些無奈地道:“可那雞是何三郎等人買來,你們吃的。難道不應該付他錢?你知道不能動用軍中錢糧,如何不自己掏錢還給他們。”

雷縱滿失茫然,好一會才道:“提舉,我爲一都主將,屬下教敬些口食,難道還要還錢給他們?末將從軍多年,一樣是從小卒做起來的,可沒聽說這規矩。”

杜中宵氣得差點笑出來:“沒聽說過?你們入軍操練之前,專門發的軍規,裡面清清楚楚!”

雷縱道:“回提舉,末將不識字。那軍規讓人念過,只是記性有些不好,記不全。”

杜中宵點了點頭:“記不全,好,這次便就讓你記全!楊都監,派幾個識字的人,把軍規一遍一遍念給雷都頭聽。什麼時候他倒背如流,才能回去帶軍!背軍規的日子,收入監中!”

楊文廣叉手稱是。他父親楊延昭就吃過不識字的虧,對於這個雷都頭,既覺得可恨又覺得可憐。

命人把雷縱押了下去,杜中宵道:“從今日起,軍中教識字。凡是軍官必須教核,不認字的,每日半個時辰學習。其他士卒,想學的也可以由軍組織。楊都監,你找幾人,把軍規再整理一番,分成軍官和士卒兩部分,再行宣講。以後軍中隨時可能抽查,軍規不熟的,軍法行事!”

楊文廣叉手稱是。

說完,杜中宵吩咐人擡了何三郎出去,找軍醫醫治。他買雞的錢和藥費,由軍中來出。

衆人離去,杜中宵一個人坐在案後,凝神思索。

這種事情不少見,因爲講究軍中將要專權,各級軍官掌握着屬下的生殺大權,予取予奪。對雷縱的處罰不嚴厲,是因爲太常見了,打屬下幾棍,實在是稀鬆平常。難聽點講,對於屬下的士卒,軍官想讓他們幹什麼就要幹什麼,想怎麼對待他們就怎麼對待,吃兩隻雞算什麼。不服管束,被軍官用各種藉口弄死的也不少見。雷縱出事,是因爲營田務的廂軍有新的軍規,他不認字,不能利用新軍規的漏洞。

雷縱如此對待士卒是什麼作風?用杜中宵熟悉的話講,就是封建作風,在軍中搞封建家長制。自從組織廂軍教閱,杜中宵在軍中跟他們同吃同睡,一起訓練,就覺得很多地方格格不入。前幾天跟王安石講封建,講削藩,終於纔想明白,此時的軍隊就是封建傳統濃厚。

宋軍是從五代的禁軍和藩鎮軍隊繼承來的,藩鎮是武裝封建割據的極致,中央朝廷只剩名義。入宋以後,這種傳統不但沒有改革,反而大大加強了。於是就出現了一個詭異的局面,社會上封建傳統被一點一點掃除,軍中的封建化則一步一步加深。軍隊與社會,越來越格格不入。

晚唐之後,文武殊途,表現出來是文官和武將的分別,深層其實是社會的大一統和封建傳統濃郁的軍隊的分別。這是兩個世界,互不相容。從朝廷層面講,皇室與將門聯姻,用私人管軍,是典型的過去對封建主的做法。從軍中講,就是權力層層分封,兵爲將有,權力凌駕於制度之上。制度可有可無,軍隊的核心在各級將領身上。皇帝對軍隊的控制,是通過人事實現的,而不是制度。近百萬禁軍,指揮使以上原則上都要由皇帝任命,對皇帝負責,朝廷制度是次要的。

前幾年前線作戰不力,屢次大敗,樞密院定的軍法越來越嚴,越來越酷烈。從大將到士卒,動輒就要斬首,死刑之多,冠絕古今。可實際執行時,往往敗者不罰,爲了平衡,小勝則重賞。背後的原因,就是皇帝的決定是凌駕於制度之上的,有了皇帝支持,各級軍官同樣凌駕於制度之上。

杜中宵爲什麼對均田制不以爲然?因爲那實際是以小自耕農爲士卒,配以專業的軍官隊伍。時代已經變了,不一定要以小自耕農作爲兵源基礎,最重要的,大宋也沒有專業的軍官隊伍。歷史上明朝從這上面向封建更後退一步,實行軍戶制度,直接對軍官進行分封,把軍隊徹底封建化,教訓擺在那裡。

時代需要的,是改革軍中的封建傳統,建立一支專業化的軍隊,並有職業化的軍官。而不是逆歷史潮流而動,加深其封建傳統。從晚唐五代到晚清民國,技術一直在變,軍隊的封建傳統卻一直不變。大部分的軍事理論,要麼是兵法的玄學,要麼就是嚴法酷刑的封建作風,解決不了軍事問題。

大宋立國七十年,不但是沒有了傳統的分封貴族,社會還廢除了奴隸制度,改爲僱傭。沒有了匠戶制度,更加沒有良賤差別,軍隊中還搞權力分封,這樣有什麼前途?不過要改革軍中的封建傳統,就與現在的皇權與軍事力量的結合有了衝突,杜中宵不得不謹慎行事。

第40章 壟斷經營第126章 故人敘舊第126章 清量土地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1章 蒸汽車船第142章 巧遇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53章 無主之地第63章 陰錯陽差第202章 不理他們第155章 降了第4章 汴河上的縴夫第33章 各個突破第186章 夫妻相見第58章 糧草到了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78章 期貨第63章 文臣論兵第98章 鋼如泥土第83章 晴天霹靂第187章 人財兩失第119章 鐵路上的馬車第166章 兵臨高昌第69章 格外可惡第194章 要強硬第172章 擔憂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100章 輕鬆時刻第134章 釜底抽薪第95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8章 賈逵出兵第103章 接見使節第230章 大勢第232章 回頭路第21章 逃出生天第45章 定計第185章 截斷敵陣第105章 面對第244章 緊急進京第80章 長嘯卻胡騎第226章 進退兩難第44章 背後勢力第220章 生活不同了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95章 特區第62章 心累第131章 賊性難改第82章 不甘心第142章 巧遇第135章 準備出擊第64章 形勢逆轉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74章 挑撥第91章 爭鬥第2章 託付第212章 通車了第13章 躲藏第80章 新婚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46章 民亂第56章 身邊人第38章 兵臨渡口第115章 錢糧有了第14章 陣前殺將第29章 過界第150章 爲什麼第48章 慶功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94章 武都第28章 奪權第155章 兩難第142章 旅遊團第28章 難題第91章 沒有出路第43章 意外之喜第194章 南下人口第103章 不湊巧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77章 禍福自招第12章 意外之喜第3章 破城第240章 錢與物第44章 貴人?第15章 人多官少第81章 靈州城下第66章 酬功第68章 入城閱兵第64章 寶地第78章 錢來了第240章 錢與物第62章 新奇第206章 閒話党項第69章 他鄉遇故人第148章 楊家將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72章 不等了第47章 探礦第95章 賭東道第159章 大軍西進第5章 當街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