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地方矛盾

十三郎提着一瓶酒,邁着大步,到了自己住處旁邊的院子,高聲道:“姚指揮使可在?”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從房裡出來,道:“原來是十三哥來了,快快請進!”

十三郎進了院子,跺了跺腳道:“這才還沒有出十月,天氣就這樣冷了。這個樣子,今年豈不是要下雪?自到襄州來,還沒有見過雪呢。”

一邊說着,一邊隨着姚指揮使進了房裡。

這個年輕人名爲姚守信,原來是廂軍中的一個指揮使,隨着到了襄州營田。他小時候進過學,能寫會算。到了營田務之後,對於算學極有天分,學業之精罕有人比。自從廂軍開始教閱,成立專門炮兵,姚守信表現出了天賦,一直是炮兵教頭。軍中廣設學校,他專門負責炮兵教學。

十三郎是騎兵教頭,兩人住處相鄰,經常一起喝酒。今日天氣嚴寒,軍中無事,十三郎便過來找姚守信喝酒,說些閒話。

進了客廳分賓主落座,姚守信道:“我原是南邊郢州人,自小長在這裡,後來才入廂軍。這裡雖然冬日並不嚴寒,有的年份,還是會下雪的。與原相比,這一帶的溼氣重,下起雪來格外寒冷。”

十三郎道:“這樣冷的天氣,都不想出門。不如我們去買些熟肉,一起喝酒如何?”

姚守信道:“可是不巧,我家裡沒有吃食了。左右要出去買,便去外面喝便了。近來河邊開了一家酒鋪,賣的酒有力氣,人人都說不摻一點水,極是良心。他那裡有諸般吃食,我們去吃一遭如何?”

十三郎本不想出站,聽如此說,只好答應。

兩人出了門,一路到了鎮上。剛剛進入鎮子,就看見一個漢子挑着一擔香蕉,沿街叫賣。這是杜中宵在香蕉成熟時專門從荊湖南路買來,存到現在的。通了火車,貨物一日就可以到開封府,這個季節開始大量賣到京城。京城裡零售據說一斤超過了兩貫以上,極是賺錢,營田務批發出去都要幾百文一斤。

爲了儲存香蕉,杜中宵專門在樊城外挖了巨大的地窖,存了幾十萬斤。這一個冬天下來,僅僅靠賣香蕉,營田務就可以賺二三十萬貫錢。再加上椰子之類其他新鮮水果,營田務下年的錢頗爲充裕。

沒有各種化學藥劑,長時間儲存水果可不容易,特別是南方的水果。杜中宵試了幾次,才試出用地窖密封的辦法,一部分水果可以儲存。這是現在營田務的獨門秘技,利潤極是豐厚。

鐵路一通,很多物產就可以長途販運。襄州這裡冬天也可以種一些菜,種類雖少,在中原卻極是難得,都是現在火車運輸的大宗物資。本地產的名貴魚類,低溫容易存活,同樣靠鐵路運往北方。

十三郎和姚守信到了河邊一個酒鋪,一起進去。此時天尚早,沒有幾個客人,小廝正趴在炭火邊上打盹。兩人尋了座頭坐,十三郎高聲道:“主人家,過來招呼客人!”

小廝一激靈站起來,急忙跑到桌前,道:“客官要些什麼?我們這裡有好酒,還有熟肉。”

十三郎道:“熱一角酒來,再來一盤肉,其他菜你酌情上來。”

小廝答應,飛快地跑到後面去了。

不一會酒肉上來,十三郎和姚守信吃喝一會,說些閒話。

見姚守信有些悶悶不樂的樣子,十三郎道:“哥哥今日寡言少語,莫不是有些心事?”

姚守信嘆口氣:“兄弟問起,不好不說,最近家裡一樁難事,讓我極是煩惱。少年時我在家鄉常喝酒使氣,常常惹出禍事來。十七歲的時候,不合打傷了人,才走到穎州入軍中。得上司賞識,一路做到了指使。到這裡營田之後,便就派人去郢州打聽家人下落,一直沒有消息。直到前些日子,才知道我離家沒有多少年,雙親便就故去。兩個哥哥,一個到荊門軍爲人做個小廝,另一個到附近宜城縣做些小生意。我接了兩個哥哥來,出些本錢,讓他們在樊城鎮做些生意,倒也還紅火,這幾個月頗賺了些錢。”

十三郎喝了一口酒道:“如此不好麼?一家團聚了,快快活活。”

姚守信搖搖頭:“等到賺了錢,二哥才告訴我,數年之前他已經成親了。因做生意虧了本錢,不得不把嫂嫂典賣出去,到宜城一個員外家裡做傭,簽了五年契約。現在手中有了錢,便想把嫂嫂接回來,一家團聚。不想那個員外只是不肯,必要我嫂嫂在他家做滿五年才肯放人。哥哥去了一趟宜城,向衙門遞了狀子,也全無用處。當時籤的實契,除非那員外願意,不然這五年是必須做完的。”

十三郎聽了之後一拍桌子:“那裡的縣令好不曉事!你是現在軍中炮兵教頭,營田務裡有頭有臉的人物,這樣一件小事,那縣令也不給面子麼?哥哥不必憂心,只要提舉一句話,必得嫂嫂回來!”

姚守信只是搖頭:“兄弟,壞就壞在我二哥與人家簽了實契,那人不願意,有什麼辦法?我正在找人通融,哪怕多賠那一家些錢,能把嫂嫂接回來就好。再者說了,襄州新任的馬知州,明習法律,最重律條。我想過了,提舉就是願意出面,此事也辦不成。”

實契一應手續俱全,只要有一方不願意,就必須執行。簽了五年,就是五年,沒有辦法。別說一個軍中教頭,還有進士因爲家貧其母給人爲傭,中了進士之後想贖回,未到期主人就是不許。碰到好說話的官員,杜中宵幫忙說一句話,由官方命令毀契,倒是可以把人贖回來。問題是新任的襄州知州馬尋,本是毛詩明經出身,對於案件特別較真,十之八九是不成的。以明經做到這個地位,必然小心,如果判了可以未到約就可以贖回,那個員外鬧到上司去,對他的前途不利。

一邊喝酒吃肉,一邊聽姚守信介紹着情況,十三郎好大不耐。喝一口酒道:“一個鄉下員外,如此不知好歹,又不是不賠錢給他,何必如此難爲人?哥哥,左右宜城縣離此不遠,我們教的人裡,也頗有幾個在那裡營田的。等到過兩日挑個清閒日子,我們帶了人,到那個員外家裡走上一遭!”

姚守信道:“兄弟,我曾經去過了。那員外極是難說話,軟的不行,硬的也不行,沒用的。”

十三郎想了想,憤然道:“既然他軟硬不吃,我們便用些手段好了!”

姚守信嚇了一跳:“兄弟,可使不得!宜城不是棗陽,可不是營田務說了算的地方。那些州縣裡因爲營田務劃地自治,與地方的關係可沒有那麼融洽。被他們抓住把柄,會出事的!”

十三朗滿不在乎地道:“哥哥不必擔心!此事便交予我了,過兩日走一趟宜城,會一會那什麼鳥員外!我們到這裡營田,地方得了多少好處,一點小事也不幫,還有什麼說的!”

見勸不住十三郎,姚守信不由擔心。雖然有杜中宵在後面撐腰,十三郎不會出什麼事,但真要惹出事來,其他人的懲罰可少不了。自己一點私事,連累了衆人,就不好了。

第69章 各有算盤第72章 不等了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45章 乾寧軍第63章 陰錯陽差第64章 形勢逆轉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107章 超出想象第87章 大同來使第2章 城狐社鼠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48章 邀賞第9章 鑄門炮吧第129章 取朔州第7章 御史臺案第246章 議事第76章 人心惶惶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16章 複雜的地方第66章 反殺第71章 花超了第54章 贊助者第28章 當要大變第88章 何去何從第23章 會師第42章 吃個痛快第9章 培根固本第66章 給錢第156章 互相幫忙第54章 爭端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232章 重賞之下第133章 兩件大事第144章 不許殺人第26章 合作第56章 人多糧少第21章 練兵第226章 霹靂車第164章 過去不須提起第20章 見世面第55章 上下相制第93章 我想謙虛第8章 賈逵出兵第176章 錢荒第96章 新米第146章 誰知從前第158章 百貨商場第123章 年前時節第111章 首告第135章 大戰在即第111章 石州第16章 生意興隆第73章 各想出路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126章 故人敘舊第92章 大戰將起第117章 襄洛鐵路第188章 妙計第80章 柳暗花明第137章 什麼教育?第82章 不甘心第231章 大不一樣第43章 兄弟之爭第112章 調回京城第79章 由遠及近第124章 千頭萬緒第86章 塵埃落定第116章 疑惑第34章 親臨前線第29章 再次自薦第84章 接駕第124章 郊外探查第180章 奇人第7章 堵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114章 種地一條龍第43章 自有人買第54章 相持第266章 清洗第36章 帥司所在第157章 避嫌第181章 焉耆第189章 被圍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58章 真香第25章 欽差試炮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49章 党項軍略第138章 進退不得第121章 在此一舉第97章 各取所需第7章 一拍即合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178章 進攻焉耆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7章 自己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