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國之重器

第二日清晨,杜中宵與蘇頌一起,陪着四人上了火車。

看着趴在鐵路上的怪物,晏殊道:“火車原來是這個樣子的。這麼多車聯在一起,一起走麼?”

杜中宵道:“相公,這些車廂都是連在一起的,全靠前面那個車頭帶動,自然一起走。”

晏殊點了點頭:“如此說來,倒是與車船相差不多。汴河上的船,現在就是前面一艘車船,後帶着許多船,如果連綴數裡,逆流而上,不用縴夫了。”

一邊說着,衆人到了車門旁。杜中宵第一個上車,站在車門處,接應幾人。蘇頌走在最後,都上車之後,到了後邊的車廂裡面。幾人的隨從跟在後面,一起進了車廂。

杜中宵對殊晏道:“相公,這一列車還有許多車廂,不必全擠在這裡。留下幾個貼身聽吩咐的,其餘人可隨十三郎,到其他車廂去。”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體驗,幾人都有些拘束。聽了杜中宵的話,紛紛留下身邊親隨,讓其他人隨着十三郎,聽他安排,分到了前後兩個車廂。

杜中宵對十三郎道:“此去要三四個時辰,你備些酒肉,與衆人飲酒耍樂。”

十三郎叉手應諾,帶着杜中宵的親隨,招呼幾位知州的隨從。

此時車窗已經換上了玻璃窗,能夠看清外面的景色。晏殊幾人站在車窗前,看着外面車站,來來往往的人羣,各色人等,興致勃勃。

正在這時,一聲汽笛,把幾人嚇了一跳。

杜中宵忙道:“諸位相公,汽笛一響,就是要開車了。車甫開搖晃得厲害,還是坐下,防止跌倒。”

靠窗一張大桌,緊鄰着窗子。晏殊坐了首位,宋祁歐陽修和柳植紛紛落座。

柳植聽劉永年講過他當時坐車時的情形,有些緊張,雙手牢牢抓住桌子。

晏殊見了,笑道:“給事,這車如此之大,又是聯綴在一起,能晃到哪裡去?何必如此小心。”

柳植道:“相公不知,本州都監劉永年曾坐過這車,說是開時危險得緊,一不小心就跌跤。是以要牢牢抓住,等車開起來,就不怎麼搖了。”

晏殊聽了就笑:“車怎麼會搖?難道還會跟船一樣——”

正說到這裡,火車開動,慣性讓幾個人都被猛推了一把一樣。說話的晏殊冷不防,一下頂在桌子上。

杜中宵暗自苦笑,自己正要勸幾位防備一下,不想晏殊就被閃了。已經撞了,自己不好再說什麼。

隨着況且況且的聲音,火車開動起來,不大一會,車廂就變得平穩,只有略微搖晃了。

柳植放開手,笑道:“劉都監豈會說假話?這車果然如此。”

此時其他三人還驚魂未定,雙手依然牢牢把住桌子。見柳植放開手,一起看着杜中宵。

杜中宵道:“今日上車匆忙了些,沒及時告訴幾位相公,見罪。火車跑起來比馬車快得多,每當開時和停時,人都會像被人推一把一樣,就像剛纔一樣。現在開起來,除非急停,已經沒事了。”

歐陽修慢慢放開手,試了一會,問道:“這車開幾個時辰,都是如此?”

杜中宵道:“一氣開不了那麼久,中間要加煤加水。我們這一路,是在青臺鎮停一次,等加了煤和水之後,便可一氣到唐州。中間沒有別人上車,不需要停了。”

宋祁道:“如此說來,倒也跟馬車一般。不過馬是要喂草料,這車卻要加煤和水。”

衆人說着話的功夫,火車已經駛出了鐵監的範圍。車窗外面樹木飛速地向後退去,景物不斷變換。

幾人何曾見過這種景象?被窗外吸引,都不說話,看着窗外。

杜中宵叫過隨從,吩咐他到前面,讓餐車送些酒菜來。前路漫長,幾人喝酒吃菜,打發時間。

不多時,兵士端了酒菜上來,一一擺在桌子上。

杜中宵道:“左右無事,我們用些酒菜。青臺鎮還有兩個時辰纔到,路還長着呢。”

歐陽修聽了笑道:“這路我走過,記得到青臺鎮有兩百餘里。趕得再是緊急,也要三天時間。現在只要兩個時辰,運判還說路遠。一個時辰走以前一天的路,以後到荊湖爲官的人,都要謝你呢!”

衆人一起大笑。到荊湖和廣南爲官,不只是路上辛苦,這漫長的路上時間還不計入宦期,官員深以爲苦。有倒黴的官員,連續幾任都是遠離京城,當官的時間還沒有路上的時間長。現在有了鐵路,千里也不過一天時間,不知方便了多少。以後有鐵路的地方,都不用擔心路途遙遠,很多事情要變。

比如福建和廣南,跟其他地方不一樣,是三年一任,等於別的地方兩任。即使如此,官員也是想方設法不到這些地方去,有的甚至寧願辭官不做。以後鐵路通了,必然不同。就是朝廷定的官員做官,一近任一遠任輪流的原則,也會因此改變。

不一會酒菜上齊,杜中宵舉起杯道:“相公,且飲一杯。”

舉起杯,晏殊看着桌上的炒菜,奇道:“怎麼,這車還能做飯做菜麼?”

杜中宵道:“可以的。這樣大車,竈臺又佔不了多大地方。糧米肉菜,沿途停的時候,可以補充。”

晏殊吃了一驚:“那豈不是說,若鐵路通到數千裡外的邊疆,火車可以一直不停?幾天時間,就可以行數千裡!便如西北秦州,從京城出發,幾天時間就可以到了?”

杜中宵點頭:“確實如此。只要沿途加煤加水,這車可以一直開下去。從京城到秦州,如果通了鐵路,估計只要四五天時間,就能到了,着實方便許多。”

晏殊看了看其他幾人,正色道:“可不只是方便許多,路上時間短了,少吃多少糧米!如果有鐵路到秦州,能夠運兵,京城幾十萬大軍數日到西北,這是影響天下的大事!此誠可謂國之重器!”

杜中宵點了點頭:“相公說的不錯,確實如此。鐵路於天下最大的影響,就是可以快速調兵。而且不只是兵可調,糧草補充也方便。那個時候,縱然一路幾十萬大軍,也不致讓天下蚤動。”

第199章 軍校第81章 靈州城下第50章 烈酒如火第120章 遠方來客第40章 大臣議戰事第42章 疑惑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70章 各有怨言第18章 無路可走第182章 軍中封建第135章 大戰在即第14章 去葉縣第82章 契丹要害第73章 在商言商第59章 兩軍會師第149章 農事第23章 可曾讀書?第78章 錢來了第39章 雜談第18章 遊騎第228章 大敵當前第8章 制硝第56章 買書第131章 放手第61章 水車第144章 開拓兩湖第78章 期貨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37章 不同看法第23章 物是人非第31章 你想錯了第52章 一敗再敗第1章 蒸汽車船第21章 員外請客第84章 實在聽不懂第263章 初勝第129章 處處不同第87章 軌道第135章 要爲民着想第44章 新與舊第25章 窮治地方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80章 各有前程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148章 西進第174章 大炮主義第28章 難題第5章 往何處去?第37章 不同看法第120章 謹慎爲上第29章 奏對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211章 分岐第169章 攻佔柳中第50章 好酒第114章 種地一條龍第1章 面君第130章 商路第80章 各有前程第203章 不期而遇第109章 新式菜餚第64章 曲線前進第93章 三碗不倒第75章 大軍到來第75章 一潰千里第52章 準備攻城第76章 靈州城第111章 權在官員第64章 曲線前進第28章 當要大變第175章 逃跑第29章 讓你吃雞第21章 練兵第118章 搶佔先機第174章 大炮主義第231章 細作第49章 党項軍略第125章 党項商人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39章 兩難第26章 反噬第55章 上下相制第40章 盡殲來敵第54章 炮轟甘州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159章 從輕發落第163章 過蒲昌第17章 需要改革第46章 分道揚鑣第55章 西壽軍司第89章 同去第92章 大戰將起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258章 出首第40章 大臣議戰事第190章 無路可退第78章 仙人跳第160章 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