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錢堆出來的

與杜中宵印象中的車牀比起來,現在的車牀極爲簡陋,每臺只能加工一種規格。爲了保證精度,車刀不能調整,加工出來的直徑是定死的。軸一端夾住,一邊用頂尖,上了車牀不能調整,不管餘量多大反正就是一刀下去。加工完了,把加工件調頭,再車一遍。一種規格的軸,粗車、半精車到精車,要用三臺車牀。幾種規格的軸承,用來加工滾珠的車牀,就擺了半個屋子。

對於機牀來說,難道最大的就是控制和調節。沒有那個技術能力,這裡一臺通用機牀都沒有,全部都是用來加工特定零件、特定規格的。放棄了控制和調節,機牀機構被極度簡化,名字高大上,其實就是固定和簡單的走刀,操縱機牀成了力氣活。

這裡製造的所有機器,包括機牀在內,各種零件,軸、孔等等,全部只有少數幾種規格,精度更是隻有一種要求。往往一個零件,就要使用幾臺特定的機牀。不是鐵監,根本無法承擔高昂的成本。

杜中宵也不想這樣,但沒有辦法。這實際上就是用後世的流水線專用機器,小批量生產,最不經濟最不靈活的做法。但如果不這樣,根本無法保證精度,也無法保證零部件通用。

一臺蒸汽機,使用的機牀排滿了幾間大屋,一臺挨一臺,看着非常壯觀。幾個月的時間,這近百人的主要工作,就是製造這些專門機牀,有時候還要從鐵監調人過來。

杜中宵一路看過去,心中不無感慨,這都是固定資產啊。如果蒸汽機做不出來,光這些機器就浪費了多少錢。當然,機器型號一旦確定下來,產量爆發的速度也是驚人的。

用如此大的成本生產機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技術達不到,而且不成體系。當然也有好處,別人難以仿製。別說照着機器測繪,就是把圖紙別人,別人也造不出來,這些機牀你哪裡買去?這個年代想自己製造,別說是個人,就是國家也沒幾個有這種物力財力的。

相對來說,刨和銑的機牀相對少一些,通用性強,不像軸和孔有那麼多規格。車牀、磨牀和鏜牀則數量衆多,幾臺排成一組,堆得滿滿都是。好在結構相差不多,製造並不特別困難,只是規格不同。

走過漫長的車牀隊伍,最後是一些特殊零件的地方,現在他們用心的,是製造齒輪。

齒輪是機器行業的重要零件,歷史悠久。具體到這個年代,圓柱齒輪和圓錐齒輪已非常常見,有一些可以批量鑄造,水車和水磨,都大量使用。不過技術細節上,理論和加工都還原始,齒形基本全部都是三角齒。對於鐵監的機器行業來說,三角齒這種原始齒形,已經達不到技術要求了。

齒輪滿足齧合平穩要求的數學知識並不複雜,大致齒形的計算並沒有超出鐵監數學小冊子的知識範圍。說起齒輪,杜中宵到底記得漸開線這個名字,用代數知識列出方程就是。理論知識不難,實際加工可就難了。這種複雜曲線,用機器工非常難,設計是個難題。

有了那邊以百計的機牀練手,這些人正在製造能夠加工系列齒輪的機器。還是那種思路,每一種格格使用一套專門機器,每臺機器只完成一道工序。機器還在製造,零件大多要靠手工磨製,非常麻煩,報廢率也高,杜中宵根本就不敢跟他們算成本。反正鐵監大量的鋼鐵產出來,很多都賣不掉,由他們去了。

蒸汽機上基本用不到齒輪,歷史上瓦特使用行星齒輪,是因爲連桿機構有專利,現在可沒有這個麻煩。不過蒸汽機作業通用動力機,帶動其他機器,就需要大量用到齒輪了,這一步終究要走。

看過了製出來的零件,和堆滿幾間大房子的各種機器,杜中宵實在不知該說什麼。這麼多機器,後世就是一座巨大的工廠,應該機器轟鳴,產品成千上萬。可這裡卻靜悄悄的,只造出了一臺蒸汽機,技術還不成熟。這裡的東西,幾乎全是用錢堆出來的。當然,鐵監的銷售渠道沒有建起來,產品積壓,鐵換不成錢無所謂罷了。

盡頭一張桌子上,上面擺了一本冊子,看起來這裡的人非常看重,特意用木板做了個封皮。不過翻的人太多,還是遍佈油污,顯然擦都來不及。

杜中宵上前,把冊子翻開,只見每一頁都畫了圖形,旁邊寫着說明文字。到底了經過訓練,這冊子上的圖畫非常精細,是按照三視圖和軸測圖畫的。雖然這些知識是杜中宵教的,不過這些人畫的水平比現在的杜中宵可高多了,非常準確。沒辦法,手藝這東西,不經常練就會手生。

冊子是一本各種機構的集合,從曲柄連桿,到齒輪凸輪,再到棘輪鏈條,既有杜中宵提出的,也有他們總結的,琳琅滿目。最後一大半是白紙,看來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之後,繼續加上去。

這是機械設計的基本功,掌握了各種機構,才能在機器設計中靈活運用,完成各種動作。這種工作不能靠靈機一動,而要靠不斷地學習實踐,積極總結。

這本小冊子的價值無法估計,沒有這麼多優秀人才,沒有這麼機器讓他們學習實踐,沒有這種團結向上積極學習的氛圍,很難產生。

一個陶十七,跟在杜中宵身邊幾年,都能夠對蒸汽機出很多改進意見。這近百人,是從一兩萬的縴夫廂軍中選出來,又在很多州招募人才培訓挑選,層層選拔出來的。既有學習上一通百通的,也有動手能力特別強的,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纔有這個成績。杜中宵不惜工本,他們不管什麼想法,都不計代價地支持,對了有獎,錯了不問,總結經驗,吸引教訓。過了這個特殊時期,再找這樣一批人,提供同樣的條件,也很難做出同樣的事了。

把冊子合上,杜中宵慢慢走回最開始的屋子裡。近百人站在已經運轉轉起來的蒸汽機旁,眼巴巴地看着杜中宵。這一段時間每個人都醉心於研究技術,進入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不知上司眼裡如何。

看着衆人,杜中宵點了點頭:“好,好,都很好。你們用心了,今天晚上吩咐食堂加菜。”

衆人看着杜中宵,人人一頭霧水。好是什麼意思?那麼多機器,哪臺有什麼長處,哪臺不足,怎麼改進,一字不提,讓衆人心裡沒底。

杜中宵怎麼提?以前做的東西簡單,他一眼看到,以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就能知道優點缺點。現在做的這麼複雜,哪裡是一眼就能夠看出來的。自己早已經沒有精力,去精研每一臺機器,當然也就沒有了具體意見。不知底細,你以爲錯了,說不定人家是對的呢。搞亂他們的思路,技術上就要走彎路。

起動的時候,一個人就可以推動一輛汽車。但車輛開起來,你再想靠着人力去撥弄車輛行駛,那就是螳臂擋車了。鐵監就是這樣,現在已經運轉起來,過了杜中宵指點具體問題的時候了。

看着運轉起來的蒸汽機,運轉平穩,單聽聲音,就比原來那臺悅耳許多。

看了一會,杜中宵指着巨大的飛輪對蘇頌道:“這機器要做得更好,就靠你帶着這些人幹了。現在要緊的,是如何把機器用起來。你看,那邊飛輪轉得飛快,當今之用,是選合適的帶,能夠用那輪子帶動其他機器。連到鍛錘上,就可以代替水力。連到輸送物料那裡,可以代替人力。若是有餘力,讓這些人做颱風機,就可以不用人力鼓風了。”

蘇頌點了點頭:“若是有帶相連,大輪帶小輪,小輪到大輪,便就有快有慢,極是方便。”

“對,就是這樣。不過這帶要謹慎選擇,務必結實耐用。千萬不想用綾羅綢緞,就是選那些特別結實的,如各種麻,還可以用許多種編織起來。什麼都試一試,選最好的。”

作爲通用動力,蒸汽機主要靠飛輪輸出動力,皮帶傳動。像火車那種,直接帶動軸也可以,當然也可以使用齒輪、鏈條等,但與皮帶比起來,適用範圍窄了許多。

杜中宵哪裡可能記着皮帶用什麼材質,反正除了橡膠之外,應該還有其他許多材料。具體什麼材料合適,就靠他們去試了。自己提供人力物力,給錢支持就好了。

站在那裡看了小半個時辰,杜中宵吩咐停了機器,對蘇頌道:“兩件事。第一是不要只顧忙,每天都要抽出時間來,講和學。誰有了什麼新想法,講給別人聽,讓別人提意見。一件事做成了,就趕快總結出來,及時教給別人。第二件,便是蒸汽機多做,快做,不要怕做出來有毛病,慢慢改就是了。這裡面已經制了這麼多機器,也不差幾臺蒸汽機了。不只是鐵監冶鐵,這裡的許多機器,有了蒸汽機,也都可以隨時隨地用。雖然這裡就在水庫邊上,用水力還是不方便。”

第111章 鐵甲第112章 調回京城第2章 連夜攻城第249章 內賊第6章 做個什麼樣的官第21章 練兵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2章 夜襲第212章 物是人非第188章 妙計第188章 大勝第147章 初戰告捷第63章 葉縣第69章 格外可惡第43章 不同待遇第164章 過去不須提起第152章 讓你衣錦還鄉第212章 物是人非第74章 出乎意料第1章 驚天大案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165章 皇子案發第77章 無可奈何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32章 危機第158章 暫且忍耐第11章 心煩氣躁第41章 天章閣講武第54章 爭端第79章 破靜州第15章 我要考進士第270章 讓一讓如何?第129章 產業規劃第7章 堵第90章 自去收埋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68章 反攻第135章 不爲他人做嫁衣第236章 同年再會第198章 定期儲蓄第92章 鄭重其事第90章 狼狽爲奸第140章 給你們出路第209章 難題第32章 官、吏、差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第110章 吃好喝好第129章 產業規劃第13章 躲藏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210章 韓琦到來第126章 前路第96章 歸順第225章 新與舊第155章 看你像賊第108章 賞功第42章 吃個痛快第6章 御史之論第228章 大敵當前第73章 舊人第14章 去葉縣第127章 三方牽扯第74章 壓力第45章 乾寧軍第123章 年前時節第118章 普通人第46章 遊學第235章 先鋒南下第72章 兵臨靈州第106章 慶功第199章 打虎隊第15章 朝爭第234章 狄青南下第222章 戰事關鍵第64章 聖心難測第18章 威力驚人第42章 故交第233章 大國遊戲第56章 身邊人第84章 議降第3章 官制第146章 貢品第31章 競爭第148章 人選第15章 攻城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第76章 吃好住好第52章 分岐第122章 陰暗角落第78章 党項來人第18章 互相推諉第105章 不戰而降第205章 先讀書第71章 錯位第98章 只取朔州第100章 入城難第166章 惡人當道第122章 豈能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