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寶地

權二郎抱着一隻雞腿,兩腮鼓起,啃個不休。

錢員外揚着手道:“吃,吃,二郎儘管放開了吃。我這莊子裡,養了幾百只雞,一天一隻,也夠你吃幾年的!等吃飽喝足,與我一起進山裡去,看看到底哪些地方有礦苗。”

權二郎使勁嚥下口裡的雞肉,道:“員外,當日我和楊二郎兩人進山探的礦,都是在離着清涼寺不遠的山裡。後來聽說,從相州來的匠人,又在其他地方探出礦苗,有一處就離員外的莊子不遠。”

錢員外連連點頭:“好,好,我也聽人說,莊子南邊五六裡外,有好鐵礦,只是埋得較深。是相州來的高人,偶然看到礦苗,派人挖了之後,才確定有鐵礦。不過,此處鐵礦不在山裡,朝廷若是在這裡開爐冶鐵,必選這種地方。我一介草民,如何敢跟朝廷爭?還是到山裡去,選處地偏的鐵礦開爐。”

權二郎使勁從雞腿上咬了一塊肉,道:“員外,恕我說句不恭敬的話,要賺大錢,你這樣做膽子太小了些。朝廷開礦,也無非是讓民戶挖礦冶鐵,官收鐵課,其隊鐵監都是這樣的。放着近便好礦,你不快快去佔住,等過些日子必被人佔了。到嘴的羊肉,看着就要飛了!”

錢員外手中盤着兩個大核桃,滿臉堆笑道:“你說的不錯,合我的意。不過,聽說朝廷要調拉縴的廂軍來開礦,怎會允許民戶私佔。”

權二郎搖了搖頭,不再說話。他就是來幫幫忙,等找到了礦,拿到了賞錢,就跟高繼安帶着皇子進京去,那時數不盡的榮華富貴,哪有心情跟個鄉下土財主蘑菇。

錢員外滿面笑容,微眯着眼,看着權二郎。眼看着自己家鄉地裡能挖出錢來,自己不狠撈一筆,如何甘心。權二郎說的不錯,放着近便的礦不採,跑到山裡去不是吃飽了撐的。不過這礦地的理位置實在太好,扎手了些,自己要離鄉數年,不敢直接動手。

按錢員外的意思,最好有外鄉來的土豪先搶這礦,自己是地頭蛇,好處自然少不了。等到他們站住了腳,自己再參與進去,不跟官府硬抗。這是自己的地盤,外來戶怎麼能夠相比。

用過了飯,兩人正喝茶的時候,莊客引了三個客人進來。

三人到錢員外面前行禮,道:“在下姓史,這兩個都是我的兄弟,向來在龍興縣滍水邊冶鐵。前些日子員外去信相招,特來投奔。”

錢員外大喜,急忙讓三人落座,上了茶來,道:“有你們相幫,我大事可就成了!不瞞三位,我莊子附近最近發現了大鐵礦,朝廷欲在這裡開鐵監。從地裡挖石頭出來,就能燒成鐵,這不是上天白白送錢與我!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我要開爐冶鐵,是以請你們兄弟來。”

史大郎道:“員外,開爐冶鐵不是容易的事,還要看了周邊地理,才能知賺不賺錢。”

錢員外道:“大郎爲何說這樣的話?地裡有鐵,是確鑿無疑的事情,不然朝廷因何設鐵監?既然地裡有鐵,我們挖出來就賺錢,是不是這個道理?”

史大郎搖了搖頭:“員外,冶鐵不是那麼容易的。先要看周邊樹木多不多,燒炭容易不容易,有了炭才能冶鐵。最好還在河邊,能夠建水排,用來鼓風,不然太耗人力——”

錢員外聽了,有些不悅:“依兄弟的意思,你們在龍興縣,就能找到這樣的地方?”

史大郎嘆了口氣:“不瞞員外,正是因爲那裡沒有這樣的風水寶地,才前來投奔。在龍興我們是用河裡的鐵砂,用石炭冶鐵。那裡鐵礦不多,石炭多有,與此處不同。”

龍興沒有大的鐵礦,不過那裡河流衆多,河裡很多鐵砂,收集容易,不必開採。這樣成本低,但礦藏有限,規模做不大,只能勉強餬口,不然三兄弟何必來投奔錢員外。

錢員外是個商人,對冶鐵的事情一無所知,聽了史大郎的話,覺得有些道理。想了一會,道:“既然如此,大郎且與兄弟歇一歇,一會我們出去看礦。”

方城山下地廣人稀,澧水南岸全是荒地,沒有人家。因爲鄉民咶噪,陶十七選的鐵監所在,就在澧水以南。不過最近這一帶的人戶突多了起來,這些荒地也有人佔,有的還似模似樣拿出地契來。

看着水流湍急,陶十七道:“官人,鐵監選在河南,好處是都是閒地,省了無數麻煩。壞處是這裡離着山太近,一到雨水暴漲的時節,山洪防不勝防,要挖溝治渠,導洪入河。”

杜中宵點了點頭:“這是難免的事,哪裡能兩全其美。不過選在南岸,離着採礦的地方近,省了運礦的麻煩,也有好處。這是大鐵監,到時無數人聚集,還要空曠纔好。”

轉過山腳,陶十七指着前面一處小山道:“那裡就是相州來的匠人新發現的鐵礦,極是精良,而且儲量巨大。只是外露不多,要向下挖山,採礦不易。”

杜中宵看了看,那裡離着澧水有十里之遙,除了幾座土堆,地形平坦。幾條小河從山中流出,蜿蜒流進澧河。到處蘆葦叢生,高大要柳樹稀稀拉拉,沒有人家。

這裡地勢開闊,依山傍水,正是建鐵監的寶地。又沒有人家,省了搬遷的麻煩。惟一不好的,是煤從紫雲山下運來,要過兩條河,需要修建橋樑。

正在這時,受到了驚嚇,草叢裡飛起了幾隻野雞野鴨,樸楞楞地陣鬧。

陶十七道:“這一帶沼澤密佈,多產野鴨,走進去隨處可見。說起來,這裡的鴨蛋極是有名,產的又多,煮好了之後裡面紅如丹,吃起來緊實無比。”

杜中宵笑道:“鴨蛋醃了,倒是好的下酒菜。”

陶十七搖頭:“官人說笑,鹽價不低,鄉民哪裡捨得買來醃那些東西。”

正在這時,就見到前面十幾個人,裝束不一,有五個騎馬的走在前面,圍着產鐵的小山看。

陶十七看見,指着那些人道:“官人,若我猜得不錯,那些人就是本地大戶,不知怎麼打聽到了那裡產鐵,動了心思。原以爲開礦冶鐵,最難的是怎麼採礦,怎麼建爐,卻不想這些人才是最大的麻煩。”

杜中宵看着那些人,微笑着搖了搖頭。麻煩?有什麼麻煩的?都知道這裡要賺大錢,怎麼可能沒有人覬覦。來儘管來,真能從自己嘴裡奪了肉去,杜中宵也佩服他們的本事。

蘇頌道:“這些人生在此地,長在此地,誰家沒數十成莊客?若是惹事,着實讓人頭痛。”

杜中宵笑道:“是嗎?這一帶的編戶,我已經查了,方圓數十里不過一二百戶。等到開礦的廂軍到了,這一二百戶算得什麼!子容,我們要在這裡建的鐵監,用的人以萬計。一二百戶人家,能夠翻起什麼大浪來?現在不必理他們,等人手到了,他們一切皆休!”

什麼大戶豪強,現在覺得棘手,還是因爲人手不足。杜中宵規劃的這處鐵監,加上煉焦,加上冶煉鋼鐵,再加上各種鋼鐵產品,全部建起來怕不是要有幾萬戶,比汝州的人口都多。等到縴夫陸到來,根本不必動手,這點人就淹沒在汪洋大海里了。他們現在不過是嗡嗡叫的蒼蠅,鬧得兇了,杜中宵不介意收拾幾個,殺雞儆猴。

第214章 繼續修路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111章 都是小錢第31章 你想錯了第86章 塵埃落定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261章 戰機不能失第81章 出鐵第66章 屬官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148章 各尋退路吧第33章 悔不當初第151章 進城第181章 開店第12章 已陷死地第108章 想法不同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10章 愛信不信第8章 制硝第42章 故交第236章 時移事易第38章 兵臨渡口第60章 無商不富第115章 契丹相爭第82章 契丹要害第75章 自尋退路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34章 青臺鎮第108章 商業旺地第87章 末路第53章 推而廣之第101章 各懷心事第17章 波折第266章 清洗第54章 同病相憐第104章 都堂問對第64章 聖心難測第113章 創業維艱第40章 大臣議戰事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60章 交鋒第24章 大軍集結第122章 見面第78章 党項來人第22章 紙上談兵第43章 戰前聚議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114章 種地一條龍第8章 賈逵出兵第44章 新與舊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63章 葉縣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81章 新知州第96章 歸順第99章 破靈州第167章 本是練兵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61章 于闐商人第64章 謀劃第60章 目標黑水城第93章 一切都很新奇第22章 難題第29章 再次自薦第3章 官制第30章 殺人者死第194章 要強硬第24章 晴天霹靂第117章 大主顧第59章 要學好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33章 泄秘第199章 軍校第131章 受不了了第148章 楊家將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11章 未雨綢繆第11章 亂起第200章 時移世易第142章 今非昔比第93章 三碗不倒第26章 反噬第61章 心驚肉跳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65章 提前反攻第82章 契丹要害第74章 出乎意料第14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202章 離去第115章 該裁軍了第29章 波及部族第70章 試炮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01章 好心第76章 人心惶惶第14章 陣前殺將第225章 大戰將至第185章 張網第69章 南線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