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吾鄉有人

杜中宵隨着驛卒,進了一處清幽的小院,被引到客廳。

見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坐在主位,想來便是李兌了。杜中宵上前,躬身行禮:“學生杜中宵,家父本縣鄉貢進士杜舉人,拜見世伯。”

說着,把手中的幾瓶酒遞上去:“家中寒酸,無甚好物孝敬。幾瓶烈酒,極是有力氣,是家中自己製出來的,世伯嘗一嘗。”

李兌示意身邊的人收了酒,看着杜中宵,不無感嘆地道:“自我離鄉出外爲官,不覺已過十年,卻不想杜兄的麟子也已長大成人。唉,你家裡還好嗎?我在路上聽說,你父親上次在京城落第,輾轉回鄉頗吃了些苦頭。這幾個月,家裡才轉過運來。”

杜中宵恭敬地道:“父親回鄉路上染病,僥倖回鄉,去年家業着實艱難。好在我會一個從酒糟中制酒的法子,得州縣官人看顧,現在專一從酒糟中制酒,衣食無憂。”

李兌點頭,讓杜中宵在下首落座,吩咐下人上了茶來。

隨便問了一些現在杜家的近況,李兌問杜中宵:“賢侄現在做些什麼勾當?”

杜中宵道:“家父上次科舉,雜犯過多,不合被罰,以後十年不得預科舉。小子子承父業,這些日子沒幹別事,只是讀書。只是臨穎小縣,好多書買不到,也沒個名師賢友,見識有限,有些煩惱。”

李兌連連點頭:“這纔是正理。你父親這個年歲,殿三舉,再在科舉上用功有些無趣了。你既已成年,子承父業正是應當。對了,我在路上曾看你作過的一篇賦,甚有文采。新近可有文章麼?”

這個年代一篇像樣的文章做出來,遞給讀書人看,便就如同前世在雜誌上發表一樣,有關係的人大多都會看到。李兌是臨穎人,自然會有同年好友把杜中宵的文章遞給他看。

杜中宵有些惶恐,自己抄了一篇文章,不想越傳越遠,只要是讀書人來,都說看過。那種文章自己怎麼可能經常寫出來,有那個本事,考進士還用愁嗎。

取出隨身帶的書稿,杜中宵有些不好意思:“以前學生愚鈍,隨便亂寫一氣。或偶有看得過去的文章,然而大多無用。這幾個月潛心科舉文章,自與以前不同。這幾篇文章這幾個月所寫,甚是稚嫩,不足之處甚多。世伯斧正,我也好學着做些科舉時文。”

李兌點了點頭,接了杜中宵遞赤的字紙,展開觀看。

科舉詩賦,字數、格式都有一定之規,《賦格》甚至列了固定的句式出來。這些都是杜中宵依格填寫出來的,每篇都有主題已是難得,至於言之有物還談不上。

粗略看了一遍,李兌連連點頭:“好,好,賢侄,你這些文章已摸到科舉時文的邊了。再用上些功夫,當可登堂入室。先前的文章是有些文采,可些到科場上,因爲不中式就刷下來了。這些文章,雖然內容上粗陋了些,卻中規中矩,格律上別挑不出毛病。”

杜中宵一怔:“果真如此?其實學生自己覺得,現在做的文章匠氣過於重了。”

李兌聽了哈哈大笑:“匠氣?哈哈,你以爲科舉考的是什麼!文章只要有匠氣,進士之中已經是出類拔萃了!能夠超脫出來的,無一不是大家。賢侄,做人切忌好高騖遠,先做好這匠氣十足的時文,能夠考個進士出來,再有資格去談其他。現在文壇稱頌的歐陽永叔,兩次科舉落第,後來師從胥相公,專心學習時文,才一舉高中。中了進士,他再去談古文法,纔有人聽他的。更不要說,駢四驪六是進士官的基本功,不管學士制誥,還是州軍幕職官,哪個不要做這些公文。公文都做不出來,不要說當官了。”

杜中宵聽了連連點頭,今天才算是聽到了肯定自己這種做法的聲音。李兌與杜循有舊,是以長輩的身份跟杜中宵說話,指點的首先是功名利祿,至於什麼文學才藝,反倒並不在意。

官員做官,首先要會的是寫公文。格式化的文牘多由公吏操刀,官員親自動筆的,往往都是時文性質的公文,要的就是駢四驪六,言簡意賅。這些公文的性質,大多便如現在杜中宵做的這些文章,都有固定的格式,一些大致相同的句子,根據需要改一改填進去而已。對於不懂的人看起來驚歎不已,懂的人信手拈來。古今中外的公文大多類似,格式不同,性質卻不會改變太多。

這種文章也沒有細細研讀的必要,李兌粗略看過,便放到一邊,問杜中宵:“你現在做的文章與先前絕然不同,不下大功夫,是做不來的。賢侄,你用功有多少日子了?”

杜中宵想了想道:“從年後開始,到現在也有兩三個月了。”

李兌聽了大喜:“孺子可教!你再用功一年兩年,下次開科中個進士也非登天之難,吾鄉有人!”

這話說出口,聽在杜中宵的耳中,只覺誠惶誠恐。他苦於手邊書籍不多,見過的文章太少,又多是歷年精品,一向覺得自己寫的都是初學者之作。不說一無是處,拙劣二字總是恰如其分。沒有想到,李兌竟然給了這麼高的評價,連中進士都不難了。

沉思一會,李兌道:“本朝科舉,條令屢屢更改,讀書人離得京城遠了,往往不知法令。這兩年朝廷又重定韻部,下次開科以新韻爲準。此次回鄉,我帶了一部新的《禮部新韻》,也算造福鄉里。你既有如此才情,便就先交付於你,得閒抄錄一遍,再送還於我,要藏於我族中。”

杜中宵大喜過望,急忙道謝。韻書屢屢更換最是坑人,詩和賦科舉時韻律定得很死,用的韻書不對便是雜犯,首先被剔除掉。這個年代雖然雕版印刷已經成熟,但成本在那裡,朝廷只能保證新的韻書頒行到各州軍去,小地方的讀書人根本就見不到。歐陽修參加科舉,連續兩次因爲出韻落第,跟這種現狀不無關係。天下此時州里設學校的都只有寥寥幾處,縣裡更加不用想,這些至關重要的參考書都見不到。

韻書、禁字,這些科舉時的禁忌,對小地方的讀書人就是一大難關,也是杜中宵所擔心的。

李兌吩咐身邊人去取了新的韻書來,交予杜中宵,再三叮囑小心保管,抄好之後要還回來。李家族裡一樣有讀書人,離不了這些重要書籍的。

杜中宵小心把書收好,李兌才道:“賢侄,科舉雖然面向天下讀書人,其實真正入其門檻的,了了無幾。發解的舉子除開封府和國子監,能做到五六人中取一人,其他地方多是數十人中才有一人得中。便如我們京西路,往屆都是三十餘人中才有一人中進士,而且多在河南府。我們許州,每屆科舉或中或不中,多年無兩人以上登第了。我見你資質頗佳,候幾日你阿爹回來,再一起到我莊子上去,別有話說。”

第148章 人選第110章 俗文化第66章 力求全殲第68章 稀罕物第66章 酬功第71章 壓路機第167章 猴戲第39章 壟斷漲價第40章 盡殲來敵第249章 內賊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42章 故交第28章 當要大變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32章 收網第2章 夜襲第29章 夜戰第43章 兄弟之爭第55章 西壽軍司第155章 兩難第17章 通判要來了第221章 賈逵出兵第53章 重新編組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70章 試炮第102章 奇風異俗第140章 反常第76章 天生神將第118章 韃靼人第71章 花超了第88章 談判第123章 新家第70章 各有怨言第86章 多學多煉第10章 不賣給你第95章 絕路第71章 關鍵第一戰第73章 出門難第140章 用人換地第65章 提前反攻第6章 偶遇第44章 貴人?第32章 世交第134章 釜底抽薪第24章 新知縣第60章 交鋒第67章 生意第15章 攻城第67章 無法可想第54章 贊助者第54章 逃散之人第117章 牢城營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205章 人才難題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19章 齊射最好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48章 雙刃劍第12章 意外之喜第44章 背後勢力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32章 首戰潰敗第61章 物是人非第114章 難以捉摸第243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下)第94章 開戰第228章 奇怪的軍隊第42章 債券第194章 截斷歸途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53章 升遷第230章 南下不易第132章 先下手爲強第5章 當街兇案第95章 賭東道第13章 躲藏第97章 軍人本該不怕死第212章 通車了第71章 戲中人第164章 商量第70章 商場開業第58章 糧草到了第152章 裝車的辦法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197章 鴉兒看第21章 員外請客第159章 琳琅滿目第12章 施粥第63章 陰錯陽差第25章 栽培第49章 明哲保身第35章 怎麼切換?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51章 猜題第118章 賽馬第134章 釜底抽薪第60章 交鋒第99章 奚人降了第71章 試槍第150章 只是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