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推而廣之

看着堆成山的柳條箱子,蘇頌道:“這三年來,留在永城的那臺機器我用心良多,然而並沒有多大的收穫。現在燒同樣的煤,力氣比以前大了兩三倍,然而無論用什麼辦法,還是這樣的龐然大物。這種東西只用能在船上,若是用來制車,什麼路都壓壞了。”

從杜中宵制第一個蒸汽機的模型,到現在已經十年了。不但是杜中宵、蘇頌和韓絳等人,還有其他一些對機器感興趣的文人,更有許多能幹巧匠,加入到對機器的改進中。

這個時代的人,其實還是有很多對這些有興趣,願意投身其中的。不過技術很少跟工農業相關,更多的是用在天文儀器這些高大上的項目中。天文儀器更加精密,而且不惜工本,很多機械機構被髮明出來。

不過十年時間,蒸汽機的發展遇到了瓶頸。一是太過於沉重,要麼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要麼就只能安裝在船上。就像現在汴河上用的,一艘大船就裝一臺機器,貨船都做不了,只能當拖船。水運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太多,大家一心想的,是用這機器制車,能夠在路上跑。二是功率太小,偌大的機器,真正製成車,也拉不了多少貨物。

杜中宵也曾經想造一段鐵路,用蒸汽機拉火車,慢慢進行試驗。可鐵從哪裡來?鋪在哪裡?更不要說功率太小,拉的貨物太少,還不如馬車呢。這機器真正要想實用,必須要更大的功率,減小體積,不然就只能是個原理機,供人研究而已。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使用了高溫高壓蒸汽之後,管道的密閉。汴河車船上用的是小牛皮和毛氈,高溫之下老化得非常快,跑一趟就要進行檢修,把所有的密封墊片換一遍。繁忙的汴河可以這樣做,對朝廷來說成本可以承受,其他用途就難了。

看着蘇頌一副有心無力的樣子,杜中宵也有些無奈。自己是中人之資,能有現在的成績,就已經耗費了無數心血,天天搜腸刮肚找記憶中的知識。蘇頌這種人可是天才,不說這個時代,數千年來都是數得着的。如果他也能受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汽車、飛機說不定都可以搞出來,蒸汽機又算什麼。

蘇頌都覺得改進艱難了,如果沒有大的突破,很可能這機器真地已到時代的侷限。

兩人討論了一會現在機器遇到的瓶頸,杜中宵道:“現在管裡的水汽,溫度太高,壓力太大,密封不易。而如果不如此,則機器龐大,力氣太小,此是兩難。年初時候貝州之亂,我帶了火炮前去助陣,幫着破城。從那時起便就想着火槍火炮,一樣是彈丸和膛管密閉不嚴,射得不夠遠,威力不夠大。苦思冥想了幾個月,終於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彈丸不用圓的,而是後面帶個尾片,火藥引燃之後,用裡面的氣把尾片壓開,封閉膛管。這些日子試了試,果然有用,只是還不能實用。”

火炮和火槍的射程,主要跟充足的火藥爆燃之後的壓力即膛壓有關,還跟膛管長度即壓力做功的距離有關。所以增大射程的方法,加大口徑其實沒有多大用處,增加槍管和炮管長度更加有效。再一個,發射時彈丸和膛管密閉越好,膛壓越高,也能增加射程。杜中宵試驗了很多辦法,想起前世的子彈炮彈後面其實是有個窩的,受到啓發,纔想起彈丸後面如果能設計這樣一個結構,用火藥壓力讓其變形,從而實現封閉,可以提高膛壓。現在還是一個設想,真正實用,尚需時日。

見蘇頌一副茫然的表情,顯然不知道火炮跟蒸汽機有什麼關係,杜中宵笑道:“一樣的道理,過蒸汽的管道,裡面高壓。如果密封的時候,不用皮墊而用銅墊,讓水汽把銅片壓緊在管壁上,是不是就能密閉呢?銅墊可比皮墊強得多了,水汽裡經年累月,也不會老化不能用。”

蘇頌點了點頭,終於明白了杜中宵的意思。

後世蒸汽機密封是使用橡膠的,並不是只能用橡膠密封,而是橡膠能在高溫高溼環境下耐老化。只要捨得下本錢,經常更換,牛皮和毛氈一樣可以密封。實際上常溫條件下,對油密封毛氈比橡膠用得更加廣泛。現在沒有橡膠,有沒有其他辦法?用金屬唄,無非是成本高一些。

常壓條件下,金屬片沒什麼密封作用,但在高壓下就不同了。壓力越高,密封效果越好,金屬密封會成爲主流。對於銅片來說,其實現在蒸汽機的壓力還是有些低,但可以配合毛氈,從而取代容易老化的小牛皮。毛氈是蒸煮處理過的,可以耐高溫蒸汽。

這種複雜的機器,其實有數清的這種技術細節,有的很容易,一說就解決了。有的則因爲知識比較冷門,偶情況下才能想起解決辦法。憑着記憶,在這個年代做蒸汽機其實比歷史上的瓦特容易得多,不需要顧及專利,不需要考慮利潤,只是解決個有無問題。而且杜中宵前世是跟機器打交道的,見過了無數成熟的結構,只要一一想起來,推而廣之,就有無窮用處。

取出一小片銅片,杜中宵對蘇頌道:“便是此物。此一面凹下去,裝的時候向外。另一面外凸,裝的時候向內。管道里面有水汽,就會把銅片壓平,緊緊貼在壁上,從而密封。”

如果管道里通過的是常壓液體和氣體,銅片是沒有密封作用的,內部壓力越高,密封效果越好越可靠。用這種辦法,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蒸汽壓力。

把銅片拿在手裡,蘇頌用手按着試了試,笑道:“待曉巧思,能想出這種辦法,可以一試!”

杜中宵心裡苦笑,什麼巧思,這種結構想起來了,纔回憶起其實稀鬆平常。只要是高壓液體這種結構自己見得多了,水泵之類非常常見,只是沒有想起來罷了。推而廣之,其實還可以配合螺紋,不管是水龍頭還是螺帽。螺紋不只是好拆卸,其實也是一種密封方式,爲迷宮密封。

很多常見的機械結構,不是設計的人,很難搞清其原理是什麼。真正搞清了原理,可以用到很多地方。只要見得多,大量難題其實就是腦筋轉一下彎,想不起來,只是下的功夫不夠。

對於杜中宵來說,解決了高壓蒸汽的密封難題,相當於推開了一扇門。其實自己知道得足夠多,基本的機械,其實用不到高精尖的知識,不然當年的發明者怎麼做得出來?最早做出來的,必然是非常簡陋的,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技術人員一點一點改進得更高明。

螺紋螺帽能不能做出來?以前杜中宵會覺得很難。沒有機牀,怎麼車螺紋?現在就覺得很簡單。不說單一功能的機牀製造不難,不用機牀也可以制螺紋啊,並不需要精確。先用手工造個螺桿出來,再用造出的螺桿直接把螺帽套出來,無非是螺帽的硬度比螺桿小罷了。如果再加上熱處理,不同的硬度系列,大量生產螺絲也做得到。無非是不同地方做出來的,不能通用罷了,那又有什麼關係?

第75章 制刀第224章 炮的威力第98章 時代的碾壓第130章 商路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79章 有進有出第80章 洞房花燭夜第14章 去葉縣第188章 妙計第174章 誓死不降第62章 看看火車第24章 秘密回京第136章 走向遠方第44章 吾鄉有人第63章 陰錯陽差第121章 迴歸第224章 回鄉第48章 溼法鍊銅第40章 大臣議戰事第120章 不問從前第82章 鍊鋼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71章 錯位第48章 慶功第228章 奇怪的軍隊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61章 于闐商人第165章 皇子案發第115章 出乎意料第64章 曲線前進第34章 青臺鎮第21章 眼見爲實第109章 人人有書讀第243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下)第67章 意外第125章 規劃第133章 送來的軍功第57章 怎麼軍改?第92章 杖責第26章 圍堵第146章 提舉常平第65章 強行收錢第265章 使節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198章 內部複雜第7章 堵第197章 鴉兒看第254章 畏敵如虎第195章 使節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68章 反攻第120章 再見已不是從前第138章 價格雪崩第167章 本是練兵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188章 風雲匯聚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129章 慢用第216章 三策第107章 超出想象第23章 多調人來第103章 爭議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6章 兩軍對壘第32章 火炮對決第35章 防守反擊第70章 商場開業第11章 攤派差役第67章 我來了第91章 菜地第114章 重兵出擊第72章 不等了第49章 諸多不足第89章 同去第153章 鬼谷口第66章 三州賣酒第106章 故人重逢第54章 炮轟甘州第9章 酒糟蒸酒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54章 相持第61章 物是人非第98章 只取朔州第208章 奇才第113章 大勢所趨第70章 建房築路第95章 絕路第42章 故人屬下第75章 一潰千里第98章 無事生非第106章 殺人越貨第142章 旅遊團第142章 今非昔比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159章 新軍北上第65章 生事第85章 物是人非第4章 包龍圖第90章 十三郎第11章 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