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古礦洞

吃過了飯,看看天色還早,權二郎從地上跳起來,道:“那邊山不高,我過去看看,能不能撿只獐兔之類的,我們烤了吃。沒有這些,掏些鳥蛋也是好的。”

楊大郎道:“山裡野物雖多,哪裡就有這樣好運氣被你撿着?還是不要到處亂跑,小心迷了路。”

權二郎哪裡肯聽?一邊向山腳下走,口中一邊道:“撿不到野物,便從溪裡摸兩尾魚吃。”

這個年代,魚蝦之類算蔬菜,並不算肉。就連出家人吃齋守戒,好多也不忌魚。普通人觀念裡,吃魚不算吃肉。好多地方都是如此,並只是在中國這樣。

沿着小溪,權二郎走到小山腳下,擡頭看看樹木茂密的小山,又看看不遠處坐着歇息的楊大郎,猶豫了一下,還是向山上爬去。爬不多遠,突然腳下被絆了一下,差點摔倒。低頭一看,見地上一條挺粗的木棍,埋在枯葉下面,長滿苔蘚。有心拿起來做爲柺杖,彎腰去撿,卻不想這棍子沉重得很,猛然間被閃了一下,腳下打滑,踩中一塊浮石,一屁股坐在地上。

那石頭順着山坡滾下去,不多時跌進水裡,傳來一聲“撲通”聲。

權二郎嘟囔一句:“作怪,這棍子長在地裡麼?怎麼這麼沉重!”

使出力氣,把地上的棍子提起來。拿在手裡,才發現並不是木棍,而是一根失棍。前面有尖,如果看得不錯,應該是一條撬棍。

把撬棍拿在手裡,權二郎試了試,口中道:“倒是一塊好鐵,可以當作鐗用,只是沉重了些。”

剛纔摔了一跌,再看眼前的小山,心中發虛,不想上去了。想起剛纔石頭掉下山的地方,明顯有水聲,可能是個池塘,便想下去抓魚。這裡不知多少人沒有人跡,只要有水,想來大魚不少。

沿着山坡走下去,不多遠,就看見前方黑忽忽一個洞,就在山腳下面。到了洞前,權二郎伸腦袋看了一會,見下面一汪碧水,洞壁極爲粗糙,有人工開鑿的痕跡。這洞太小,哪裡有水潭的樣子?權二郎圍着轉了一圈,也不敢進去。不知這裡是個什麼路數,權二郎只好拿着撬棍,回到楊大郎休息的地方。

見權二郎拿着根棍子回來,楊大郎懶洋洋地道:“這種地方,野物哪是那麼好獵的?好好歇息,一會我們繼續上路。轉過小山,尋處背風的地方過夜。”

權二郎到火堆邊坐下,把手中的撬棍遞給楊大郎看,口中說道:“雖然沒獵到野物,卻撿了一塊好鐵,過幾日有閒了,哥哥給我打把朴刀帶在身上。”

“深山裡面,如何打鐵?”楊大郎接了鐵棍在手,看了看。“這是根鐵釺,看起來許多年了,鏽蝕成這個樣子。這裡又無人家,怎麼會有人遺落這種東西?”

說着,楊大郎想起什麼,一下站了起來:“不對,鐵釺說不定是開礦用的!兄弟,你在前面看見了什麼,說給我聽。說不定,前邊就是古人開礦的地方!”

權二郎道:“那就是個小山坡,一無所有,怎麼開礦?倒是山坡下面,平地挖了一個洞,一兩丈方圓,洞裡全都是水,不知道多深。我看那洞壁,倒像是人挖出來的樣子。”

楊大郎道:“既是人挖的,這樣地方,除了開礦,還能做什麼?帶我去看!”

權二郎有些不情願,不過看楊大郎認真的樣子,只好站起身來,帶着他來到那個洞前。

楊大郎一看地上挖出來的這個洞,心中就有了大致猜測。圍着洞轉了一圈,拾到幾片掏片,迎着陽光仔細觀看。這些陶片沒有什麼特別,可能以前是陶盆陶罐之類,只是年代非常久遠。

權二郎站在一邊,對楊大郎道:“哥哥,你看那個做什麼?這種東西,到處都是。”

楊大郎頭也不回地道“是沒有什麼特別,我只是看看到底是什麼時候的。如果我猜得不錯,這應該是前人挖礦留下的礦洞。只是附近並無冶爐留下,連痕跡都一點沒有。他們若不是把礦石運到別的地方冶煉,就是因爲年代過於久遠,冶爐早已不見了。”

聽了這話,權二郎笑道:“礦是這麼好找的?若是如此,官府何必重賞,豈非傻子!”

楊大郎放下手中陶片,口中道:“這一帶古時冶鐵的很多,這種採礦遺蹟當然並不難找。但是你找到了地方,還要確定這裡真地有礦脈,而且是大礦纔有賞錢領。沒這個本事,怎麼領賞錢?”

說完,沉吟了一會,道:“這陶片看起來非常陳舊,最少數百年前的,依我估計,不晚於兩漢。”

權二郎哪裡肯信?陶片而已,還能看出年代來?

見楊大郎彎着腰四處查看,權二郎百無聊賴,拿着鐵棍,在草層中亂撥。撥了幾下,發現鐵棍頭部沾了些小石頭,罵道:“作怪,這裡的石頭怎麼向我的棍子上沾!”

提起棍子正要弄掉,那邊楊大郎猛地轉過身來道:“且慢!你把沾住的石頭拿給我看!”

權二郎嚇了一跳,拿着棍子走到楊大郎身前,把頭部伸過去,口中道:“石頭有什麼好看!”

楊大郎把石頭取下來,仔細看了看,又在鐵棍上試了試,點了點頭:“這裡委實有礦,而且是給得的富礦。兄弟,你四處看一看,周圍還有沒有這種石頭,越大越好。”

權二郎根本就不相信這麼容易就把礦找到,照着小石頭的樣子,四處亂找,不一會真找幾塊大的來。

楊二郎把石頭仔細檢查了一番,對權二郎道:“兄弟,我們的運氣不錯,真在這裡找到了好礦。你看這石頭,能被吸到鐵棍上,這是裡面的磁鐵。看這石頭的樣子,並不是天生如此的,應該是人從其他地方採出來的。再加上你手中開礦的鐵釺,可以確定,這裡就是古人採鐵的地方。”

權二郎雖然不信這麼容易,見楊大郎說得斬釘截鐵,喜道:“如此說來,我們可以去官府領賞了?”

楊大郎笑道:“哪裡那麼容易!我們還要查看這洞裡到底有沒有礦脈,走勢如何。如果只是一處小礦,早被前人採光了,哪個會給你賞錢。後面的事,纔是最麻煩的。”

權二郎道:“這要如何探查?我們只要報上去,由官府來做好了。”

楊大郎連連搖頭:“這樣的古礦坑,周邊定然不少。現在報上去,縱然有賞錢,也必然不多,不是折浪費了一場機緣。我們且在這裡住下,這幾日仔細探一探這裡,再看看周圍還有沒有礦苗。”

鐵礦最多的是磁鐵礦和赤鐵礦,除了顏色,磁鐵礦天然有磁性,並不難找到。真正顯示技術的,是從礦苗和礦脈的大致走向,不同的顯露礦苗的點,估計礦的大小。這纔是楊大郎的價值。

第55章 上下相制第3章 首告有賞第31章 競爭第5章 生意人家第143章 尉遲後人第68章 反攻第31章 大軍南下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113章 大勢所趨第27章 知己知彼第156章 兩說第69章 打出去第32章 危機第133章 大戰在即第7章 御史臺案第264章 大勝第34章 新錢第122章 豈能饒過!第164章 戰還是降?第94章 開戰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101章 早作打算第117章 襄洛鐵路第61章 于闐商人第33章 舊人重逢第160章 新生活第111章 都是小錢第203章 不期而遇第46章 分道揚鑣第34章 似是而非第30章 誰敢告他?第82章 亂起第94章 錢堆出來的第100章 輕鬆時刻第128章 做多吃多第40章 不進則退第52章 除夕第110章 要好處第3章 新家第15章 意外收穫第74章 鍊鋼第156章 不去管了第149章 人員安排第42章 趕着做靶子第111章 鐵甲第92章 大戰將起第102章 願意獻城第122章 稀奇第187章 關鍵一戰第82章 亂起第36章 各奔東西第104章 都堂問對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138章 進退不得第23章 全力應戰第165章 渡河第113章 分岐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74章 挑撥第37章 白紙做畫第16章 佈置第42章 故人屬下第61章 于闐商人第54章 崇政殿演武第149章 農事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138章 佈置第47章 隨你喜歡第133章 大戰在即第16章 用刑第58章 百年計第88章 入幽州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14章 準備進攻第117章 大主顧第60章 全軍出擊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第11章 亂起第179章 戰前嚴令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195章 畢昇後人第19章 鐵錘砸開硬核桃第63章 陰錯陽差第25章 窮治地方第213章 新與舊第29章 奏對第78章 仙人跳第100章 入城難第106章 夫妻團聚第60章 你想做官嗎?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124章 密商第76章 天生神將第49章 草棉第144章 做大事情第90章 自去收埋第53章 無主之地第202章 不理他們第176章 重設帥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