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進山

權二郎陪着笑,對向個兄弟連連拱手:“這一位楊大哥,祖傳的冶鐵好手,家傳密訣,認得地裡礦脈。衙門揭榜,要是能發現鐵礦,有賞錢,能做官,無窮好處。我欲與楊大哥入山找礦去,諸兄弟們幫襯一下,湊些錢糧出來,我們帶了進山。以後我有了好處,定然不會忘了兄弟們!”

一個大漢道:“二郎,你不要整天想這些有的沒的,做着白日夢,想一下子發大財。還是跟我們一樣踏實做事,等到過幾天耕牛、農具到了,開田種地。聽說開出的閒田三年免稅,好好做上幾年,積攢些錢財,建處房子,娶個渾家,纔是長久之計。”

權二郎道:“如此,豈不是跟那些種田漢一樣?這樣日子有什麼意思?不趁着年紀輕,盡力搏上一搏,等到老了,白白後悔!”

另一個人道:“二郎,我們現在的糧米,都是計口數日一發,誰家也沒多少餘糧,怎麼借給你?”

權二郎道:“朝廷恩典,給的糧米足夠餬口。你們家裡有女人孩子的,總能省一些下來。”

幾個兄弟都覺得權二郎不靠譜,不肯借錢糧給他。怕他帶了錢糧出去一無所得是小事,依着這廝的性子,把錢糧用光,腳底抹油天南地北的去了,兄弟都沒得做。

權二郎見沒人幫自己,咬着牙發狠道:“汴河邊上,我們一起出力拉縴,同生共死,經過了多少磨難!怎麼一到了地方,便就如此作怪,連幾斤米也不肯借給我!若是有朝一日,我混出頭來了,你們不要後悔!沒了你們的錢米,我就進不了山麼?”

年紀最大的譚青城嘆了口氣,道:“二郎,現在不比從前。以前我們拉縴,除了俸祿,就是每日的賞錢。一月多少錢,一眼就能看到幾十年後。現在可不一樣,不說種地好壞,新家建起來,手裡有積蓄的人,有好多用處。你做的事情多,賺的錢就多。”

說完,對衆人道:“罷了,終究是兄弟一場,不好不幫。這樣吧,我們幾個人,一人二百文錢,十斤米,借給二郎。能不能探出礦來,是他自己造化。”

譚青城德高望重,聽了他的話,衆人不再說什麼,一起給權二郎湊錢糧。人人心裡明白,權二郎此事真做成了,肯定每個人都有好處。這廝雖然不靠譜,但輕財重義,真發了大財,必然會回到兄弟們中顯擺,大手花錢不在話下。但要是事情不成,依着他從前性子,只怕也不會回來。非要等在外面實在混不下去了,大家把他借錢都忘了的時候,纔會回來見人。

權二郎錯了錢米,歡天喜地,對楊大郎道:“哥哥,錢米雖然不多,足夠我們到山裡一兩個月。到時探出礦來,賞錢我們均分。真能做官,也是我們兩人同甘共苦。”

楊大郎心裡覺得權二郎這個人不怎麼靠譜,賞錢均分倒也罷了,若真是做官,自然應該是自己這個有技術的人,權二郎縱然有官身又能做什麼?這種官與一般的官不同,按慣例都是安排在場務裡,有點類似後世的技術人員。沒有技術,官府讓你做監工麼?

不過楊大郎確實有這個本事,想賺這一份錢,只好跟權二郎搭夥。年前他爹患病,把本就沒什麼的家底折騰得一乾二淨,只能藉助別人。

一衆兄弟們把權二郎送到路口,一再叮嚀。不過看權二郎歡天喜地的樣子,只怕他聽不進去。

送別權二郎,衆人返回,剛到住處,就見一個差役站在那裡。見衆人回來,差役道:“諸位,衙門有令,命你們搬離此地,向東北十里外的河邊落腳。看看就要春耕下種,耽擱不得,速速動身!”

譚青城道:“我們剛剛熟悉了這附近地理,怎麼就要搬遷?這附近不少閒田,而且地勢平坦,又無人家,開荒最好。而且周圍山裡野物多,閒時打個獐兒兔兒,也有肉吃。”

那差役道:“你們都是外鄉人,曉得什麼!這周圍是山,等到雨水大的時候,洪水下來,不管你們的什麼,一點都收不到。你道是城因何沒有人家?都是因爲洪水,搬到其他地方去了!衙門是爲你們將來着想,若非如此,哪個管你們!”

譚青城看看四周不高的羣山,有些不信“這一帶雨多麼?看起來不像。”

那差役頗不耐煩:“我是附近住了幾十年的人,豈能不知道?這一帶的山裡向來雨水多,不然你以那許多河哪裡來的?汝河就是從這山裡發源,洪水能一直淹到陳州呢!”

衆人聽了這話,竊竊私語一會,只能聽衙門的,準備搬家。

譚青城心裡有些嘀咕,這下可好了,權二郎把借的錢糧花光,可以藉口找不到自己幾個,不還了。

這裡的山雖然不高,卻是淮河和漢水的分水嶺,到了夏天雨水很多。讓這些人搬遷,除了防洪水的原因,還因爲最近營田務正在調整規劃,重新安排人口。

卻說權二郎和楊大郎上了路,向山裡走了半天,不見一個村莊。

走得飢了,權二郎道:“哥哥,這裡又無人煙,水都喝不上一口,如何使得?前面找處有泉水的地方,我們停下喝口水,煮些米吃。”

楊大郎看看天色,道:“只好如此。這裡人稀少,山裡難見人家。”

兩人又走了一會,看見旁邊一條小溪,水很清澈,便就要溪邊停住。權二郎架起帶的鍋來,點火燒水,楊大郎則到溪邊去淘米。等到喝了熱水,米飯煮熟,兩人吃了。

權二郎道:“哥哥,這樣山裡動不動就要迷路,怎麼找礦脈?”

楊大郎道:“找礦這種事,不能沒頭蒼蠅一樣亂轉。前人曾在山裡冶鐵,後來雖然人不在了,冶鐵的爐子等物,都有遺蹟。我們找到這種地方,沿着前人採鐵的礦脈找,纔有把握。”

權二郎聽了,喜道:“如此說來,倒也容易。”

楊二郎道:“怎麼容易了?山裡冶鐵有兩種,一種是從河裡淘礦砂,河中的鐵礦不知道是從哪裡衝下來的,要沿河尋找,最是艱難。還有一種是就近挖礦,找到這種地方就好多了。就是找到了礦,也不知道是大是小。若是小礦,說不定就被採光了,於我們無用。”

權二郎聽了,氣憤地道:“以前到山裡來冶鐵的人真是壞人飯碗,好找的礦定然被他們挖光了,卻不給我們後人留一些!這些人不是癡麼,到山裡來冶鐵!”

楊大郎搖了搖頭,不理權二郎。前人癡,你不是更癡,又跑到山裡來。

第60章 交鋒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67章 數路齊出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8章 擦邊球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8章 賈逵出兵第112章 撞鐵板第155章 降了第73章 生財之道第103章 杖斃第74章 兩個拳頭第60章 無商不富第63章 長見識第40章 大臣議戰事第98章 只取朔州第146章 貢品第42章 聚飲第67章 數路齊出第202章 不理他們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55章 玩具第37章 熟人第224章 回鄉第15章 意外收穫第55章 傳頌天下第197章 不歡而散第27章 回城第11章 心煩氣躁第27章 回城第102章 願意獻城第81章 靈州城下第35章 這是掛麪第88章 何去何從第46章 遊學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82章 不甘心第54章 炮轟甘州第4章 隨從與屬下第91章 爭鬥第45章 定計第29章 奏對第206章 不自知第193章 會員制第11章 攤派差役第125章 規劃第115章 出乎意料第79章 剪羊毛第159章 琳琅滿目第7章 審案第42章 聚飲第84章 實在聽不懂第48章 邀賞第22章 紙上談兵第187章 人財兩失第55章 自尋煩惱第113章 虧了第95章 特區第14章 去葉縣第118章 賽馬第53章 無主之地第149章 人員安排第89章 同去第73章 形勢突變第73章 生財之道第72章 進攻第86章 地方龍蛇第118章 賽馬第216章 三策第22章 紙上談兵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48章 北上第39章 兩難第212章 通車了第203章 一切都變了第82章 霹靂車第15章 人多官少第207章 不奉旨第42章 故交第22章 分別對待第210章 韓琦到來第177章 分進南北第24章 追與逃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2章 託付第210章 當戰則戰第40章 兩軍對峙第42章 疑惑第197章 不歡而散第101章 陛下,降不降!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47章 探礦第154章 快進快出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141章 抑配車票第171章 主戰第58章 真香第64章 形勢逆轉第41章 阻力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