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商機

與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這兩年杜中宵最快樂的時光。兩天的時間,杜中宵陪着韓月娘幾乎走遍了開封城,有點名氣的地方都去逛過了。兩日之後,父母趕來,終於一家團聚。

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到了第三日,是朝廷定下的最後期限,只能作別。

兩京驛路上,杜循對拉着杜中宵手的韓月娘道:“時候不早,還是讓大郎早些上路。等過幾日孫子的病好了,我帶着他去火山軍,父子見一見。”

韓月娘抹了抹眼淚,對杜中宵道:“一路平安,得閒時常寫信回家。”

杜中宵滿口答應,輕輕拍了拍韓月娘的手。由此回火山軍,依然立得有時限,耽擱不得。雖然火山軍是自己地盤,即使失期也沒有什麼,在京城這裡卻不敢造次。

打馬走出一里之外,杜中宵策馬回望,見父母和韓月娘依然站在道旁,心中嘆了口氣。這個年代不許邊臣帶家眷,實在有些不近人情。說到底,還是怕帶兵的文臣武將有不臣之心,防範心理重了些。

來時帶的火槍和火炮全部留在了京城,連兵士也留下了,供三衙將領研究,也不知道他們能研究個什麼出來。少了這些人,路上倒是從容了許多。

杜中宵和王凱回到火山軍營田務的時候已是三月,黃河解凍,山花盛開,已經變了模樣。

程文禮和潘振把兩人迎進衙門,喜道:“知軍可算是回來了!這一個月,張部署不住從本軍抽調人手,修築到唐龍鎮的道路,軍民都有怨言。知軍再不回來,只怕要鬧出亂子。”

杜中宵道:“修這條道路,是我離開之前定下來的,並不是張部署自作主張。”

程文禮道:“可知軍在的時候,不管是營田務墾田,還是偏頭寨築城,軍民並無怨言。張部署只管催促,逼得太緊,又不肯發錢,可就不一樣了。”

杜中宵聽了,笑笑沒有說話,與王凱進了衙門分賓主落座。張岊是麟府路軍官,管不到火山軍的具體事務,他哪裡有錢發?程文禮這些人也沒有道理配合他,難免出現這種事情。杜中宵回來,這一切都不是問題了。唐龍鎮是以後三方的核心,這條路是一定要修的,而且要走大車,宋朝才能以火山軍爲後盾牢牢掌控唐龍鎮的主導權。杜中宵此次回來,就要在唐龍鎮大幹一番,打下基礎。

講過了最近兩月火山軍的事務,杜中宵道:“此次回京述職,朝廷認了我們佔住唐龍鎮的功勞,自推官以下,人人封賞。這是難得的喜事,一會後衙擺個筵席,爲大家慶功。”

程文禮和潘振一起稱好。他們兩人已經多年沒有升遷,此次都連升數階,心中喜悅自不必言。特別是程文禮,甚至看見了升京官的希望,這是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

潘振去吩咐吏人準備,程禮禮道:“這一帶黃河裡產的好魚,春天冰消之後,最是肥美。衙門裡有幾十尾,一會收拾了,請知軍和軍馬品嚐。”

王凱笑道:“火山軍這裡的魚委實數百里知名,難得今日品嚐一番。”

隨着唐龍鎮地位的確立,營田務的繁榮,火山軍的中心逐漸向營田務一帶轉移,就連董家寨附近的商戶,也有好多搬來了附近。現在趨勢明顯,營田務有大量耕地,附近地勢平坦,地理優勢顯而易見,早早在這裡佔住地方,對未來有無窮好處。

渡口附近一客棧裡,馮原對衛八郞和魯行遠道:“現在附近數百里內的商人都知道,北邊的唐龍鎮以後是自由貿易之地,行商免稅。我們這裡還好,最近契丹那裡都傳瘋了,不知多少人看着那裡,甚至有許多西域商人。我們起家,全靠知軍官人在幷州建毛皮貨場,到今天終於有了些本錢。這一位知軍做生意極有頭腦,此事必然是深思熟慮過的,這次他只怕要在唐龍鎮大弄。我們與他是舊相識,一定要抓住這次時機,做些大生意。機不可失,此次千萬不要錯過了!”

魯行遠道:“哥哥說的不錯。幷州的毛皮生意,本來是我們先做,可恨康成棟那廝,仗了契丹人的勢,把我們的生意奪了去,此次切不可重蹈覆轍!”

馮原點頭:“此事着實要小心,生意做得大了,必有權貴人物插手。好在這次不同,唐龍鎮終究在朝廷治下,契丹人耍不了威風。我們只要瞅準機會,小心些就好。”

衛八郎道:“哥哥說的不錯,只是不知將來做什麼生意。”

馮原撓了撓頭:“我也正爲此煩惱。幷州的時候便就可以看出來,商業要起來,必然要有個行業做抓手,一步一步做大。唐龍鎮這裡,到現在還看不出眉目。”

衛八郎嘆氣:“這就有些難辦。不知將來做什麼生意,我們就無法佔住先機。——不如,我們買些禮物,去看一看知軍官人,探一探口風?”

馮原急忙點頭:“此法可行!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先機,這個時候,知軍官人的一句話,將來不知就能賺多少錢財!我們只要得他提點,可以及早備貨。”

三人商量定了,一起出了客棧,出去採買貨物。這是個小地方,也沒有什麼禮物好買,轉了半天只買些稀罕的山裡珍口,提了來到或田務衙門。

杜中宵正坐在後衙的陽光下小憩,聽說馮原三人來,爭忙吩咐進來。

馮原三人到了花廳,遞上禮物,行禮唱諾。

杜中宵吩咐坐了,對馮原道:“好久不見員外,最近生意可還做得好。”

馮原道:“託官人的福,生意也還穩當。小的們今日前來,是聽聞北邊的唐龍鎮,以後行商到那裡都不收稅,以後必然是處貿易寶地。小的們也想在那裡賺些錢,只是沒有頭緒,不知官人可有指點?”

見三人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杜中宵笑道:“此事我不瞞你們,確實如此。半月之後,我會親自去唐龍鎮佈置,你們且等一等。至於做什麼生意,蕃胡商人我說不好,本朝倒是有兩樁生意好做。”

馮原聽了大喜,急忙拱手:“還請官人指點,感激不盡!”

杜中宵道:“一個是砂糖生意。北地嚴寒,官民無不嗜糖如命,這生意前程無量。不過砂糖要從川蜀販來,一般商人難以插手,此事我已有佈置,你們且拭目以待。另一個,是羊毛生意。這兩個月,我從西北請了高手匠人,欲在火山軍這裡設場織造毛氈。你們如果及早收購羊毛,大約可以趕上。”

第95章 絕路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128章 剛剛好第73章 舊人第65章 介紹進學第135章 事發第101章 要熱鬧第124章 密商第154章 再見陶十七第183章 針鋒相對第113章 迎接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8章 派人第151章 大雪第225章 新與舊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193章 分岐第103章 不湊巧第137章 再回幽州第146章 貢品第28章 也是狗官第188章 大勝第244章 緊急進京第13章 殺良冒功第178章 富國強兵第79章 有進有出第99章 鐵路留念第133章 送來的軍功第50章 好酒第74章 鄰居登門第30章 以差監吏第45章 葉縣改革第63章 葉縣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71章 戲中人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33章 各個突破第64章 形勢逆轉第71章 何去何從第54章 相持第188章 風雲匯聚第98章 時代的碾壓第63章 葉縣第159章 從輕發落第3章 比不得第39章 順化渡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14章 陣前殺將第100章 不同心思第96章 免稅第23章 割韭菜第66章 三州賣酒第35章 工廠的不一樣第103章 爭議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130章 商路第96章 貨物有別第12章 要搶佔先機第67章 安排第31章 炒鋼第157章 護路的人第96章 歸順第208章 基礎不牢第26章 文還是武?第8章 約期舉事第134章 釜底抽薪第10章 血濺五步第115章 契丹相爭第19章 應募者第17章 出戰第172章 高僧出使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21章 一起抓走第142章 巧遇第42章 債券第47章 你去葉縣吧第4章 新的形勢第205章 人才難題第110章 要好處第19章 攻破曲陽第23章 割韭菜第97章 軍人本該不怕死第97章 無敵霹靂車第124章 重新選過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76章 靈州城第16章 毛遂自薦第19章 齊射最好第74章 壓力第40章 模範村莊第13章 抓人第102章 坐車第108章 想法不同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63章 脫胎換骨第118章 新政失敗第123章 廣種棉花第135章 要爲民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