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特區

耶律不花回到董家寨,猶自回味着剛纔的味道,與陶十七興致勃勃地討論。恰巧杜中宵料理了寨中公務,聽說回來,急忙叫到寨廳。

分賓主落座,耶律不花取出買的砂糖,對杜中宵道:“沒想這裡竟有砂糖這種好物,往年幾處榷場都不見有賣的。知軍治下,着實與其他地方不一樣。”

杜中宵道:“地方爲官,便就應當便利百姓。火山軍這裡地方偏僻,地瘠民貧,若不想辦法做些生意,百姓哪裡去賺錢?這兩年榷場的生意好,吸引了商人,販來的貨物自然多了。”

耶律不花點了點頭,沉默了一會,展顏一笑:“知軍說的不錯,做生意賺錢,比爲了幾頭牛羊搶來搶去有意思多了。砂糖據說產自極南的地方,南國也少見,在北朝被視爲珍品。若是知軍能夠從內地運貨過來,我願高價收買。僅這一項生意,這裡就獲利無數。”

杜中宵笑了笑:“貨物我自然可以販來,也可以賣給郎君。不過,郎君用什麼來買?”

耶律不花一怔,竟沒有話說。他當然知道杜中宵的意思,不是問自己有沒有本錢,而是要用什麼來做這項交易。金銀是不可以的,契丹禁止出口。現錢就更不用說了,契丹基本不鑄錢,還要靠着從大宋走私銅錢呢。至於牛羊之類,是做不來這麼大宗貿易的。

看耶律不花不說話,杜中宵微笑不語。北方草原與中原的大宗交易,只有一樣,那就是馬匹可以支撐得起來。不賣馬,哪怕大宋這裡的貨物不禁售,他們也沒有錢買。邊境貿易與普通交易不一樣,貨幣基本不起作用,以實物貿易爲主,光有本錢是不夠的。

沉默了一會,耶律不花道:“砂糖價錢不菲,知軍販此物來,意欲交換什麼?據我所知,這一帶都是小蕃部,並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

杜中宵道:“市馬啊。本朝河路市馬,向來是豐州和岢嵐軍兩處。現在豐州已廢,只好從火山軍這裡市馬了。茶絹不足,只好加上砂糖這類貨物。”

耶律不花沉默不語。契丹禁止向宋朝賣馬,河東路能買馬的地方,只有這些小蕃部。以前是集中在府州、豐州和岢嵐軍,現在豐州廢了,府州對面的党項也不賣馬,只剩下火山軍和岢嵐軍了。

見了耶律不花的神情,杜中宵看得出來,他既想要賺錢,又不敢公然違背契丹禁令,心中暗笑。不敢公然違背,便如果給他一個臺階下,那就未必了。

喝了幾口茶,杜中宵道:“唐龍鎮自被西賊劫掠,城池殘破,人口逃散一空。年前我們千辛萬苦尋到了來家的人,已經送回唐龍鎮,讓他修茸城池,撫綏部族。那裡是來家世守之地,朝廷也不好多過問他們的事務。前幾日我上報朝廷,欲在那裡建處互市之所,遠近各族,均可自由貿易。得些稅錢,也讓來家能守住祖業。這裡榷場的貨物,都會賣到那裡,郎君若有意,可到那裡去買。”

耶律不花猛地擡起頭來:“知軍是何意思?還請明言!”

杜中宵道:“唐龍鎮本是藏纔等族的地盤,朝廷只是羈縻而已。在他們那裡做生意,便如跟境外一般,不受諸般律條約束。本朝如此,只是不知你們了。”

耶律不花仔細咀嚼杜中宵話中的含義,慢慢明白,點了點頭,面上露出笑意。

杜中宵的意思,其實就是把唐龍鎮建成特區,繞開各國的諸多禁令,成爲一個自由貿易地方。宋朝和契丹,包括党項,經濟的互補性其實很強,有貿易的強烈需求。但是都控制戰略物資,讓貿易受到諸多限制,發展不起來。以宋和契丹的體量,一年一兩百萬貫的交易量是遠遠不夠的。

契丹的核心統治區在東部,與宋的貿易也以河北路四榷場爲主,那裡也控制最嚴。大同府以西的廣大地區,其實是以党項、韃靼、突厥、吐谷渾等族爲主,契丹和奚人很少。杜中宵就是瞄準這裡,用各種辦法繞開契丹和党項的禁令,從這些地方換馬入境。

唐龍鎮便是一個合適的地方,這裡地當要衝,跟其他地方,特別是北方草原有大道相通。又是半獨立的藩鎮,名義上屬於大宋,但也向契丹和党項稱臣,與三國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

論軍事上的重要性,唐龍鎮其實比不上偏頭寨,但這裡商業地位優越,潛力巨大。杜中宵費了這麼多力氣,最終的目的就是讓那裡成爲一處貿易之城,避開各種禁令的自由之地。哪怕契丹和党項阻撓,也要儘量打通跟北方大草原的貿易通道。

三國貿易中,宋朝天然具有優越地位,出口貨物基本不包括戰略物資。自由貿易,對宋朝有百利而無一害。而主要目的地的北方大草原,有宋朝最急缺的馬匹。

陰山南北的大草原上,馬匹以百萬數,很多都處於放養狀態,牧民隨便捕捉,根本不值錢。那裡的部族被契丹控制,無法跟中原交易,契丹又不缺馬,馬匹實際是無用之物。說到底,杜中宵的目的根本不是與契丹貿易,目標是北方草原,那些受契丹控制、欺壓的部族。

耶律不花思索片刻,便就明白杜中宵的意思。火山軍以北屬西京道下的西南面招討使司管轄,西京道新建,對地方事務插手不多,一切都是招討使司在管。既然名爲招討使司,對治下部族的管理原則也就可想而知,以武力協迫爲主要手段。契丹人在這一帶動輒搶掠,其實是一種普遍現象。

前年伐党項失敗,契丹並不甘心,在邊境一直保持對党項的壓力。今年初,招討使蕭普撻還曾率軍進攻党項,大掠而還。現在這一帶的矛盾是以契丹和党項爲主,宋朝抽身出來,成了圍觀者。所以宋軍佔領唐龍鎮後,党項只是派人來問了問,並不敢興兵進攻。

杜中宵正是把握住了這個局勢,纔出兵唐龍鎮,並在那裡建個自由貿易之城。

連年征戰,火山軍以北的契丹部族過得辛苦,手中又有從党項搶來的寶貨,急需貿易。這些部族的獨立性又強,操作得當,他們很可能會不管契丹的禁令,與宋貿易。

這是挖契丹牆腳的行爲,但耶律不花對此並不關心,他只在意自己能不能從中賺到錢。大草原上的馬對契丹並無多大用處,價錢便宜,運到河東路沿邊就是暴利。如果唐龍鎮不算宋境,馬匹交易便就不受限制,貿易的枷鎖便就打開了。

第89章 同去第211章 分岐第149章 伊州第258章 出首第60章 不正經的男女第247章 劉淮相親第128章 進城前夜第144章 先玩吧第98章 鋼如泥土第55章 上下相制第31章 大軍南下第162章 佈置第87章 先利其器第3章 新家第202章 動物園第29章 過界第191章 合圍第129章 取朔州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118章 普通人第18章 互相推諉第70章 各有怨言第49章 諸多不足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31章 大軍南下第1章 面君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76章 天生神將第118章 投降第63章 葉縣第87章 軌道第86章 塵埃落定第146章 圍城第144章 開拓兩湖第5章 中招第206章 不自知第46章 人心惶惶第141章 平安不便宜第38章 試槍第17章 波折第171章 主戰第141章 且先等等第95章 絕路第87章 大同來使第113章 分岐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89章 各有側重第114章 富弼第39章 兩難第139章 沒有道理第50章 好酒第92章 育種爲主第63章 欠債還錢第69章 打出去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0章 目標黑水城第46章 民亂第42章 故交第37章 白紙做畫第3章 官制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86章 以工代賑第193章 分岐第198章 定期儲蓄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41章 爲考而學第32章 不許看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113章 創業維艱第69章 他鄉遇故人第156章 有些茫然第114章 重兵出擊第3章 同年重逢第29章 奏對第213章 新與舊第116章 疑惑第198章 定調第35章 這是掛麪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181章 開店第7章 堵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59章 巧遇第93章 我想謙虛第111章 都是小錢第169章 你有手段嗎?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234章 泄密第26章 圍點打援第34章 人心惶惶第90章 自去收埋第235章 突破口第156章 審問第155章 兩難第57章 荒唐手段第81章 新知州第87章 軌道第103章 爭議第177章 分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