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酬功

秦阿爹與一衆挑夫好奇地看着四周,見道路平整,田野空曠,好奇地問身邊的差役:“哥哥,這裡就是營田務麼?我們來做什麼工?”

差役道:“就是這裡了。孔目吩咐得清楚,你們到了之後到磚瓦場做工,離此不遠。”

秦阿爹奇道:“原來這裡還有磚瓦場麼?以前見到的都是自燒自用,設場倒是少見。”

那差役也不理他,只管小心看着衆人,不準離開人羣自己走動。

走不多遠,迎面見到一隊人來,帶隊的吏人急忙吩咐衆人停到路旁,等人羣過去。

秦阿爹見前面是一個騎馬的少年官人,忍不住低聲問身邊的差役:“哥哥,這個官人是誰?”

差役道:“這是知軍官人!前些日子留你們在這裡的不正是官人?莫非你不認得?不要喧譁!”

秦阿爹只好閉嘴,低聲嘟囔道:“小的見官人哪敢擡頭?自然記不得官人長相。”

杜中宵見數十人站在路邊,認得是前些日子挑錢回來的挑夫,叫過吏人問了對他們的安排,才知孔目官派他們去燒磚瓦。營田務正是大搞建設的時候,磚瓦稀缺,安排倒也合理。這裡煤炭多,黃土又特別深厚,正適合燒製磚瓦。與夯土建築比起來,磚瓦房建得更快。

吩咐吏人好生對待這些挑夫,杜中宵一行向不遠處的營田務衙門行去。幾個月之後,這些挑夫會帶着火山軍收穫的柴胡回幷州,此事非常重要。隨着營田務的建立,商業的發展,火山軍出現了錢荒。前些日子運回的七八千貫,也不過是解了燃眉之急,隨着商業發展,現錢還是缺得厲害。杜中宵的打算是賣掉柴胡,在幷州全部換成現錢,由那時從幷州返回的馮原等人帶回。

回到營田務衙門,略作修整,便有吏人來報,內附的蕃人首領香布求見。

香布進了衙門,來到花廳,見杜中宵已經坐在那裡,急忙上前見禮。禮畢,道:“官人,前些日子派小的查探唐龍鎮來家的人,小的不敢懈怠。經過多方查訪,已知最少有來家三人現居火山軍,且都在營田務。一個來守延,改名換姓,與一些逃到這裡的蕃民一起,應募在營田務墾田。一個來用,假說自己是漢人,一樣應募。還有一個來中平,是來守順的侄子,與內附的小蕃部在一起。”

杜中宵聽了,連連點頭,讓香布坐下,問他:“這幾人到底是何身世,你細細說來。”

香佈道:“來守延和來用是來家遠支,其實與一般蕃戶相差不多。惟有來中平,是以前首領來守順的親侄兒,想來前些年西賊來攻時,與家人失散了,與嘉舒、克順等小蕃部混在一起。”

來家是唐龍鎮世襲的首領,不過其家族並不太大,只有百多人,主要是靠依附他們的部族,還有朝廷的認可維持統治。党項攻入唐龍鎮的時候,其首領來守順和蕃官馬崖、巡檢乜羅一起叛入黨項。山中的這些小蕃部,類似於部落聯盟,其間的從屬關係並不緊密。像來家這種首領,大多是因爲歷史原因,得到中原王朝的認可,授於官職,允許其世襲形成的。一旦沒了中原王朝的認可,其勢力也迅速瓦解。

杜中宵找來家的人,並不是要依靠他們的聲望攏絡人心。別說一個來守順的族人,就是來守順自己的聲望,也遠比不上大宋的一紙官告。杜中宵的目的,是自己手裡有這麼個人,日後爭奪唐龍鎮時,方便跟契丹和党項打筆墨官司。從來守順叛入黨項時起,來家在唐龍鎮的統治其實就已經瓦解了。

嘉舒、克順等蕃部跟香布的部族一樣,靠近火山軍漢地。党項破豐州後,那裡的蕃部東遷,進入這些小蕃部的地盤,七族成了十四族。新來的蕃部跟舊蕃部既有融合與合作,也有戰爭。豐州被攻破,府州折家對這些蕃部不聞不問,他們不得不周旋在大宋、契丹和党項三方勢力之間。

來中平在與黨項戰事的時候,與家族失散,到了火山軍附近,依託在小蕃部之下。最近營田務招募民戶,他跟一些這些部族的邊緣人員一起,進入了火山軍。

早在慶曆四年的時候,范仲淹便曾上書朝廷,讓府州和火山軍招募這些小部族,保持對唐龍鎮的影響力。事情已經過去兩年,直到現在,纔在杜中宵手上真正去做。

聽香布仔細講了最近進入營田務的蕃部人員的情況,杜中宵道:“你舉族內附,來得又早,正該擡舉你。反正現在你的族人大多已經編戶,今後便不必再管族內事務。這兩日我上書帥司,給你補個一官半職,把這些進入營田務的蕃人管起來。以後凡有蕃人投靠,都由你管轄,等他們熟習漢話,適應了營田務的生活之後,再編入村落。此事馬虎不得,你要用心做事。”

香布聽了,大喜過望,急忙道謝。這些日子在營田務做工,那些官員什麼待遇,他都看在眼裡,早就羨慕不已。一樣是做事,官員既有營田務發的工錢,還有俸祿領着,酒肉不缺,哪裡是自己這種蕃人小首領可比的。官員生活不寬裕,那是跟誰比。與中原地區的富戶比起來,下層官員的日子窘迫,但跟蕃人比起來,那就是天上地下了。

杜中宵又道:“這個來中平,以後會有用處,你要用心照看,切不可有閃失。來家是原來唐龍鎮的首領,有屬下,但仇人更多,小心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生事。”

香布笑道:“官人多心了。自來守順帶着族人叛入西境,來家便泯然衆人,哪個還正眼瞧他。現在來中平就是個普通的蕃人,一樣要替人做工,爲人放羊牧馬。”

杜中宵道:“小心些總是不錯的。這一帶的部族,好多都分散各地,有屬西境的,有屬契丹的,當然還有心向朝廷的。縱然你們蕃人不生事,難保昊賊與契丹也不生事。”

香布聽了,恍然大悟,連連點頭。蕃部勢力分散,成不了大事,但他們背後党項和契丹的勢力,卻不可小視。現在雖然三國講和,邊境的形勢卻錯綜複雜,誰也說不出會出什麼事。

看着香布,杜中宵心中暗道慚愧。這個蕃人小首領還真是實誠,自己一說,他便心領神會。卻不知現在杜中宵的做法,同樣也是準備藉助蕃落生事,香布卻一點不向這方面想。

面對這樣的老實人,杜中宵有些不忍心讓他參與到這種事情中來,卻又沒有辦法。現在到營田務應募的蕃人,都是以個人和家庭爲單位,以部族內附的只有香布。自己確實需要這麼一個人,幫着自己管理內附的蕃人。蕃人和跟漢民是不同的,不只是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也大不相同。部落村落只差一個字,組織形成卻迥然不同,生產和生活大不一樣,來營田務的蕃民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前來應募的蕃民,要先在香布那裡適應一段時間,學會了語言,適應了營田務的生活,纔會正式編入營田務。如果真接編戶,由於種種不適應,會給營田務帶來各種麻煩。

第205章 抓人第130章 大包圍圈第179章 戰前嚴令第45章 時移世易第86章 塵埃落定第111章 權在官員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第42章 趕着做靶子第179章 窮途末路第239章 各處皆有用處第133章 兩件大事第7章 糟白酒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70章 知識是財富第62章 追查第86章 地方龍蛇第67章 意外第50章 沒有展開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40章 壟斷經營第106章 慶功第159章 琳琅滿目第90章 等不得了第6章 兩軍對壘第130章 商路第20章 燒成白地第57章 喜事第46章 分道揚鑣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235章 突破口第45章 定計第154章 快進快出第21章 嚇了一跳第65章 生事第70章 試炮第56章 身邊人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47章 你去葉縣吧第27章 冤家路窄第70章 商場開業第67章 意外第12章 意外之喜第56章 莫名其妙的黨爭第88章 何去何從第142章 巧遇第194章 要強硬第56章 依山而陣第96章 歸順第31章 競爭第22章 紙上談兵第47章 有賞有罰第123章 超期不贖第98章 回京奏事第54章 炮轟甘州第69章 格外可惡第83章 千里投奔第142章 商路第191章 合圍第38章 向東第228章 奇怪的軍隊第11章 攤派差役第123章 超期不贖第14章 隱情第57章 荒唐手段第75章 大軍到來第85章 會計天才第16章 好大的雪第25章 終究心軟第197章 鴉兒看第9章 葉縣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142章 巧遇第34章 青臺鎮第265章 使節第22章 難題第161章 兩輸戶第64章 形勢逆轉第88章 和爲貴第67章 安排第33章 臣願出征第76章 偏頭寨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21章 眼見爲實第70章 建房築路第155章 販魚第56章 人多糧少第209章 難題第94章 針鋒相對第86章 地方龍蛇第4章 仗勢欺人第223章 早做準備第215章 軍校第207章 慶賀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5章 往何處去?第220章 早做準備第56章 身邊人第129章 處處不同第259章 劉淮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