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三月底,夏竦赴大名府,新的河東經略使兼判幷州鄭戩上任。

送別夏竦,結束了歡迎鄭戩的晚宴,杜中宵離了州衙,走在子城的街道上。天上一輪明月高懸,涼風迎面吹來,昏昏的大腦一下子清醒了許多。杜中宵看着空蕩蕩的街道,一時有些茫然。

自中進士爲官,第一位上司韓億因爲韓絳的關係,對自己相當縱容。以後的日子,便都是在夏竦的手下。夏竦是個很複雜的人,在他手下爲官並不容易,杜中宵憑着自己千年見識,善於做事,最終得到了他的賞識。沒想到到了幷州,正在他要重用自己的時候,卻換了個人來。

籤判不是一般官員,是知州的左右手,這個職位一旦與知州的關係冷淡,便做得格外艱難。年前韓琦調往揚州任知州,便跟籤判王安石鬧得不愉快,使王安石在公務上幾乎毫無作爲。

鄭戩爲人嚴肅,這一點在剛纔的歡迎晚宴上杜中宵已經感覺出來了。這樣的場合,鄭戩依然是不苟言笑,喝了幾盞酒,連歌妓都沒有叫。這位上司,給杜中宵的感覺,是比夏竦更加難以相處。

第二日一早,杜中宵早早到了長官廳,向鄭戩行禮問候。

鄭戩看着杜中宵,板着面孔道:“籤判在幷州半年餘,四處奔波,解了不少難題。只是在州衙的時間少了一些,於政務只怕尚不熟悉。”

杜中宵拱手:“回相公,下官雖然去下面的縣裡時間多了些,都廳的事務,還是不曾怠慢。”

鄭戩點了點頭,沉默一會,才道:“我初來幷州,在路上也聽人講起州里事務,現在想來,有兩件事要緊。一是幷州鑄了新錢錢,民間極是喜愛,已經行用到了幷州以北十數州軍。只是,河東路多有鐵礦石炭,民間又有鼓冶之具,舊錢盜鑄極多。新鐵錢行用,舊鐵錢未禁,民間多有盜鑄舊鐵錢,來換新鐵錢的不法之徒。聽說大通監那裡,加制新鐵錢尚有餘力。籤判可以加派人手,多制新鐵錢,就此把舊鐵錢禁絕,免民間盜鑄不止。再一個,你去年在州里建了一處毛皮貨場,雖然官府百姓都得利良多,但衙門管理這些地方的吏人着實多了些,虛耗俸祿。你用些心思,在這些地方減省人手,最少裁汰一半吏人。”

杜中宵聽了,一時有些爲難。想了又想,才道:“相公,下官爲籤判,本該稟上官之命而行。只是這兩件事,都牽涉極廣,辦理起來急不得,還望相公三思。”

鄭戩看着杜中宵,目光銳利起來,淡淡地道:“如何急不得?你有話但講就是。”

杜中宵拱手:“第一新舊鐵錢,要用新鐵錢替代舊鐵錢,做得急了,只怕要出亂子。舊鐵錢在本路行用數年,民間存量極多,一旦禁絕,許多人家的錢財就化爲烏有。而且風聲一出,必然人人拋舊錢,民間必亂。再者眼看就收春稅,如果不許民間用舊鐵錢,他們哪裡尋那麼多新鐵錢去?爲交賦稅,必然高價換新鐵錢,小民不堪。”

鄭戩沒有任何表情,只是道:“依你看來,該當如何?”

“此事當徐徐爲之。用一二年時間,官府發放俸祿、和買民物,都用新鐵錢。等到民間的新鐵錢多了,再用數月時間,徹底禁絕,方是上策。不然,縱然是大通監多鑄新鐵錢,也到不了百姓手裡。”

說完,杜中宵見鄭戩不爲所動,顯然不認同自己意見,不由暗暗嘆了口氣。其實夏竦在的時候,也曾經有過跟鄭戩一樣的想法,被杜中宵勸住了。倒不是夏竦認同了杜中宵,而是重視他的意見。這些官員治理民間,在政務上不像杜中宵這樣婆婆媽媽,只要認定了某個政策有利,便立即推行下去。至於百姓受到損失,不願意,甚至鬧事,那重要嗎?

杜中宵清楚,新鐵錢是好,但民間舊鐵錢過多,切換得急了,必引起民亂。最容易出事的,是官府收稅,突然間不收舊鐵錢了,百姓手中沒有新鐵錢,只能用財物去換,短時間物價暴跌。雖然不是商業社會,物價暴漲暴跌,會讓民間,特別是底層百姓無以爲生。

平定了下心神,杜中宵又拱手道:“至於管理毛皮市場的吏人,與其他州軍比起來,確實是多了一些。不過下官認爲,這不是壞事。貨場就在那裡,有那麼多交易,那麼多工場,必然要管起來。如果衙門不管,那就只能讓行會去管。去年因爲生意好,行會鞣皮漲價,着實惹起一場風波。直到前些日子又新建了兩處工場,鞣皮的工錢降了下來,才一切順利。下官以爲,毛皮生意在本城至關重要,寧願讓衙門的吏人管着,可以如臂使指,強似讓商人自管。”

鄭戩道:“那麼多吏人,衙門要發俸祿。我們爲官,爲朝廷做事,當勤儉,不可揮霍無度。裁掉了吏人,這些錢可以花到需要的地方,此爲正途。”

杜中宵放下手,不再說話。這種事情是爭論不出結果來的,都有道理,而且在明面上,鄭戩說的比自己更有道理。但行業在那裡,大量的商業活動真實存在,衙門不管理,就只能讓民間商人自治。商人自治會出什麼問題?前幾個月已經發生一次了。裁掉了吏人,僅存的少量人手管不過來,必然會在民間發展自己的勢力,形成各種小團伙,更加麻煩。

見杜中宵不說話,鄭戩道:“此事我意已決,你不必多想了。若你不方便,那就讓知錄去辦。”

杜中宵拱手稱是,閉口不言。他感覺得出來,鄭戩對自己並不信任。想來也是,誰都知道自己是夏竦的人,鄭戩又跟夏竦的關係不好,不可能公正對待自己。

見杜中宵拱手聽命,鄭戩的面色緩和一點,道:“這兩日你交待一下,再到大通監一兩個月。現在最要緊的事,是多制些新鐵錢。你到了那裡,不管是收買也好,還是向冶戶加課,務必使新鐵錢比現在多上一兩倍。河東路錢法混亂,此爲最急之務。”

杜中宵拱手稱諾。這位鄭相公新來,看來是要做些事情的,既然與自己的想法不一樣,還不如離開幷州。自己惹不起,總躲得起。

出了長官廳,杜中宵仰頭呼了一口氣,搖了搖頭。毛皮貨場和新鐵錢,都是自己的功勞,怎麼新的長官來了,先拿這兩件事向自己開刀。新官上任三把火,沒想到這火先燒到自己的頭上。

到了都廳,回到自己案後,杜中宵隨手處理着公務,沒一點情緒。他已經可以預見到,鄭戩的這兩項舉措,必然惹出亂子。可自己在一邊看着,卻一點辦法沒有,說得多了,徒惹人厭煩。

第210章 韓琦到來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140章 重逢第17章 言過其實第26章 圍點打援第57章 用人不疑第82章 日暮途窮第22章 難題第3章 新家第155章 兩難第233章 大國遊戲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17章 自尋出路第174章 誓死不降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102章 坐車第193章 進軍于闐第57章 用人不疑第19章 鐵錘砸開硬核桃第25章 窮治地方第40章 大臣議戰事第31章 你想錯了第130章 交接第49章 圍殲第44章 閒情第57章 靜候時機第104章 海商第181章 封建與削藩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117章 苦寒之地第91章 沒有出路第266章 清洗第42章 聚飲第236章 時移事易第45章 定計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87章 大同來使第16章 用刑第58章 鐵監第228章 大敵當前第116章 全力向西第65章 提前反攻第17章 言過其實第211章 風雨欲來第23章 多調人來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79章 由遠及近第241章 保值第135章 不爲他人做嫁衣第30章 京西營田第201章 兩隻老虎第19章 齊射最好第111章 鐵甲第101章 好心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13章 躲藏第139章 求而不得第103章 爭議第63章 文臣論兵第43章 自有人買第220章 早做準備第23章 物是人非第37章 接待第114章 種地一條龍第122章 倒黴鬼第140章 重逢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59章 地方矛盾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42章 債券第49章 諸多不足第70章 建房築路第30章 京西營田第37章 僵局第50章 糧草第147章 曾經的上司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44章 閒情第134章 釜底抽薪第1章 驚天大案第112章 慶功第70章 建房築路第16章 用刑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92章 育種爲主第73章 形勢突變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72章 進攻第2章 城狐社鼠第54章 贊助者第6章 偶遇第220章 生活不同了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156章 有些茫然第87章 軌道第146章 誰知從前第184章 冤家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