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不念舊惡

已是五月,山中鮮花盛開,五顏六色,甚是好看。杜中宵懶洋洋地靠在交椅上,看着兵士向大車上裝新錢,百無聊賴。他上次來的時候,大通監已經走上正軌,此次再來,除了擴大規模,實在是沒有什麼事情可幹。每日裡山中看看風景,跟陶十七和十三郎幾個人研究火槍,一天一天過去。

正在這時,唐孔目急匆匆地過來,到杜中宵面前叉手行禮:“官人,州衙命你這兩日即刻回城,大通監的事情交給交城李知縣。這是公文——”

杜中宵接公文在手,草草看了一遍,隨口問道:“這麼緊急,莫不是州城出了什麼事情?”

唐孔目看看四同,湊上前低聲道:“官人還不知道?前些日子,因爲停用舊鐵錢太急,州里發生了騷亂。我聽人說,喔,數千亂民,差點就出了大亂子。好在鄭相公臨事不亂,窮治首惡,不問脅從,一下刺配了數十人,事情才平息下去。”

“哦——”杜中宵點了點頭,表情十分精彩。自己離開的時候,特意跟鄭戩說得明白,如果新錢替代舊錢做得太急,怕會引發亂子,沒想到就真地發生了。

唐孔目說得興起,把自己聽到的消息仔仔細細說給杜中宵聽。他這消息已經不知傳了幾手,真假參半,不過好在大致脈絡清楚。此次動亂,既跟官府停用舊錢太急有關,也跟從毛皮行業的各個環節裁撤吏人有關。衙門的公吏裁得太急,讓地方大戶鑽了空子,纔有用舊鐵錢薅羊毛的事情。

送走了唐孔目,杜中宵心情複雜,實在不知道自己該有什麼反應。自己什麼都說中了,這可以說自己看得準,但在官場上不是什麼好事。杜中宵寧肯自己的預言不要用這種暴烈的手段表現出來,而用比較和緩的手段,讓鄭戩明白。這個樣子拂了鄭戩顏面,他怎麼會給自己好臉色?

讓自己立即回城,鄭戩要做什麼?杜中宵猜不出來。杜中宵不會異想天開,因爲此事,鄭戩會重用自己。他不挾憤報復,就是個難得的正人君子了。

三日之後,杜中宵回到幷州,立即到長官廳見鄭戩。

行禮畢,鄭戩看着杜中宵,淡淡地道:“這些日子籤判辛苦。大通監的鐵錢,短短一個月,產出便是以前的數倍之多,委實不易。”

杜中宵拱手:“相公吩咐,下官安敢不從命!”

鄭戩點了點頭:“好,此事你辦事得力,且記一功。——籤判,前些日子因爲停用鐵錢,城裡有不法之徒糾結兵士百姓作亂,鬧得人心惶惶。你離去之前,曾經講過,如果舊錢停用太急,會出亂子。”

杜中宵見鄭戩說得如此直接,不知說什麼好,只好道:“下官僥倖猜中而已。”

鄭戩神色不變,淡淡地道:“僥倖猜中也好,做事有預見也好,總之就是你說中了。”

說到這裡,鄭戩住口不說,看着杜中宵。杜中宵心惴惴,不知鄭戩接下來要說什麼。是虧自己能幹而委發重任?還是駁了他的臉面要打擊報復?

鄭戩嘆了口氣:“籤判,你少年進士,人還年輕,有話我便直說。此事你說中了,便又如何?依你徐徐行之的做法,確實不會出亂子,但新錢代替舊錢要到何年何月纔會做完?這其間,又有多少大戶借勢盤剝,有多少寒苦百姓受苦?痛下決心,把舊錢儘快換掉,雖有亂子,不過刺配數十人而已。以刺配數十人換做成這件大事,纔是一州主官,該當要去做的!”

聽了這話,杜中宵一時怔住,沒有想到鄭戩會這樣想。鄭戩性峻,做事果斷,跟杜中宵根本就不是一路人,看事的情角度也不同。杜中宵認爲出了亂子對政績是壞事,鄭戩反認爲是好事,一了百了。

見杜中宵沉默不語,鄭戩又道:“籤判自到幷州,建毛皮貨場,制新鐵錢,解決不少疑難,是個能做事的人。只是你做事瞻前顧後,處處小心,處處留退路,反爲不美。我爲知州,你爲籤判,你在我手下做事,必然是事事你覺得難做,我又看不慣。若是別的官也還罷了,籤判——”

杜中宵一時不知道該如什麼好,拱手道:“一切憑相公做主。”

鄭戩嘆了口氣:“我已上書朝廷,別闢籤判。你從幕職官,做滿一任知縣,又爲籤判半年多,資歷也儘夠了。我已上書朝廷,舉薦你爲火山軍知軍,中書敕令已下,近日便會到州里來。”

杜中宵怔了一下,才拱手道:“謝相公賞識!只是下官年輕資淺,只怕——”

鄭戩擺了擺手:“火山軍雖同下州,其實不過一縣之地,你做過一任知縣,無所謂資淺。只是火山軍與契丹接壤,向來是用武將做知軍,換你去,當用心軍事。”

杜中宵實在不知道是該怨鄭戩,還是謝他。自己的性格,爲政風格,跟他格格不入,勉強做下去確實對兩人不好。鄭戩是邊路大帥,職權不是一般知州可比,他也不想將就,有話直接說出來。不過雖然與杜中宵做事風格不同,倒也沒有難爲他,去做知軍,實際是升官了。

看着鄭戩面色嚴肅,沒有什麼表情,杜中宵實在摸不透這是個什麼樣的人。

鄭戩淡淡地道:“我看過你爲官履歷,其實做得最好的,是在永城知縣任上。到此地爲籤判,多是處理各種疑難,可見夏相公也是這樣看你的。與其在這裡諸事不順,不如去任一地主官,於你,於朝廷都是好事。最近契丹與黨項交惡,連番大戰,契丹吃了不少敗仗。沿邊各路,多留意契丹事務,以爲這是本朝的機會,我卻不這麼認爲。正是因爲契丹在党項那裡吃了苦頭,對本朝反不會示弱。難就難在,本朝也沒有什麼辦法對付契丹,在邊境展示軍力又有什麼用?又不能去打。你到火山軍之後,切記留意民生,讓邊境百姓安居樂業,不要與契丹人爭一時之氣。”

杜中宵拱手稱是。鄭戩的話已經講得很明白,不贊同夏竦年初邊境巡兵的做法。自宋立國,對契丹幾乎沒有勝績,展示兵力人家也不會怕你。他們敗於党項,大宋敗得更慘,心理依然處於優勢。對契丹示威的結果,是契丹對大同府一線更加重視,佈置更多兵力,對河東路的壓力更大。

夏竦和鄭戩誰對誰錯?杜中宵說不上來。這其間的關鍵,就是宋敢不敢與契丹開戰,哪怕是小規模的戰役,哪怕是小衝突。如果敢,夏竦就是對的,不敢,鄭戩的做法才合適。杜中宵一個幕職小官,對時局判斷怎麼比得上一路大帥。他既不知道朝中的情況,對河東路的軍事實力也不瞭解,更加不清楚契丹那邊的兵力,這種事情,只能夠聽上面吩咐。

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183章 針鋒相對第50章 好酒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158章 人贓俱獲第26章 突發大案第133章 忘記以前第63章 文臣論兵第26章 圍堵第74章 鍊鋼第174章 打探第235章 先鋒南下第187章 大戰將起第70章 試探第40章 不進則退第187章 關鍵一戰第91章 爭鬥第72章 比刀第38章 峰迴路轉第65章 提前反攻第7章 一拍即合第52章 建節第54章 爭端第156章 互相幫忙第53章 推而廣之第71章 花超了第17章 波折第150章 陳勤當官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86章 連夜攻城第83章 衆官請客第28章 醉仙釀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9章 培根固本第56章 身邊人第99章 輕重緩急第34章 大勢第116章 如何安置第191章 合圍第31章 兩手準備第38章 如何治理?第135章 準備出擊第72章 不等了第228章 奇怪的軍隊第184章 文武殊途第13章 聲東擊西第183章 專業化第32章 首戰潰敗第176章 錢荒第201章 只去拿人第74章 鄰居登門第84章 窮途末路第195章 使節第86章 以工代賑第227章 利器第11章 決戰第12章 要搶佔先機第32章 火炮對決第57章 靜候時機第129章 慢用第72章 比刀第177章 分岐第79章 有進有出第79章 剪羊毛第22章 紙上談兵第139章 善後第168章 你們不管我管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165章 首戰告捷第11章 亂起第1章 面君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22章 釀酒證明第159章 從輕發落第34章 似是而非第42章 債券第72章 兵臨靈州第16章 佈置第204章 赴考第36章 各奔東西第139章 求而不得第80章 柳暗花明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112章 撞鐵板第19章 各有門路第136章 初戰第156章 不去管了第64章 聖心難測第74章 兩個拳頭第136章 學校第59章 大變革時代第99章 鐵路留念第193章 進軍于闐第4章 新的形勢第96章 好土第25章 此何人哉第77章 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