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善後

花廳裡,夏竦膝上蓋着虎皮,烤着火,對杜中宵道:“今日張提刑所說的事,不可不慮。此次賣出毛皮,買入香藥全是由你操持,這事情瞞不得人。此事你做得極好!爲官數十年,我還沒有見過理財能如你一般,舉重若輕,鬼神莫測。只是這件事得罪了人,要小心應對。諒這些人也奈何不了我,但你就難說了。這樣吧,等到年關過了,你到大通監去,處理那裡的積鐵。最好讓那裡冶鐵,也如幷州這裡的毛皮生意一樣,興盛起來。趁着這個時間,我把城裡鬧事的那些人料理了,免出麻煩。”

杜中宵拱手:“謝相公提拔,卑職遵命。”

夏竦是什麼人?慶曆黨人上臺,實際針對的不是呂夷簡,而是夏竦。可數年功夫,最後是慶曆黨人被貶,夏竦重又翻身。跟他鬥,寫文章辨論他不虛,玩陰的他更不虛。慶曆新政失敗的導火索,便是夏竦讓婢女模仿石介的筆跡,讓富弼行“伊霍之事”的那封信。這種陰招他都能用得出來,幾個城中的富戶員外,料理了就跟捏死幾隻螞蟻一樣。

夏竦眯着眼,想了一會,才道:“那些欲乘機鬧事的人家,你覺得如何處理好?”

杜中宵拱手道:“此事簡單,只要讓毛皮和鞣革兩個行會,不收這些人家,甚至不與他們做生意就好。現在幷州城裡,想賺錢離不開這兩個行業,不得入行,急也急死他們了。”

夏竦微微搖了搖頭:“這些人都有家底,只是不讓他們入這兩行,只怕還不會痛。”

“相公,凡事要向前看。毛皮和製革這兩個行業的人,賺到了大錢,自然就會買房買地,做其他生意。他們手中有錢,誰能競爭得過?過上幾年,其他人也就支撐不住了。”

夏竦想了想,笑着點了點頭。幷州因爲毛皮生意發財的人家,發跡非常快。手中有資本,免不了向其他行業擴張,其他行業的商人根本就競爭不過。最簡單的,城中的酒樓,短短半年時間,就有近一半轉到了毛皮商人手裡。這種趨勢不斷向其他行業蔓延,要不了幾年,每個行業的大商戶,都會與毛皮產業有瓜葛。要麼自己進入毛皮產業,要麼被毛皮產業的商人收購。這是大勢,改變不了。

從亳州到河東路,夏竦雄心萬丈,要藉此翻身。邊路最怕的是什麼?沒錢。河東路十幾萬大軍,喂這麼多張口可不容易。但話說回來,手裡有錢,便就大有可爲。

夏竦正在策劃過年之後,自己帶大軍去巡邊,向契丹和党項顯示武力。去年党項與宋議和,緊接着與契丹交惡,發生大戰,最終戰勝了契丹。兩國交惡給了宋機會,哪怕不打仗,武力巡邊也可以給兩國施加壓力,得到外交上的好處。這個時候杜中宵賺進大筆錢財,給了夏竦急需的財政上的支持。所以這個時候誰說杜中宵的壞話,夏竦就讓他好看。

向杜中宵交待了大通監的事務,又詢問了對付鬧事商人的辦法,夏竦才讓其離去。

離了夏竦住處,杜中宵迎着寒風出了一口氣,看着霧氣在自己面前凝結。此次事件,夏竦從香藥的價格漲跌中也賺了不少錢,不過對他來說,這不是支持杜中宵的理由。一起賺錢當然好,但夏竦不會因爲給自己好處,便支持庇護一個手下。一個政治人物,首先從政治上考慮問題。

從杜中宵在永城的施政,到幷州之後,又解決了永利監土鹽的難題,建起有利可圖的毛皮產業,夏竦認識到杜中宵是個理財的能手。天下間許多難事,爲什麼難?歸結到最後無非是缺錢二字。如果杜中宵能夠給以財政支持,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同時與契丹和党項接壤的河東路有許多文章可做。這纔是夏竦堅定不移地支持杜中宵,爲他解決一切難題的原因。

想到這裡,杜中宵自嘲地笑了笑。自己這位上司,私財想要,公財也想要。私財自用,公財可以搏前程,缺了一樣,自己在他眼裡只怕就不合格。

杜中宵的住處不遠,院子裡十三郎正在教陶十七練武,見到杜中宵回來,一起叉手唱諾。

到廳裡坐下,陶十七上了茶來,杜中宵道:“適才相公吩咐,等到過了年節,便就到大通監去。”

十三郎聽了,低聲嘟囔:“才從那個永利監回來幾個月,這就是要到大通監去。幷州這個地方,怎麼這麼多監?也不知離這裡遠不遠。”

杜中宵笑着道:“不遠,一百餘里而已。十三郎,聽沒聽過並刀如水?這裡自古以來就產鐵,豈會沒有鐵監。永利監和大通雖然同爲監,產的東西卻不同。”

十三郎喜道:“原來幷州這裡還產好刀!官人,我們可跟在永城一樣,打些好刀。”

杜中宵搖了搖頭:“並刀說的是剪刀,天下名品,京城裡價格格貴着呢。這裡比不得永城,到處都是大軍駐紮,打了好刀賣給誰去?只怕會被收到軍裡去。不過只要有鐵,總有許多事情可做。”

一邊的陶七郎道:“說起鐵來,官人,前些日子永城的蘇官人不是來信,說是我們留在那裡的那臺蒸汽機,他改了又改,已經難跑了嗎?還說要拿去耕地呢!既然幷州有鐵,不如再製一臺出來。”

“難嘍!”杜中宵搖了搖頭。“雖然我現在官位更高,但卻只是幕職官,手中無權。比不得在永城的時候,是一縣之長,滿縣工匠隨便使喚。現在要做,我哪裡找那麼多工匠去?”

陶十七道:“大通監既是鐵監,必然多鐵匠,應該不難吧。”

杜中宵道:“你想得差了,那裡是冶鐵監,鐵匠未必就多。大通監多山地,人口不多,哪裡需要許多失器?用的鐵器多了,鐵匠纔多。是以越是人口稠密的地方,不產鐵,也有鐵匠。”

陶十七有些失望:“在永城擺弄了幾年,才制一臺車出來,就此丟棄,有些可惜。”

“急什麼,以後有了機會,自然可以再製一臺。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定蘇頌改得好了,製出的新車真能上路奔跑呢。不像在永城時制的那臺,又笨又重。”

到了幷州,杜中宵便忙於處理各種急事,使院雜事又多,沒有什麼空閒,對蒸汽機的研究不得不停了下來。此次去大通監,離開幷州,必然會清靜許多,可以把以前的研究揀起來。說到底,杜中宵建再多毛皮之類的產業,也不能跟蒸汽機這種東西相比。這技術一旦成熟了,天下就將大變樣。

大通監本有東西二冶,與旁邊的石州分分合合,現在只剩東冶在幷州治下。由於交通不便,鐵不方便外運,這些年冷清不少。前幾年,大通監從下州地位的監降爲了縣級,由交城知縣兼任知監。杜中宵到了那裡就一切自己說了算,不似幷州城裡,處處摯肘。

在杜中宵心裡,最有前途的產業是什麼?當然是煤鐵。跟這種直接提升國力的產業比起來,毛皮產業算什麼?雖然現在不到煤鐵當家的時候,也可以先攢些經驗。

第182章 軍中封建第163章 夜議第52章 建節第10章 不賣給你第20章 莫多管閒事第230章 南下不易第44章 新與舊第103章 杖斃第263章 初勝第65章 生事第60章 無商不富第125章 遊街第122章 陰暗角落第102章 這是小的?第46章 工業種子第54章 爭端第11章 亂起第185章 地方矛盾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161章 兵進伊州第184章 兩翼夾擊第77章 禍福自招第70章 試探第127章 三方牽扯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85章 會計天才第38章 峰迴路轉第139章 打探消息第64章 形勢逆轉第262章 一攻一守第131章 受不了了第55章 上下相制第2章 同年第43章 意外之喜第55章 玩具第126章 前路第74章 兩個拳頭第5章 往何處去?第10章 不賣給你第17章 通判要來了第99章 奚人降了第40章 不進則退第52章 分岐第262章 一攻一守第1章 疾風暴雨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105章 寶貨第48章 高朋滿座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11章 党項收人第92章 鄭重其事第120章 謹慎爲上第120章 不問從前第41章 差強人意第33章 臣願出征第79章 得償所願第121章 迴歸第16章 佈置第55章 傳頌天下第59章 要學好第92章 鄭重其事第188章 風雲匯聚第247章 劉淮相親第44章 新與舊第40章 壟斷經營第31章 你想錯了第51章 各有封賞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254章 畏敵如虎第42章 趕着做靶子第54章 逃散之人第146章 誰知從前第197章 不歡而散第77章 無可奈何第27章 善後第55章 上下相制第93章 工農並舉第240章 錢與物第201章 只去拿人第4章 包龍圖第43章 不同待遇第76章 吃好住好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62章 盡心而已第47章 隨你喜歡第61章 時間不等人第98章 時代的碾壓第52章 建節第178章 富國強兵第17章 出戰第230章 大勢第34章 大勢第141章 傳言第45章 定計第16章 複雜的地方第38章 試槍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130章 沒有不同第66章 屬官第143章 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