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蒸汽車船

看着高大的開封城門,杜中宵出了一口氣,對身邊的陶十七道:“一會進了城,先去尋一家客棧住下。你們歇息,我去拜訪幾位故舊。”

陶十七看了看西邊將要落山的太陽,叉手道:“官人,天時不早,還是及早歇息,明日再拜訪客人不遲。京城我們都是第一次來,還是小心爲上。”

杜中宵看了看太陽,想了想道:“好,那便如此,我們且去大相國寺。”

華燈初上,杜中宵帶了陶十七和十三郎,來到外面的街上。陳勤則被盧賽賽纏着,要去看一看繁華似錦的京城,早早就不知道哪裡去了。

看着人流如織,十三郎讚道:“果然是天下第一繁華之地,這裡不只是人多,賣東西的多。你看看這些人的穿着,他們的氣色,那神情,都是別處見不到的。呀,真不愧是京城!”

杜中宵笑道:“你知道就好。白日沒事,只在熱鬧的地方逛逛就好,千萬不要四處瞎逛。你一說話就被人聽出來是外鄉人,小心被坑了。”

三人在汴河邊走了一圈,覺得有些乏了,便尋了一處酒鋪,閒坐喝酒。

杜中宵第二次來京城,周圍的一切還是從前的樣子,只是他的心情早已經變了。上次住在這裡,爲了準備科舉,天天累得昏頭昏腦,哪裡有心情欣賞風景。後來中了進士,天天與同年飲宴慶賀,沒來得及看一看這天下第一繁華之地。此次故地重遊,放鬆心情,自然跟以前不同。

陶十七和十三郎兩人喝着酒,品評着周邊的建築風景,路上行的行人,樂在其中。

直到夜色闌珊,杜中宵才帶兩人離去。

站起身來,十三郎道:“可惜酒的味道有些寡淡,若是酒更有些力氣,今夜就十分好了。”

陶十七道:“等到什麼時候我們住到京城來,便就賣酒。永城的酒在這裡,定然好賣!”

杜中宵笑着不說話。京城裡早就有糟白酒賣了,不過味道一向不好,酒鋪裡賣的少而已。

回到客棧,只見外面站着一個人,見到杜中宵回來,急忙上前行禮:“官人可算回來了,小的在這裡等得心焦。我家官人明日在城外汴河邊設了筵席,爲官人接風,還望官人屈尊。”

見是韓絳的家人,杜中宵急忙拱手:“在下一定早到,勞煩前來相告。”

說完,邀請那人進去飲盞茶,他卻死活不肯,急急離去了。

韓絳在陳州通判任上一任做滿,招試學士院,入館閣爲館閣校勘,兼任同知太常禮院,先杜中宵一步到了京城。他自小在京城長大,聽說杜中宵入京,急忙派家人相請。

慶曆二年的進士,韓絳現在是官職最高的。中進士之前他就已爲官多年,做了一任通判,就進入了館閣這育才之地,前途不可限量。別說杜中宵這些人,歷年進士都很少有他這麼升得快的。

回到客棧,十三郎和陶十七興奮得睡不着,聚在一起議論着路上遇到的趣事。杜中宵躺在牀上,想着自己此次來京城,將要面聖陛辭,該說些什麼。

皇上不是想見就見的,要排班輪次。杜中宵入城之前,就已經通知了自己到京的日期。對於這個政績突出的年輕進士,皇帝本人也很重視,優先排次,排在了五天之後。

想起通知自己入宮日期時辰的內侍的表情,杜中宵就想笑。在那內侍看來,入京五天就可以得到皇帝的接見,是了不得的事情。爲了謝他,杜中宵還給出了一錠銀子。可在杜中宵看來,自己提前通知了還要等五天,可見要見皇帝一面有多難。

官員進京,僅僅是辦手續,周旋於各個衙門之間,就曠日持久。杜中宵不需要守缺,可該辦的手續一樣不能少,官告要換,加上官服等等亂七八糟的,沒有半個月辦不下來。

聽着隔壁陶十七和十三郎議論不休,杜中宵躺在牀上,也一時睡不着。此次面聖,君臣對答對自己的未來極爲重要,必須仔細斟酌。杜中宵不知道皇帝會問自己什麼,也不好去猜,他只能儘量收集全各種禁忌,到時不該說什麼。

剛剛過去的慶曆新政是不能提的,這場改革開始時聲勢浩大,很快就無疾而終,沒什麼好說的。西北的党項是不能說的,和與戰的爭論現在還有,但大局已定,不必再提。這是禁忌,杜中宵不清楚之後的各種利益牽扯,不敢冒然參與進去。最好多講一講自己如何治理地方,如何開墾荒地,編戶齊民。

東京的夜與外地也沒有不同,杜中宵最終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杜中宵讓十三郎到外面採買些貨物,自己帶了陶十七,一路到了新宋門外。

剛一出城門,便就聽到沉悶的“突、突”聲,杜中宵心中一動,立即分辨出來,這是蒸汽機的聲音。難道韓絳把陳州制的車船帶進了京城?陳州有蔡河與京城相通,倒是不難開到這裡。

韓絳早就派了家人等在城門處,見到杜中宵兩人,急忙上前行禮。

一路到了汴河邊的酒樓,韓絳已經帶了幾位年輕的館閣官員等在那裡。到了二樓閣子,敘禮分賓主落座,韓絳指着窗外對杜中宵道:“待曉,你且看那是什麼?”

杜中宵到了窗前,擡眼望去,只見汴河上一般木製車船,上面冒着黑煙,緩緩行進。

看了車船,杜中宵喜道:“沒想到這車船真制了出來!”

韓絳大笑:“我在陳州三年,有你們相助,才製出這船,能在河上跑了。此次回京,我便是坐着這船,沿着蔡河開來。前些日子聖上觀船,也覺得此物大有可爲,讓我新制一艘,放到金明池上。”

杜中宵趴在窗前,看着河裡行進的車船,心潮澎湃。這麼多年,自己在蒸汽機上花了無數心力,卻一直不能實用,成了一塊心病。有時候甚至懷疑,有生之年到底能不能製出實用的蒸汽機來。直到今天見到了河上的蒸汽車船,才放下了心中塊壘。只要假以時日,蒸汽機一定會完善起來。有了在河上跑的蒸汽車船,別人看見了好處,纔會獲得各種支持。

轉過身子,杜中宵落座,對韓絳道:“不知現在的車船好不好用。”

韓絳道:“不算十分好用。一是燒石炭過多,力氣不夠,只能推動這種小船。再就是聲音巨大,聽着難以入睡,甚是煩人。不過這都不是大事,只要多用心力,終能造出更好的來。此物妙在即使逆水行舟也可不用人力,僅此一條,便就值得下大力氣了。”

第130章 沒有不同第69章 他鄉遇故人第34章 面比肉貴第142章 巧遇第183章 專業化第55章 自尋煩惱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123章 年前時節第117章 牢城營第117章 苦寒之地第217章 新式軍器第77章 諸事不同第13章 躲藏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章 連夜攻城第51章 各有封賞第14章 準備進攻第193章 進軍于闐第203章 一切都變了第18章 無路可走第201章 兩隻老虎第166章 兵臨高昌第95章 特區第202章 動物園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64章 自投羅網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160章 甲骨第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96章 貨物有別第79章 破幽州第184章 文武殊途第3章 破城第94章 誰不缺油?第252章 初戰第158章 暫且忍耐第54章 相持第222章 觀軍第69章 打出去第113章 虧了第153章 各有前程第237章 循路而來第95章 賭東道第104章 賞識第66章 給錢第218章 開花彈第93章 死路一條第71章 試槍第26章 突發大案第14章 隱情第42章 吃個痛快第240章 錢與物第13章 抓人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88章 左右爲難第193章 會員制第122章 陰暗角落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270章 讓一讓如何?第149章 伊州第75章 進擊第93章 死路一條第13章 聲東擊西第15章 難得良機第29章 去不去?第104章 海商第148章 西進第155章 看你像賊第158章 暫且忍耐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205章 先讀書第159章 琳琅滿目第126章 前路第156章 互相幫忙第170章 地震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116章 如何安置第29章 夜戰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58章 臨行之言第51章 猜題第135章 伊州獻城第126章 輸不起第30章 誰敢告他?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53章 推而廣之第152章 恰逢其時第130章 沒有不同第112章 調回京城第140章 給你們出路第95章 經銷商第43章 自有人買第175章 張岊東來第115章 四面合圍第36章 獻城第166章 惡人當道第76章 偏頭寨第49章 圍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