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走向遠方

陰雨連綿。杜中宵和韓月娘坐在小店裡,看着雨滴從屋檐滴落相視而笑。

杜中宵微嘆了口氣:“當年便是這家小店,你在裡面我賣酒,我到這裡送羊蹄。幾年過去,現在想來卻好似昨日一般。人生際遇,真是神奇。”

韓月娘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看着外面的雨。

小店已經賣給別家了,是兩個外鄉人,帶了兩個孩子,裡裡外外地忙活。賣的酒,是從杜中宵家的酒樓賒來的,兩個大罈子立在櫃檯前。

喝了一碗酒,杜中宵對韓月娘道:“走吧,我們出去轉一轉。再過幾日,我就是動身了,要趕在八月前到幷州。此去河東路途遙遠,又不敢耽誤夏相公時限,必須要及早起程。”

韓月娘點了點頭,與杜中宵一起到了門口,撐開一把油紙傘。陶十七身上摸出幾個錢,到櫃檯前算酒錢。十三郎帶了斗笠,穿了蓑衣,走在前面。

走過熟悉的街道,看着雨中稀少的行人,恍如隔世。數年之前,這條小路杜中宵不知走過多少,那時爲了生活奔波,根本停不下腳步,周圍的風景,熟悉而又陌生。

臨穎依然是當年的樣子,小城不大,走不多遠,就到了醉仙樓。

幾個人進了酒樓,當值的宋主管急忙過來,行禮道:“不知官人和夫人來了,未能遠迎,恕罪!”

杜中宵道:“我們閒來無事,到城中走走,你儘管去忙自己的。——對了,拿兩瓶酒來,再切上兩盤肉,樓上尋一間清靜閣子,我們吃着說話。”

宋主管滿口答應,自去吩咐。

幾個人進了二樓閣子,杜中宵和韓月娘撿個靠窗位子坐了,陶十七和十三郎坐在外面。

不一刻,酒肉上來,十三郎和陶十七兩人相對坐着享用,杜中宵夫妻只顧看風景。

看看進入六月,杜中宵必須動身了,不然一旦不能在八月趕到幷州,怕夏竦不高興。離去之前,杜中宵帶着韓月娘,到縣城裡故地重遊。

看着街道上雨中行匆匆地人們,杜中宵道:“要離開了,心中突然有些捨不得。真想就在這麼一個小城,安安靜靜住下來,跟家人一起過上輩子。”

韓月娘本來滿心離愁別緒,聽了這話不由笑道:“大郎說的什麼話。我們纔多大年紀,便就有這種心思。等到幾十年後你這樣說,我必然一切由你。現在正青春年少,要闖蕩天下的時候——”

說完笑着搖頭。

杜中宵也笑了笑,沒說什麼。不知怎麼回事,此次離鄉赴任,杜中宵不像上次一樣雄心萬丈,只覺得意興闌珊。或許是因爲在永城這三年,日子過於平淡,最後若不是夏竦賞識,前途也很渺茫。虧自己中進士的時候,還覺得一旦當官,靠着自己千年記憶,必然會做出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來。

事實證明,官場不是那麼好混的。空有滿腹知識,哪怕政績突出,沒有人賞識,也就那麼回事。杜中宵在永城考績年年第一,爲地方做了很多好事,最後若不是夏竦提拔,連官也升不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爬出幕職官的深坑。

小門小戶的人家,官場上沒人幫襯,如果再沒有重臣賞識,要熬出頭來可不容易。一任三年,加上路上奔波,京城守缺,一晃眼一二十年過去,只做兩三任實職,青春年華就這麼浪費掉了。便如以前的通判蘇舜欽,出身豪門,還是中進士十幾年還在做地方小官,更不要說杜中宵這種出身。

想起這些,杜中宵越來越感激夏竦。沒有他這一次給的機會,杜中宵不知道要浪費多少年,纔能有獨當一面的機會。隨着近幾屆進士的增多,官多闕少,官員的任期越來越短,守缺時間越來越長,升官越來越不容易了。

韓月娘看着窗外,低聲道:“大郎,帶了幷州,時時給家裡寫信來,不要讓我和家人掛念。那裡地處邊地,比不得中原,你一切小心纔是。”

杜中宵笑道:“儘管放下,幷州是河東大城,不比中原差了。現在西北議和,北方無戰事,邊地也沒有什麼。你在家裡安心,我一任做完,便就接你同去。”

韓月娘笑了笑,沒有說話。

六月初四,杜中宵帶了陶十七、十三郎和陳勤等人,辭別韓月娘和父母家人,出了臨穎,一路向北行去。羅景和曲五娘要幫着家裡建設新買的莊子,留在了臨穎。

晶晶和小青兩人分開,昨夜兩人睡在一起,說了宿的話。到了臨走的時候,還眼睛紅紅的,分外不捨。陶十七和十三郎等人看見,不住地笑。

好男兒志在四方,杜中宵到了河東路,官也升了,地位變了,那裡正處邊地,有的是建功立業的機會。陶十七和十三郎等人充滿嚮往,有杜中宵做靠山,他們也說不定能搏個出身。

杜循夫婦拉着杜中宵的手,再三叮囑,從官場爲人,到飲食起居,事事囑咐。倒是一邊的韓月娘面色平靜,抱着孩子,看着杜中宵。這幾日夫妻在一起把周邊能看的景色都看遍了,該說的話早已說完。韓月娘早已經不是那個壚邊賣酒的小女孩,杜中宵出去爲官,她要撐起偌大一個家來。

直送出十里亭外,衆人才依依不捨告別。杜中宵翻身上馬,咬牙向前馳去。

陶十七回頭看了一眼遠處模糊的縣城,沒來由嘆了口氣:“哎,要走了才覺得這地方甚是不錯。若不是隨着官人,真想就在這裡住下來,不用奔波,多少是好!”

十三郎笑道:“十七,幷州是邊地,不知多少軍功。我們兩人此去相攜並肩,掙些功勞,也搏一個官身,纔算不虛此生。怎麼到了現在,你反而婆婆媽媽起來?”

陶十七道:“你不知道,我幼年時爹爹媽媽便就被奸人所害,淪爲乞兒。那些日子倒沒有什麼,有飯就吃,有錢就花,一心只想着報仇,覺得活着無非如此。等到過了幾年安穩日子,才知道自己那個時候多麼可憐。這一生,我可不想再過那種日子了,平安過活多好。”

十三郎哈哈大笑,促狹地在陶十七的馬上打了一鞭,一起向前奔去。

第259章 劉淮在此第197章 鴉兒看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7章 言過其實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25章 此何人哉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211章 風雨欲來第7章 一拍即合第45章 定計第11章 未雨綢繆第92章 杖責第148章 楊家將第38章 民豈能與官鬥第17章 需要改革第76章 試刀第148章 西進第154章 再見陶十七第71章 壓路機第39章 前線第74章 壓力第202章 動物園第107章 商機第143章 亂起第99章 破靈州第182章 軍中封建第95章 經銷商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27章 知己知彼第80章 新婚第222章 觀軍第266章 清洗第5章 當街兇案第84章 議降第240章 錢與物第52章 分岐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111章 石州第135章 不爲他人做嫁衣第264章 大勝第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5章 栽培第73章 在商言商第104章 終於降了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36章 收錢第128章 伊州來使第29章 奏對第91章 菜地第20章 見世面第82章 契丹要害第53章 升遷第57章 民以食爲天第39章 前線第28章 三路齊出第63章 脫胎換骨第40章 壟斷經營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49章 諸多不足第164章 戰還是降?第52章 若即若離第22章 難題第100章 入城難第142章 旅遊團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5章 舊人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第53章 無主之地第31章 兩手準備第231章 大不一樣第5章 當街兇案第113章 迎接第153章 鬼谷口第69章 打出去第167章 猴戲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42章 故交第118章 投降第69章 打出去第96章 歸順第71章 試槍第153章 各有前程第89章 賺錢第一第43章 舊人相見第254章 畏敵如虎第156章 互相幫忙第131章 受不了了第65章 提前反攻第99章 奚人降了第78章 仙人跳第262章 一攻一守第17章 波折第99章 朝政第121章 迴歸第33章 悔不當初第144章 先玩吧第42章 債券